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美術教學計劃

來源:文萃谷 1.54W

一、指導思想:

七年級下學期美術教學計劃

堅持“三個面向”,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在貫徹教育方針的思想指導下,辦出我校信息科技教育特色並全面實施以“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使學校各項工作有一個新發展和新水平。

二、主要工作:

1、 深入的學習各種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教育經驗,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為黨的教育事業而努力,盡力的工作。

2、 為參加上級有關競賽作好充分準備,併力爭獲得好名次。

3、 繼續在校園內的玻璃櫥窗展示學生作品,繪畫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5、 充分認識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認真備課,批改美術作業,輔導學生,促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動手能力,促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美術基礎知識方面差異較大,學生對美術的認識較膚淺,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缺乏,但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大塊

1、造型表現

有意識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適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設計應用

瞭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3、欣賞評述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

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4、綜合探索

調查、瞭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五、任務和目標

1、美育

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重點是讓學生感覺、體味、把玩世界傳統文化的內涵,以提高學生現在和今後的生存質量。

2、智育

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鼓勵學生思考聯想。促使他們創造才能的發展。

3、技能 不是美術教育的重點,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表達思想。

六、具體措施

1、讓學生確立新的行為意識和加強主動實踐探索的自覺性,讓學生學會思考,培植獨立實踐的勇氣和意識。

2、因材施教,杜絕人云亦云或千人一面的美術教育模式。

3、完善評價方式

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4、組織學生培訓活動。(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組織相應的興趣小組、競賽小組。)

5、繼續在校園內的玻璃櫥窗展示學生作品,繪畫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6、美術教師充分認識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集體教研的基礎上個人認真備課,批改美術作業,輔導學生,促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動手能力,促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七、教學進度表

七年級下學期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學校的安排下,我任教七年級5個班的美術課程,學生大約250人。通過上學期的初步摸底,該年級學生美術基礎較差,主要原因是國小階段沒有專職老師輔導,學生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和美術基礎知識。但學生對於美術學習的興趣較高,這是學好美術的前提。在教學銜接上,困難比較大,所以教學定位寧低勿高,色彩常識、造型能力等邊教邊補,要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二 、教材分析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江西美術出版社版本,本教材在版面的安排上與其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保證課堂教學主體內容的完整性,又提供學習的完善的遷移途徑,教師可靈活把握。 教材加強了教學內容的情趣性,減弱學科性,教學內容以學生活動為主,並以個體的活動融合到羣體之中。內容具有吸引力,以虛擬現實的手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也就是生活性、社會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教材的內容選取更加廣泛,涉及到視覺文化的廣泛領域。從西方古代繪畫、圖形創意設計、電腦、動漫等。建立引人入勝的情境,激發表現的熱情,以優美的情景誘發創造的動機。教材的安排給教師留有自我發揮和發展的餘地,保留必要的彈性。

三、教學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

《七年級下學期美術教學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