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蹟

來源:文萃谷 2.64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蹟,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蹟

關於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蹟1

張桂梅,1977年6月,河匯村村民。在丈夫慘遇車禍身亡後,面對年幼的孩子和年邁多病的公婆,她斷然拒絕“好心人”讓其改嫁的勸説。最後,簽訂以“為公婆養老送終”為提前的入贅協議,招夫上門共同孝敬公婆,擔當養老撫幼責任,樹立了尊老敬老的典範。

擺脱喪夫之痛,以單薄的雙肩毅然挑起生活重擔

張桂梅出生於木石鎮儉莊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雖然家裏經濟並不富裕,但卻是一個忠孝之家,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忠孝仁愛。

,心地善良的張桂梅嫁到了河匯村,可就在春,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不僅帶走了丈夫年輕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讓她痛不欲生,一度喪失生活信心,但是看着風燭殘年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頓時清醒過來——“絕不能讓喪失獨子的公婆整日以淚洗面,無依無靠,即使命運拋給我千斤重擔,我也要勇敢地肩負起身為兒媳和母親的責任。”。

於是,張桂梅掩蓋住心內的痛楚,每天早出晚歸外出工作,回家後悉心照料公婆和兒子,田間地頭更是經常看到她獨孤的身影。為了不讓公婆看出她的疼痛和艱辛,張桂梅總是面帶笑容,於是歡聲笑語再次回到這個不幸福的家庭。

簽訂“入贅協議”,堅決為老人養老送終膝下盡孝

女人能頂半天,可是整個頂下來,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氣,生活十分艱辛。張桂梅的公婆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自己卻又幫不上什麼忙,心裏十分着急,於是就勸她早日改嫁。可張桂梅死不同意。善良的她想到自己改嫁可以帶着孩子走,但誰願意接受兩個不沾親不帶故的老人呢?如今公婆膝下已沒有兒子,4個女兒又遠嫁外地,誰來照顧他們呢?兩老都已經高齡,身體均不好,婆婆王傳美有嚴重的氣管炎,公公張茂春腿腳不好,她實在是不忍心改嫁。

“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把這個擔子扛起來,這是我應該替丈夫承擔的責任。”張桂梅堅定地説。可婆婆王傳美看着不忍心,一再勸她:“梅子改嫁吧,你這麼年輕,不要因為我們拖累了你,我們不會埋怨你的。”婆婆的一席話讓張桂梅淚如雨下,“娘,不要再説了,就是改嫁我也要帶着你們。”

最後,在大家的勸説下張桂梅同意改嫁,但是她有個前提,就是必須招夫入贅前夫家中,一起伺候兩位老人,否則她終生不嫁。她的這一要求在整個村子傳開來,很多適婚男人聽説後打了退堂鼓,然而還是有人被她這份執着的'孝心打動了。忠厚老實的劉信聽説她的故事後深為感動,他認為張桂梅提的要求恰恰説明她很孝順,有責任心,於是拍着胸脯答應了。就這樣,又一個家庭組成了,婚後,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在照公婆的同時,對新的公婆張桂梅同樣照顧得很周到。劉信父母深明大義,也非常理解兒媳婦和劉信,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又恢復了恬靜幸福。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盡心盡孝感動鄉鄰

在張桂梅家中,剛剛過世的婆婆王傳美生前,説起張桂梅和劉信,老人總是讚不絕口:“他們對我們真的很好,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比親生的還好。”婆婆去世前,每日早晨,張桂梅即便再忙,也會給婆婆梳頭,下午回來再晚,也會給老人捶捶肩膀揉揉腿。劉信每晚也會端着酒和菜到老人的房間,與老人邊喝酒邊聊天,排解他們心中的孤獨。

可前不久,又一場突來的災難再次考驗着這個歷經風雨的家庭。劉信唯一的兄弟也因車禍不幸遇難,留下父母和孩子。面對兩邊都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張桂梅和劉信誰都沒有撇下,為照顧兩邊的老人,他們經常奔波于山亭和滕州之間。目前,張桂梅和劉信的言傳身教,讓他們兩個幼小的孩子也有了遠遠超過自身年齡的責任和擔擋,不僅學會了料理家務,更學會了如何照顧老人,如何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做一個好人。

“她對婆婆非常孝順,我們村裏人都很佩服她。”熟悉張桂梅的河匯村村民於媜説,張桂梅逛街時看到好東西,首先想到給公婆買,每到過年,她都要給公婆買新衣,到了老人的生日,她還要做一大桌菜,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一聚。

在這個不是靠血緣關係維繫的家庭裏,他們勝似親人,其樂融融。如今,劉信到城區務工養家,張桂梅婚生了一個兒子後,重組的一家人在經歷風雨之後,又恢復到往日的幸福和甜密。“百善孝為先”張桂梅雖然簽訂的僅是一張明確責任義務的協議,但它卻有力表達了張桂梅孝敬公婆的決心,傳承和昇華了數千年中華孝道。

關於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蹟2

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續寫着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羣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蹟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淨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總支王從愛書記要求,全校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心繫羣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學習她厲行節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於黨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着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在當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廣泛深入學、聯繫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繫於民。

關於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蹟3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是華坪女子高中令人熱血沸騰的宣誓詞,告訴我們平凡可以造就偉大,而平庸必將渺小,可平凡卻不平庸,雖然我們大多數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在平凡普通的崗位上,也可以擁有崇高的生命境界和高質量的生活,這就是教育應該賦予每個人的靈性、自由和人文精神。張桂梅老師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裏,她給貧困無知的孩子們一個希望,一種要求,一個夢想,一個可以思考人生意義的機會,一個可以看看外面世界的機會。張桂梅老師的偉大卻又不止於此,她堅守住了以人民為中心的辦學理念,並其努力踐行教育理想;她心無旁騖投身教育事業,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她以自身為榜樣言傳身教;她是大山深處的“老師媽媽”;她是理想信念與使命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每個孩子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別人撐傘。

張桂梅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她與丈夫二人一同在大理喜洲鎮一中教書,生活寬裕,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日子過的暖洋洋。然而原本以為生活會這樣平淡且幸福的過下去,然而厄運卻向她伸出了魔爪:摯愛的丈夫英年早逝,張桂梅徹底崩潰,她的天塌了,張桂梅在形容那段時間的感受時説:“我看那山和水都是灰濛濛的一片,這意味着我有家的生活即將終止,愛與被愛的生活即將結束。”她離開了大理,僅帶着丈夫的一件毛背衫來到了偏遠的華坪縣,不久,自己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聽到這個消息後,張桂梅彷彿再次沉入水底,無法呼吸。命運就是這樣的不公,讓不幸的人再次不幸。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業,她隱瞞病情,直至倒在講台上。她以為自己即將走向生命的盡頭,但縣政府和學校老師們的關愛,像一股暖流湧進了她的心房。在婦代會上,大家自發地為她捐款,並鼓勱她好好活下去,甚至有一名婦女將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元路費捐了出來,自己走山路回家。這讓身處困境的她再次重拾信心,燃起生命之光。

“他們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為他們幹些什麼”。

張桂梅在學校裏給學生上課的時候,經常發現一些女孩子上課上到一半就不見了蹤影。她親自來到曠課女孩們的家裏,才知道她們幾乎都是因為貧困無法完成學業,那些大山深處的貧困,以及由貧困造成的悲劇都赤裸裸地擺在張桂梅眼前,令人觸目驚心。張桂梅在走訪中切身瞭解到,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是如此根深蒂固,導致女孩不讀書的理由也多種多樣:有的姐姐為了家裏的弟弟交學費而被父母勒令退學回家幹農活或外出打工;有的十幾歲的小姑娘因為家裏收了彩禮,不得不準備嫁人。由於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有的女孩因為缺乏法律常識因罪獲刑;還有的因落後、錯誤的分娩觀念,在生產時不幸去世。張桂梅極度心痛,正是因為缺乏良好的教育,才會有這一出出、一幕幕的慘劇。缺乏教育的女孩意外做了母親,母親生下女孩繼續被灌輸封建、錯誤思想,“一代誤一代”,無限循環。張桂梅決心打破這種循環,她要為所有大山裏的女孩建一所免費的高中,讓他們有書可讀,有夢可追,有為自己人生做主的機會。

自從有了這個想法,張桂梅就走上了心酸又艱難的籌款之路。理想美好的令人嚮往,現實卻脆弱的不堪一擊,在貧困偏遠地區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建一所免費的`學校,單單靠張桂梅個人的籌款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她從未想過放棄,哪怕是五元、十元的幫助,都能讓她重新看到希望,五年時間過去了,張桂梅不辭辛勞募捐得來的錢數,距離建成一所女子高中,依舊相差甚遠,這一路走來她一個人吞下了所有委屈與絕望,但仍未放棄。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xx年,張桂梅當選縣人大代表去北京參加會議,她把縣裏給她買衣服的錢買了電腦,自己卻穿着漏破洞的褲子赴北京參會。會議期間這一細節被一位女記者發現,詢問並瞭解了這位穿着破褲子來開會的山村女教師的故事和期盼。在中央、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中正式建立。

她是信仰之光,堅守住了為人民辦學的教育理想。

華坪女高不設門檻、不收學費,辦學理念真誠質樸,讓人感受到了人格的偉大和教育的初心。她無兒無女、無房無車,幾十年愛生如子,讓山村女孩從認命變為不認命,從柔弱變為強大,是張桂梅教育實踐最感動人心之處。華坪女高的孩子們後來從事的職業大多是醫生、教師、警察、軍人,看似普通的崗位,徹底打破了山村女孩祖祖輩輩貧窮無助的命運,讓她們和她們的後代擁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與能力。張桂梅那些足以感動中國的諾言和行動,仍在繼續,能夠抗衡時間、改寫命運的,唯有執着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生命充滿活力的關鍵。有信仰的人總能温暖自己、温暖他人;有信仰的人總能在逆境中重生,在苦難中成長。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得有理想信念,只有自己相信知識是改變的力量,才能將這種無形的力量傳遞給學生。如果教師沒有信仰,學生也會隨之懶散、墮落,對學習不重視。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最好的選擇,人如果不讀書,則與禽獸無異;人如果不讀書,就會缺少發現的眼睛,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三毛説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講信仰的人自身首先要有信仰,踐行信仰,傳道者自身要先信道明道。這是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我們做好育人工作的關鍵所在。要點燃一盞學生心靈的燈,首先必然要求教師的心靈也是一枝火炬,所以做好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有理想信念的老師。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縱觀張桂梅的教學活動始終,她也是時刻在踐行這種教學理念,用言傳身教支撐起學生對改變自身命運的信念,並獲得其他教師對她的信任和支持。生活中張桂梅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磨難,但是她憑藉自身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與不幸做鬥爭,以自身對命運的抗爭鼓舞了身邊的學生、教師,鼓勵學生“頂天立地”“改變命運”“立志做人”。在工作中,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氣克服困難,帶頭奉獻,以身作則來帶動其他人。真正的教育者,自身首先必定是榜樣。榜樣示範法是育人的基本方法之一,榜樣示範教育在教學的工作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生活實踐,知行合一,言傳身教,去激發起受教育者的內在動力,引導學生健康積極的成長和生活。在學生成長的路途上,榜樣作為一位可模仿的對象和參照,無形中會將自身的高尚品質通過示範——模仿方式轉化為受教育者的品質,並進一步成為他們的精神和信念的支柱,這是一種極為高明,也是最能打動人的育人方法。

張桂梅以愛為根基育人,讓每個不幸的孩子都有“媽媽”,不僅在學校愛學生如愛自己的孩子,她還擔任了華坪縣兒童福利院的院長,成了54個孩子的媽媽。她對每個孩子都盡心盡力,加倍呵護,讓他們感受到温暖與希望。正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品質,才讓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定信念,想讓自己每一位學生都有改寫命運的能力。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把累計超百萬元的全部獎金和大部分工資捐出,與張桂梅有關的每一個數字,都在訴説着膝下無兒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獻精神,印刻下教育改變女孩命運的執着信念。

心無旁騖投身教育事業,以愛育人,以自身為榜樣,無私奉獻,堅定信念,這些高尚可貴的優秀品質集張桂梅老師一身,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張桂梅一生只做一件事——她以堅定的信念感染學生,以愛為根基感化學生,以紅色文化滋養學生,以理想信念激發學生。她將一生投身到教育事業,讓“女孩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的信仰翻越重重大山,照進現實。既然選擇了教育者這個行業,我們唯有堅定信念,將一生奉獻,教書育人,在這條路上發光發亮,追隨張桂梅老師的腳步,成為像張桂梅老師一樣優秀的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