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茶文化

來源:文萃谷 2.51W

不斷豐富無錫茶文化旅遊產品,必將大大提升無錫市的旅遊價值和觀賞價值。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錫茶文化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閲讀

無錫茶文化
  無錫茶文化習慣

無錫人喝茶講新舊,當地諺稱“隔年茶,不如碴”。當年新茶,無錫人又有雨前、明前之分——穀雨前為正品,清明前為上品,其中清明之前最初的毫茶為極品。毫茶是茶樹上剛萌出來的芽兒,看上去沒有綠色,卻像是伏天饃上長出的黴絨,或像初生嬰兒頭上長的胎毛,難怪稱之為毫茶了。放在杯子裏泡上水,才見到它復綠為茶。在無錫,花茶沒人喝,紅茶很少見,人們清一色地飲用綠茶。無錫人講花茶味不純正,紅茶製作工藝過程中維生素C損失過大,惟有飲用綠茶可得自然、得本色、得營養。清明以前,茶樹上的病蟲害尚少,所以農藥殘留近乎於無。

這大概就是他們僅喝綠茶,又愛喝明前新茶的真正緣由。無錫人喝茶要用太湖水,諺稱:“水優茶劣茶誤水,水劣茶優水誤茶”,無錫茶味道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清澈見底,眼望透穿,水性很軟,在那裏很少有人患膽結石病的。曾記得在無錫期間,不小心把個暖水瓶打破了,當時就驚奇地發現,破碎的瓶膽片明光鋥亮,潔淨如新,沒有一絲水垢。近年,為了避開污染,無錫自來水廠移至太湖中心潔淨處取水。如此佳水泡佳茶,雜質全無,茶味純正,茶湯碧翠透靈,誘人飲欲大開。

  無錫茶文化介紹

無錫毫茶產於美麗富饒的太湖之濱的無錫市郊,這裏羣山環抱,四周丘陵起伏,山上樹木鬱鬱葱葱,山下太湖煙波浩渺,碧水盪漾。無錫北面惠山的惠山泉素有“天下第二泉”之稱。名湖、名泉、名茶三者匯為一體,相得益彰。無錫毫茶屬於綠茶類別成品茶條索捲曲,肥壯綠翠,白毫披覆,香高味濃,湯綠明亮,葉底肥嫩深受消費者喜愛。

無錫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記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顆明珠,為無錫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為了發揮和繼承無錫豐富的茶文化,無錫農業科研人員經過6年多的辛勤研製,於1979年創制成功了無錫毫茶。無錫毫茶創制成功後,在歷屆名茶評比中獲獎,並遠銷美、英、加拿大等國家,獲得好評。

無錫訪茶,最最要緊的有三件事:竹爐煮茶、二泉水、品毫茶。其中的竹爐和二泉更是名聲久遠,茶客不可不睹其風采。

位於錫惠公園內的天下第二泉和竹爐山房, 據<無錫金匱縣誌>記載,明代惠山寺僧人普珍在惠山山麓植鬆種茶,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普真請湖州竹工編制了一個烹泉煮茶的竹爐,裏面填土,爐心裝銅柵,用松樹煮二泉水泡茶,招待文人雅士。名士紛紛為竹爐題詩作畫吟唱,記為文壇雅事。明畫家王紱就畫有“竹爐煮茶圖”,明王問的“煮茶圖”和清代董誥的“復竹爐煮茶圖”亦繪製了竹爐煮茶之雅事。

無錫毫茶以高產優質的無性系良種茶樹的幼嫩茶葉為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半展為主體,經殺青、揉捻、搓毛、乾燥等工序精製而成,屬於全炒特種高檔綠茶。外形紋緊而捲曲,肥壯翠綠,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明亮,茶湯晶瑩隱翠,葉底嫩勻。沖泡後白毫顯見,湯色碧綠澄清,別具風味。若以二泉水沖泡,“無錫茶,二泉水”相得益彰,則更得毫茶之真味。

  茶道的基本介紹

基本茶類茶分六種:紅茶 、綠茶、黑茶、黃茶、青茶(烏龍茶)和白茶。

再加工茶類:以六大茶類作為基本原料再加工而成。包括花茶、緊壓茶、速溶茶、茶飲料等。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繼承唐宋遺風。

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國文化的復興。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為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説是一種禮節現象。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宂、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