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説話的課程

來源:文萃谷 3.13W

發音準備課

寶寶學説話的課程

你可能有所不知,雖然剛出生的小嬰兒不會説話,也聽不懂父母的交談,但他們的大腦已經為學習語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的本領可不小呢!

剛出生的嬰兒已經能夠區分人類的語音和其他聲音,他會被人們説話的聲音吸引,目不轉睛地盯着説話的人。

出生3天后,小嬰兒能夠辨認出媽媽的聲音,他喜歡聽媽媽講話,媽媽的聲音讓他感到安全。

然後,寶寶漸漸能分辨語音語調,瞭解母語獨特的發音模式了。有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給1個月大的嬰兒聽“ba”這個音,一開始小寶寶快節奏地吮吸奶嘴,説明他對這個“ba”發生了興趣,直到聽膩了,吮吸節奏慢了下來,這時研究者換上“da”的音,小寶寶又快速吸吮起來,這説明1個月大的嬰兒發現了“ba”和“da”的不同!

在第一年的與人接觸中,寶寶能分辨許多詞彙;在第一年的“發音練習”中,寶寶不斷協調發音器官;並且在第一年中,寶寶的認知能力也不斷髮展,讓他有能力推斷各種詞彙的意義。

宮外孕濕疹懷孕的表現手足口病症狀寶寶感冒流鼻涕怎麼辦孕中期注意事項懷孕吃什麼好盆腔炎有什麼症狀懷孕三個月胎兒圖

課程單

●發發音從2個月開始,寶寶吃飽喝足、心情不錯時就會發出“o/a”等的元音。

4~6個月以後,寶寶能夠將輔音和元音結合,發出類似“baba/mama”的聲音。

在寶寶勤奮練習發音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要閒着噢,可以説些“兒語”來和寶寶“對話”。所謂“兒語”就是語速緩慢、語調誇張、聲音忽高忽低、多停頓、多重複的説話方式。這樣的.説話方式有助於寶寶學習聽辨語音和模仿發音,同時,這樣的説話方式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熱情關注,會更賣力地練習發音啦!

●練練調到八九個月大的時候,寶寶會整天咿咿呀呀説個不停,這個時候,寶寶“説的話”明顯已經帶有母語的獨特語調了。比如:法國的寶寶“説話”比較柔和,元音拉得比較長;而埃及的寶寶會加重第一個字母的發音。這就意味着,寶寶已經知道詞語的語調了,並且開始學着運用了。

這個階段,你可以挑選一些語調變化豐富、朗朗上口的歌謠唱給寶寶聽。儘管寶寶還聽不懂,但那抑揚頓挫的優美語調是寶寶喜愛的“天籟之音”,在這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寶寶漸漸熟悉母語的語音語調,並嘗試着學習母語獨特的語調。

詞彙積累課

大約1歲的時候,寶寶開始能説第一個真正的詞了,並且對於別人説的新詞特別敏感,努力用各種方式搞清這些詞的意思。正因如此,寶寶的詞彙量飛速發展,到1歲半以後,迎來一個“詞彙爆炸”時期,爸爸媽媽會驚喜地發現:“寶寶好像一下子什麼都會了!”

2歲以後,寶寶會説一些複雜的句子了,而且會出現“我”、“你”等人稱代詞,而人稱代詞的出現意味着寶寶的認知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大約3歲,寶寶能説長的句子了,並出現了“把”、“了”等功能性的詞彙。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可以為寶寶講講故事,唱唱兒歌,並且多提問,讓寶寶在輕鬆歡樂的氣氛中體驗語言的魅力,讓他感受到語言的聆聽和表達都是非常有趣的。

課程單

●蹦蹦字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不是一開口就會説完整的句子的,而是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所以,寶寶一開始説的基本是獨字句和電報句。

在獨字句階段,寶寶只會説單個的詞,比如“球”,但它可以表達很多不同的意思呢,比如“這是球”、“我要玩球”、“我看到了一個球”……

1歲半以後,寶寶能把兩個詞合在一起説,表達更完整的意思,比如“爸爸車”、“媽媽鞋”等等,掌握了關鍵詞,交流起來就更方便啦。這裏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寶寶的電報句雖然簡短,但都符合母語的語法特點,中國的寶寶會説“媽媽鞋”,而法國的寶寶會按法語的語法特點説“鞋媽媽”,所以你看,寶寶説話雖然簡短,語法規則使用得可毫不馬虎呀!

●疊疊詞寶寶們很喜歡説疊詞,比如把“汽車”説成“車車”,把“吃飯”説成“吃飯飯”,一些父母可能會有疑慮,説疊詞會不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什麼不利?其實,你大可不必擔心,寶寶學習複雜的發音會有困難,疊詞可以幫助他們先通過語音特徵習得單詞的發音,然後再進行更準確的發音。而且,説疊詞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在西方國家也是存在的。例如:西方寶寶會把“water”説成“wowo”,把“ball”説成“bobo”等。

母語創意課

3歲以後,寶寶的活動範圍更廣了,比如上課、去別人家做客、到商場買東西,這樣他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身份的人交往機會也就更多了,這大大推動了語言的發展與運用。

所以,在這個階段,寶寶不僅學會了大量詞彙、聽懂一些言外之意,並且也開始“玩語言”,自己創造一些俏皮的説法,編一些“歪詩”,雖然這常常讓父母啼笑皆非,但不可否認寶寶正成長為“母語小專家”呢。

課程單

●玩語言據統計,3~4歲的兒童詞彙量為1730個,4~5歲時為2580個,5~6歲時為3560個。正是有了這樣的基礎,孩子們便開始了一種新遊戲——“玩語言”。

給其他小孩取外號,把“萍萍”叫成“蘋果”,把“貝貝”稱作“被子”;還愛編“歪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這些都是孩子們常玩的小把戲,而且常常樂此不疲。

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領略到了語言千變萬化的神奇,也體會到了語言創造的快樂,你可不要因為有傷大雅也嚴厲制止,注意保護孩子對語言的興趣與創造性。

●多表達家庭生活是寶寶學習最重要的場所,對於學習表達亦是如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多讓寶寶發表意見,比如:“今天去超市你想買什麼呀?”、“你想玩滑板車還是騎自行車?”當寶寶説話不連貫的時候,不要打斷或者急着替他説,而是鼓勵他把想説的話完整地表達出來,讓孩子體會到語言的作用,習慣表達,也學會如何表達。

貴人語遲?

有些孩子到了四五歲還不太會表達,父母不禁擔心孩子是有什麼問題,還是老人常説的“貴人語遲”?雖然説話的早晚存在着個體差異,也受到後天的環境影響,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四五歲語言發育僅僅停留在偶爾説幾個單字上,同時其他的心理髮展水平也相對較低,那麼很有可能是心理學上所謂的“語言發展遲緩”或者是智力落後,需要儘早進行治療和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