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學生社會實習報告三篇

來源:文萃谷 1W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社會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大學生社會實習報告三篇

大學生社會實習報告 篇1

放假回家僅僅在家睡了一晚,就搭上了開往北京的大巴,這一天是7月15號,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擁擠的人羣絡繹不絕的車輛,是北京給我的第一印象。時間好象很緊,沒等我認識周圍的環境就開始了暑期實踐!這一天是7月16號,我們公司叫”北京合敬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我工作的辦公室裏有一位在勞動局裏退休的阿姨,一位在中國政法大學剛剛畢業兩年的哥哥,還有一位姐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勞務派遣、代理代辦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以後的幾天裏對工作及其流程作了大致瞭解,從7月16號到八月十五號大致學習了一些代理業務的程序以及勞動派遣的業務。關於合同,以及什麼時候需要別人寫認證。好多地方不注意就可能讓對方抓住把柄。例如:辦理社會保險,如果對方是外地員工,同時沒有户口本複印件,就要求出事證明,證明自己是農民户口,因為這將影響到入的保險的種類,實習報告《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們去注意。最帥的一次是我們經理一次因為某種特殊情況口編述合同,最後,寫出來的東西,嚴密無縫,別人真的是想找個推卸責任的地方都找不到我們這。

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對做代理代辦業務,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及常出現問題有了初步瞭解。這些都關係到了每個職工,當然也是自己將來參加工作後首要面對的問題。公司營業屬於第三產業,所以大多時候也是在與自己的客户交往,這對自己的交際能力提供了鍛鍊的機會,我們辦公室除了我之外全都是北京市本地人,跟他們學到了不少關於這裏的文化,尤其北京禮儀。在起初的幾天裏我都是幫他們倒水、掃地。後來就幫忙操作excel、打印一些材料之類。後來就跟着他們學學辦理業務的程序。在此過程中我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個初學者謙虛認真的學習態度給他們留之下了好印象。後來就和他們熟了,發現和同事就和舍友一樣隨便了,他們也經常那我開玩笑。前幾天我説要單位出證明,他們都開玩笑説必須在上邊寫我調皮、搞破壞才行。猛然間發現這一個月已經和他們結下了深深的友誼!

我們經常性到其他公司做業務,利用職務之便,我也在一些公司學到了一些東西,例如:cgogo公司(全球最大的手機搜索)、視覺.中國公司、中美嘉倫、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瑞思科...對他們招聘情況,計算機專業培養方面方向及工作、待遇情況做了一些瞭解。在一個月時間裏學到了好多內在東西。發現北京人特講究禮節跟他們學習了好多,以至於最後都發現自己愛上這裏的人文了。

其實工作中不一定有太多地方用到專業知識,更多的是我們要耐心、細心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際的去工作,只有基本工作做的夠好,才能贏得上級和同事的信賴,才有機會展示更多的才華。單憑專業知識不可能在工作上高枕無憂,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怎樣恰恰是從些事情上看出來的,正可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現實中就是這樣,當你上學時,做着工作夢。而當你工作時,你就開始懷念上學的時光了,剛畢業的兩位個個都是這樣!所以趁現在我們還有着多自由時間,趕快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吧!相信我們有一顆赤誠的心,定能勝利!

很高興能有這次社會實踐,總體來説,我可以説自己真真正正學習到了社會經驗,相信這次的社會實踐將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將影響我一生的足跡。

大學生社會實習報告 篇2

雖然這次實習時間比預期的短了,但也給自己留下了思考。面對各種情況,各種學生,作為一個師者能做的是什麼?如何才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更重要的是,在體會到教師工作的性質後,教師職業在自己未來的工作定位中又有着怎樣的'改變?

可能是因為,理想與現實永遠存在差距,才有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轉變和努力。曾經夢想的老師,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美好和偉大,他們也會感到累,會遇到某些難處理的問題,然後時不時抱怨一下這位那位學生,甚至做出一些令人髮指的事情。人,都會在現實中成長,並在變化中成熟。曾自以為成熟的看法,到今天看來是多麼的幼稚。説不定某天后,對今天的想法又有了另一番的看法。社會,是一本在學校無法讀到的書。

不過,我始終相信,在教師隊伍當中,大部分都應該是有良知的人。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那不僅表現在他們對學生的關愛,還表現在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對社會的責任,對這種職業的熱愛。在我實習期間,就看到了很多這樣的老師,也衷心感謝他們對我的教導和鼓勵。

這是一個實習課程,更是一段讓我體會教育工作以及思考自己人生定位的經歷。當然,現實的很多因素不得不讓自己改變初衷,所以,以後走這一條路的可能性或許很小。但是,在實習日子裏學到的,感受到的,都將是一種財富。實習已經結束,學生也偶與我聯繫。第六週週末,他們告訴我,他們班獲得一獎狀——第四周舉行的綜合水平測試中班排全級第二名。

實習雖然很辛苦忙碌,但對我們來説是都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練和嘗試。最後我想衷心感謝淮海中學讓我們有了這樣一段實習經歷,同時也衷心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徐老師和班主任楊老師,他們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我每天都會把今天要給他講的課看一遍,然後總結出其中的要點,什麼是必須掌握的東西,什麼是隻要了解的,然後歸納成筆記的形式!再看很多相應的題,找出典型的,容易出的,讓他做,不會的問我,然後等他做完在細心的一道道的講解!如果一開始就給他講的話,他只是被動的接受,沒有用心去思考,也許在這一刻記住了,而下一刻很可能就忘了!每天給他留一些作業,把那些容易錯的題或是他掌握不準確的知識沒事就考考他,把我當初學習的經驗告訴他!真的希望在我的幫助下他的成績可以提高,那樣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了。也只有這樣,我才能算是成功了。

在實踐中是需要競爭的,如果你的水平不夠,不能讓你的學生的成績提高,那麼他的家長就可能不選擇你作為他孩子的家教了。在競爭中要學會怎樣做人,要學會怎樣能把自己的能力全部的發揮出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可能遇到你也拿不準的題;又或許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道題。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題目。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幾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現在就應該提早的做準備。機會是永遠不會垂青沒有準備的人的。

大學生社會實習報告 篇3

大學之初,我就決定一定要在寒假做點社會工作,好好親近一下社會,積累點社會經驗,為以後進入社會做點準備。況且這又是我大學裏的第一個寒假,離家已半年的我很想回去過年時給父母及弟弟妹妹帶點兒湖北特產。如果能用自己打工掙得的錢那更是再好不過了。這樣想着,我就在校自強社的幫助下,在寒假1月22號至1月27號到武漢徐東那邊的武漢新視點市場研究公司作了話務員。因為是在市場研究公司,所以所謂話務員,並不是我以前所認為的簡單的幫助公司接電話的人員,而是通過網上隨機撥號對撥通後收聽電話的人進行問卷調查與訪問的人員。當然,隨着問卷與訪問內容的不同,對可以接受調查訪問的人羣的條件限制也不同。如果對受訪人羣的條件限制越大,那麼訪問就越難以開始,也就是説你所撥通的電話的那頭的那個人很可能不是你要訪問的那類人,如他的年齡不屬於30歲至40歲之間或他不是女性等,這時訪問自動終止。雖然這次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社會實踐只有短短的5天,但我卻從這5天的話務員經歷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更直接地得到了許多,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很多。

一.我所更深刻地理解的:

(一)要遵守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所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徵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這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所學到的知識,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才對這一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去報道的第一天,督導就把公司職員所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拿給我看,要我仔細閲讀並記在心間。像做訪問時不能向受訪者透露所調研的產品的相關信息,不能向受訪者問及問卷之外其他的問題,言語一定要有禮貌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名話務員所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中的一部分。

(二)計件工資更有利於資本家加強對工人的剝削。

計件工資是資本家剋扣工人工資的手段之一,資本家可以藉口產品的質量不合格而剋扣工人的工資。計件工資也是資本家迫使工人提高勞動強度,延長工作日的手段。產品數量越多,工人工資越高,工人不得不自動延長工作日,提高勞動強度。這是我在"政治經濟學"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雖然這些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用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的公司與工人身上不太合適,但通過這幾天的經歷,我對這些理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話務員的日工資就是計件工資,即按當日所完成的合乎要求的問卷的數量來決定,因為同一問卷的單價是相同的。所以,不管你撥出去了多少個電話,花費了多少口舌,耗費了多少精力,只要完成的合乎要求的問卷數為零,你就掙不到一分錢。因此,我在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儘管都下午6點半了,我還是再堅持打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在新視點公司晚上可工作到9點。好不容易把電話從300個打到了380的個,這樣才把完成的問卷從1份變為了3份。可第二天上班時,督導卻説我完成的問卷只有2份。那還有一份呢?今天繼續努力,爭取多完成幾份。督導避而不答怎麼不合格,擱下這些話後轉身離去,弄得我一頭霧水。

二.我所更直接地得到的:

(一)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訪問的態度不同。

5天的工作中我共撥出了1872個電話,其中撥通的電話共有1153個,這些每天電腦上都有顯示。若接電話的是位女士,"女士您好!我是武漢新視點市場研究公司的訪問員,我們正在對女性消費者進行一項有關美容化粧品方面的訪問,想聽聽您的寶貴意見與建議,能耽誤您一會時間嗎?非常感謝!"這是我們訪問的開場白,若接電話的是男士或小孩則稍有變化。從撥通的這1153個電話中我發現:

1.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都比較隨意,在時間方面比較豁達。聽了我的開場白一般都會笑着慢條斯理地説句"那你問吧"!

2.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人大多很暴躁,給人的感覺是不會浪費哪怕是一秒的時間。他們中禮貌一點的一般是聽完我的開場白後擱出一句"我沒時間",然後"嘭"的一聲掛掉電話.

3.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則如孔子所云"而耳順"。他們通常會以聊天的口氣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們都在外工作,只有我們老兩口在家。"

(二)不同年齡段的人心態不同。

1.30歲以下的中國青年,大多是80後或90後,他們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可以接受別人的佔用。同時,他們的內心還是比較單純,一般不會想着這通電話是不是陷阱。當然,他們也可能敢闖敢拼,就算是騙人的,那我倒要看看是怎麼個騙人法。

2.30歲到50歲之間人則不同,他們幾乎都有家有事業要操心,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所以在時間方面很苛刻。同時,他們見多了這大千世界的種種騙局與陷阱,大多對社會上的一些事持懷疑態度,因此更不會為一個陌生人的所謂的訪問留出時間。

3.50歲以上的人呢,他們已是或將是老人,現在的他們對人對事都表現出老者的諳熟與安詳,所以會胸有成竹地與陌生人交談。同時,很多老人住在空巢家庭,老了卻享受的是寂寞,因此也希望與人交談。聽了那麼多電話後,老人那表面上是在閒聊實則透着淒涼的聲音讓我印象頗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