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子情民間傳説

來源:文萃谷 1.35W

義子情民間傳説

義子情民間傳説

從前,李家村有個叫李福的人,憑着老人留下的家產和自己的勤勞,日子過的十分富裕,可就是結婚三年了沒有兒女。俗話説“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夫妻倆很着急。他們到處求醫拜佛,也無效果。

一天他們拜佛回來,在一條山路上看見一個不到一週歲的孩子躺在路邊的草地上哭。他們急忙把孩子抱起來哄。説來也怪,孩子很快就停止了哭聲,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就坐在路邊,逗孩子玩。可過了半天也沒人來找孩子。眼看天要黑了,他們只好把孩子抱回家。

到家後,李福的媳婦王氏換尿布時見孩子是個小子。高興壞了。她説:“這一定是我們拜佛感動了神仙,神仙送給咱的兒子。咱就把他收下吧。”李福説:“不行,誰家丟了孩子能不着急,咱得找到他的父母,把孩子還給人家。”王氏説:“那要找不到他的父母呢?”李福説:“如果找不到,咱就留下。”

李福到處打聽誰家丟了孩子,可半年過去了也沒有音信。他們就把孩子留了下來,起名叫“天賜”。

起初,王氏,拿天賜當寶貝,十分疼愛,又怕冷又怕熱,照顧的十分周到。後來王氏連生兩個兒子,起名叫“大寶”、“二寶”。慢慢的王氏就有了偏心,越來越看不上天賜了。好吃的,好穿的都緊大寶和二寶用。

稍大一些,大寶和二寶都進了書塾讀書,卻讓天賜跟他們下地幹活。活幹不好,不是打就是罵。幸好有李福時常護着天賜。李福兩口子因此經常打架。

一轉眼,天賜已經14歲了。一天,天賜對李福説:“爹,你和媽總是因為我吵架。這樣下去不行呀!不如讓我分出去吧。”李福説:“你還小,還沒有成家,怎麼能分出去呢?”天賜説:“爹,你只要幫我蓋一個窩棚,我就能維持生活。就這麼辦吧。”

晚上,天賜就把這個主意和王氏説了。王氏想:分出去也好,省得還得給他娶媳婦,就説:“天賜,你要分家也好。可是你知道,你不是我們親生的,我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不容易。雖然你這幾年幫家裏幹了不少活,那也不夠你這些年的費用啊!你不能再分我們的家產了。”李福説:“那也不能讓孩子空手出去呀。”天賜説:“爹、媽,我什麼也不要。你們幫我蓋個窩棚就行了。”王氏説:“這可是你説的,我們幫你蓋個窩棚,你就出去。不過以後你也不要叫我們爹、媽了,就叫叔、嬸吧。”天賜説:“不!你們永遠是我的親爹親孃。”王氏把眼一瞪説:“我叫你叫叔、嬸。你就叫叔、嬸。哪那麼多廢話。”天賜不敢再説了。

天賜在山腳下選了一塊地,在李福的幫助下蓋了一個窩棚。他就給李福兩口子磕了幾個頭,搬了出去。

天賜在山上挖野菜,摘野果,採野蘑菇,砍柴,打野獸,留夠自己用的,他把剩餘的都拿到集市上去賣。

一年,天賜在山裏看見一個人在上吊。他把那個人救了下來,問:“你為什麼要上吊。”那人説:“我是收山貨的,把本錢丟了,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天賜説:“錢丟了沒關係。我家裏有一些獸皮,野乾果和幹蘑菇。你在我家住幾天。我再到山上採一些草藥就夠你拿的了。我賒給你。我還有點積蓄,你拿着做路費。等你下次來時一起還給我。”那人看了看天賜説:“你真是個好人!咱倆拜把兄弟吧?”天賜説:“那感情好。可我是個窮小子,配嗎?”那人説:“怎麼不配?就憑你這一副善良的心腸,是我高攀了。”

於是兩個人拜了把兄弟。那人叫劉山比天賜大,是大哥,天賜是小弟。

劉山告訴天賜,這裏的山貨運到外地很值錢。他們採來的山貨在這裏賣給小販子很吃虧。小販子掙的錢比他們多得多。

哥倆上山採了十幾天藥材。天賜拿出平時積攢的錢,顧了一輛小車子,把這些山貨運出去賣了。從此天賜就和劉山一起販起山貨來。

李天賜天生一副熱心腸,無論誰家有事,只要他能幫上忙的',一定盡力幫忙。逐漸地他在鄉親們的心裏有了一定的分量。誰家有事都愛找他幫忙。有人打架常找他勸架。甚至有人分家也要請他到場。

後來李天賜和李大寶、李二寶都成家了。李天賜的媳婦楊月娥與李天賜一樣心地善良、通情達理。

李大寶的媳婦劉英和李二寶的媳婦張菊花卻都很刁蠻,不講道理。兩個人常因一點小事吵架。家裏沒有消停的時候。李福兩口子實在受不了了,就決定把家分了。他把家產分為三分,自己和兩個兒子各分一分。可是兩個兒媳婦都吵着要和他們一起過,吵得不可開交。沒辦法李福去找李天賜,讓他幫自己想辦法。李天賜説:“她們是為了得到你們的那份財產吶。”李福説:“那就把家產都分給他們。”李天賜説:“叔,不能那麼做。那樣你們老的時候就沒人管了。這樣吧,你先讓他們都分出去,各過各的日子。”李福按李天賜説的把家分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