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來源:文萃谷 1.48W

和口頭語盲相比,書面語言具有更廣泛的交際空間,它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人類長期積累下來的知識變為後代的財富。因為書面語言是讀和寫的語言,使用書面語言不僅要建立在大最識字的基礎上,而且書面語言比口頭語言要求更高,更復雜。

怎麼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培養孩,子的書面語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培養孩子“看書”的能力。書面語言的一個特點就是看的語言,培養書面語言應該從培養閲讀能力開始。4-6歲孩子的認字量還不足以讓他們達到閲讀的水平,所以,閲讀能力培養的第一步先從培養看圖説話、看圖講故事做起。

孩子喜歡看色彩鮮豔的圖畫書,結合圖畫書給孩子講故事是孩子們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剛開始的時候往往是大人講,孩子聽。為了培養孩子自覺看書的能力,帶孩子看書時就要注意,不要採用大人主講孩子被動地聽的局面,而是儘量讓孩子共同參與,大人採用啟發的方式指導孩子看書。大人結合圖畫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語言要生動、活潑,根據故事情節做到語調悠揚,富有感情,以激起孩子的興趣。講完之後,要做到趁熱打鐵,給孩子留一段時間,讓他翻着圖畫書把剛講的故事回味一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孩子對圖畫的理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隨着孩子看書能力的增強,要逐步過波到在讀書過程中以孩子為主體,在大人指導下,先讓孩子看,再結合提問的方法讓孩子講述圖畫的意思,或者事先提出幾個問題,讓孩子結合問題去看書,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讀書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這種培養孩子看圖説話或看圖講故事的能力。實際上就是通過看書的過程,培養孩子把視覺注意力集中在圖書上,盡且理解圖畫內容,經過合理思考和推導,對圖畫內容做出合理解説。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培養閲讀能力,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書面語言,也是對口頭語言和內部語言的綜合培養。而且通過對圖畫的理解,可以培養孩子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孩子自覺讀書、喜歡讀書的習慣。

(2)結合識字培養閲讀能力。處於學齡前時期的孩子,由於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尤其是口頭語言的發展,他們己經掌握了很多的詞彙和一般的語法結構,已經具備了進行識字教育的基礎。但在4歲之前只要求認字,不要求寫字。因為孩子的手部骨骼、關節、肌肉、神經系統的發育水平還很稚嫩,還不能勝任要求細微肌肉動作的書寫活動,過早的或過久的寫字訓練都有可能影響孩子手部的正常發育,5歲以後可以進行適當的寫字訓練,但練習時間應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孩子疲勞。

隨着孩子認字最的增加,使結合識字教育培養閲讀能力成為可能。閲讀是一種複雜的智力活動過程,孩子要從看到的語言向説出的語言(出聲的或不出聲的)過渡。在這個過渡中,不僅是要把文字機械地讀出來,而是要通過內部語言,用孩子自己對文字、句子、段落的理解對文字進行組合,把書面的文字變成自己的思想,最終用自己的話把它説出來。這個過程不僅需要一定自動化的“識字,做基礎,而且還要依界孩子報據自身己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對閲讀材料加以“同化”,才能對閲讀的內容達到理解。

兒童語言發展的階段

兒童語言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語言的理解,二是主動説出的語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語言,然後才會説話。但是,孩子並不是生下來語言就能自然而然地發展的,從小和狼一起長大的狼孩,七歲時也只會嚎叫,而且語言很難再發展;從小生長在無人關注的環境中的'孩子,語言能力也很貧乏。心理學家研究發現,0~7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如沒有及時的刺激和訓練,最容易產生語言障礙,影響將來的心理髮展。

瑞士學者多哥特·埃拉慈姆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結論:4歲是培養兒童語言思維的最佳年齡。他對兒童的語言思維過程做了如下概括:如果1個1歲嬰兒會説3個單詞,那麼1歲半時就能記住26個詞,從4歲到4歲半時就已經會説920到1240個詞了。因此,為使孩子將來有好口才,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親屬,都應該在孩子的兒童時期,特別是4歲時,側重進行語言思維的培養,有意識地多和孩子説話。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1.提供各種機會,多與兒童交談

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其實孩子的接受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聽多了他自然會理解(除了特別抽象的專用名詞),正如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所講:“嬰幼兒學習語言,並不是像成人那樣僅靠記憶。他們是把聽到的語言存入潛在意識中,並以如同高級計算機一樣的能力進行分析、同一,然後將其出色地掌握並表現出來。”

2.儘量使用規範用語

家長對孩子講話應儘量注意語音、語調的正確和語言的規範化。儘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對孩子説話,儘量給孩子使用規範語言,這對他以後概括能力的發展很有幫助。家長在與孩子講話的過程中儘量不用“兒語”,如指着小狗,就教他説“狗”,而不應教他説“汪汪”之類的“兒語”。當孩子説“兒語”時,不要重複,而應當用柔和的語調把正規的名稱教給他,更不能迎合孩子,以免限制孩子語言和思維能力發展。家長要儘量用詞準確,如準確用量詞“一輛車”、“一棵樹”、“一片樹葉”、“一朵花”等。

3.要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沒有豐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豐富的語言。語言不是空洞的,它是代表着一定的內容的,這些內容,只有在孩子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交往中,與具體事物的接觸中,才能得到。兒童的生活豐富,眼界開闊,知識面廣,可以説的內容就多,反之則不然。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與生活在偏僻山區的孩子相比,口語能力就大不相同。家長可以安排各種活動,讓孩子接觸各種事物。如帶孩子出外散步、旅遊,領略大自然、城市建築的美景,瞭解周圍環境的各種變化,觀察人們的各種活動,參觀一些博物館、展覽會,選看一些合適的電影和電視……家長應在這些活動中,不斷與孩子交談,啟發開導孩子,使孩子能從各種活動中不斷地發現新事物,增長知識,開拓視野,也就能“言之有物”,談話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

4.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兒童十分喜歡模仿,也極善於模仿,模仿是兒童學習口語的重要基礎。孩子會模仿成人的準確而優美的語言;同樣,對有缺陷的語言,也會照單全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孩子的發音、用語。甚至説話的聲調、語氣、速度與他身邊的成人如出一轍。因此,為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絕對重要。家長必須注意自身的語言修養,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範式,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模仿自己規範的語言。目前,幼兒園教師都用標準的普通話與幼兒交談,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使用普通話,這是很好的。不論用什麼方言,或用普通話,重要的是,必須發音清楚。2-3歲的孩子常會混淆一些發音,如把“哥哥”發成“多多”,“外公”發成“外冬”,“老師”發成“老希”。這種“娃娃腔”的發音雖很可愛,但並不正確,家長要注意正確地引導,使孩子糾正這種發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