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不能逞口舌之快

來源:文萃谷 1.06W

朋友之間,因為感情太好,難免會口無遮攔、百無禁忌,總認為開開玩笑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有時候玩笑開過了頭,我們真的能敞開胸襟一笑置之嗎?面對敵人的挑釁,往往因為心裏做足了防備,真正的傷害反而不大;但遭到自己親暱信任的人不經意地刺中了自己的弱點,即使臉上掛着微笑,恐怕心裏還是會頗為傷痛吧!

人際交往中不能逞口舌之快

一個人是否成熟完美,不單單在於他是否“知道”自己,還要能夠“知道”別人。所謂“知道”,是指明瞭對方的感受與思想。

有一種人,反應快,口才好,心思靈敏,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見的衝突時,往往能充分發揮辯才,把對方辯得臉紅脖子粗,啞口無言。

這種人不管自己有理無理,一要用到嘴巴,他絕不會認輸,而且也不會輸,因為他有本事抓你語言上的漏洞,也會轉移戰場,四處攻擊,讓你毫無招架之力;雖然你有理,他無理,但你就是拿他沒辦法。

在辯論會、談判桌上,這種人也許是個人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場合中,這種人反而會吃虧,因為日常生活和工作場合不是辯論場,也不是會議場和談判桌,你面對的可能是能力強但口才差,或是能力差口才也差的人,你辯贏了前者,並不表示你的觀點就是對的,你辯贏了後者,只凸顯你只是個好辯之徒罷了。

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兩人都喜歡彼此嘲諷對方,每次碰着了,不相互較勁兒一番總不肯罷休。儘管這樣激烈的脣槍舌戰常常上演,卻似乎沒有減損他們的友誼。

據説,有一天,蘇東坡於佛印兩人一起坐着打禪。一會兒功夫,蘇東坡睜開眼問佛印:“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像什麼?”佛印看了看,頻頻點頭“嗯!你像一尊高貴的佛。”蘇東坡聽了暗自竊喜。

沒多久,佛印也反問道:“那你看我像什麼呢?”蘇東坡大定注意故意要氣佛印:“我看你簡直像一堆牛糞。”沒想到,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出言反駁;蘇東坡這下子更加沾沾自喜了。

一回到家中,蘇東坡就得意地告訴他的妹妹:“今天佛印被我好好地修理了一番。”但是,當蘇小妹聽了事情原委後,反而笑了出來,蘇東坡好奇地問:“有什麼好笑的?”蘇小妹目光狡黠地説:“人家佛印和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糞,所以看人如糞。其實,輸的人是你。

哲學家説:“從批評的話中,不一定能瞭解被批評者的問題,但卻能從那些話中看出説出批評的人的`眼界與識見。”

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常常為了小事爭輸贏,沒了面子就搶了裏子。

佛印不爭口頭之利,反而讓蘇東坡吃了大虧,還賠上了自贊毀人的膚淺惡名。所以畢竟還是佛印高一着,將禪機參了透徹。如果心思純正空靈,那麼佛與糞又有什麼差別呢?佛印簡單的應對,就透露出他的過人之處。人地心理怎麼想,就會説出什麼樣的話來,做出什麼樣的事來。待人處世的風範正好能反映出一個人地內涵,眼中所見的是牛糞還是仙境,就全在你的一念之間了。

佛印和蘇東坡,他們兩人真正知心、相互瞭解,明白對方的尺度在何處,懂得點到為止,也就不至於失了分寸、壞了友誼。蘇東坡仕途不順,心心中必定有着許多苦悶;也恰巧他有這麼多知心好友,與他玩笑競爭,能讓他暫時跳脱俗世紛亂,練就豁達的人生觀。但是,我們能自信自己有佛印和蘇東坡這樣開得起玩笑的雅量嗎?反過來講,嘲諷和口頭上佔便宜,真的是朋友相交相處之道嗎?

佛家説:“天下最毒的東西,是咒罵他人的話。在惡毒的話仍未説出口時,毒素已把説話的人地心靈茶毒。”逞一時口舌之快,並不能帶來什麼實質的效益。你損人家,別人自然會損你,如果沒有自信自己能承受得了,還是在出口之前三思吧。

人有好口才不是壞事,但運用不當則會壞事,因此你若有好口才,建議你:

(1)別人得罪你時,你雖理直氣壯,但也不必把對方罵得狗血淋頭。

(2)有好的口才,也必須要有相對的內涵,否則別人會笑你全身只有舌頭最發達。

(3)把口才用來説明事理,而不是用來戰鬥。不過當有人攻擊你時,你當然可以"自衞"。

(4)要駁倒對方,維護自己的意見時,點到為止即可,切莫讓對方"無地自容",換句話説,要給對方台階下。

(5)若自己的觀點有錯,要勇於認錯,並接受對方的觀點,切莫用辯論的技巧死命反擊,因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硬辯只會讓人看不起你。

不過有好口才的人,常會因"所向無敵"而忽略收斂的重要,因為他把"逞口舌之快"當成一種"快樂",這是這種人最大的悲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