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學期計劃4篇

來源:文萃谷 1.95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期計劃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薦]學期計劃4篇

學期計劃 篇1

新學期開始了,這學期是我校迎接市"一級學校"評估的關鍵學期,按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及學校的部署。

音樂科組計劃完成以下各項任務:

1、按評估的相關條例做好音樂科組的各項評估準備工作,特別是努力地、高質量地準備相關材料,準備好評估其間展示我校音樂藝術成果的文藝節目。努力完成學校交給的相關的臨時工作。

2、認真完成常規教學工作,遵守學校的各項教學管理規定按時上課。努力實施音樂新課標、新理念要求下的音樂新課教學,在此期間不斷組織深入地學習、研究新課標,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意識,把音樂教學的審美教育任務落到實處,把我校的音樂新的課程改革推向新高度。

3、加強音樂課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工作,使我校音樂課教學逐漸步入適應新課改要求的科學軌道。

4、教研活動常規化,每兩週開展一次,確保質量、紮實有效。在保證新課改的研討富有成效的基礎上,經常組織對多媒體教學的研討,不斷使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教學更科學、有效地整合。

5、努力紮紮實實開展音樂二課堂活動,努力確保學校合唱隊和民樂隊的訓練正常化,以使二課堂的成果更顯著。

6、儘快開發校本教材(特別是音樂二課堂活動方面的教材),填補有關音樂教學方面的空白,同時為我校上等級創造條件。

7、經常組織聽課、評課,交流教學體會。組織老師本學期內開展1-2次公開課(研究課和示範課)。

8、認真組織開展我校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積極參與區的市級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

有關工作的.具體時間和完成辦法:

1、各項評估準備工作儘可能提前完成,文化牆的設計與佈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的建全在三月末完成。為評估展示的文藝節目在四月中旬準備完畢。

2、校本教材的編寫三月份完成,四月份完成印刷等全部工作。

3、音樂科組教研活動把新課改和現代信息化技術與音樂學科教學整合結合起來進行。在三、四月份側重新課標學習和新教材研討及案例研究。五、六月份側重現代信息化技術與音樂學科教學整合及案例研究。並每人寫出一篇有一定價值的論文。

4、音樂二課堂活動要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

5、科研課題的研究計劃二月末制定,實驗有記錄。

6、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時間自定。

學期計劃 篇2

【一】、本學期的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4、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採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鬆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所教班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所帶班級(3)(4)班情況不同,(3)班學困生較多,學生的學習品質、學習習慣,英語基礎較之(4)班有明顯的差異,(4)班學生整體情況好,學困生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教高.兩班每次

考試

的平均分都有10分左右的差距。抓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另外,所教班的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於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三】、奮鬥目標:

鑽研新課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縮小兩個班級之間的距離,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四】具體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背誦並默寫,培養語感。

2、每天記當日學過的單詞或對話,每日進行檢查。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並堅持下去。

3、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週、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後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裏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對後進生進行專門輔導,佈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儘快成長起來。

6、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在教學中根據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11.針對學生閲讀能力差的問題,本學期進行閲讀能力訓練,每週閲讀三篇英語短文,並準備專門的閲讀摘抄本,定期檢查。(要求:翻譯並摘抄新詞彙、優美句子等)

12.準備聽寫本、短文本、筆記本、摘抄本,加大學生訓練的力度,培養各方面的技能。

13.繼續實施

家長

籤條制。要規範籤條的內容,保證

家長

在家中監督學生複習單詞、背誦課文等。

14.提高家庭作業設計的藝術。作業設計不能侷限在抄寫單詞短語課文等項目,要佈置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任務。如用當天學過的詞、短語、句型造句等,並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家庭作業,一定要提高家庭作業的質量。

【五】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

第一週―第四周:準備課-Unit3階段性測驗

第五週―第六週:Unit4-Unit5階段性檢測

第七週―第八週Unit6-Unit7階段性檢測

第九周―第十週Unitreview1-6階段性檢測

第十一週ReviewUnit1-Unit6複習迎接期中

考試

第十二週―第十三週Unit7-Unit8階段性檢測

每十四周―第十五週Unit9-unit10階段性檢測

第十六週―第十七週Unit11-Unit12階段性檢測

第十八週―第十九周ReviewUnit7-Unit12複習迎接期末考試

學期計劃 篇3

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1、通過開展校本培訓與教師素養提升行動,使教師樹立現代教育思想觀念,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鋭意創新的能力,發展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並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拓寬科學文化視野,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為學科骨幹,為教師的成長和成功鋪設方便之路。

2、將校本培訓與教師素養提升行動相結合,走“教研訓”一體化道路,結合“集體備課、校本主題教研”等教研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3、以先進教師經驗交流會、講述同伴故事等方式開展師德專題培訓,使教師對師德的認識從理念層面走向實踐層面。

4、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外出學習彙報為主抓手,“打造有效課堂,彰顯學科特色”作為本學期校本培訓的核心工作來抓。

5、針對上級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結合本學期的具體活動,開展論文撰寫、課題申報與研究等專題培訓,並以各級課題研究為基礎,將過程的管理和培訓結合起來,提升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主要內容】

1、教師自主學習

2、主題教研活動(各學科舉辦1次)

3、集體備課活動(每月進行1次)

4、專題培訓(4次:信息技術、心理健康、德育、外出學習彙報等內容)

5、主題式的專家引領研訓

【基本形式】

1、集體備課

2、主題教研

3、自主學習與交流

4、專家引領

5、專題講座

6、師徒結對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保障措施】

1、加強校本培訓的管理,把教師素養提升與校本培訓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此項工作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校本培訓要加強層級管理,一是校級決策層,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把握校本培訓的方向;二是培訓執行層,即教務處(教科室),其主要職責是:在校長的領導下,組織和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並通過管理擴大參與面,提高培訓水平。

2、繼續完善相關的校本培訓制度,尤其是基於博客的校本教研的相關制度,確保校本培訓常態紮實地推進。

3、聘請專家來校為全體教師做專題培訓,為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指導。進一步激發全體教師的'教研熱情,教研策劃智慧。

4、做好相關項目的預算,確保資金到位,為培訓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5、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訓本校之教師。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利用本校的資源為深入的校本培訓提供支持和幫助。

【預期效果】

1、逐步修改、完善相關制度,使基於博客的校本研訓“有規可依”。

2、積累豐富的校本培訓資源:課例、教育教學文稿。

3、教師整體素質向更高水平的邁進,教育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4、全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學期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五年的美術學習,他們對美術學科有一定的瞭解。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經驗,其抽象思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動手製作能力也相對有所提高。但我校作為農村完小,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和大部分外來農民工子弟,美術教學又多為兼職老師承擔,學生美術知識和技能掌握總體水平偏低。六年級學生文化科學習任務加重,面臨畢業考壓力,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投入精力會相對降低。本學期繼續一方面進一步培養學生認識美術這一學科的特點,瞭解更多的美術知識,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體驗形、色的變化與魅力。另一方面則更加側重對美術文化的學習和滲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運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製作。運用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瞭解書作品的特徵,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熟悉美術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此次浙美版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材為20xx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與原有的教材有了較大的變動。但總體編寫思路基本未變。側重於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以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以突出美術教育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

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六年級國小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

本冊共有17課,分為8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佔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

四、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造型·表現”: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和創作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應用”:從形態與功能的關係,認識設計和工藝的造型、色彩、媒材。運用對比和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以及各種材料、製作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對美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分析,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生活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重點:在學習中逐步體會美術的學習特徵,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瞭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同時滲透德育教育。並且繼續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

五、 教學措施:

1、教師本人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多看、多讀、多思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案例。在深入透徹地鑽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靈活多樣的實施教學。

2、在教學中,多遵循審美的規律, 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多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4、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學評價,使評價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開闊視野,進行自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