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攻擊性強該怎麼引導

來源:文萃谷 1.48W

導讀:小孩子攻擊性強怎麼辦?在我們身邊有一些孩子攻擊性特別強,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只要一言不和便會大打出手。小孩子攻擊性強怎麼辦呢?

小孩子攻擊性強該怎麼引導

案例:浩浩兩歲半了,與小夥伴玩時,經常發生咬人、打人的現象。浩浩的奶奶就輕輕地打他一下説:“這孩子脾氣跟她的媽媽一樣,渾起來六親不認,連我他都經常咬。”奶奶認為她打了浩浩就是教育了浩浩,可浩浩越來越愛咬人了,後來,浩浩的奶奶只好不讓他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1、心理原因: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時,家長經常會很生氣,並且使用一些暴力的手段來加以制止,如本案例中浩浩奶奶的做法。

不良後果: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這樣一種認知--如果別人做的不對,就可以打他。孩子的模仿力是最強的,實際上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和習慣都是從周圍的生活環境如家長、同伴、電視等中模仿而來的。浩浩奶奶“以暴制暴”的做法只會加深孩子的錯誤認識,使孩子的不良行為變得越來越嚴重。

心理專家建議:家長應該耐心地與孩子進行交流。一旦發現孩子的攻擊行為時,首先應該問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後教給孩子相應的正確的處理方法。很多時候孩子爭吵的原因經常是為了爭搶玩具,這時大人應該出面進行調解,如“先讓弟弟玩一會,等一下我們再玩”。

另外,在平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講禮貌和謙讓的好習慣,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愛心。這可以利用在動物園觀看小動物的機會進行;在生活中,家長也不要一味扮演“永遠不會受傷的人”的角色,磕到碰到時,採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讓孩子來關心自己;爸爸媽媽之間的互相關心也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榜樣;爸爸和媽媽還可以引導孩子來關心對方。

2、心理原因:當孩子出現的問題看起來與其家長的性格遺傳有關時,大人經常會將其歸結為“遺傳”的結果。

不良後果:這樣做實際上是替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開脱,是一種“外歸因”的做法,孩子會認為自己的錯誤是由別人造成的,與自己無關。長此以往,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另外,將問題的原因歸咎於“遺傳”,其潛台詞就是這種行為是不可改變的,因而不利於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第三,奶奶的説法還損害了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會使孩子形成一些不尊重父母的態度和行為。

專家建議: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因此,家長首先要了解遺傳只是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基礎,只要教育得當,孩子是能夠形成起正確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性格的。家長要多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和自己的教育方法上來進行分析,例如“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始這種行為的?”“孩子出現了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受到了家長的不良行為的影響?”“孩子的錯誤改不過來,是不是我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等等。只要家長多付出一點愛心和耐心,使用恰當的教育方法,為孩子作出好的榜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就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長。老人帶孩子時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孩子的父母親,而應該幫助父母維持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3、心理原因:當孩子與夥伴經常發生爭鬥或者合不來時,大人們經常會出於各種考慮(如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或者避免與其他孩子的家長產生衝突)不再讓孩子出去玩了。

不良後果:不與同伴進行任何交往將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如果將孩子與同伴隔離開來,孩子就不能發展起各種人際交往能力,如不能與他人建立和維持良好關係、不能很好地解決與同伴產生的衝突。另外在與同伴交往遊戲時,孩子往往還要進行各種思考和推理,例如如何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取勝等。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能感覺到非常快樂,還能獲得一種歸屬感。因此將孩子與同伴隔離開來對於其認知、思維、情感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攻擊性強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

有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他一頓,孩子捱打以後,容易產生牴觸情緒。 這種情緒一旦“轉嫁”到別人的身上,孩子就容易找別人出氣,逐漸形成攻擊行為。

2、遺傳因素

有些攻擊性強的兒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3、環境因素

傳媒帶來的不良影響是產生孩子攻擊性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比方説孩子看暴力片、武打片,或者玩一些暴力遊戲,這樣都會讓孩子的攻擊性心理大大加強。

如何對待孩子攻擊性行為

1、教會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

煩惱、挫折、憤怒是容易引起攻擊行為的情感,對於自控力弱的孩子來説,它也是點燃攻擊行為的導火線。因此爸媽要教會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煩惱、憤怒宣泄出來,儘可能使孩子的攻擊行為減少到最低的限度。

2、創造一個不利於攻擊行為的環境

與成人相比,孩子的行為更易受環境的影響,生活在一個有多種多樣玩具、有充裕玩耍時間以及有良好家庭氣氛環境中的孩子,攻擊行為會大大地減少。因此,家長應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玩具和足夠玩的時間。不打罵孩子,避免讓孩子看有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不讓孩子玩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語言,這些細節都有助爸媽調教家裏的“小攻擊手”。

3、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進行冷處理

冷處理就是暫時對孩子的攻擊行為不理睬。當孩子在外面與人打架後,家長應對其表示冷漠,並讓其在房間裏思過,自己反省,而不要對他呵斥、打罵。如能與鼓勵親善行為方法相配合,效果則會更好。

4、培養孩子豐富深厚的思想情感

有些孩子見到小動物,會去虐待它,以發泄內心的痛苦和憤恨。有這種行為的兒童可能對自我不滿,或者在愛的關係上受到挫折。家長要從各種方面關心他,愛護他,可以讓孩子通過飼養小動物來養成孩子的仁愛之心和愛憐之情。這種鼓勵親善行為的方法可以培養孩子豐富、深厚的思想感情,是糾正孩子攻擊行為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怎麼讓打人的寶貝改掉壞習慣

無論寶貝是出於什麼原因而出現。“打人”行為,都不能置之不理;因為寶貝需要慢慢懂得所有的行為都是有界限的。

1、給寶貝機會安靜下來

如果在憤怒最激烈的時候進行責罵可能釀成失敗--怨恨--攻擊--反擊的循環。當寶貝激烈地發脾氣的時候,同他説理是無用的,轉過身不理會這些持續的發脾氣。或者走開不聽。當寶貝冷靜下來,應該告訴他為什麼這種行為不可接受。

2、減少與攻擊模式接觸

如果寶貝與一個“小霸王”在一起,應儘快叫寶貝脱離這種關係。另外。自己也要避免表現出攻擊行為,千萬不要體罰寶貝。研究證明。寶貝不但模仿令人滿意的行為,而且模仿不恰當的行為。體罰只會讓寶貝學會以暴制暴。

3、幫助寶貝變得自信

有時候,寶貝採取攻擊行為以應對各種挫折和羞辱。如果能幫助寶貝變得更舒適和自信,他就會更少攻擊性。

4、對寶貝的攻擊行為叫停

當寶貝對別人發生攻擊行為時。把他從攻擊的環境中隔離開來,不讓他繼續吵鬧。比如把他送到自己的房間去。

5、嚴格而儘可能温和地約束他

你不能總是對寶貝的攻擊置之不理,最好伸出手臂緊緊抱住他。這樣他就發作不了。

小娟和父母的表現可以説是很不恰當的。當寶貝在家裏打人時,父母和長輩要表現出應有的尊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甚至縱容寶貝,而應該讓寶貝感受到這種攻擊行為是不被允許和讚揚的。時間久了。寶貝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6、讓寶貝看到好的榜樣

你可讓寶貝接觸表現温和行為的寶貝。並給表現好的寶貝獎勵。當他看見因這種行為而獲得獎勵的時候。就會產生效果。要教會寶貝新的行為方式。給他機會觀察別人如何實施要求做到的行為。

7、父母也要安靜下來

在寶貝大發脾氣時。你應該讓自己也靜下來,不要對寶貝大吼,可帶着一本雜誌到洗手間去,等一切平靜下來再出來,這樣有助於你恰當對待寶貝的行為。

心理專家建議:家長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與同伴交往的時間。像浩浩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短期地懲罰性地不讓他與夥伴玩,以讓他認識到同伴的可愛之處,但絕不能長期地禁止孩子出去。家長在孩子與同伴交往時,要留心觀察孩子遇到的問題,孩子又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或者巧妙地詢問孩子,然後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樣孩子才能逐漸發展起自己解決衝突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在贏得朋友的同時健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