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

來源:文萃谷 1.88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1

社區網格員,一個看似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崗位,卻濃縮了整個社會百態。有這樣一位網格員,個頭不高,小巧玲瓏,卻有着"拼命三郎″精神的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起“晴姐”,網格內的居民都豎起了大拇指,無論是烈日當頭,還是寒冬臘月,總能見到她在自己的格子內走家串户,為居民們忙這忙那,解決居民那些令人“頭疼”的煩心事。她就是沙市區朝陽街道肉聯路社區的網格員——小王。

初到社區的她,對社區工作也是一名“門外漢”,不知道如何與居民打交道。張大媽家的下水道堵了,喊她;劉大爺家的天然氣用不了了,喊她;馬阿姨兩口子吵架了,喊她……面對居民們的這些“無理要求”,她是一頭霧水,為什麼這些事都要自己去解決,弄得焦頭爛額,一度不敢在自己的格子裏面轉悠。可是當她找人把張大媽家的下水道疏通了,劉大爺家的天然氣通了,馬阿姨家傳來了笑聲……漸漸地,她也明白了,這不就是網格員的事兒嗎,走在自己格子裏,面對的是居民們一張張開心的笑臉,在平凡的工作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漸入佳境的她,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2020年大年七年級得到抗疫通知,迅速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開始了人員的摸排工作。因為平時工作紮實,很快就把自己網格內的人員信息登記完畢。為居民買菜送藥,與封閉在家的居民隔窗談心,空蕩的街道上,形單影隻的她卻有着用不完的幹勁。可是回到社區,疲倦的她有時候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終於迎來了解封的日子,生活又回到了正軌。

連日的暴雨,社區出現了嚴重的澇情,望着齊腰深的水澇,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小王立即組織社區內的退役軍人成立了突擊隊,為受災的居民家中堆砌沙包,形成隔水帶。對受災嚴重的居民進行轉移,將澇情的影響降到最低。澇情未完,汛情又至。小王主動請纓,到荊堤上進行值守,炎炎烈日當頭,一頂草帽,一根木棍就是全身的裝備。她認真地在大堤上探查着,全身早已濕透了……

在網格內用微笑去面對每位居民,始終如一地用自己的熱心與熱情去面對每位居民,讓他們能夠在家就感受到貼心的服務。對此,她也有自己的規劃,網格內的兒童多,她想着發揮社區金色童年基地的作用,多多開展户外活動。老年人缺少交流,她想着開展端午包粽子送親情,重陽節趣味運動會,讓老年朋友們聚在一起開開心心交流交流。疫情過後,工作難找,她想着引進招聘會,為社區居民解決就業問題。

將居民的冷熱掛在心頭,把居民的憂愁記在本上,懷着一顆為民服務的熱忱之心。她那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態度正在滋潤着網格內的千家萬户。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2

小張,女,1971年6月生,中共黨員,滕州市荊河街道辛莊社區網格員,帶領社區網格員將辛莊社區成功創建為山東省“四型”社區示範點、棗莊市黨建示範點、棗莊市綜治示範點,讓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共治共享的美好生活。

一是突出抓好組織建設,打造共建、共治社區。她按照“依據實際、尊重歷史、便於治理”原則,將轄區劃分為2個網格,優化“五位一體”社區治理模式,成立家委會,形成了良好的事務交流、協商處理、矛盾化解機制,僅20xx年就累計協商處理重大事務18件。設置興趣小組7個,實行小範圍自我管理、自我治理,舉辦健身友誼賽、書畫展、文藝匯演等活動20餘場。二是突出抓好為民服務,打造服務、美麗社區。籌資建設了1200餘平米的網格服務中心,配置了活動室、孔子學堂等9個室內功能室、4處室外場所,引入老年大學舞蹈、歌唱教學班和上善社工服務項目。高標準新建監控中心,網格內攝像頭總數達到72個,監控分室5個,監控區域實現全覆蓋。三是突出抓好平安建設,打造和諧、共享社區。建立完善的網格台賬,定期開展矛盾排查工作,排查化解矛盾隱患68條,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排查活動19次,開展消防演練5次,對發現的問題,全部跟蹤落實整改,網格未出現一例安全生產問題。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3

“網格內共有142户,508人,其中返鄉人員11人。截至目前,網格內無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脱口而出的小姑娘名叫小何,是龍山街道寶塔街社區7網格的一名普通網格員。

寶塔街社區7網格位於老城區,常住的居民基本都是老年人,上門摸排的時候,很難一次將信息摸準確。小何就通過日常掌握到的情況,擬了一份特別名單,仔細篩那户可能有上學、探親、務工回來的人員,重點標註,並一一反覆上門走訪摸排,確保信息摸排準確。

在寶塔街192號入户摸排的時候,家裏的老奶奶只登記了一人信息,然而,經過多次走訪調查,小何得知有一名住户尹某是湖北返鄉人員,自己有顧慮,不願登記。瞭解到這一信息後,小何多次上門進行宣傳,終於在第七次敲門的時候,尹某主動走了出來説,“小姑娘,對不起,讓你跑了這麼多趟,有你這麼負責的社區工作人員,我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大年初四晚上9點14分,從票務信息反饋中得知寶塔街178號的廖某也是武漢返鄉人員,範文網小何立馬將情況向社區書記彙報,並連夜趕去進行登記和對其實行居家隔離措施離,忙完這一切,回到家時已是晚上10點多了,“我們早一分鐘採取措施,居民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小何説。

抗疫以來,小何除了負責網格內的宣傳,人員摸排、檢測、跟蹤服務等工作,還要組織網格的樓棟長、志願者進行路口值守,公共區域的消毒、藥劑發放、三清一除等工作,有時候還要配合“戰友們”到其它的網格內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很難想象一個90後小姑娘身上藴含着這麼大的能量。

“這是我的網格,我的職責所在”小何靦腆地説。其實,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她像一個母親守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守護着網格,而她只有2歲的孩子,卻被狠心地送到了外公外婆家,20多天來,只有在晚上回家休息的時候跟女兒在手機上視頻見面。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小何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一名普通網格員的責任與擔當,默默守護着網格內居民的健康安全。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4

有這樣一羣人,面對居民的不配合,他們微笑迴應;面對居民的不理解,他們耐心解答。他們早出晚歸、不知疲倦,他們放棄午休、放棄假期,深入居民家中,為加快綜治基礎信息平台的錄入,進一步豐富居民信息,暢通聯繫服務羣眾渠道,起到關鍵作用;為全力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摸清轄區底數,掌握人口基礎情況;為助力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拆違工作;為了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工作,摸排高中底風險區的來沙返沙人員,並及時上報……

小鄧是沙市區勝利街道永紅社區的網格員,35歲,中共黨員。2012年9月,她來到勝利街道石閘門社區參加網格服務工作,2013年6月由於工作紮實、勤勤懇懇被借調到街道政法辦負責網格管理工作。在政法辦工作近五年的她,面臨社區工作者改革,放棄了留在辦公室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社區工作。她清楚的知道,這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重大選擇,從此刻起,她即將踏上了這個平凡而又神聖的社區服務工作崗位。在這裏,沒有令許多人趨之若鶩的財富和權利;但在這裏,她決定用全部熱情與青春奉獻在這份工作上,融入漫漫人生。

都説拆違是“天下難事”,這話雖顯誇張,但也不無道理。違法建築不僅侵佔了發展空間,影響了市容環境,還直接損害了公共利益,帶來了安全隱患。我們深知,拆違是一場關乎改善民生的大計的方向,只有拆出發展空間,才能改造出美麗家園。2020年4月,舊城改造工作全面啟動,她的網格內有43處違章搭建需要拆除,前期的摸底工作都是她一人獨自摸底排查,爭取不漏一處。由於拆違工作是一個政策性很強、標準要求很高的工作,作為一名社區政策宣傳的網格員,必須具備豐富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法律知識,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拆違工作。她認真學習相關的業務知識,努力提高業務素質水平,在城管部門的相互配合下,成功拆除42處,有一處仍有難度。

一大早,小鄧又來到了該户家中做拆違工作,該户的整個廚房都是利用公共區域的夾縫違章搭建而成的,一旦拆除,就意味着沒有廚房做飯,衞生間沒有熱水洗澡。因為以前的一些矛盾糾紛,又是一個腎衰竭的透析病人,家中丈夫及兒子常年不在家,只有一個19歲的小女兒在家照顧其母親,該户不願意配合拆除自家廚房,社區城管隊員上門多次都無功而返。她見狀,在拉家常的過程中,抓住機會向該户詳細解説關於違章搭建的相關條例與規定,在她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説下,該户深刻認識到私自搭建違章建築帶來的嚴重後果。隨後她推心置腹地説:“我看您年紀也大了,丈夫、兒子都不在身邊,別的不説,有啥事我肯定第一個過來幫忙。”

在拆除的過程中,小鄧積極幫助該户收拾廚房,打掃衞生,由於天燃氣的拆除,衞生間的燃氣熱水器不能再使用,再加上該户行動不便,她便陪同其小女兒一起到商場選購熱水器,購買接線板,該户非常滿意,她網格內的拆違工作終於圓滿落幕。

“網格化工作要堅定為民服務的理念,主動辦理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確保居民的事件件有迴應,事事有着落,才能把工作做實、做細,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贏得民心。”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網格員的她,小鄧就是這樣做的。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5

這個冬季不同尋常,天氣異常寒冷,有那麼一羣人每天身穿橙色馬甲,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為居民所思,用情為居民所做”,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絲的温暖。他們就是老百姓的知心人——網格員。“一個人,一方格,一個包,一支筆,一個本,記錄着社情民意;一張嘴,一雙眼,提供着全科服務。”

她叫小張是萊山經濟開發區錦繡家園第六網格一名普通網格員。進入社區從事網格工作已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從最初的不知道從何做起,從哪做起,到現在的遊刃有餘,信手拈來。從不被轄區的居民配合理解,到現在的連聲感謝、積極配合。下網格、進家庭,無論去哪裏,她都隨身攜帶着網格日誌,把發生的每一件小事都記錄下來,每一户家庭信息我都詳細記錄好。如今,她能將網格內每家每户的基本家庭信息銘記於心,不需要翻閲底冊就能脱口而出,真正做到底子清、情況明。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後,小張迅速到崗,和同事們一起投入到工作中。每天一早對她所負責的家庭住户進行逐一摸排走訪,來不及休息片刻,就開始整理上午的摸排資料,並及時發回社區平台,午飯經常是用一碗泡麪解決,隨後繼續下午的摸排工作。全面核酸她又化身醫護人員的“賢內助”掃碼、詢問、封管配合默契。為確保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小區採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雖然大多數羣眾都能理解和支持,但偶有小衝突也在所難免。婆婆到醫院檢查甚至住院手術她都沒有到醫院一步,自己經常歉意的'説等忙完了這陣給老人買點好吃的補償一下。家裏二寶還小隻能求助自己的母親。母親不但要照顧自己年幼的孩子還需要照顧腦淤血後遺症的爸爸。每每説到這裏她就感覺挺愧對家人的。

網格員如同城市的“織網者”,紮根在最基層,與羣眾零距離接觸,可以説網格員是離老百姓最近的服務生力軍,收集社區民意的“順風耳”。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作為一名基層網格員,她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嚴謹務實、勤奮進取、兢兢業業,以堅持詮釋一名社區網格員的責任與擔當。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6

小呂,女,1986年7月生,中共黨員,薛城區巨山街道國運社區第一網格網格員。作為一名網格員,對社區底數清、情況明,熟知網格內人口、樓棟、個體商鋪、商場、矯正人員、殘疾人、刑釋人員、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涉毒人員等基本情況。

小呂充分利用新媒體,創辦社區公眾號,公佈個人微信號,宣傳政策法規、社區新風尚、移風易俗等。同時,建立治安警衞微信羣,方便聯繫通報。舜天小區居民電動車放在路邊不安全,她聯繫物業在小區空地規劃出一處電動車存放處,居民反映這樣安全又方便!利用公眾號推送防範小知識,增強居民的防護意識,及時排查網格內的各種安全隱患。對不熟悉手機的老人她也忘不了,製作愛心聯繫卡發放到老人手中,以便及時聯繫。

小呂責任心強,能積極主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為羣眾排憂解難,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李家包子鋪凌晨三四點鐘啟動機器工作,影響居民休息,得知情況後,她多次上門調解,把居民和商鋪老闆拉在一起做思想工作,最終大家握手言歡。作為社區和居民之間的“連心橋、傳話筒”,平凡的崗位上,始終心繫羣眾,能為羣眾辦實事,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農村優秀網格員簡要事蹟(精選7篇)7

網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網格雖小,卻事關家家户户。小何,沙市區中山街道江漢社區一名普通的網格員,自2016年入職以來,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態度為居民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成為居民心中的貼心人。以“第一時間發現居民需求,第一時間解決居民訴求”為目標,切實解決羣眾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實現”零距離”為羣眾服務

疫情威脅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嚴防嚴控當好“偵查員”。小何深入每家每户,宣傳解釋、登記排查。對網格展開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返鄉人員清單,落實管控要求,確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掉一人。每天回家時,雙腿都是又酸又軟,“但這不是最令人難受的”,她説,“最讓我們難受的是有些住户不理解我們的工作,對我們上門不僅沒有好臉色,甚至還抱怨喝斥”。面對這種情況,她總是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最終得到住户的理解和配合。社區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戰場,預防是根本,宣傳是重點。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你好,這個宣傳單給你,近期疫情形勢嚴峻,請做好個人防護”。她積極利用傳統的喊喇叭、貼標語、發傳單等手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凝聚起同心協力防控疫情的共識和力量。營造了濃厚的疫情防控工作氛圍,增強了社區羣眾的健康意識、防範意識,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

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難免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口角,產生矛盾,為了守護網格和諧,讓問題在網格解決,小何如春風化解干戈,如絲線繫緊鄰里,用真誠的態度,長足的耐心,幫助居民羣眾跨過心裏的坎兒,邁過彼此間的隔閡,共建和諧美滿網格。

在平時的工作中,小何堅持定期入户走訪,關心轄區獨居老人的生活和居住情況。每到一處都與老人親切交談、噓寒問暖,瞭解他們近期的生活狀況,並叮囑老人們要注意保重身體,注意飲食衞生和個人安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成為他們親近信賴的人。家住梅台巷2棟的劉奶奶行動不便,無兒無女,一直由保姆照顧,現無法負擔保姆的費用,小何瞭解情況後幫助劉奶奶聯繫在外地的哥哥,協助劉奶奶與其哥哥協商,最終用以房養老的方式解決劉奶奶養老問題。小何説,我們做的都微不足道,更希望所有的老人們在晚年生活中都有“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的積極樂觀態度。

“網格員的工作多而繁雜,但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足夠的耐心,博大的愛心,才能盡到網格員的職責。”江漢社區的網格員小何如是説,我們網格員要用耐心換來理解,用暖心獲取信任,真誠服務換來羣眾滿意的笑臉,為了這個目標,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在平凡崗位上來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