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心理健康講座稿

來源:文萃谷 1.17W

  一、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一般有以下幾種:

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心理健康講座稿

  1.自負

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目中無人。與同伴相聚,不高興時會不分場合地亂髮脾氣,高興時則海闊天空、手舞足蹈講個痛快,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情緒和別人的態度。另外,在對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上,過高地估計了彼此的親密度,講一些不該講的話。這種過於親暱的行為,反而會使人出於心理防範而與之疏遠。

  2.忌妒

忌妒者總是用望遠鏡觀察一切,在望遠鏡中,小物體變大,矮個子變成巨人,疑點變成事實。忌妒是對與自己有聯繫的、而強過自己的人的一種不服、不悦、失落、仇視、甚至帶有某種破壞性的危險情感,是通過把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態。當看到與自己有某種聯繫的人取得了比自己優越的地位或成績,便產生一種忌恨心理;當對方面臨或陷入災難時,就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甚至藉助造謠、中傷、刁難、穿小鞋等手段貶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爾所説:“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事業,便儘量去低估他人的偉大,貶低他人的偉大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

  3.多疑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不好的心理品質,可以説是友誼之樹的蝕蟲。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觀上設定他人對自己不滿,然後在生活中尋找證據。帶着以鄰為壑的心理,必然把無中生有的事實強加於人,甚至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這是一種狹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據的一種盲目想象。

  4.自卑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時期如果各項活動取得成績而得到老師、家長及同伴的認可、支持和讚許,便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求知慾,內心獲得一種快樂和滿足,就會養成一種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相反,他們會產生一種受挫感和自卑感。個體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會環境長期影響的結果。

自卑的淺層感受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層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5.干涉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人需要一個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間;同樣,人人也需要有一個自我的心理空間。再親密的朋友,也有個人的內心隱祕,有一個不願向他人坦露的內心世界。有的人在相處中,偏偏喜歡詢問、打聽,傳播他人的私事,這種人熱衷於探聽別人的情況,並不一定有什麼實際目的,僅僅是以刺探別人隱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層次的心理滿足而已。

  6.羞怯

羞怯心理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際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羞於啟齒或害怕見人。由於過分的焦慮和不必要的擔心,使得人們在言語上吱吱唔唔,行動上手足失措。長此下來,會不利於同他人正常交往。

  7.敵視

這是交際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心理障礙。這種人總是以仇視的目光對待別人。這種心理或許來自童年時期被家庭環境使人受到的虐待從而使他產生別人仇視我,我仇視一切人的心理。對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寬容表示敵視;對比自己厲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敵視;對處境與己類似的人則用攻擊、中傷的方式表示敵視。使周圍的人隨時有遭受其傷害的危險,而不願與之往來。

  二,克服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揚長避短

克服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揚長避短”。“揚長避短”是自然法則,是順應自然。某些生物僅依靠某一種“長處”能在億萬年的自然殘酷競爭中得以生存,就在於它不斷進化和完善自己的“長處”。比如蚯蚓割斷身體、海蔘拋棄內臟,都能夠再生,這就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長處”。如果它們在進化中不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自然的力量早就將它們淘汰了。人類的“長處”是大腦和思維,靠發達的大腦成為萬物之王。如果我們的祖先天天只為了打不過獅子、跑不過獵豹、遊不過魚類等“缺陷”,而天天苦惱,現在還有我們人類嗎?

急切想克服人際交往恐懼的人,往往只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他們羨慕那些口齒伶俐、在社交場合口若懸河、風度翩翩的人,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笨手笨腳笨嘴”的毛病上,而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筆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一位人際交往恐怖症患者,經常逼着自己去“談笑風生”,結果可能是越來越結結巴巴、面紅耳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有發現和利用這些優點去與別人競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實效。如果你只是致力於克服短處而不注意發揮優勢,不僅毫無勝機,最後連長處也可能因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變成短處。缺陷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融化它就非一日之功,一定要有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就拿人際交往恐怖症來説,它往往有性格內向和自卑的內在心理基礎,或有容貌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外在缺陷。要想克服由此而形成的心理障礙切莫忘記“揚長避短”的方法,在戰略上要打持久戰。

  三,心理保健

想克服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心理保健:

1,悦納自我

俗話説:"人貴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確認識、評價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當局者迷"。並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認知失調是導致心理失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應全面認識自己的心理特點,瞭解長處和短處,並對自己作出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價,防止因評價過高而變得自負,或因評價過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讓自己樹立“ 我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這一觀念,悦納自我,能以積極的狀態面對學習與生活。

2,主動交往

人際關係是否和諧,自己能否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是個休適應環境與社會生活、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形成豐富人格的基本途徑,具有溝通信息、相互激勵、產生合力、形成互補、調節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種功能。所以,要鼓勵自己主動與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積極把自我融入羣體,在生活中學會處理人際衝突,學會寬容、體諒、尊重、以誠待人。如果能在廣泛交往的基礎上擁有幾位良知益友,無疑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是胸有成竹有裨益的。

3,挫折歷練

適量的挫折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即使遭受較大的挫折(如痛失親人、大學聯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為失常經受得住打擊並更好的適應環境。而耐挫能力差的人一遇到刺激和打擊,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擾,覺得無法接受和擺脱,出現逃避(逃學)、抗拒等行為。所以,現代人應有意識的去經歷風雨、見世面,主動向自我挑戰,有意給自已出些難題(如內向的人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脾氣急躁的人去參加美術班的學習等),在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維護心理健康。

4,理智控制

生活不能萬事如意,挫折在所難免。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都會產手憤怒、焦慮、苦惱、悲傷、痛苦等消極的情緒,影響其正常工作、學習與生活。這時,應善於用理智控制強烈的感情,不要衝動,一方面要多側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不鑽牛角尖;另一方面要進行心理換位,想想:"我是對方會怎麼辦?"或"某某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在思考的過程中令自己冷靜下來,並按理智的判斷去採取行動,避免一時衝動後又產生後悔、自責等消極情緒。

5,注意轉移

這是一種常見的且有效的方法。即通過注意力的轉移,暫時忘卻煩惱,淡化不良情緒,,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事去做。具體的做法有:聽輕鬆的音樂;散步以領略大自然的風光;閲讀報刊雜誌,發現奇聞軼事;看電影、電視並投入其中;回憶最愉快、最成功的時刻等。

6,合理宣泄

情緒是需要發泄的,否則"情鬱於中",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所以當人有了不愉快的情緒時,不要將積壓在心裏,而應通過合理、恰當的方式發泄出來。如向朋友、老師、家長或日記本傾訴得以安慰與指導;在無人處大叫大喊,高聲唱歌;摔布娃娃,砸枕頭;將自己關在房間裏聽震天的搖滾樂;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令自己疲憊不堪等。

7,自我昇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會遇到失意、挫折,在這種情況下,宜採用自我激勵法,調節自己的情緒,激起的能量調節、引導到對人、對已、對社會都有利的方向上去。

8,靈活幽默

許多看來令人煩惱、厭惡的事物,如果用幽默的辦法對付,往往使人的不快情緒蕩然無存,立即變得輕鬆起來,正所謂“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良醫”。平常不妨多開開玩笑,説説俏皮話,多看漫畫、小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這樣既能消除不良情緒,又能增進與他人的友誼,可謂一舉兩得。

9,活動充實

緊張、有序、充實的生活能幫助人克服空虛、寂寞和孤獨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能鍛鍊人的意志,使人擁有積極、樂觀的心境。所以,應多參加羣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能力增進與他人的瞭解,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悦。

10,巧妙安慰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受挫時,為了消除心理的痛苦與不安,降價心理的不平衡,可以巧妙的尋找理由或藉口來為自己辯解,進行心理調適。如“酸葡萄心理”,就像狐狸為吃不到葡萄就説葡萄是酸的,可以對自己説“勝敗及兵家常事”!又如“甜檸檬心理”,即把本來是酸的檸檬硬説成是甜的,把自己擁有的都看成是最好的。當與好朋友發生爭執後,在激動之餘可以這樣想:“幸虧今天把話説清楚了,要不然他不知要騙我到什麼時候呢!”但是自我安慰法不可濫用,否則會助長惰性帶來消極作用。

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使互聯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主題。當前,網絡不僅是一種時尚和潮流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甚至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我國的計算機互聯網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勢頭也極其迅猛。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國內上網用户人數已經超過2000萬,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羣體,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是高學歷未婚男性青少年。如此眾多的青少年上網都看些什麼呢?互聯網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青少年上網,是有益還是無益呢?

中國社科院的有關學者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五城市青少年運用互聯網狀況情況進行了調查,數據結果顯示:青少年上網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級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佔高中生的56%,國中生佔國中生的36%,國小生佔國小生的25.8%。在用户總體中,國中生所佔比例最高,為42%,其次是國小生和高中生。調查還顯示,父母學歷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調查報告還顯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從1999年開始使用互聯網。上網比例最高的是家裏(58%),其次是在網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辦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212分鐘。青少年經常使用的門户網站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網,60.3%的時間用於大陸中文網站,25.2%的時間用於海外中文網站,14.5%的時間用於外文網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網的父母佔8.4%,大多數父母控制子女上網時間。

從調查情況看,青少年用户上網目的分為實用目的、娛樂目的、網絡技術使用和信息尋求。超過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網絡遊戲(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電子郵件(48.6%)。約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電子郵件聯繫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經常發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與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聯繫。青少年對互聯網的需求主要是“獲得新聞”、“滿足個人愛好”、“提高學習效率”、“研究有興趣的問題”以及“結交新朋友”

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瞭解外面世界的一個主要窗口。那麼,互聯網對青少年都有哪些影響呢

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學習的廣闊校園。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學校中上課,目前已成為國外大、中學校的一種新穎的教育模式。據統計,到2000年7月為止,我國已有近1000家大中國小校進行了域名註冊,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學校站點。青少年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及時瞭解學校的情況,而且還可以直接學習課程,和學校的老師進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難、獲取知識。諸多的網上學校的陸續建立,為青少年的求知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和廣闊的空間。

第二,互聯網為青少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獲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網的第一目的。當前青少年的關注點十分廣泛,傳統媒體已無法及時滿足青少年這麼多的興趣點,互聯網信息容量大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為青少年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資源。現在,互聯網正在成為青少年獲取種種信息的最佳來源。

第三,互聯網有助於青少年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美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將計算機技能作為未來成功青年所必須掌握的五項基本技能之一,因為在互聯網上,我們幾乎可以找到涉及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類信息,對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的青少年來説,可以説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學之不完的知識寶庫。

第四,互聯網有助於拓寬青少年的思路和視野,加強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青少年的社會參與度,開發青少年內在的潛能。由於互聯網的包容性,使上網的青少年處於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在思考的過程中,青少年不僅鍛鍊了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對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斷力;網絡的互動性使青少年可以通過網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廣交朋友,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發表觀點見解;而網絡的無邊無際也會極大的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潛質和潛能能有效地開發出來。

以上四點都是互聯網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那麼,互聯網對青少年有沒有負面影響呢?

互聯網也是雙刃劍,它對青少年的影響既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隨着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逐漸接觸和深入網絡空間,負面影響日趨凸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青少年在互聯網上頻繁接觸西方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這使得他們頭腦中沉澱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形成衝突,使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傾斜,甚至盲從西方。長此以往,對於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和意識形態必將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於國家的政治安定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

二,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絡虛擬世界,脱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儘早儘快佔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三,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絡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當前,網絡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因特網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 網絡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於好奇或衝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調查還顯示,在接觸過網絡上色情內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為或動機。

總體而言,互聯網對青少年影響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影響。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為它的積極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因素而因噎廢食。

科學家愛迪生説過:“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祕訣。”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它是人們充分估計自我力量的一種內心體驗,是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源泉之一。一個自信心強的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將會積極進取,勇於追求,並取得理想成績。一個缺乏自信,自慚形穢的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常表現出消極退縮、謹小慎微、畏首畏尾等特點,從而,限制其能力的發揮。

未成年朋友想卓有成效地學習,要學會學習,想取得成功,就必須首先樹立自信。只有自信,才能卓有成效;只有自信,才能學會學習;只有自信,才能成功。自信靠自尊、自強、自愛、自覺主動來爭取,自信與學會學習同行。自信是成功的起點,它在追求人生奮鬥目標的征途中逐步確立。

英國一所中學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心理實驗:把幾個普通學習集中在一個班裏,宣稱之所以挑選他們,是因為他們是最優秀的,學校將選派最好的老師為他們授課,並有其他一些特殊安排。而對那些優秀學生集中在一個班後,則表示他們沒有多大希望。但知己上兩個班的師資水平基本一樣,課外安排也一樣。一年後,得到令人膛目結舌的結果:原來那個普通班,由於認定他們是最優秀的,他們自己也把自己當做最優秀的,有了自信,因而積極性特別高漲,結果個個都是成績出類拔萃。而原來的優秀學生那個班由於認定他們沒有多大希望、喪失了自信,學習積極性都嚴重下滑,結果個個都是成績一落千丈。可見,信心是成功的基本品質。有了信心,常常會使不可能成為可能;喪失信心,常常會使可能變成不可能。

如何培養自信呢?

第一 相信自己,強化自己。

有位哲人説過:“人生十之八九是坎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筆直而平坦,每位未成年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學習一帆風順。然而現實是客觀又無情的。落後和失敗常成為人生之旅的夥伴,挫折和坎坷似乎故意給人難堪。在學會學習的過程中,困難和挫折是客觀存在的,有些消沉、氣餒、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則是知難而進,只困而勇,變落後、失敗為動力,進而取得成就。對個人而言,失敗、落後是客觀的。如果希望凡事順利,不遇失敗和落後,只是幻想和空想。但是落後、失敗並不可怕。有了自信,落後、失敗是暫時的,我們只要依靠自信,依靠努力,遲早可以戰勝失敗和落後。

“人貴有自知之明。”未成年朋友無論處在什麼逆境中,無論你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首先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奮鬥,都有成功的機會。多尋找和發現自己的優點、優勢和潛能,遇事多想“我行!”“我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自信和毅力,艱苦奮鬥,兢兢業業,孜孜以求,最終必將取得成功。在這裏,相信自己,強化自信至關重要。

第二 自信和堅持將指引我們創造學習的奇蹟。

自信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堅持是引導人們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階梯。二者互相結合,互相作用,在學會學習的過程中,既充滿信心,又具有堅持精神,自信和堅持將推動我們學會學習的過程中創造出奇蹟。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衣杉不整、學業荒廢、對自己的一切馬馬乎乎的少女,被母親帶到心理學教授面前。教授單獨和她聊天,她卻似聽非聽,漫不經心。教授仔細觀察了外表邋遢、但長相漂亮的少女,突然問她:“孩子,你難道不知道你是個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嗎?”姑娘美麗的的眼睛放射出亮光,姑娘從未聽到過這讚美之辭,平時充塞耳際的是母親的謾罵,老師、同學的數落、嘲弄。教授約她參加舞會,姑娘身着乘裝,舉止文雅,身材適度,顯得格外漂亮而聰明。從此,姑娘變得學習刻苦、自信、自愛、奮發而善學。後來成了著名的舞蹈家。由此可見,接納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使自信建築在自我潛在能力的確認和發揮上,特別盡最大努力發揮自己的特長,表現自己的才智,必然有所作為。

第三 適當抱負水平,保護自信。

自信和成功、失敗都與個人的抱負水平有關。就中學生學習成績來看,如果學生甲以100分為理想成績,考試得了80分,對他來説是失敗;學生乙抱60分萬歲的想法,考試得了80分,對他來説則是意外的成功。因此確定成功和失敗,還要選定適合於自己的抱負水平。抱負水平選定得適當,成功了會提高自信;抱負水平選定不適當,失敗了會喪失或削弱自信心。所以,抱負水平最好適中,經過自己努力可以實現的抱負水平是比較符合自己情況的比較理想的抱負水平。所以未成年朋友在學會學習過程中給自己提出較合理的理想的抱負水平培植成功,對於保護自信至關重要。

第四 不斷給信心“充電”。

常常聽一些未成年朋友説我這不行,我那不行,這種消極自我暗示常常是學習失敗的重要原因。自卑是失敗的俘虜,不佔自敗。所以,要學會學習,必須多想“我行”、“我能”,有恰到好處的自我鼓勵就是在理想的沃土上播種自信和消除自卑的秀草。每天利用短短的時間,對自己進行自我讚美和鼓勵,從而肯定自我價值,喚醒自尊和自信,告別沮喪和自卑。

我們掌握知識,學會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展現“鏡中我”的過程。也就是説未成年朋友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成一面鏡子,然後按照這面鏡子設計自己學會學習的道路,以至設計自己人生的軌跡。如果評價説你聰明,什麼都行,你自然覺得自己真的很聰明,什麼都能,什麼都能學好。

可見,消除自卑給人以自信,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鼓勵,這種鼓勵就能變成自勵,就會給人以自信。久而久之,就會發自肺腑地喊出“我行”、“我能”、“我真棒”、我能成功“。

這種自勵就是對信心的“充電“,不斷地”充電“就會不斷地信心所支持,並在信心的支撐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第五 表現自己、昇華自信。

表現自己,就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價值,證明了自己是強者;不能表現自己,就不能證明以至否認了自己的存在價值,證明了自己是弱者。

表現是知難而進,不表現是知難而退;

表現是堅持,不表現是放棄;

表現是積極,不表現是消極;

表現是樂觀,不表現是消沉;

表現是追求,不表現是等待;

表現是向上,不表現是墮落;

總之,表現,可能成為強者,不表現,可能成為弱者。表現,可能成為勝家;不表現,可能成為輸家。表現,可以攀登上科學的高地;不表現,可能在科學道路上一事無成。表現,可以變得偉大;不表現,可能變得渺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