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禮儀應把握三個關鍵

來源:文萃谷 1.86W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聖地,早在西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編撰了《周禮》、《禮記》等一些記錄、制定、規範、疏導禮儀方面的書籍。可見,禮儀是形象、是窗口、是素質,是人格魅力、團隊精神的展現,更是人與人之間、團體之間、人與團體之間加強交流、增進感情、促進了解和相互合作的一種社會規範,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滲透力和凝聚力。公務禮儀應把握好“三個關鍵”,即“精確標準尺度、區別條件因素、講究方式方法”,才能贏得羣眾滿意、增進信任,贏得社會滿意、促進和諧。

公務禮儀應把握三個關鍵

精確標準尺度。尺度即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務禮儀是公務交往的一把標尺,科學把握公務交往中的禮儀尺度和標準,才能使公務活動、人際交往圓滿成功。首先,個人行為標準要規範。行為標準從狹義的概念來講,主要包括語言、儀表、儀態等多個方面。在公務交往活動中,語言是增進溝通,促進交流的一把“金鑰匙”,而儀表、儀態是一個人、一個集體的形象展示。因此,必須注意“三者”之間的關係,做到既能巧妙地單獨使用,又能靈活地結合運用。在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要用文明、禮貌、樸實、健康、向上的語言,打開對方的心扉,用熱情周到、耐心細緻、謙遜禮讓的態度以及標準得體的儀容儀表,參與公務活動,才能使活動在和諧自然的氛圍中開展。其次,適用範圍要適中。公務禮儀要把握適用、適中原則。適用適中,就要堅持什麼樣的事項、活動、交往使用什麼樣的.禮儀。與公務活動不相適應的禮儀,從小處講可能會遺留下笑柄,從大處講損害形象,產生不良影響。再次,要具備相當的規模。規模即形狀、外觀情況。在公務活動中,禮儀必須堅持與之規模相匹配的原則,即通常所説的規範達標。公務活動要嚴格控制規模,儘量壓縮事項、減少程序、節約費用,不得超標,不得鋪張浪費,要大力提倡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使公務活動的規模標準規範,既要辦好事項,又要樹好形象。

區別條件因素。公務禮儀構成的因素,筆者個人認為主要包括時間、環節、環境、場合、風俗、特性等。一是時間和環節。開展公務活動要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節中使用不同的禮儀,同時,開展公務活動,要提倡遵守時間觀念,辦理事項還應做到注重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為羣眾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二是環境和場合。營造一個寬鬆的交往環境是融洽關係,促進交融的基礎條件。在公務交談的過程中,談話雙方要以互相尊重和相互理解作為基本前提,用規範的禮儀努力營造出一種幽默、坦誠、率真的談話環境,給人輕鬆愉悦的感覺,利於公務活動開展。三是風俗習慣和特性。公務禮儀要入鄉隨俗,充分尊重羣眾意願,尊重羣眾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傳統,要注重貼近羣眾生活,拉近同羣眾之間的距離。比如,開展幹部下基層為羣眾解難、解困活動,面對的是基層幹部和老百姓,儀態、儀表要堅持入鄉隨俗,貼近羣眾、貼近生活、貼近基層,消除同羣眾之間的陌生感,便於掌握真實情況,使公務活動取得成效。相反,語言、儀容、儀態、儀表嚴重脱離羣眾,必為羣眾厭惡,造成不良影響。

講究方式方法。在公務活動中,方式方法恰當的禮儀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是根據人羣、團體類別而定。針對不同的人羣、團體,要做到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個別事項區別對待。公務禮儀要堅持因人而宜、因事而宜的原則,根據不同的事項、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團體和不同的特點、現狀,來恰當運用。二是要講究分寸,恰到好處。公務禮儀的方式方法除堅持靈活多樣性外,還要把握分寸,火候恰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語言用詞得當、語氣適中、語速恰當;着裝整齊規範、自然得體;形神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等等,只有這樣的公務禮儀,才能使公務活動能夠在一種和諧、融洽、平等的氛圍中開展和進行。三是要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重禮貌、重禮節、重友誼、重實效的原則,採取合適的公務禮儀,才能保證公務活動圓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