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不會聊天怎麼辦

來源:文萃谷 1.22W

在人際交往中,大部分的交流都來源於兩方的交談,但有的人很害怕跟陌生人聊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人際交往中不會聊天怎麼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際交往中不會聊天怎麼辦

有時候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會是:這個人不會聊天,容易把天聊死,所以我們都不愛和他説話。

此時的我們,內心OS:我也不想啊!誰能告訴我怎麼辦?怪我咯?

當然怪你啊。不會聊天,是因為你太害羞啦。

害羞,就是當你在接近別人,或者當別人接近你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尷尬或擔憂。

和內向人羣不一樣的是,內向的人一般在獨處的時候才會感到精力充沛,而害羞的人,在任何時候都很想與人交往。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如何剋制那些人際交往帶來的焦慮(焦慮就是對緊張情形作出的正常反應)。

為什麼我們這麼害羞?

除非瞭解這些焦慮產生的原因,我們才有機會克服它們。

(1)害怕被拒絕

很多男生在撩妹的時候害怕被拒絕,害羞地把自己藏起來,生怕給女生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遇到類似的場合,我們往往會變得慌張,不知所措,從而影響我們的表達,甚至會導致語無倫次。

(2)不知道説什麼

這個問題太普遍了,都説搭訕的時候,聊天氣是最好的選擇,那麼,聊完天氣呢?沒有新的話題,聊天也繼續不下去,反而陷入尷尬的氣氛。

(3)往事不堪回首

也許是因為以前的某次聊天,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打擊了我們聊天的熱情,因而變得不願開口。比如説,追女孩子的時候受到侮辱性的拒絕,“你沒房沒車我為什麼要和你在一起?”“也不看看你那樣兒,也配高攀我們家!”

(4)“我的心在等待,一直在等待”

一直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不知道何時才算合適?其實,只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已,這種“合適”的時機可以是任何時候,“等待”只是一個藉口。

(5)不自信

總是認為自己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擔憂給人的印象不好,時間都花在糾結自身缺點上,害怕受傷,不敢邁出第一步。

(6)認為自身有缺陷

比如説,有些長得微胖的女孩子,都不願意主動和別人説話,為什麼呢?因為她們太在意外表,認為長得胖就是一種“缺陷”,主動搭訕無疑是自取其辱。自卑即是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忽略自身的優點,缺乏主動出擊的勇氣。

(7)社交圈子小,沒有社會生活

正因為圈子小,我們也很少有機會去接觸新的朋友,或認識不同領域的人。你是否因為缺乏社交技能而煩惱?社交技能得不到鍛鍊,不知如何與人打交道,也是不會聊天的原因之一。

不會聊天怎麼辦?

自信點,別,害,羞

(1)想想你想改變什麼,為什麼要改變

不是每個人都能圓滑地應對各種社交場合,所以,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去拿別人和自己比較,別勉強自己“應該像誰誰那樣深得人心”,借鑑他的社交技能就好。

(2)不要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

在陌生的場合,我們有時候會這樣想“我是不是看起來很尷尬”“沒有人和我説話,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我長得不好看,還是不要去搭訕了”……

其實,我們只是在人羣中變得緊張,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尷尬,周圍的人也沒有不喜歡我們,純粹是我們多想了而已。相反,如果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話,主動和別人聊天就會變得更容易。

(3)轉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圍的事物,而不是自己。你可能會感覺別人都盯着你看,讓你覺得不自在,這種扭曲的感受才是你感到不安的罪魁禍首。

這時候,我們可以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提起興趣,與其自我糾結,不如欣賞一些有趣的東西,稀釋我們的不安全感。

(4)觀察和模仿別人

看看自信的人是如何與別人相處的,如果和他關係不錯,還可以聊聊我們的苦惱,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主動點,別,害,羞

(1)保持微笑,不要板着臉

板着臉會讓人覺得不好親近,其實有時候不是別人不願意接近我們,而有可能是恰巧我們看起來心情不好,別人才沒有主動。即使內心很緊張,也要保持微笑,看起來自然一些,別人才會主動和我們相處。

(2)展現自己

這需要走出舒適區,擴大我們的圈子。我們可以請朋友介紹一些他們的朋友或熟人,因為嘗試認識新的朋友會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當開始接觸新朋友的時候,其實對方和我們一樣,都是有點害羞的。這個時候,我們不用糾結自身的缺點,不如找一些話題聊聊,建立一個善談的形象。

(3)練習談話技能

聽起來很奇怪,但不失為一種方法。就像我們在準備一場演講一樣,對着鏡子,不斷糾正自己的言行。

我們可以假裝對面就站着一個和我們聊天的人,反覆練習。

聊天的話題,除了天氣,還可以是最近的新聞,體育賽事,興趣愛好等等。這樣的“角色扮演”會讓你在實際的聊天中感覺一切都準備妥當,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安全感。

(4)可以聊聊我們的新鮮事

有時候,我們會幸運地獲獎了,或者是,買彩票中獎……我們可以分享這些有趣的事情,談談我們獲獎的過程。主動分享,也是豐富聊天內容的一種形式。

如果我們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分享的,那讚美一下對方總可以吧。

不用太誇張,簡單的好評就好。如果對方做了新的髮型,就會延伸出一串新的話題,“這家髮廊不錯噢”“你染髮是哪個色號,現在流行……”“髮廊那邊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店鋪,……”巴拉巴拉。

(5)一步一步讓自己做到不害羞

要一下子改變窘境是不可能的,經驗要慢慢積累,社交技能才能豐富起來。我們可以把每天學到的經驗記下來,特別是在認識一個新朋友之後,寫下我們的感受,反思我們的表現,就會找到避免尷尬的方法。

  人際交往中低價值付出怎麼辦

人際交往中,付出越多回報越大嗎?未必。

試想以下兩個場景:

場景一:你把所有積蓄全部用來追求女神,女神一打電話,立刻就到,端水倒茶搬東西。只要女神有要求,你一定盡全力完成——女神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你。

場景二:附庸國每年進貢大量金銀寶物、布匹糧食給宗主國,一連幾十年從未中斷過。有一年,附庸國實在沒有財力去進貢了——宗主國立刻大軍壓境,沒辦法,附庸國砸鍋賣鐵恢復進貢,以求和平。

這些都是低價值付出,甚至是無效付出,突出特徵是:耗費自己大量精力和時間,卻沒有結果。

懂得很多大道理,可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到底怎樣的付出是低價值付出,以及如何避免呢?

錦上添花型低價值付出VS雪中送炭型的高價值付出

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經常放在一起討論,這裏也是:雪中送炭是高價值付出,錦上添花是低價值付出。

老闆生意成功了,簽了一個一千萬的項目,你去參加慶祝大會,給了500禮金。

老闆突然破產了,一下子身無分文,連吃飯的錢都快拿不出來了,你看到後,給了500元。

你説説看,同樣500元,哪個對這個老闆的價值更高?

如果你瞭解戰國史,會發現謀士在討論救援別國的時候,都要在對方撐不住的時候,才出手相助,比如孫臏的經典案例“圍魏救趙”。這是因為,如果在求救國還有實力的時候加入戰局,那麼即使勝利,也無法顯示出救援國對求救國的價值,如果是撐不住的時候加入戰局,那麼救援就變成救命了,價值遠遠不是前面那種情況可以比擬的了。

在付出的策略上,最好是雪中送炭時,才進行幫助。如不是,也要創造出雪中送炭的情況,再出手幫助。

tips:但是要注意求助方的親疏遠近,不可以一概拖延。

地位不均等導致的低價值付出

想要回報?天方夜譚

如果位置低的人向位置高的人進行付出,那麼價值在這個相對空間內,是非常低的。

上文舉的附庸國和宗主國的關係就是如此;再比如窮人賄賂了貪官,傾家蕩產湊齊了幾萬,可能貪官都看不上。

但是如果反過來呢?

地位的高低,決定了付出的價值所在。

還有更加極端的案例,如果地位弱勢到了大量付出只是為了基本生存的話,那情況就更加黑暗不幸了:

耕牛辛辛苦苦耕地幾年,最後不能耕地了,主人就把牛給屠宰了。

工人在資本家手下幹活,當工人老了,幹不動了,資本家就把工人趕出工廠。

很顯然,弱勢羣體在強勢羣體面前,可能只是被物化的一個符號,有價值輸出的話,也就是一個高性價比的財產。如果沒有價值輸出,就直接處理掉了。所以,如果你無法改變雙方的地位,你的付出就不要妄想得到應有回報。

需求不對稱型無效付出

我想吃梨,你給了我一車蘋果

如果對方沒有這個需要,你非要付出給予給對方一些東西,那麼對方接受了你的付出後,根本不會感激你。

最常見的例子,你想追求一個妹子,對方喜歡吃梨,你辛辛苦苦拉來了一車蘋果。感動了自己,還怪對方無動於衷。妹子很委屈:我想要的是蘋果啊!

盲目的揣測對方的心意,只能南轅北轍,給對方造成道德綁架的感覺,這樣的付出也是無效的。

添亂型反作用付出

自以為是的“好心好意”

你對對方的付出或者給予,可能傷害到對方的利益了,那麼這樣做就只會招恨。這種叫作“幫倒忙”,沒人喜歡。

比方説,對方在搬運東西,你好心搭把手,卻因為你的動作不規範,把對方的貴重東西給弄壞了。

又比方説,別人在談判,因為你好心插上幾句,最後卻破壞談判雙方的節奏,可能雙方都對你有成見了。

氾濫的低價值付出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對誰都好,那麼誰都不會覺得你好。

如果你長期做一件好事,最後會讓人覺得這是你責任,哪天你不做了反而是你的錯誤。

有一個成語可以支持這個理論:鬥米恩,擔米仇。

其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危難的時候給人很小的幫助,人家會感激你。

如果你持續這樣下去,突然某次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幫忙,對方就會記恨你。

所以核心的做法是要讓對方感受到你有否決權,再去幫助別人。舉個例子:

好好先生沒有原則的做好事,其實給人一種沒有否決權的感覺,當別人認為你不做就不應該,那麼提供的幫助就是低價值的。反之,壞人從不做好事,動用了否決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旦做了好事,就會有高價值的感覺。

以下技巧可以參考:

當別人叫你幫忙的時候,不能馬上答應,拖一拖再答應;

先拒絕,等到對方反覆求你的的情況下,勉為其難的幫助;

不要按照別人設定的時間去完成,比如説對方問能不能週末就完成,你就必須説至少下個月才能着手準備開始。

方法有很多,要學會舉一反三。原則就是要表達”你很忙,可能不能幫你“,就算你本來不是很忙,也要讓對方覺得是,這樣才能在相同量付出中,讓對方覺得你的價值高。

tips:同樣,以上的方式也要根據關係親疏謹慎使用。

能力責任內的低價值付出

不要免費為別人做你擅長的事

舉個常見例子:

你不是學電腦的嗎,這台電腦老死機,幫忙修修吧?

你那麼有錢,這點小錢你還要催着我還嗎?

鳳凰男故事中常有窮親戚借錢不還的事情。

感受到了嗎,如果讓別人覺得你有能力,很有可能就是變成了你的責任,變成這是你應該做的,做不到反而是你的錯。

所以很多人都認同《蝙蝠俠》中的小丑説的一句話:如果你擅長一件事,就不能免費地給人做。

總結一下規律:

弱勢羣體的付出是低價值付出

隨意的付出是低價值付出

不符合對方需求的付出是低價值付出

別人感受不到的付出是低價值付出

可以被替換的付出是低價值付出。

沒有否決權的付出就是低價值付出

小編説:自以為給了對方整個世界,其實卻只感動了自己?是時候拒絕這樣的尷尬結果了。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阻止你去付出,也不是要鼓吹付出就一定要得到回報。而是希望我們在與人交往中的每一次溝通交流,都可以得到暖心的回饋,而不是寒心的錯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