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實結

來源:文萃谷 1.97W

頤和園實習報告

頤和園實結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5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5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通過這學期在頤和園的遊覽實習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家園林的頤和園,毫無疑問的採取了中國傳統園林中“一池三山”的造園模式,而這種模式無不體現着封建帝王夢想着萬壽無疆與長久統治的夢想。頤和園不光只是一個園林,它也是中國三千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皇權的縮影。通過這次實習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頤和園在建築設計上也同樣體現出了的皇權的無上地位。 頤和園中的景觀多借助造景來表現天人感應、皇權至尊、綱常輪紀等的象徵寓意,比一般園林在範圍上更廣泛,在形式上更多樣。建置有大量的佛教寺觀,也表現了古代封建社會的統治者以推廣佛教來管理百姓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也可以説整個頤和園中的建築就像是封建制度的縮影。頤和園在造園藝術上將中國古代封建秩序、哲學思想、宗教信仰滲透於中,反映了中國皇家園林區別江南園林的特點。 這次實習我們是從東#宮門進入的,途徑了仁壽殿、萬壽山、石舫、諧趣園等景點。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宮門為五扇,三明兩暗。正中設三個門洞,中門叫御路門,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進出專用的;兩旁門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門檐下是光緒皇帝御筆題寫的“頤和園”匾額。 仁壽殿在頤和園還叫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咸豐十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光緒十二年重建,取《論語》中“仁者壽”之意,改名仁壽殿。這裏是慈禧和光緒住園期間臨朝理政,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仁壽殿位於頤和園東#宮門內,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仁壽殿坐西向東,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有南北九卿房。殿內有一隻蹲在石須彌座上的銅鑄異獸 ,龍頭、獅尾、鹿角、牛蹄、遍體鱗甲,造型離奇怪異,是傳説中的瑞獸麒麟。 中國園林多水,有水就會有船,而用石頭做的船就叫做石舫。頤和園中的石舫位於昆明湖的西北部,萬壽山的西麓岸邊。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船體用巨石雕成,全長36米。船上二層白色木結構樓房,都用油漆裝飾成大理石紋樣,頂部有磚雕裝飾,精巧華麗,是著名的水上建築珍品。舫上艙樓原為古建築形式,但在英法聯軍入侵時,舫上的中式艙樓被焚燬。光緒十九年,按慈禧意圖,將原來的中式艙樓改建成西式艙樓,窗上鑲嵌五色玻璃,是園中唯一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築。並取河清晏之義,取名清晏舫。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的東北角,由於它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局,故有“園中之園”之稱。諧趣園中共有橋五座,其中以知魚橋最為著名。該橋接近水面,便於觀魚,故取名知魚橋。走進諧趣園可以明顯感到它與整個頤和園的區別,彷彿走進了江南的園林。在大二的`時候我曾去過江南的一些園林,蘇州、揚州、無錫的各個著名的園林,雖各有各的特點,但同時也有着許多的共性。而在頤和園中的這個園中之園——諧趣園也同樣具有着江南園林的共性,走入其中就會讓人有置身於江南的錯覺。諧趣園是乾隆仿無錫的寄暢園建造,整個格局和寄暢園還是很是相像的。不過在這次實習中當走進諧趣園中我還是感到,雖然身處園中會覺得諧趣園和江南園林很像,但放眼望去廣闊的昆明湖萬壽山,那依舊是隻有皇家才有的霸氣園林。而諧趣園,作為皇家園林中秀氣的一筆反而更加的凸顯了皇家權利的絕對,也只有皇家才能因為喜歡江南的園林所以就在自家園林裏復刻一個。

頤和園作為園林是有着無與倫比的價值的,它保存至今作為最完整的的古代皇家園林,也為作為後人的我們提供瞭如此珍貴的學習機會。同時,通過這次頤和園的實習我也又一次的體會到了頤和園的魅力。有人告訴過我一年四季的頤和園都是不一樣的,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在春天的時候走進頤和園,也是第一次走進雨中的頤和園。蒙着着薄霧的昆明湖,淅淅瀝瀝的萬壽山,無不透着一種別樣的和諧。而這次實習也必然會對我之後的學習和工作起到作用,我也會在其他的季節繼續走進頤和園去發現頤和園在設計上更多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