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畢業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2.09W

廣 州 大 學

人文地理畢業實習報告

實 習 報 告

項目名稱:人文地理學實習報告

學 院:地理科學學院

專業年級:地理

學 號:10

姓 名:

指導老師:劉毅華

實習單位: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英德市

實習時間:2012年5月

一、前言

人文地理野外教學人文地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通過區域的人文地理野外實習,是培養地理教育專業高質量畢業生的強有力措施,對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地理空間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學科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是其它地理教學培養方法無法替代的手段。通過實習,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中國華南地區的人文特徵及其經濟發展特點,提高地理課外調查考察的能力,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成為具有較強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 實習時間與安排

5月7日:廣州——連南,沿途觀察,下午前往位於連南縣城南部11公里三排山脈半山腰上的三排瑤寨。瞭解瑤家生活及風土人情。途中經過著名的高山景觀——萬山朝王。

5月8日:連南——南崗鎮千年瑤寨“南崗老排”——三排鎮“油嶺老排”。 5月9日:早餐後前往英德九龍鎮,考察英西峯林石灰巖景觀、古村落彭家寨。 5月10日:英德特色產業考察,英紅鎮茶葉生產、望埠鎮英石廠、產業轉移園等。 5月11日:實結及實習報告撰寫。

三、實習任務

在本次人文地理野外教學實習中,學生應掌握人文地理的理論和方法,並且與區域地理的知識相聯繫,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綜合的角度來探討某區域的人文地理特徵。

第一,宏觀上認識城市發展中自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在聯繫,並積極探求區域協調發展的依據和途徑。

第二,通過對三排瑤寨的參觀考察,瞭解瑤家生活及風土人情、深入認識瑤族文化的形成、擴散、分佈的基本特徵,充分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底藴和內涵,

第三,通過對南崗老排、油嶺老排古村落和彭家祠古村落等的考察,瞭解其建築文化的特徵及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第四,實地考察萬山朝王、英西峯林走廊等地,瞭解實習地的地貌類型特徵,提高對實習地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認識。

第五,通過對英紅鎮茶葉生產基地和望埠鎮英石產地的考察,結合英德市的發展現狀和方向,瞭解英德市的產業結構及其文化特徵,加深對產業結構調整、產業佈局優化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認識。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東北與連州市交界,東南與陽山相連,南接懷集縣,西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北與湖南省接壤;總面積1306.7平方公里;管轄11個鎮1個鄉,84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共有37661户,150480人,其中瑤族77367人,壯族1347人,縣政府駐三江鎮。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161座,最高峯為金坑鎮的大霧山,海拔1659米。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一年四季分明。連南有森林,水力、礦產、風景等四大自然資源優勢,全縣山林面積15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4%,為廣東省重點林業縣之一,境內有大小河流42條,山溪250多條,水力資源理論藴藏量14.9萬千瓦。已探明的礦藏有煤、鐵、鋼、鉛、錳、鋅、金、銀、鉬、鎢、鋁、砷以及雲母、水晶、石灰石、大理石、漢白玉、石棉等20多種,這些礦藏大都品位高、質量優,開採利用前景廣闊。連南境內峯巒迭嶂,山青水秀,風景如畫,民族風情濃郁,富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觀光旅遊景點。

英德市地處廣東中部,北江中游,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粵北地區的結合部,南距廣州市138公里,距廣州新國際機場108公里,北距韶關市90公里,面積5671平方公里,是廣東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轄30個鎮1個旅遊文化區,總人口約100萬人。 英德,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英德境內已同時設立了湞陽、含匡兩縣,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歷史上曾設立過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國後沿襲縣制,隸屬韶關市;1988年劃歸清遠市管轄,1994年撤縣建市。這裏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英德,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英德,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英德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水能藴藏量達39.6萬千瓦,目前已建成的水電站裝機容量達21萬千瓦。其中白石窯水電廠裝機容量7.2萬千瓦,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縣級電站。英德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產品種有39種,其中硫、鐵、金、銀、銅、鋅、煤、石灰石、花崗石、英石儲量較大,尤其是石灰石的儲量最大(在600億噸以上),且含碳酸鈣高、質量好。而"英石"是我國四大觀賞石之一,早在宋代就已名揚四海。英德土地資源充足,現有農業用地529萬畝,其中耕地80萬畝、林地436萬畝、宜牧草地13萬畝。英德市山奇水秀,是廣東省擁有自然旅遊資源最多的縣級市,有久負盛名的南山、碧落洞、觀音巖、通天巖及其摩巖石刻等名勝古蹟;有號稱嶺南第一洞天的寶晶宮、幽雅別緻的英西峯林走廊、天然奇險的仙橋地下河、翠綠欲滴的茶趣園。2000年12月獲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的英德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為10.7萬公頃,園內突出青山、綠水、奇峯、奇石,以及悠久的客家文化風情,包括長湖風景區、滑水山景區、英西峯林走廊景區、寶晶宮碧落洞景區等11個景區。英德是著名的茶之鄉,建立了國家級大葉紅碎茶生產基地,茶葉種植面積達8萬畝,品種有紅茶、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6大類100多種,其中英德紅茶是我國三大著名紅茶之一,連同英德綠茶、高香型茶飲譽海內外。英德筍竹種植面積達30萬畝,竹筍產量居全省首位。

瑤族或徭族是亞洲的一個民族,其歷史比較悠久。中國的`瑤族人口為2,637,421(2000年),62.1%在廣西(147萬),21.5%在湖南(70萬),8%在廣東(20萬),8%在雲南(19萬),1.5%在貴州 。此外,江西、湘西等地亦有分佈。

瑤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撾、泰國北部也分佈一些。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一。越南瑤族人口超過62萬,是越南第9大民族。東南亞國家排華年代裏,部分還飄洋過海移民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等地。 瑤族民風比較淳樸而強悍。由於常受歷代統治者的驅除和歧視,一般在山區居住,因此有“無山不成瑤”之説。分支眾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80年代創制了瑤文,用拉丁字母拼寫勉語優勉土語。通用漢語。很多人能同時操壯語、苗語等語言。

因其生產方式、居住,服飾和經濟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瑤族又細分為:

藍靛瑤——廣泛分佈於雲南、廣西,及越南、老撾等國,穿着用藍靛染的衣物。

紅瑤——主要居住在廣西龍勝縣,穿着紅色衣物。

盤瑤——主要居住在廣西桂平。尊崇盤王。“盤王節”是該分支的重要節日。

山子瑤 頂板瑤 花籃瑤

過山瑤——因受統治者的驅除和歧視,墾荒種植兩至三年即離開,重覓墾荒地的瑤民。因總是翻山越嶺尋覓墾荒地,無法定居,故稱“過山瑤”。居住在湖南新寧縣的“八峒瑤”即屬此。

白褲瑤——主要居住在廣西河池南丹。喜穿白褲,故得名。

八排瑤——主要居住在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

平地瑤 坳瑤 茶山瑤

揹簍瑤——主要居住在廣西百色凌雲。

四、 實習研究

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分析與建議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羣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包含的內容來看,瑤族自己的節日: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都可以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主體是瑤族同胞。以盤王節為例,瑤族盤王節源自農曆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歌會,每逢這天,瑤民便匯聚一起,載歌載舞,紀念盤王,並逐漸發展為盤王節。“盤王節”,又稱“還盤王願”,有單家獨户舉行的,也有全村人舉行的。盤王節的限期包括三天三夜和七天七夜兩種,其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請聖、排位、上光、招禾、還願、謝聖”,整個儀式中嗩吶樂隊全程伴奏,師公跳“盤王舞”,包括“銅鈴舞”、“出兵收兵舞”、“約標舞”、“祭兵舞”、“捉龜舞”等;第二部分是請瑤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來“流樂”,“流樂”的瑤語意思是玩樂。這是盤王節的主要部分,恭請瑤族各路祖先神參加盤王節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吟唱表現瑤族神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內容的歷史長詩《盤王大歌》。這是傳統瑤族盤王節所承載和構建的歷史,是一種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的共享傳統文化的身體實踐,在儀式的過程中,人們通過這種參與,強化了自己情感和認同,明確了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和責任,對他們的家庭生活、村落生活和情感生活都是很有利的。

除了瑤族自己的節日,當地政府也有組織與節日相關的一類活動,如盤王節舉行時與其同時舉行的攝影年展,從其名稱“中國連江第八屆中國瑤族盤王節暨第二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 從節日的名稱不難發現,這是一次捆-綁式的展演,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政府行為,以保護文化遺產為名,以發展本地的經濟、旅遊為實的大型的文藝演出。從此,盤王節敍事的主題從民間、底層向官方、上層轉移,儀式不再僅僅是個人的、村落的、分散的、自由的,而上升為民族的、政府的、集中的、組織的。這是一個重新認識、建構、重現的過程。政府、學者、開發商、民間組織、媒體在共同建構一個新的神話,現代版的神話——中國瑤族盤王節,而真正的文化遺產的傳承者、持有者——瑤族同胞,成為儀式表演的觀摩者、局外人,政府和媒體掌握了話語權和操控權,他們在對文化遺產重新進行梳理、包裝、整合和推銷。這就是今天瑤族同胞所經歷的盤王節,似乎已經悄悄變了味道:由親近自然而變得遙遠陌生。原來,節日就是自己生產生活的一部分。那麼親近而自然,如今,生活變成了表演,成了遠方城裏眾人觀瞻的節目,雖然還是熟悉的那套儀式和表演。卻是顯得那麼的陌生。

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現實:當遺產不可避免地進入了現代社會中的發展進程中,當遺產進入到社會再生產的操作程序,當遺產變成國際組織和政府立法、行政的一種商議和實踐對象時,現代權力便要“發言”,遺產便很難真正成為“發聲”的主體,而要通過政治權力和經濟手段來實現對它的認識和保護價值。這是一種必然的結果,畢竟商業化連接着一個巨大的文化再生產系統和消費觀念,其中有許多是中介性機構和組織在起作用,它們各自擁有自己的職能、利益和目標,它們會將遺產的價值引導到符合自己利益和目標的方向上去,當今的盤王節就像歷史一樣不能例外,它既是一種傳統的儀式,也是一種“傳統的製造”,而在製造“傳統”的過程中,政治權力和商業利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的儀式的發生地已經轉移,在遠離他們生活村落的城鎮,儀式的內容和風格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符合舞台和媒體轉播的要求,戲劇化、虛擬化、誇張化、舞台化。在這種市場化、旅遊化、消費化的盤王節儀式表演或者慶典中,瑤族完全是缺場的,這種替代和錯位的正好給政府從過去的“利用、發展”到今天的“保護、守護”敲響警鐘,熱鬧的表象背後是對遺產的漠視。

筆者通過對瑤族盤王節事例的分析總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弊端:

簡單資本化。當前國家軟實力即文化實力在國力競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們逐漸意識到文化是一種資源,一種資本,一種可以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

這就使得人們簡單地對文化資本產生出了商業化的錯誤判斷。文化遺產的商業化使得其被關注和保護,但在商業化的背景下,原有文化遺產無法自由發展並面臨被扭曲的處境,模式化和扭曲化使得文化變得不再生動,這種急於眼前利益的開發破壞了原始的遺產文化,文化將逐漸變得消沉,最終沒落。

過度脱域化。現今的文化儀式發生地轉移,遠離文化起源興盛的村落和城鎮,儀式的內容和風格也發生了變化。過度的脱域化使得原有的非物質遺產文化變了味,更像是被政府、傳媒、資本等創造出的一種新的文化。這一新的文化形式,雖冠以原始文化遺產之名,但已經無其實。新的文化只是商業化譁眾取寵的賣點,它盜用了原始文化遺產,也改變了原始文化遺產。

文化快餐化。隨着全球化和快節奏生活的變化,以及急於出成效的商人和政府的多方面促使下,文化變得快餐化。

結合所提出的弊端,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重新樹立全民的文化保護觀念。在當今的文化保護的意識中,出於多方面的原因,現今的文化保護觀念過於急功近利。我們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下,進一步的矯正文化保護的觀念,提升全民的文化素養。

樹立正確的政府角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必須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但主導並不意味着全部的承擔,而是要把握方向,確定規則,監督運行,不能急功近利地求發展又主張完善地保護。

加強對文化遺產的研究。科研學術界應主動自覺承擔這一重任。一是加強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學科的相關建設,提高我國保護文化遺產的學術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