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十篇

來源:文萃谷 3.1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筆記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十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伊索寓言》彙集了古希臘大量優秀作品,大多是動物故事,用財狼,獅子等兇惡的動物比喻人間的權貴,揭露了他們專橫,殘暴,虐害弱小的行為。

我們這個社會提倡勤勞致富。讀了《伊索寓言》之後我有了更深入的體會。正如《老農夫的三個兒子》裏面的道理一樣:真正的珠寶其實是我們勤勞的雙手,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各行各業都需要辛勤的勞動。但是,就有一些人想不勞而獲,由非法手段來佔有或摧毀被人的勞動成果。這些人真是可悲呀,自己有健全的身體,足夠的勞動力。他們卻不好好應用,只會想方設法來破壞別人的勞動成果,難道他們連殘疾人都不如嗎?是的,殘疾人雖然有缺陷,但是,他們本着一顆善良的心,來達到正常人所達不到的事情。

《伊索寓言》一書,讓我明白許多啟迪我一生的道理。我相信我能做,我要做一個真正的人。不是為社會蒙羞,而是憑我的實力和執著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每個人都如此,那麼祖國的明天將更加美好。伊索寓言的讀後感寓言是一個魔袋,雖然很小,卻能拿出很多東西;寓言是一個魔豆,雖然很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寓言是一個魔杖,雖然很短,卻能變出很多寶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傳説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將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走遍世界各地,將寓言故事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蚊子與獅子》,這則寓言講的是一隻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着喇叭飛到獅子那裏,向獅子挑戰。它衝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要求停戰。蚊子戰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歎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後面有能人。驕傲自滿的人一定會得到懲罰,最終會落到和蚊子一樣的下場。在我平時的學習中,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有時候能考出全班矚目的第一名,有時又只能考六、七十分。過去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讀了這則寓言,我終於明白了那是驕傲自滿的緣故。每當考了第一名時,我總是沾沾自喜,認為下一次的第一名也是穩拿,可下一次考試時成績總是不理想。

書中每個簡短的故事背後,又有哪個沒有深刻的含義呢?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兩隻青蛙》;有的則説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烏龜和老鷹》;還有的高速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馱鹽的驢》等。

面對寓言大師伊索的文章,會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它可以培養我的閲讀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諦,領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讀一篇寓言,我就好象長大了一歲,又積累到了一點經驗,對生活看得更透徹了。

讀這本書使我獲得深刻的人生智慧,使我受益匪淺。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提醒幸福》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很深,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人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説,別忘了多穿衣服。才剛認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説,小心他是一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切你的人一起説,別驕傲……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幸福有時是需要提醒的。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很幸福,自己生活在幸福當中,所有人會不停地提醒你,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會在災難間隙生活。我們大多注重了自己警覺困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是需要提醒的,因為我們已經生活在幸福中,但我們卻並沒有覺察,所以需要有人提醒。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幸福,追求幸福。在我們追求或尋找幸福的時候,我們也很幸福。別人常常關心我們,甚至過度關心。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並不等同於幸福。其實,幸福只是一塊小小的礦石,但指針一定要向幸福者一邊傾斜,因為它有生命的黃金。

我們應時常提醒自己幸福,我覺得有這個必要。常常提醒自己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常看到太陽,心裏覺得暖。有的人明白幸福就在自己身邊,有的人卻每日都在尋找幸福。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我是秦文君阿姨的小説迷,我愛讀她的作品,比如《我家老鄭》,一看這個題目,就覺得特別親切,覺得這裏飽含了一種濃郁的親情。

小説中的老鄭,小時候有着做畫家的夢想,最終沒有實現,就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給兒子買畫畫用具,拖關係讓兒子上藝校學習。可兒子不但畫畫水平沒提高,連興趣也一天天減少,最後他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強人所難,便放棄了讓兒子學畫畫的主張。

在老鄭對兒子的教育中,我看到了一個為了兒時的夢想而執著追求的父親,看到了一個寬容理解並支持兒子的父親。他對兒子的愛是深沉的,他把感情深深地藏在心裏,不露聲色。他在兒子灰心喪氣時鼓勵他,當兒子説自己畫不好時並沒有強求……從文中兒子對父親的稱呼上,我彷彿覺得,這不是一對父子,而是一對互相尊重的朋友。

我的媽媽跟老鄭一樣,善解人意。雖然媽媽曾經也讓我學這學那,但她能洞察我的心思,當我想放棄時,她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主動與我溝通,用理解化解我心裏中的矛盾和迷茫。

仔細想想,理解也是一種愛。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微笑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微笑不僅僅代表愉快的心情,更體現了一種坦然、平和的心態。文中的小作者一直在努力做一個快樂的人,很少和同學發脾氣,每天都以微笑示人。但是是有些同學好像覺得她沒脾氣,總往她身上發泄不滿。儘管在這些同學面前很不高興,卻還是強顏歡笑,心中有説不出的苦澀。我覺得她應該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讓這些同學瞭解自己的做事原則,不是隻會微笑的“老好人”。再説,微笑不是隻能“示人”的,它也可以綻放自己的心中。想要以微笑面對生活,就先在心中給自己一個微笑吧。我相信,當她坦然、自信地面對這些同學時,同學們也會被她真誠的微笑打動,因為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它展示的是一種氣度和寬容。

家長手記:微笑面對人生,是一種寬容,是一種大度,是一種氣質。現實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這一點,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高興的事情,你會憤怒,會傷心,有時也會很無奈。這時候候微笑就會彰顯出它非凡的魅力,因為它有種可以讓堅冰融化的力量。微笑面對自己,微笑面對他人,微笑面對生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微笑,這個社會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今天我讀了《金色的小船》第26個故事,第26個故事講得是:有一天,一隻豹子生病了,躺在家裏的牀上哎呀哎呀的直叫喚,豹子想:我不能出去捕獵了,得趕快想個辦法,要不我就要餓死了。他象牙象牙,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豹子裝出快要死的樣子,對猴子説:“猴子,你快通知所有的動物,讓他們一個一個來看看我,我就要死了。

第二天,鹿、兔子、山雞等等好多動物都要看望豹子,烏龜因為住得遠,走的又慢,所以落在了最後面。當他慢吞吞的爬到豹子家門口買烏龜發現只有進去的腳印沒有出來的腳印,歐!原來豹的家裏只有進去的沒有出來的,我還是安安全全的回家去吧。

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兇殘的動物永遠都是兇殘的,不能相信他們的表面。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讀《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

在結構主義的影響下,斯圖爾特·霍爾通過《表徵》一書闡述了了其“文化表徵理論”。他從馬克思主義生產循環觀出發,探討了文化循環的模式,並將“表徵”看作文化循環的主要要素和環節加以論述。

(一)《表徵》基本概念和要點的梳理

在導言部分,作者重點探討了文化、語言、意義以及它們之間和與表徵系統之間的關係。霍爾認為,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表意的實踐,它的決定性產品就是:意義。語言是在一種文化中表達思想、觀念和情感的“媒介”之一;意義得以產生和循環的最具優勢的一個“媒介”就是語言。關於表徵、意義和語言之間的關係,霍爾説,“表徵意味着用語言向他人就這個世界説出某種有意義的話來,或有意義的表述這個世界。”表徵的實踐就是把各種概念、觀念和情感在一個可被轉達和闡釋的符號形式中具體化。意義為了在某一文化中有效的循環則必須進入這些實踐領域。意義的產生是通過語言進行的,同時這是一個雙方的、互相影響的過程,表徵的功能不是單向的,而更像是“對話”,是互相交流共享的過程。

第一章中霍爾對錶徵運作的理論和過程做了詳盡的闡述。 霍爾認為,文化產生意義過程的核心,存在着兩個相關的“表徵系統”。第一個表徵系統中所有的`事物能被聯繫於人們頭腦中擁有的一套概念或心理表象,使我們能賦予世界以意義。第二個表徵系統依靠的是在我們的概念圖與一系列的符號之間建構一系列相似性,這些符號被安排、組織、代表或表徵那些概念的各種語言。各種“事物”概念和符號間的關係是語言中意義產生的實質所在。而將這三個要素連接起來的過程就是我們稱之為“表徵”的東西。可見,意義是在表徵系統中被建構的,是一種意指的實踐。 也可以説,“表徵”建構了我們的意義世界。“表徵”的具體運作方式有三種:反映論途徑、意向性途徑和結構主義或構成主義途徑。其中,霍爾重點論述了結構主義的兩種觀點——語言符號學和“話語”。前者主要植根於索緒爾語言學到羅蘭·巴爾特的符號學,是從符號的角度闡釋文化和表徵,被看作一種“詩學”;後者則是從福柯的“話語”理論出發,探討了知識與權力的關係,認為話語建構了意義以及何效的主體一位置,而被看作是“政治學”。

受索緒爾符號的意指作用和符號的任意性特徵的啟發,霍爾提出,被表徵的系統建構出來的意義是由信碼建構和確定的。信碼是我們所説和聽的可理解性成為可能,並且在我們的概念和語言間建立起課轉換性,這一可能轉換性把意義由説傳者送到聽者並使之得以在一種文化內有效地傳播。

巴爾特強調結構語言在文化符號中的作用,而形成了直接意指層和含蓄意指層的構成分析。直接意指層涉及意義的第一個層級,是單純的、基礎的層級,能指與所指之間是描述性的。含蓄意指層是普遍的、綜合的、蕪蔓的,在這一層級中,所指同文化、知識、歷史密切交流,是根據社會意識形態、普遍信仰、結構概念及社會價值體系等更廣泛的領域來解釋各種完成了的符號,這是代表了“他性”的信息和意義,巴爾特稱之為“元信息”或“神話”。符號學應該透過文化文本的表面意思,達到其底層及各種隱喻層背後的意思。

福柯轉向了話語的研究。話語是一組陳述,它為談論一個特別的話題提供一種語言,是一種以特定方式建構該話題的東西。闡明一個話題和一個調查領域的方法就是知識。與巴爾特不同,對福柯而言,知識不能被簡化到純粹“意義”的或“語言”的領域,因為所有知識都是作為一種有歷史境遇的社會實踐來運作的:所有的知識都是權利/知識。各種話語並不是簡單的反映“現實”,而是他們在一種特殊語境中建構現實以使之符合於各種特定的權利關係。福柯認為是話語自身建構了使它因此而有意義和有效的主體——位置,無處不在的權利是隱藏之意義背後的直接動因。

(二)我的思考——關於符號力量和傳媒神話

只要人們具有話語的力量,就一直存在着敍事的力量。媒體使用人人都能理解的簡易編碼或者信碼,把不同階層的人集結起來,創造了一個文化活動的場所,製造了名典,製造了潮流,製造了新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這可以説是傳媒的敍事神話和符號權利。霍爾認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媒介通過表意過程構建現實,制定“形勢定義”,給受眾提供一個世界的圖景。巴爾特通過具有意大利特色的“潘尼拉”的廣告説明廣告符號傳播一種民族主義。20xx年豐田汽車的“霸道”廣告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廣告中的豐田汽車停在兩隻石獅子之前,一隻石獅子拾起右爪做敬禮狀,另一隻則向下俯首。廣告語即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這則帶有強烈民族性廣告一出現就引起了國人的強烈不滿。我們暫且不追究商家設計這則廣告是否考慮到了民族性,但是在中國人的眼中,這則廣告確實傳播了一種民族傾向,中國受眾擁有共同的文化信碼,因此會帶有強烈的民族情感解讀這則廣告的背後的“隱喻”。另外,小説或電視被形態化的文學形象或熒屏形象不僅在文本世界言説,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強化觀念、建構現實。從《恰同學少年》、《毛岸英》到《潛伏》、《雪豹》,電視熒屏上風起雲湧的紅色經典和諜戰大片,實質是對中國民族精神和民族主義的表徵。媒體的文本內容具有一種隱含作用,也就是巴爾特所説的含蓄意指,或者説霍爾的表徵。在媒體中,“現實”是被建構出來的,它的隱喻作用也是自我建構出的,它在説服我們“需要”做出變化以其適應或趕上我們生活其中的新時代。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我們今天有一項作業是複述《雪孩子》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

故事裏的雪孩子是一個善良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我要向她學習,做一個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貧窮地區的小女孩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在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的身世或許很不幸,他們的父母或許不寵愛他們或者過早去世,他們總是受到別人的嘲笑……

弗蘭西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孩,她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親偏愛弟弟,深愛他的父親過早去世,家境貧寒,在學校受人輕視。她就如那棵長得鬱鬱葱葱的天堂樹,頑強地在貧民區生長着。她是一個堅強的人。整本書就如同一首歌,一首古老而又婉轉的民謠飄蕩在夜空裏,在心中的湖面上平添幾分漣漪。它不是陽春白雪,只能在華麗的宮廷中歌唱;它或許是下里巴人,在貧民窟骯髒的街道上、破爛的衣衫旁,高亢地唱着生命的歌。

弗蘭西是一個孩子,但是她飽嘗了大人們為生計奔波的艱辛:賣垃圾、購物、打工……是這些讓她成長起來的。她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同時這種性格使她受益終生。其中有一段令我記憶猶新:弗蘭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學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為他們玩泥巴餡餅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骯髒、沾滿泥巴的弗蘭西受到了醫生和護士的鄙夷:“這些人這麼骯髒的活着,實在不應該。”但弗蘭西勇敢地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個。他的胳膊和我一樣髒,請不要吃驚。你不用跟他説。跟我説好了。”護士很吃驚:“我真不知道我們説的這些話她居然都懂。”為什麼弗蘭西應該不懂?難道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知書達理”、“有文化”的權利嗎?這個護士出身於布魯克林,可是當她飛黃騰達以後,她選擇了忘本——這也是人性的一大悲哀所在。我在思考着:“布魯克林有棵樹”,這裏的“樹”指的是什麼呢?是那棵天堂樹嗎?不是的!這棵“樹”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一種滋長在窮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種在貧民區中也可以頂天立地的精神!這種精神不需要有多麼優越的條件,只要你的心中有這樣的一方土地,書就會茁壯成長,抵達天堂——這就是天堂樹。

我們的心中,是否有這樣的一棵樹?

讀書筆記作文 篇9

我不久看了一本書,叫《苦兒流浪記》,它是我看了所有故事中最好看的,也是最感動的一本書.

他講的是有一個小孩叫雷米,因為原來它家很有錢,是個富貴人家,就是它的兄弟搶了他的錢。讓他們家破人亡.後來有位叫巴伯蘭的一個男人收養了他,巴伯蘭常年在外打工,所以雷米經常和巴伯蘭媽媽在一起生活.巴伯蘭媽媽對雷米很好,在雷哭鼻子的時候,她總會百般疼愛的把他摟在懷裏。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會親她的小嘴,然後她甜甜的進入夢鄉。可是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了,雷米的乾爸爸生病了,可不久又好了。就在過節的那一天,因為巴伯蘭家很窮沒什麼吃的。最好的就是饅頭。

就在他8歲時變成了孤兒,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用着他頑強的身子堅持的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我從這裏想到了,以前考試考得不好就難過哭,別的什麼也不做。不像雷米頑強。

我讀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真的受到了很多啟發,比如:遇事要堅強,不要哭。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不能放棄,要有耐心。我要向雷米學習。

讀書筆記作文 篇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 一書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和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的終身教育思想。家長教育的主要任務、首要任務應該是從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學做人。 試想,一個不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確的學習志向嗎?一個沒有毅力的孩子,能夠刻苦攻讀嗎?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能按時認真學習嗎?一個沒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理自強,少給父母添麻煩嗎?

在21世紀“學會生存”就要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方式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終身學習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學習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伴隨人的整個生命歷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學會生存》報告把終身學習與建立學習化社會(學習型社會)結合起來。“學習化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習成為整個社會成員一項經常的重要活動。創建學習化社會有賴於終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於終身教育的實施與提高。

而當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時另一個關鍵問題出現了這就是“如何學習”。“學會學習”是“學會生存”的前提。發現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是引導現代社會發展的關鍵。為了自我的終身學習和創造活動我們的教育重點必須從“學會”走向“會學”即培養一種創新性學習能力。

“學會學習”在當前還要轉變一種觀念即由“擁有文憑”向“擁有能力”轉變。文憑和學歷是靠勤奮學習得來的表明了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但這並不意味着有文憑就有水平有學歷就有能力。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新事物、新情況層出不窮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出現要求人們必須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以適應時代的發展的要求。一個擁有較高文憑和學歷的人如果停滯不前也會落伍難以跟上潮流、勝任工作、獲得進步。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學習成為21世紀的生活方式養成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習慣並且首先要學習“學習的方法”。如此個人生存才會有保障國家才不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被開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