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麼區別

來源:文萃谷 2.56W

中元節和清明節都是會進行祭祀和掃墓,可是為什麼有了清明節還要中元節?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麼區別?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麼區別

  中元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區別一:

俗稱鬼節的由來: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而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

區別二:

根據民間習俗,清明、中元兩大鬼節是有區別的,二者的差別就是由陰陽五行觀念造成的。清明節祭奠的亡者是自己的祖先親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遊魂野鬼,扔饅頭啊燒紙啊放河燈啊唸經啊超度這些無人祭奠的亡魂。

清明節和鬼節的區別:清明時節的農曆三月,水氣也就是陰氣進入“死”的階段,如同動物的休眠,鬼活動的活躍期到此結束,紛紛入居陰宅即墓廬歇息,故而相傳這是收鬼的時候。給祖先的冥幣要及時送去,否則一旦祖先休眠或已經緊閉家(墓)門,就收不到。由於此後相當長一段時期祖先都是住在墓中,為了讓已經作古的親人能夠在陰間平平安安,修治墳墓自然成為當務之急。也因這個緣故,還要祀左鄰右舍,使他們在陰間和睦相處,有些地方甚至還要祀后土,祈求土地神照料墓中先人。

清明節和鬼節的區別:而到了農曆七月,水氣也就是陰氣進入“生”的階段,鬼又可以出門離家活動,故而叫做鬼門開。路邊點火、河中放燈、提供鞋子,都是為了滿足鬼出門活動的需要,以免他們連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無法出行而在原地為非作歹。因為鬼門初開,羣鬼紛出,一時會出現“鬼亂竄”的局面。由於鬼剛剛經歷夏天巳、午、未3個月活動受限制、無法出外覓食的墓居煎熬,早已是飢腸轆轆,為餓鬼施食就成為要事。又由於此時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動,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後代子孫的家中,祖先之靈便可飽餐祭品,收受冥幣。

  中元節的文化內涵

1、中元節是傳統孝文化的在線

孝,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文化,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文化。“孝文化是指中國文化與中國孝意識、孝行為的內容與方式,及其歷史過程,政治性歸結和廣泛的社會性行為衍伸的總和。”孝在中國文化中的內涵,我們不能僅僅從一種倫理觀念與規範方面來理解,它可以説是包含了諸種意識形式的精神現象,包含着宗教的、哲學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藝術的等諸多文化意藴。孝之起源應該是在周代, “直到周初,祀祖才算是真正具有孝道之教化的意義。”人們中元節祭祀祖先正是遵從了中國傳統文化,孝。

2、中元節是祖先崇拜的載體

自古以來,中國都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信仰文化體系。先民的.宗教信仰是複雜的,有時甚至是矛盾的。當今有的學者把儒、釋、道視為舊時中國的宗教,但這種觀點在學術界仍有異議。我們的祖先對於宗教的選擇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於我用者,拿來便用。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都曾佔據過先祖門的意識空間。但他們卻不會一代接一代的執着於某一種思想系統,只是認為某種思想在於其有益時才會去理會它。祖先崇拜的內容是神祕而豐富的,我們可以用“慎終追遠”四個字來概括祖先崇拜的內容,“‘慎終’指按照一定的禮儀來辦理上輩的喪葬;‘追遠’指按時祭祀和悼念遠祖,以示不忘根本。”

  中元節的基本禁忌

1、不要穿紅色的內衣褲,因為該月有很多做法事的,內衣褲是人體的第二層皮膚,紅色與靈界相通,免鬼邪纏身,夜晚少穿紅衣。

2、另外探病問喪可免則免,醫院、墳場等陰氣重的地方不要去。

3、最好避免到江河、海中游泳;避免一人獨行僻靜地,要多人結伴;及晚上儘量不要出去。

4、綠色植物屬陰,戀人夜間不要到下面多停留,夜晚請不要帶帽及墨鏡遮眼。

5、絕不可玩牒仙、筆仙這類東西,在本月會非常危險。

6、有緣人也可以佩帶開光了的法器、念念佛號、經文,一串佛珠在手可以擋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家中有玉佛或玉觀音的也請隨身佩戴。

7、晚上不要直呼姓名,也不要拍別人肩膀,也不要胡亂吹口哨之類。

8、室內不要掛風鈴,路經喪事場所,嘴裏及心裏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忌亂踩冥紙或亂燒冥紙,對故去的人要有恭敬之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