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學建議

來源:文萃谷 2.35W

過去的語文教學習慣於把“聽”、“説”的內容和要求分開,採用“聽、説、讀、寫”四線並行的做法。《語文課程標準》則將“聽”、“説”整合起來,改成了“口語交際”。這不僅僅是一個名稱變化的問題,其本身具有深遠的意義。當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要求通過廣泛交際來傳遞信息,溝通思想,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交際和不斷膨脹的信息傳遞的需要。實踐證明,口語交際能夠更明白、更準確地展示交際者的思想、觀點、能力和水平,它已成為每個現代公民適應社會所必備的能力。因此,作為塑造未來社會人才的國小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年級語文教學建議

口語交際是人們藉助口語這個工具相互交往、建立聯繫、交換信息、溝通情感的一種社會活動。它是一個雙向信息交流的矛盾運動過程,即在具體的語境條件下,表達者通過一定的傳遞途徑發出信息,並由授受者接受信息,以此達到一定交際目的、完成一定交際任務的過程。在這個動態的過程中,參與交際的人必須輪流充當表達者和授受者,否則無法展開交際。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所言:“口語交際是聽與説雙向互動的過程。”

口語交際訓練的主要途徑是專題訓練和生活實踐。其中,專題訓練是主陣地,處於中心樞紐地位,對於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具有奠基作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編排了六次口語交際的專題訓練:1.聊聊春節;2.關於春遊的建議;3.學會商量;4.約請;5.説説廣告;6.我家的一張照片。

一、教材特點

本冊口語交際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一)教材的編排科學簡明

每次訓練均由兩部分組成:情境圖和文字提示。通過圖畫展現一種生活的場景,提出一個口語交際的話題;通過簡明扼要的文字,讓師生明確本次訓練的內容和要求。教材的編排科學有序,一事一訓,一練一得,易於操作。

(二)設置的話題豐富多彩

1.民族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教材在第一次專題訓練中編排了“聊聊春節”這個話題,滲透了中華的傳統文化。通過訓練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回憶,而且促使他們瞭解有關春節的習俗,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的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實踐性。

“約請”、“學會商量”等話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通過訓練,學生一旦掌握,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練運用,懂得約請別人的時候態度要誠懇,即使對方不同意也應當有禮貌;與人商量時要以尊重對方為前提,既要善於傾聽對方的觀點,也要善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3.趣味性。

本冊教材設置的話題都來源於兒童的生活,能夠滿足學生口語交際的心理需求,能夠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例如,“關於春遊的建議”這一話題就很有意思。一般來説,春遊活動都是由學校、老師一手包辦的,大多數學生對這一程式化的活動不太滿意。鑑於這種情況,教材編排了這一課,課堂上學生就能興趣盎然地討論,自主選擇春遊的地點和活動內容。

二、教學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二學段(3~4年級)口語交際的階段目標如下: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以上是第二學段的階段目標,不能一蹴而就,應當在教學中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此外,我們在充分認識口語交際的作用,明確口語交際目標的前提下,要找準每次訓練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合理安排訓練步驟,把教材用準、用實、用活。反之,拘泥於教材,平面單向地訓練口語交際勢必事倍功半,走入誤區。那麼,怎樣才能活用教材,與學生共築口語交際的樂園呢?

三、教學策略

1.解放孩子——營建開放的“語潮。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創造的兒童教育”。他認為:每個兒童都有潛在的創造力。教師必須“解放孩子的頭腦,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時間”,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放孩子的創造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以人為本”,努力構築無人不説的開放的“語潮(“語潮,即特定的説話場合),積極營建民主、寬容、和諧的交際氛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解放與自由。這樣,他們在交流時才會毫無束縛,暢所欲言,並且不時迸發出智慧與創造的火花。因此,教師首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天性與個性,在言行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使他們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説真話、訴真情;其次是要及時洞察學生的心理,針對他們交際時出現的緊張、畏懼等不良情緒,採勸心理暗示”的方法加以調控,讓學生在潛意識中認定“我能行”,學會以放鬆的心態、自然的表情、流暢的語言大膽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時,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樂趣。

2.創設情境——激發表達的慾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在實施專題訓練時,教師巧妙地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交際情境,有效地調動他們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帶着自己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走入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體驗。

情境創設有很多的方式,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製有關情景的圖片,製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錄像來渲染氣氛,還有教師或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和表演。例如教學“聊聊春節”時,教師可在課前對教室做一番精心的佈置:牆上掛起紅燈籠和中國結,門上和玻璃上貼春聯和窗花。這樣,營造出的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氛,一定會讓學生備感親切與興奮。上課伊始,伴隨着一陣喧鬧的鑼鼓聲和歡快的樂曲,教師啟發學生回憶過年時快樂的情景:今年的春節你過得怎麼樣?哪件事兒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你至今念念不忘?此情此景一定能有力地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表達慾望,從而“情動而辭發”。

3.呈現範例——提高訓練的實效。

眾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猶如練字要先描紅、臨帖一樣,學生學習語言也要經歷模仿的過程,這是由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國小生閲歷淺,言語的發展還處於起始階段,模仿既成為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成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為了提高口語交際訓練的效率,教師應當發揮典型實例的示範作用。如,在“學會商量”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用“和媽媽協商買滑板車”為範例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教師出示教材中的圖畫,創設情境,繪聲繪色地告訴學生:“寧寧很想買滑板車,可媽媽就是不答應。這幾天他做夢都夢見滑板車。咱們幫幫他吧!”針對媽媽提出的不買滑板車的理由(如,迷上滑板車會影響學習,玩滑板車會發生危險等),讓學生討論:寧寧該怎樣説服媽媽呢?(如,寧寧可以説:“我玩滑板車決不佔用學習時間!”“我一定戴好防護用具,注意安全!”)最後,媽媽終於同意給寧寧買滑板車。在此基礎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角色扮演。接着,在典型實例的指引下,圍繞“我們怎麼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我,該參加哪個興趣小組”這兩個話題讓學生展開交際。通過反覆實踐,使學生明白:與人商量時,不但要用心傾聽對方的看法,指出對方觀點的正誤,還要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採用對方樂於接受的理由和方式把問題圓滿解決。

4.張揚個性——打開思維的閘門。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離不開模仿,離不開典型實例的示範作用。但是提供範例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鸚鵡學舌、照搬照套,而是有效地指導他們熟練地運用母語進行交際,並且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鮮明地體現個人獨特的語言風格,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例如,教學“我家的一張照片”時,教師不妨這樣啟迪學生:一張照片雖然拍下的是一瞬間的場景,但是在這張照片背後可能藴藏着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可能讓人得意,可能讓人激動,可能讓人幸福,可能讓人難堪……快把這個故事説出來,讓大家一同分享這難忘的時光!在教師的誘導下,學生就會打開思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照片中的故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交際的內容就能多姿多彩。又如,在“關於春遊的建議”一課的教學時,教師要啟發學生根據不同的目的推薦春遊的地點(想飽覽大自然美麗風光,可以去一些名勝古蹟;想學知識,可以去博物館、科學宮;想盡情玩耍,可以選擇遊樂抄…),並且討論活動的內容與注意事項。在交流時,可引導學生先説清楚春遊的目的;再説説選擇的地點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並且展開競賽,看誰能用語言使大家對自己推薦的地方充滿嚮往。對於學生獨特的見解、不同的想法,只要説得有道理都給予大力的支持。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使他們在交際時打開思維的閘門,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無拘無束地表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