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春節作文

來源:文萃谷 2.7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外春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外春節作文
國外春節作文1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在我母親的記憶中,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每到春節,就會有一朵紅花戴,到我的母親有兒有女,也延續了這一傳統。記憶中,每年從臘八節開始,過年的氛圍就逐漸濃厚起來了,等到臘月二十三過了小年,掃了塵,就是正式置辦年貨的時候了。年底的集市總是分外熱鬧,農村的蔬菜幾乎不需要另外採購,家裏的雞鴨養了一年也可以開吃了,故而趕集更多的是買花、買炮、買新衣、買春聯、買乾果、買零食……這時候最開心的無疑就是孩子們了。東西買回家,父母開始準備蒸饅頭、蒸包子、炸丸子,孩子們就只有兩件事,除了吃就是玩。

過年,母親通常都不會讓我們幫忙的,怕我們説錯話,比如我們説“太多了”“吃不了”“不好吃”等等。説錯話總會挨頓訓,但我們也樂得自在。新出鍋的黃糰子一手拿一個,我吃掉了豆沙餡,再跑到沒人的地方偷偷把剩下的皮扔掉。在上衣和褲子的口袋裝上瓜子、花生,我就能出去瘋玩半天,揣兩盒擦炮也能引來一羣小夥伴。

家裏每年都會蒸很多很多的饅頭,足以吃到二月二龍抬頭。到了今天,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好了,幾乎什麼都能吃得到,再也不用提前準備那麼多的年貨,但是每每想到兒時過年的情景,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傻樂。會回憶起媽媽把面盆埋在柴火下面保温“發麪”;會想起哥哥用“呲花”把我的新衣燒個洞,惹得我哇哇哭;會回憶起我過年吃餃子時興奮又忐忑的心情,吃到錢幣和蜜糖會興奮得蹦起來,吃到麥麩和辣椒會苦着臉看着別人笑;還會想起大年三十那天的晚上,爸爸在院子裏掛滿小彩燈,滿院子放煙花,一家五口坐在同一張牀上裹着棉被看春節聯歡晚會,在零點倒計時的時候,我們在屋裏給父親數數,父親在院子裏拿燒火棍點燃那串盤在晾衣繩上的兩萬響的大鞭炮……

如今的春節多了燈紅酒綠,多了車水馬龍,遠隔千里的親友也可以在視頻裏相見,以慰相思,這是時代的進步。當我眼睛看着一年更比一年熱鬧的春晚,耳朵裏聽着噼裏啪啦的電子鞭炮聲,腦海裏閃現的卻是孩童時的笑顏。時至今日,往昔的春節留在我記憶中的,更多的是懷念和鄉愁……

國外春節作文2

所有傳統節日中,新年,是一家人最期盼的,也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成為我兒時記憶中最美好的回憶。

貼春聯 穿新衣 總把新桃換舊符

記憶中的新年,是從祖輩大掃除開始的。爺爺奶奶用掃帚、撣子對家裏進行大掃除,並在門上貼上春聯、大大的“福”字,這就算是正式拉開序幕了。

小時候,村裏沒有便利的網上購物,平時若想穿一件新衣服,要麼去裁縫店做,要麼去城區百貨商場購買。所以,能夠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是一件多麼令人期待的大喜事!每到過年,媽媽總會給我置辦一身新衣服,但在大年七年級之前,我只能每天去看一眼、摸一下新衣服,天天數着日子,期待着把它穿上身。

舌尖上的美味 把酒話新年

快過年時,爺爺就會拿出家裏蒸糕的一套工具。村上會蒸糕手藝的人並不多,所以,鄰居們都會請爺爺幫忙製作。就這樣,爺爺一蒸籠一蒸籠地做着糕點,而我就蹲在灶前生火,看着美味的糕點出籠,開心得不得了!如今,爺爺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一到過年,爺爺還是會蒸糕,這個儀式從未改變。

除夕之夜,家人歡聚一堂,吃着奶奶燒的家常美味。大人們斟點小酒,話一年來的人和事,小孩子給大人們一一拜年,説上吉祥話,送上祝福語,拿到壓歲錢。這幸福温馨的場面不禁讓人感慨:在外拼搏再辛苦,這一年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守歲,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儀式。當大年七年級零點的鐘聲響起,每家每户都點燃爆竹,用這種方式喜迎新年的到來。“歡樂過新年,煙花燦九天”包含着大家對於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煙花聲、爆竹聲,不消不散,猶如昨日之聲,讓我久久沉浸在美好的童年回憶裏。如今,我們不需要苦苦等到新年到來之際,才實現這些物質上的願望。我們可以每天都穿新衣,每天都吃美味的菜餚,但是已找不到兒時的那種期待與興奮。

新年,就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背井離鄉的人們迴歸故里,陪着父母、陪着長輩,點燃家的温度。於我而言,新年是傳承。我們不僅僅為孩子提供物質上的滿足,更為他們提供精神上的富足。生活需要儀式感,新年更需要儀式感,只有讓後輩從小在這種儀式感中成長,才能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國外春節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總能勾起人們對歲月的感懷,對時間飛逝的感慨。童年記憶中的年味,總是那麼的濃郁,讓人久久不能忘。

俗話説“進了臘月就是年”,我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往往是一跨進臘月,就開始掰着指頭數日子。在農村真正能感受到濃濃年味的還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年貨就是從這一天起開始採購的。到了趕大集的日子,人們都歡天喜地地忙碌起來,集市上人山人海,年貨琳琅滿目,各種吆喝聲此起彼伏,人們一趟趟地往家搬東西,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小時候家裏不富裕,所以買年貨這天也是我最開心的一天,媽媽會大方地拿出一部分年貨給我吃。糖塊是孩子的最愛,每次我都會偷偷多拿兩塊,雖然只是硬硬的水果糖,但吃起來無比香甜,回味無窮。

接下來幾天人們就開始忙着炒瓜子,炒花生,殺雞宰鵝迎接新年。一轉眼就到了除夕,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貼福字、貼春聯,媽媽做完早飯就開始熬漿糊,貼福字和春聯這件事情都是我和爸爸來做的,雖然冬天很冷,我的小手凍得紅紅的,但是內心卻充滿了喜悦。一張張大紅福字,預示着“福來到”,對聯和年畫無不透着吉祥與喜慶。

在我記憶的深處,糖醋水和凍梨是讓我最回味的兩樣美食。每年除夕夜,媽媽都會衝上兩碗糖醋水,化上幾個凍梨,我們一邊看春晚一邊享用,一碗糖醋水下肚,酸酸甜甜滿滿幸福的味道;凍梨要放在水裏解凍之後才能吃,在梨表面結了一層晶瑩剔透的冰,用手指輕碰冰殼,冰就碎了。咬破梨皮,吸着梨汁,好像舔食蜜糖一樣,梨肉酸甜軟糯,非常好吃,梨水順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也顧不上擦。

第二天一大早,那鞭炮聲就此起彼伏,濃濃的年味,在此刻已被渲染到極致了。吃完早飯我就穿上新衣服去給長輩和鄰居們拜年,跟着大人們走東家,串西家,既能吃着糖塊瓜子,又能收到壓歲錢,這可是一年中最讓人舒心愜意的時刻。

兒時的年味,在我心裏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年年翻閲,年年温馨。感恩父母,讓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新年,讓濃濃的年味永存心間……

國外春節作文4

五千年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民族節日是華夏兒女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最重要的毫無疑問便是春節。

2月23日,對於亞特蘭大的高中生來説,只不過是一個如往常一般的星期三,而對於身處異鄉的我,一切便是不同尋常,因為今天,是春節!

不同於往常的熱鬧非凡的過年,身為交換生的我,今年的春節雖未在家人團聚中感受血脈親情的凝聚,但卻在與海外友人的歡慶中體會到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這個春節,難以忘卻!

穿上早已準備好的唐裝,帶着滿懷期待來到學校。火紅的新年盛裝彷彿與稀鬆平常的學校格格不入,吸引着來來往往同學們好奇的目光,其中也帶着一絲不解與迷惑。

進入教室,脱口而出的一句“happy Chinese New Year "彷彿要把我心中春節的喜悦傳達給每一個同學。大家一愣,隨後教室中爆發出一股歡躍的味道。同學們向我湧來,給了我一個個有力的、激動的擁抱,翻出手機,幾個人勾肩搭背地與身着唐裝的我爭相合影,一句句祝福語自口中而出,雖不是熟悉的中文,温暖依舊。

被唐裝所吸引的同學湊上前來,摸摸袖口,瞅瞅龍紋,目光灼灼彷彿要陷入其中,“這太美了”,他們無不驚歎於此中華文化的傑作。我緩緩取下唐裝外套,遞給身旁的同學,供大家傳看,更有好奇者將它穿於身上。白色的臉龐,金黃的頭髮,給火紅的唐裝增添了一股異域風情,別有一番韻味。

我拿出與我一同遠洋而來的中國結,作為禮物贈與大家。一片片歡聲笑語從教室內傳出,吸引着更多同學加入我們,共同攜手用帶來的裝飾給教室裝點上春節的氣氛。門上一幅幅紅火的春聯、福字,手中一個個巧妙的中國結,身上精緻的唐裝,每一個擁抱與歡笑,將教室點燃,讓黃、白、黑三種膚色的同學們共同感受到了春節的喜悦。

回到家中,激動的心情依舊。一身唐裝,一個個中國結,藴含的不僅是在春節之際海外學子對於家鄉的懷念,更是那一份身為華夏兒女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與驕傲,也是作為地球村公民對於文化交流傳播的責任與使命。

這個春節,少了親情的陪伴,卻增添了與不同膚色“家人”的歡聚,更收穫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精彩,引發了身為華夏兒女的深深的自豪!

國外春節作文5

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餃子的飄香垂涎三尺,商店的商品琳琅滿目,行人的笑臉如沐春風。

這天是中國的節日——春節,這是一個喜慶的節日,每家每户都洋溢着滿足喜悦的笑容,親人們從百忙之中抽身團聚在一起。吃着熱騰騰的餃子,揣着熱騰騰的心。一大早起來就興奮的不得了,穿上喜慶的新衣,父母帶着我挨家挨户的串門,給長輩們拜年,最讓我們小孩子興奮的,應該是收到壓歲錢了吧,即使有大部分的紅票子被家長拿去“保管”,但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可是,在人們喜迎春節時,有一户人家不太一樣。

離我們家有兩棟樓遠的一户人家,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顯得格外冷清。從他們家裏傳不出飯菜的飄香,傳不出老人小孩嬉笑的聲音。他們家門口沒有來來往往串門的親戚鄰居,也沒有回家團聚的親人。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議論中才得知,那户人家,哦,現在應該説是那位老人了。他是位空巢老人,老伴很早就離開他了,膝下的子女早就不回來看望他了。剛開始鄰居還很同情他,隔三差五到他家送米送油陪他説話,可是老人好像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面部肌肉好像早已癱瘓,揚不起一絲笑容。慢慢的,老人就從人們的記憶中消散了。今天本是圓滿的日子,可這位老人好像對節日沒有什麼概念。我們應該看不到他看着老伴兒的遺像揩眼淚的樣子,也應該看不到他數着時間等子女到來的樣子。老人應該只能遠遠的望着遠處家庭幸福和諧的樣子了吧。

本來很開心的我,莫名開始感到傷感,這個春節的紅色也好像暗了一點。最後,我鼓起勇氣,拿起一個大大的“福”子,跑到老人家門口,把“福”字倒過來貼在上面。剛回頭,就看到了從外面回來的那位老人,是啊,他那麼瘦弱,歲月無情的在他臉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跡。我慌張地跑開了,卻清楚的看到老人的眼角那顆晶瑩的淚珠和他上揚的嘴角。從此,無論什麼時候,從老人家門經過,看到的都是一個沒有沾一點灰塵的“福”字。

這個春節,這位老人,這件事,還有這個“福”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