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鄰里交往策略和禁忌

來源:文萃谷 1.24W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應酬,不僅是一種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適應社會發展、促進個人進步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途徑。但由於現代人的生活、工作普遍繁忙和壓力大,所以很少有空或者有心情與鄰里交流,鄰居姓什麼,哪裏人,都不瞭解。更不知如何面對鄰里交往問題。俗話説得好:“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搞好鄰里交往,既能增加相互友誼,又有利於家庭生活,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對如何處理鄰里關係問題做一探討。

淺談鄰里交往策略和禁忌

一、鄰里關係的特點

1.相距的臨近性。顧名思義,鄰居,就是指生活居住空間接近的人家。比如,一牆之隔的人家,一樓之隔的人家等等。有的鄰居還是同門進出、同廚做飯,同廁解手的人家。

2.交往的頻繁性。是指鄰里之間朝夕相處,天天接觸,常常見面。

3.事務的瑣碎性。是指鄰里間的事務很雜。比如,倒垃圾、潑髒水、擱雜物、晾衣服等等。鄰里之間常常因此而引起矛盾。

4.情況的差異性。鄰里間各個家庭的情況互不相同:有的是三代同堂,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新婚小倆口。他們之間的文化、經濟、職業、興趣愛好、生活習慣也各不相同:有的愛早睡早起,有的要看電視到深夜;有的喜歡靜心讀書,有的則愛閒聊雜耍;有的白天彈鋼琴、有的則是夜裏上班白天睡覺等等……。相距近、接觸多、事情碎、差異大,這些都難免使鄰里間發生矛盾。這就需要用有技巧與藝術的言談來解決矛盾,調節關係。

二、鄰里交往中的十項策略

鄰里間發生矛盾的一條重要原因,便是無視差異,不考慮鄰家和自家有何不同,只從自家利益出發,考慮問題一廂情願。因此,若要搞好鄰里關係,就應當正視差異、區別對待不同的情況,運用恰當的鄰里交往技巧。具體地説,應注意掌握如下十項策略:

(一)熱情交往策略熱情交往策略是指與新鄰居初次想見時要熱情交往。新老鄰居的首次交談很重要,雙方都會在首次交談中形成印象,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會給日後的交往創造成功的條件;惡劣的第一印象,也會給日後的交往帶來不好的影響。那麼如何給新鄰居建立這一印象呢?

1.寒暄式。老住户雖然還不知道新鄰居的姓名,仍應主動打招呼,問寒問暖:“你是剛搬來的吧?”“搬個家不容易呀,累壞了吧?”等等,主動打招呼,會使人感到熱情開朗,感情的紐帶便開始建立了。

2.介紹式。新老住户間一般沒有第三者作介紹,雙方可自我介紹,説説姓名、介紹單位、住幾樓幾室等,要簡單、明白、爽朗。一經介紹,就便於稱呼和繼續交談了。

3.討教式。新住户可主動討教、問問小孩入托、買菜打油、道路交通等問題,請老住户參謀指導。“討教”、“請您幫助”、“請您指導”等言詞,激發對方自尊心,敬重謙恭,能使之產生好感。

4.探詢式。“您家幾口人?”“您老高壽?”“您的工作單位離這遠嗎?”“還有什麼事要我幫助嗎?”……這類探詢能使雙方較快地融洽起來,但應記住:不能連珠炮式地不斷詢問,像查户口一樣;不能問得過深,如:“你工資多少?”“獎金多少?”“您女兒有男朋友嗎?”等等,初來乍到,雙方心理上有距離,問這類問題,會使交談陷入尷尬局面。

(二)冷靜應對策略冷靜應對策略是指面對鄰家缺乏同理心的侵擾行為要冷靜應對。有的鄰家行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比如,樓上的住房不拘小節,曬衣服也不看着樓下鄰家曬着棉被,常給淋濕一大片;拖完地板,拖布朝窗口一擱了事,髒水滴滴答答全流到樓下;糖紙殼經常亂丟,到處都是……。對此,有的鄰居暴跳如雷,常會找上門去興師問罪。會處理事情的鄰居則不這樣,當時悄悄地把弄髒的衣服洗淨了事。過後在與樓上的鄰家閒談時談起:“住樓上的要小心點,一不留意,把髒東西往下扔,弄髒了人家,自己也不知道呢。上次,我們家把煙頭往窗下一丟,燙壞樓下一件衣服,直到昨天才知道。前天,我家晾着白色的裙子,被您家的拖布弄髒了,您大概也不知道吧……”坦誠、和緩的話語,推已及人。沒有責備埋怨之情,唯有互相提醒,共同約束之意,容易被對方接受。一般説,對粗心隨便的鄰居,應該適當諒解,適當提醒,不傷感情,提醒次數多了,對方也會慢慢注意了。

(三)寬容感化策略寬容感化策略是指面對鄰家自私自利的表現要採取寬容感化的態度。有些鄰居就是愛貪小便宜,能沾就沾,能貪就貪,在公用的地方能多放個紙簍也是好的。為這類小事鬧翻自然不應該,但聽之任之,又很感到彆扭。和這種人交往有幾個方法:一是逐步瞭解,觀察分析其貪小利的原因,可使自己在交談時有的放矢,不意氣用事。二是適度批評。使之看到貪小利之弊,又誠意指出問題。三是正面感化。自己要寬宏處事,豁達大度,主動真誠地幫助對方。天長日久,當對方真正理解了你的一番誠意後,便會由衷地感謝你,友好交往了。對此類鄰居,一不能諷刺挖苦,二不能“寸土必爭”。

(四)羣體解決策略羣體解決策略是指對一些蠻不講理的人鄰居要善於藉助羣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有些鄰家強橫無理,是“常有理”的“鐵鄰居”,處處不讓人,事事硬三分,逞能霸蠻,以鄰為壑。這是夠讓人心煩的了,但還是有辦法的。決不能以不文明對付不文明,要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辦法有三條:首先是用輿論制約。鄰里間團結一致,用公正的集體輿論,促使其講理;其次是當眾論理。當着大夥,心平氣和,有理有據地説服對方;再次是依靠組織,通過單位領導,居委組織等的協調,也能有較好效果。當“鐵鄰居”態度有所轉變時,就應熱情歡迎。在“鐵鄰居”家有什麼困難或不幸時,要主動幫助,熱情關心,決不能幸災樂禍。困難時的幫助和慰問比什麼都重要,常會使“鐵鄰居”一改舊貌。

(五)自責補償策略自責補償策略是指當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時要用自責補償的心態來解決糾紛。小孩之間有了爭吵,大人處理不好就會惹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正確的處理辦法是:分三步進行,自責——決不能袒護自己的孩子,要當着鄰家的面,批評自己的孩子:“您比小明大,怎麼不讓着點,快向A説‘對不起’”。慰問,安慰鄰家孩子,向家長致謝。必要補償——要是碰壞了鄰居孩子的玩具,要主動賠償,這是物質補償;要是碰痛了鄰家孩子,要説點温暖的話語:“這藥水可靈啦,擦上就不痛了,乖乖,不哭!”“看,阿姨有果糖……”這是感情補償。孩子間很快言歸於好了。假如一味責怪鄰家的孩子,常會使大人之間反目。

(六)謹慎自律策略謹慎自律策略是指在與鄰里交往中要謹慎自律,不可説長道短。鄰里糾紛,不少是“長舌婦”們搬弄是非引起的。因此,聽到搬弄是非的話要謹慎處理。正確的.處理的辦法是:審思明辯,決不輕信;到山為止,決不傳話;事實不明,決不附和;提醒對方,注意影響。

(七)降温相勸策略降温相勸策略是指當鄰家發生爭吵時要注意委婉相勸。鄰家發生爭吵時,有五條必須注意的事項:不介入、不敷衍,不武斷,不偏袒,不刺激。介入糾紛自然不對,冷漠地應付,敷衍式勸架,也使人大失所望。應該弄清情況,找出癥結,熱情相對,把話説到當事人心上。用委婉語“降温”,有時還可用幽默的話作潤滑劑,緩和氣氛,平息矛盾。也可先勸雙方脱離接觸,把某一方請到自己家中,好言相勸。

(八)友好温和策略友好温和策略是指對鄰家的嘮叨、干擾要有友好温和的態度去解決。有的時候,鄰家的老人愛嘮叨,小孩愛吵鬧怎麼辦呢?對此應該設身處地,體諒隨和,言談婉轉,區別對待。老人愛訴説,你可耐心聽聽,既能建立感情,又能更多地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對有病的老人,可提供一些治療信息或土方。閒暇時,可與老人拉拉家常。這樣,你在老人心中就會祝為可親近的人。你要看書,鄰家小孩來吵鬧,不可厭惡訓斥,應以機智的話語引導:“平平,你不是愛當警察嗎?我有小軍帽,小機槍,噠!噠!噠!衝啊……怎麼樣,拿着去玩吧!”孩子很高興地走了,你也獲得了清靜的環境。

(九)先退後進策略先退後進策略是指在勸説鄰家不要做某些事情時要注意先妥協後勸説。有的鄰家經常喧鬧影響你的工作或休息,怎麼辦呢?對此應注意運用先退後進策略。可先入鄉隨俗,順應情勢,在瞭解中求諒解。如鄰家的小青年愛結夥打麻將,還大呼小叫的,吵得你睡不安。你可乾脆過去與他們聊聊,或也打上幾圈牌,互相瞭解,有了感情你再提醒他們:“我的少爺們,可別這麼高聲大叫,我要是在睡覺了,可要六神不安了?”感情相通了,這類提醒也較易被接受。以讓他們知道了你有早睡的習慣了。他們往往是會壓低聲音的。在諒解的前提下,儘管生活習慣不同也能和睦相處。

(十)反省溝通策略反省溝通策略是指當與鄰家發生一些矛盾時要習慣於進行自我反省,然後進行友好溝通。鄰里交往中受到對方不友好的對待時,要切忌:不報復,不責問,不怨人。要先捫心三問:一問自己有什麼話説過了分?二問自己有什麼事做得影響他人利益了?三問對方對自己可能有什麼誤解?然後採取相應的致歉、解釋、説明,但這必須在心平氣和之後。總而言之,鄰里交往的基本原則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謙讓,互相幫助。以這種原則去與鄰里交往,就會營造比較好的鄰里關係。

三、鄰里交往之中要注意“七不要”

(一)不要自我封閉。居家過日子,總有個缺東少西的時候,哪能萬事不求人,一旦自己有了為難的事兒,就要靠大家幫忙。這樣,你幫他,我幫你,在大家互相幫助下,一些事情就解決了。過去那種“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孤家寡人的做法,是萬萬提倡不得的。

(二)不要疑神疑鬼。凡是鄰里間鬧不和氣,往往是由於誤會,或是自己心胸狹窄造成的。結果是弄得自己不痛快,別人也彆扭。記得古時候有這麼一個故事。某人的斧子找不到了,他就懷疑是鄰居家的男人偷去了。由於有了這種想法,他對某男人一言一行都表示懷疑,那男人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了他的斧子。過了好多日,某人找到了斧子,這才認為自己懷疑他人的錯誤。當然,這個故事並沒有鬧出不愉快的結果。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因為多疑而引起了悲劇事件。我們提醒這種多疑的人,要把心胸放寬些,不要為了點兒小事,弄得別人彆扭,自己心裏也不愉快,更不要鬧出可悲的結局。

(三)不要縱容護短。護短一般都體現在孩子身上。現在大多數家庭一家只生一個小孩子,都很疼慣,怕孩子受人欺負,一見孩子哭,就心疼。一旦自己的孩子和鄰居的孩子玩耍時出了點問題,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護着自己的孩子,這就容易鬧不和睦。比如兩個孩子玩着玩着,其中孩子A突然哭了,孩子A的媽媽就去找孩子B的媽媽,説是欺負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B的媽媽認為自己孩子老實,不會幹欺負人的事,於是,兩位媽媽各自在保護自己孩子的立場上爭吵了起來,結果是關係鬧得很僵,彼此誰也不理睬誰。事過幾日,孩子B承認是他打了孩子A一巴掌,事情弄明白了後,孩子B的媽媽主動給孩子A的媽媽道了歉,兩家的矛盾才緩和了,疙瘩解開了。由此看來,要處理好鄰里關係,做父母的不能為孩子的缺點保護。就是自己的孩子沒有錯,也要把度量放寬一些,不能為孩子間的事傷了大人的和氣。

(四)不要斤斤計較。要搞好街坊鄰居關係,不能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有不少鄰里,常為一些電費、水費吵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出現大打出手的現象。在這裏,只是想説明很多事情其實沒有絕對的合理。只要大家互相讓一下,不過分叫真兒就沒事兒了。為了錢,氣得不得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五)不要大聲喧鬧。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器越來越多了。這本是一件好事,可一旦處理不好,也容易鬧矛盾,影響鄰里關係,院子裏的人由於年齡不同,體質有別,工作性質各異,有的要早些歇息,有的要學習,有的要娛樂,特別是唱卡拉OK時,應把所有音像設備的音量調小一點,以免影響鄰居間的團結。再説,有意干擾別人休息、學習、工作的作法,也是十分不道德的。應該特別注意。

(六)不要以鄰為壑。鄰里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體貼,不能只顧自己方便,而做出影響他人的事。比如,倒垃圾時,不要把垃圾放在鄰家的垃圾裏等人來收,把鄰家推垃圾的地方弄得很髒。夏天天熱時,一般人家都樂意在院子裏吃飯,這時就要注意不要掃地,免得塵土飛揚,弄髒別人家的飯菜。更不要見難不救,幸災樂禍。

(七)不要不講原則。大院裏,鄰里間的團結是十分重要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關係到一個人思想品質的事,就不能順乎其然,而要講點原則。比如,C蓋小廚房,光顧了自家寬敞些,卻擋住了D的窗户,這樣陽光進不去,日久屋裏就會潮濕,這樣的事,鄰居們就應出面做工作,絕不能怕影響與C的關係,而妨礙了D的利益。再如,由於社會風氣的不正,有些人沾染了一些壞毛病,對這樣的人,要講原則,經常開展批評,一團和氣是不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微妙,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門學問。《鄰里相處十忌》歌對如何處理鄰居關係有很好的啟示,現抄錄於此,以供借鑑。一忌惡語傷人,動手打人。二忌背後議論,猜疑嫉妒。三忌輕信縱容,偏袒子女。四忌見難不救,幸災樂禍。五忌家庭建築,妨礙他人。六忌不顧地界,栽樹種植。七忌放養禽畜,有礙衞生。八忌談笑逗樂,不講分寸。九忌經濟往來,帳目不清。十忌得禮不讓,不聽勸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