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全球化國際營銷的研究

來源:文萃谷 8.6K

論文導讀::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經濟全球化是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隨着機器大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產生和出現的國際經濟現象。這種由世界市場和國際貿易為紐帶表現出來的各國的生產和消費具有的世界性,只是侷限在國際流通領域,還沒有直接涉及各國的生產過程和國際的生產過程。而在經濟全球化大局下,國際營銷會發展的更好。

有關全球化國際營銷的研究

論文關鍵詞:國際,營銷,經濟全球化

 1、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和原因

1.1冷戰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創造了政治和社會條件。

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完全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即涵蓋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亦即世界經濟再生產過程的全球化日益興趣。其主要表現,即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包括了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的全球化。

從根本上説,經濟全球化是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出現的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由資本向全球擴張來推動和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着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的高度發展和產業資本向全球擴張(其具體表現是工業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世界範圍內便興起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具體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飛猛進、國際分工深入發展、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席捲全球的市場化改革和冷戰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創造了經濟、政治和社會條件。

1.2現代高新科技突飛猛進,推動現代生產力快速發展。

20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以來,現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進展,主要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等。隨着現代高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從科學發明到技術創新再到生產中應用的週期大大縮短,幾乎是同步進行的,即所謂“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表明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極為迅速。有關資料表明畢業論文的格式,科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工業產品的週期,在18世紀約為100年,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初期為30年,20世紀中期為10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產品的轉化週期已經縮短到5年以內。據發達國家的測算,手工業、傳統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之比為1:10:100,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世紀初佔5%~20%,在50~60年代佔50%,在80年代佔60%~80%。現代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擴散,大大推動了生產力和世界貿易的發展。

1.3國際水平分工深入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經濟的相互依賴性。

國際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則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國際水平分工。一般説來,當代發達國家之間、新興工業國之間在工業生產上的分工,屬於水平型國際分工。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民族工業的過程中,也逐漸參與了工業生產的國際水平分工。例如,現代波音客機(約有450萬個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國際水平分工基礎上的高科技產品。有7個發達國家的1500家大企業和分佈更多國家的1.5萬家(其中包括中國)中小企業參與協作製造龍源期刊。目前全球有40%的產品是由跨國公司生產的。國際水平分工是當代各國之間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基礎,是當代世界市場不斷髮展和擴大的基礎,它將各國生產過程密切結合起來,使國民再生產過程向着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這是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興起的根本原因和堅實基礎。

2.國際營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2.1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或核心是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全球的優化配置和使用,必然會促進世界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增長。隨着現代科學和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轉移和擴散,會改造和優化生產力的各種要素,推動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科技進步在今後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根本源泉。各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產力佈局和產業結構隨之改革,使國際分工日趨合理,促進國際分工。各國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推動統一的世界市場的形成和國際競爭的發展,優化世界資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經濟的整體效率,還可優化國際經濟關係結構。

2.2推動世界經濟有序運行。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國民再生產過程向着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從而要求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各國之間進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國際範圍內按照經濟合理的的原則組織生產和經營,要求有關國家協調它們之間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但是,在當代這種再生產過程的國際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國家利益基礎上的。這樣,便產生了再生產國際化過程中的國際共同利益和民族國家利益的矛盾。正是為了緩解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這種矛盾,於是,以國家和國際機構出面組織的國際經濟協調便應運而生。在當代世界經濟領域中,國際市場活動受到3種機制的調節: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各國政府單獨制定的自主經濟政策和措施的調節;在國際協商基礎上若干個政府的聯合調節,即國際經濟協調。在這3種調節機制中,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在當代世界經濟運行中具有重要地位畢業論文的格式,因為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的缺陷需要國際協調機制予以矯正,而各國的調節政策也需要國際協調機制予以協調(如關税政策的協調等)。國際經濟協調的核心和目標,是要調節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國際共同利益和民族國家利益的矛盾,實現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有序運行,促進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增長。由此可見,在當代國際經濟活動中,由於矛盾和利益同在、競爭和合作並存,而國際協調成功與否,則制約着各國經濟的興衰。

 3.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營銷和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3.1世界經濟進入全球競爭。

80年代以後,特別是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正處在兩大潮流之中。一是現代高科枝的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和現代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充分顯示出當代世界經濟競爭本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二是世界各國,包括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適應前一個潮流即現代高科技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謀求高新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發達國家之間展開了一輪高科技發明權、領導權和控制權的爭奪戰。這都表明,80年代以後,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國相繼捲入了爭相發展高新技術的國際競爭的大潮之中。展望未來,21世紀上半葉這種國際競爭將會更加發展、深化和激烈。

3.2世界各國在競爭中求合作。

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和相互合作的關係也日趨增強。其根本原因是現代高科技、國際分工、生產國際化、產業的國際轉移的迅速發展。在國際分工日益發展和深化的基礎上,各國民族再生產過程日益向着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同時,任何一國都不可能擁有發展本國經濟所需要的全部資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進技術,也越來越難於壟斷技術,一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生產要素配置越來越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才能實現。這就要求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按照比較優勢和比較利益原則來決定取捨,充分發揮國際分工和各國技術、經濟互補性的國際經濟效益。因此,在現代科技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的基礎上,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不斷加強;同時矛盾和利益同在,競爭和合作並存,而國際協調的成敗則制約着世界經濟的衝突和合作、停滯和發展。這可以説是當代和今後一段較長時期內國際經濟關係發展的基本趨勢和基本特徵。

4.國際營銷對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資本主義國家的影響

4.1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

資本主義是一個世界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資本主義各國處於不同的發展水平、階段和地位。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劃分是這個體系的基本特徵。從資本主義發展的幾百年歷史來看,發達國家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則處於不發達狀態。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有關資料劃分,在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屬於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工業國)的僅有22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愛爾蘭、荷蘭、新西蘭、冰島、挪威、盧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發達國家則是原來經濟落後、現在正逐步發展(民族經濟)的國家,一般稱為發展中國家,其中絕大多數是過去受帝國主義統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龍源期刊。據世界銀行有關資料統計,這類國家和地區共有160多個(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在內)。

4.2 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從一定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實際是市場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是競爭型經濟,是利益和風險同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經濟。所以畢業論文的格式,從總體上看,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發展經濟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共同機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國共同發展的機遇。因為全球化使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各國生產和經濟發展。第二,給各國提供了提高經濟效益的機遇。第三,給各國經濟體制趨同帶來了機遇。這是因為,全球化實際上是各國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接軌,建立能夠相互融合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全球化帶來的共同挑戰主要有:第一,優勝劣敗的挑戰。既然全球化實際上是市場經濟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國捲入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過程,有競爭就必然存在優勝劣汰的法則。第二,金融動盪的挑戰。金融是國民經濟的神經中樞。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國間的金融活動的關聯度日益密切,一旦某個國家金融市場出現問題,其他國家便會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4.3 發達國家在貿易、投資、貨幣金融領域的鬥爭與協調

發達國家間的經濟關係表現在很多方面,但主要是由貿易、投資、貨幣金融領域的關係構成。

投資領域的矛盾和競爭。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和歐共體之間在投資領域的矛盾和競爭日趨激烈,即所謂的“投資戰”。發達國家間的相互直接投資約佔它們對外直接投資的80%左右,而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約佔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9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投資領域的矛盾和競爭主要在發達國家之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