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隨筆散文

來源:文萃谷 1.8W

有人喜歡夜晚,因為寧靜能帶給人無限遐想和思考,有人喜歡白天,因為能享盡它的繁華和熱鬧。我卻獨忠兩者之間的黎明,時間雖然短暫,但這讓人既能享受到夜所遺留的靜謐,又能讓人體驗到白天初始的騷動,它既代表黑夜的結束,又代表新的開始,更能讓人感悟沉靜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黎明隨筆散文

當今世事,浮躁的心往往讓人忽略白天的温暖和光明,擴大並厭棄白天的浮華和喧囂,在夜裏去努力尋找自我、迴歸自我、重現自我。的確,夜能使某些人的情感和生活徇麗多姿。夜能帶給人靈感和遐想,是文人墨客的才情和詩意,夜是情人的花前月下和卿卿我我,夜是勞苦人身與心的放鬆和舒展。但是夜也是別離的孤獨和愁苦,更有微弱生命的彌留和呻吟,有悽婉、有痛苦、更有恐懼。夜,同時又是一張遮攔醜惡的帷幕,滿足了無數罪惡的貪心和私慾。面對黑夜帶來的無限美好和隱藏於黑夜的骯髒和醜陋,我不懼白天的喧囂,則更多地期望黎明的到來。

對黎明的嚮往在於它的和諧與包容。它容有星河日月的默契。星星、月亮不爭不搶,用和諧的微光裝點了夜的沉寂和單調,更裝點了無數孤獨和相思人美妙的夢幻,黎明時分,它們又帶着諸多的留戀,慢慢隱退、消失,給即將到來的光明使者讓路。黎明的光不愠不火,猶如水的顏色和柔軟,撫慰着世間的'萬物生靈。泰戈爾曾説過:“從黑暗摸索過來的人,格外珍惜黎明的曙光”,漫步黎明,我不會再去懼怕夜的黑暗,而是去貪婪的享受晨光的潤澤。

黎明是美好的,對於黎明幽美意境的描寫,古今中外不乏佳句。宋代詩人林昂的《少年遊》中寫道“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晨霧朝雲漸漸散去,曉月發出微弱的光,稀疏的枝頭掛着幾點殘星,晨光曙色宛然如畫。唐代文學家韓愈《東方半明》中寫道“東方半明大星沒,獨有太白配殘月”,“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波曉更喧”蘇軾從聽覺和視覺兩個層面形象描述了山間的黎明。晚晴詩人黎明的《早行》“東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點兩點星” 用搖曳多姿的語言聲色並茂的描述了拂曉的景象。黎明的景、情、意獨入我心,已深至血液和骨髓。

每一個黎明都是新生命的開始。因為喜歡,所以我獨步去享受黎明的悄悄。走在黎明的悄悄裏,抬頭仰望漸稀的晨星和若離的彎月,在心中我默默的向它們作別。行走在黑夜和白天的交集裏,我彷彿是兩者共有的寵兒,盡情舒展自己的心胸,隨意的去呼吸和任性。“殘燈明市井,曉色辨樓台”“星河漸沒行人動,歷歷林梢百舌聲”,勤勞的人們已漸漸邁出新一天的腳步,踏上或長或短的征程。

站在黎明裏,我笑看黑夜和白天,該走的走,該來的來,懷一顆鎮靜、坦然的心,憧憬該來的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