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經典散文

來源:文萃谷 2.01W

死是一種結果,老是一種姿態。

老去經典散文

我最初的有關於死亡的記憶,來自我的太婆。她去世時,已近百歲,也算是壽終正寢。太婆的葬禮我並沒有趕上,加之那時又小,對死亡也並沒有什麼概念,轉眼就忘到了腦後,直到那年寒假回了老家,吃年夜飯時,看見主座上少了一個位置,問母親,“太婆哪兒去了?”母親説,“老掉了”,才模模糊糊理解“死亡”的含義,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像丟了什麼,一件再也找不回來的東西。

太婆在時,我對她是有些怕的,儘管她乾枯,瘦小。有關於她的回憶,都泛着昏黃暗淡的色彩,譬如她站在鏡前梳頭,用一把褪白的塑料梳子,擺動手臂的姿態,輕緩又柔和,打理整齊一頭稀疏花白的短髮,她又用手摘淨梳齒上纏繞的髮絲。老房子的門和窗户都敞開着,陽光投進來一兩絲,她待在角落裏,明明很暗,空氣裏卻有光。

她不常和我説話,但對我是好的,可怎麼個好法?我卻也忘得差不多了,僅有的回憶多是在春夏裏的假期,一次,太婆拿了一種不知什麼植物的種子搗碎,和上面粉,用條陳舊的灰藍布帶綁在我的手腕上,説是治發燒還是辟邪,記不清了。過了好幾天,把布帶解下來,手腕上留了一個怎麼也洗不去的青色痕跡,現在也不見了。

沒趕上太婆的`葬禮,倒是恰好趕上另一場。逝者是村裏一位頗有名望的老太公,幾百個人來送葬,熱鬧得像一個節日,可惜沒有什麼歡笑,抱着隨意心態被好友拖去的我也被感染,安靜了下來。見過幾次那位太公,印象裏是一個嚴肅又古板的老頭子,很少訓人,子輩對他極為恭敬,卻也會有笑容。熱鬧的日子裏,青壯年抬着龍燈從他家門前過,他站在門口看着燈火明滅,然後招呼小孩子去他家裏吃東西。

再有記憶的,就是住村口的一位老人,身體康健,整天樂呵呵的,少有的長壽,年過百歲,仍能走街串巷,去同他熟悉的人聊天嘮嗑,可惜啊,這樣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這些日子,也只能看見,他一個人走到冬天空曠的穀場上,佔一個小小的角落曬太陽了。他穿的是布鞋,露出一點腳腕,我覺得,他許是冷的,可他又笑着,讓我想不明白。過了幾日,我突然明白,他老了,要走了,無聲無息。

只是疑惑,有些人肆意揮霍着生命,有些人珍藏着不多的時光,有些人苦苦掙扎着活下去,有些人過早地合上雙眼。然後我又明白了,活着就是活着,死去就是死去,死神是個吝嗇鬼,從他手中奪不走一分一秒。

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不論年輕時是不是活得灑脱飛揚,哪怕是老去,也有自己的氣度,或優雅、或坦然、或樂觀。

我們得明白,死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結果,老是一種可以選擇的姿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