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在治未病中的應用

來源:文萃谷 1.47W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疾病的預防,醫學關注的對象也將從“已病”人羣逐漸向“未病”人羣擴展,醫學干預的切入點將逐漸提前。中醫“治未病”理論具有明顯的超前性,它的未病先防、早期防治、已病防變、保健延衰的核心思想將日益引起重視。鍼灸作為“治未病”的主要手段,更以其充分重視機體自身潛能激發且無毒副作用等特色引起預防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1治未病

鍼灸在治未病中的應用

“治未病”是中醫重要的預防醫學思想。“治未病”一詞首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即“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治未病”就是根據表現出來的徵象及早調治。朱震享在《格致餘論》中説:“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治未病”是中醫防病保健的理論精髓之

一。它應包含未病先防、早期治療、已病防變等涵義。

“治未病”是指導中醫藥防治疾病和保健延衰的重要法則,《內經》的正氣理論對其影響深刻。正氣是生命活動能力的集中表現,是機體抵抗邪氣侵襲,適應生活環境,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能力的總稱。機體的正氣是維持內環境穩定、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的內在因素,它決定着“未病”發展的方向。中醫“治未病”的最重要的方法與原則——扶助正氣的目的就是力圖保護並加強機體這種自調能力,使機體氣機活躍,免疫力提高,物質代謝協調,抗病能力增強。 2鍼灸治未病

後世根據《內經》“治未病”原則,結合經絡腧穴理論提出了“逆鍼灸”,是一種極具鍼灸特色的扶助正氣的具體方法。明·高武《鍼灸聚英》解釋:“無病而先鍼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是指在機體健康無病、疾病發生之前或疾病輕淺之時,預先應用鍼灸方法激發經絡之氣,增強機體的抗病與應變能力,從而促進健康、強壯延年、防止疾病的發生,減輕隨後疾病損害程度。採用“逆鍼灸”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機體內在的調衡陰陽的潛力,去應對內外各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防治疾病並保持健康。“逆鍼灸”因具

有注重機體自身潛能開發與利用的特色,在眾多防病保健方法中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主要的防病保健手段之一,至今還以其獨特的功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鍼灸不僅可以激發健康人的生命潛能,提高生命質量,而且中老年保健鍼灸、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節氣灸預防中風、感冒、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很多人願意接受包括鍼灸在內的多種非藥物療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特別強調了在扶正時維護陽氣的重要性。艾灸比針刺更側重保護機體的陽氣,並且艾灸因為操作更為方便安全舒適自然,因此應用更多更廣,多用於機體正氣不足,內臟功能尚不強盛或開始減弱,內環境不穩,容易發生各種疾病的體弱、小兒、中老年人羣等。此時,艾灸可以激發機體內在的調節能力,幫助機體保持內環境的穩定。宋·竇材《扁鵲心書》中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於無病時常灸??雖未能長生,亦可得百餘年壽矣。”竇氏認為,人體衰老的原因是真陽之氣漸衰,並主張在機體出現衰老之象的中老年時期經常施灸關元穴,可強壯真陽之氣,防病延衰。因關元穴為一身元氣出入的場所,經常艾灸可使“陽氣不絕,生命堅勞”。竇氏本人即有“餘年五十,常灸關元五百壯,遂至健康”的切身體會。明代《醫學入門》中有每年的四季交替之時各薰灸1 次,可使“真氣堅固,百病不生”的記載。《江間式心身鍛鍊法》記載了無病長壽法之一,就是“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裏穴,壽至二百餘歲”。《醫説》雲:“患風疾人,宜灸三裏者,五臟六腑之溝渠也,常欲宣通,即無風疾。”《醫學帛書》中提出了“灸則強食產肉”。強食即增加食慾,產肉即體格強壯。《養生一言草》中有小兒防病保健灸身柱穴的記載:“小兒每月灸身柱、天樞,可保無病。”《千金要方》《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均有:“河洛關中土地多寒,兒喜病痙,其生兒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頰以防噤。”《類經圖翼》也有隔鹽灸神闕穴“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的記載。《千金方》有:“短氣不得語,灸大椎隨年壯。”“凡瘧有不可瘥者,從未發前灸大椎,至發時滿百壯,無不瘥。”《外台祕要》:“三裏養先後天之氣,灸三裏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明·楊繼洲在《鍼灸大成》中詳細記載應用艾灸預防中風方法和時機時指出:“但未中風時,一兩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時足脛發酸發重,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也,便宜急灸三裏、絕骨四處,各三壯??如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灸瘡妙。”《千金要方》

認為:“上醫醫治未病之病,中醫醫治欲病之病,下醫醫治已病之病。”這種觀點幾乎與現代預防醫學的三級防治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總之,鍼灸治未病是依據中醫“治未病”理論,選擇一定的時機,應用各種鍼灸方法刺激機體一定的腧穴,人為地激起機體適度應激的一種有效方法,它通過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和耐受力而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具有豐厚的中醫理論基礎,其防病保健作用十分肯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