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的人生尋找一個意義的美文摘抄

來源:文萃谷 5.14K

著名作家和心理學家畢淑敏去一所著名大學演講。到了自由提問階段,主持人遞給她一張紙條,畢淑敏接過紙條就念了出來:“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説真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紙條一念完,台下就響起了掌聲。

為你的人生尋找一個意義的美文摘抄

既然提問的同學説自己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想聽真話了,畢淑敏也就只好實話實説了。“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此語一出,會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緊接着就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畢淑敏事後回憶説:“那是我在演講中獲得的最熱烈的掌聲。”她從來不相信什麼“暴風雨般”的掌聲,身為作家,她一直覺得那是一個很拙劣的比喻,並且拒絕使用這個比喻,但這一次,她真的相信了。

掌聲經久不息。畢淑敏不得不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但掌聲並未就此停歇。後來在主持人的幾番暗示下,掌聲才終於停了下來。

畢淑敏待會場平靜下來之後,接着説:“我説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

我想“但是”之後的話,才是身為長輩的畢淑敏要對這些人生才剛剛起步的晚輩説的真心話吧——儘管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給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意義。

然而,給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意義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畢淑敏16歲時參軍入伍,在西藏阿里度過了她的青年時代。畢淑敏當初之所以選擇當兵,是因為“覺得解放軍光榮”,而且那時她聽説當女兵的比例是2。5%。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對着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畢淑敏無數次地叩問自己: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她想了無數個夜晚和白天,終於得到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一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16歲入伍的畢淑敏,相繼做過衞生員、助理軍醫,11年間她走遍了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崑崙山交會的阿里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從部隊轉業後,她從事醫療工作。35歲開始寫作,陸續發表作品400多萬字,獲得國內外各種文學大獎30餘次。畢淑敏以其清新的文筆和温暖的哲思書寫幸福與冷暖,始終關注生命與死亡,感動了數以萬計的讀者。46歲時,她開始學習心理學,探索心靈最深之處,尋找生命的.真諦。

身為白衣戰士的畢淑敏,救死扶傷,挽救和幫助了無數生命;棄醫從文之後的畢淑敏,又以作家和心理學家的身份,用一部又一部力作,感動了無數人,給了無數讀者生命的啟迪。青年時代的畢淑敏在雪域高原上花了無數個白天和黑夜想明白了“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從那一天起,她就開始努力為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意義。很顯然,畢淑敏為自己的人生所尋找到的這個意義,雖説不上偉大。但也絕不平凡。

2009年7月11日9時,我國著名學者、文化巨擘、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301醫院辭世,享年98歲。季老生前曾在一篇文章裏這樣寫道:“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説,人生一無意義,二元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裏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過一生。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歎。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温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過一生。”

那麼,在季老看來,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在同一篇文章的結尾,他這樣總結道:“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意義,證明自己曾經活着。朋友,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了嗎?如果你已經找到了,那我恭喜你;如果你尚未找到,也無需太着急,慢慢來,只要你認真地過好每一個屬於自己的日子,珍惜上天賜予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相信你一定能找得到自己人生的意義,這個意義也許不見得偉大,但它一定值得你用一生的時間去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