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讀書筆記(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8.14K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擺渡人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擺渡人讀書筆記(精選15篇)

擺渡人讀書筆記1

英媒評價這是一個史詩般的愛情故事。讀過之後,內心雖未感觸太多震撼,但這確實是一個温暖的故事,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缺失父母之愛,別離友情之愛,在冰冷的家庭冰冷的學校裏,迪倫是孤獨寂寞的,與父親的見面重燃了她內心的火苗,然而在事故後的奇遇裏,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甚至不惜放棄重生的希望,冒着魂飛魄散的危險去與他重逢。

尋找靈魂歸處的旅途中他們結伴而行,她曾是一個孤獨的人,卻用純真無暇,真誠善良温暖了另一個孤獨的靈魂。他曾是一個不問自我的使者,沉默理性,麻木堅忍,卻竭盡全力去保護一個個素昧平生的.靈魂。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了,用温暖擺渡了彼此。

崔斯坦一路守護着迪倫到達彼岸的天堂,而迪倫為了愛,不惜再次選擇地獄之門。

她的勇氣不是與生俱來,她曾被大雨淋濕了身體,被孤獨冰冷了心,但她選擇了逃避,直到遇見愛,她毫不猶豫,勇往直前。

他的前世今生無人知曉,他曾變化成無數面孔,替換了無數姓名,他已然習慣,直到遇見愛,他才有了體温,有了心跳和有血有肉的身軀。

她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他是尋找真心的鐵皮人,她是剪刀手愛德華里善良的金,他是渴望擁抱又害怕傷害愛人的愛德華。他們這一次又相遇在靈魂擺渡裏,迪倫和崔斯坦,一個叫勇敢,一個叫真誠。愛情,從不缺少傳奇,關鍵,是否相信。

擺渡人讀書筆記2

如果我真的存在,只是因為你需要我。

——題記

我們都是偉大的宇宙中的一粒半徑不超過微米的塵埃,在日月的輪迴中追趕着遠方,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些什麼,亦不知會遇見誰。

命運是個頑強的老頭,放下一個個路障,望着我們跌倒,再給了我們一記重擊之後,卻顯得那麼無辜。

《擺渡人》中,迪倫遇到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一個有血有肉的荒原中的人,也存在於喬納斯等人的荒原中,除卻一顆自由的內心,他甚至連步伐都控制不了。常説:“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作者對話”,可我並不知道克萊爾的想法。反而,我會不由自主地相信周圍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心中的.荒原,而誰,會是我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説生命是一片荒原,那我們這一生都在尋找荒原和故地的交界。在那裏遇見離去的故人或是舊物。像往常一樣地生活,活在另一個國度中,充滿曾經失去的美好,像行屍走肉一樣,我更喜歡現實。

迪倫最後做到了,滿懷勇氣和毅力,所以她找到了幸福。並不是荒原之後碰見薩利,而是重新回到了人間,現實中的温暖更容易使人屈服。在克服魔鬼和荊棘之後,失而復得的温暖更叫人珍惜。

我不知道誰是我的擺渡人,但至少他存在於我心中的荒原,臆想崔斯坦的温暖帥氣,又或勝於他。將《擺渡人》理解為在荒原中尋求交界或是從荒原重返人間似乎都不為過,除卻荒原,夢想就是那顆閃亮的光球,它保護我們遠離魔鬼的折磨和如梗在喉的痛苦,引導我們走向我們最終的歸屬,而在現實中,那些成功的人,或就是超越維度的引力的掙脱者,沐浴在陽光下,享受着和煦和自由。

終此一世,尋覓他。

擺渡人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這是一部心靈治癒系小説,它可以與《追風箏的人》相媲美。

主人公迪倫,一位還在上學的女學生。她認為自己在吉斯夏爾中學沒有真正的夥伴,她只能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而且與媽媽交談的格格不入也讓她更加反感現在的生活。所以,她踏上了一趟列車,去尋找父親,但,她還不知道,這是一趟沒有歸途的列車。

起初,迪倫還是個孩子。她在啟程時糾結與矛盾的心理,已經把她的'單純暴露得一清二楚。她拿起,放下,藏起,又取出,拿起,充分展示了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內心的脆弱與惶恐。此刻,它需要愛的澆灌。

在火車上發生意外後,他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完成使命幫她度過荒原的時候,發生了一系列事情,使迪倫從剛開始對崔斯坦的依賴變成了無法割捨的感情。

迪倫在已經穿過荒原後,知道可以回到荒原,她不惜自己可能會魂飛魄散,可能從此灰飛煙滅,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出發。

返回的途中,她與水怪殊死搏鬥,他心中一定要見到崔斯坦的堅定信念,致使她度過了一難又一難,粗粗閲讀,以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説,但細細品味,這是一個小女孩破繭成蝶的心靈旅途。

最後,他們相逢在新的世界,萬千思緒湧上心頭,只剩一句:嗨,原來你也在這裏。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書筆記4

媲美《追風箏的人》、《偷影子的人》的心靈治癒小説,在書店的我一下子產生了疑惑,到底是何方聖書,能夠與曾經感動我的這兩本書相提並論,愛屋及烏,也是好奇,使我進入了擺渡人的世界。尋得一處安靜的角落,地板上微微有點涼意,在這盛夏裏,卻恰到好處,只是地板終究比不上軟墊,坐久了屁股上的兩根骨頭就該抗議了,就這樣,不斷更換着姿勢,加上中途的解決生理需要,短短兩個小時,我便把這本書看完了,用時短,卻是迫切,書裏的世界讓我訝然和感慨。

書的開頭是單親女孩迪倫的日常,以及在那尋常的生活裏透露出的不尋常,她聯繫上失聯已久的爸爸,並即將坐上火車前往尋親之路,慰藉多年來分離的相思之苦。在極度的喜悦與惴惴不安中,踏上了那一輛即將帶她探索一段新旅程的火車。然而火車失事了,而巧的是,只有她在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故中失去了生命了,從此便遇上了帶她前往另一個世界的擺渡人。作者很高明地設置了火車上的人物情景,其鄰座是一個胖胖的女人加上一大堆的東西,這便為她的死亡奠定了可能的基礎,或許她的唯一死亡與這脱不了關係。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想而已。我覺得小説就是應該不斷地設置可能的劇情,讓讀者能夠憑藉自己的猜想參與建構那顯而未顯的劇情,這才是看小説的魅力。

擺渡人即將帶她穿越生命的荒原,荒原的樣子不過是自己內心的映射,而我的存在也只是因為你的需要,似乎是我來幫助你脱離苦海,走向一個寧靜的永恆的世界,而小説的最後,我們才瞭然,他們之間是互相擺渡的關係,而成就他們的,是愛。

剛開始穿越荒原的幾天,荒原上是層層疊疊的山峯,迪倫看不到別人,身邊只有這個少年,他幻化的樣子是吸引迪倫的樣子,於他而言,這場旅途是任務,是他漫長的生命裏一次平常的任務。在漫長的生涯中,他已經不記得當初的自己是怎樣走上這一條路的,見過了太多各種各樣的靈魂,也知道了太多關於每個靈魂的故事,他只想要安安靜靜、平平安安地完成任務。密密麻麻的本子上,記錄的`是他所擺渡過的靈魂,但本子上還有許多空白,不知何年才能到盡頭。

而剛開始的迪倫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亡了,她以為少年只是帶着她去逃生的。然而,在不斷地荒原穿越後,她終於在荒原上的安全屋裏知道了真相,也知道這荒原上隱藏着吸入魂魄的魔鬼。路漫漫長,與她相依為命的卻只有這個少年,兩人的心扉慢慢地打開了。在一次險些落入魔鬼之手的逃荒中,少年幫助了她逃離,而自己卻被魔鬼抓入地下。在安全屋裏她無助地哭泣,如果沒有了少年,自己如何能穿越這個荒原,也是在離開了擺渡人後,她第一次看清了自己所處的這個荒原的祕密,人們在廣袤的荒原裏蠕動,生前的形體已經模糊不清了,而唯一光亮的是頭上那一盞燈,那就是每個人的擺渡人。如果沒有這一盞燈,自己的荒原將是黑暗一片,迪倫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荒原的景象不僅震驚了迪倫,也讓我有所觸動。是否我們的人生也如這荒原一般,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躲避着一個又一個的危險,從本質上講,我們並非自己想的那麼光鮮華麗,我總是想着,離開了所謂的人類社會的裝飾,靈魂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篇文章很好地給了我這個問題的一個可能的回答。

擺渡人讀書筆記5

八年級時接觸到《擺渡人1》,當時對封面上的一句話實在無法理解:“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九年級讀完《擺渡人2》,只覺得這本有些太過偏情愛,不是很喜歡。結果《擺渡人3》出來時,又興奮地買下。看着疊在一起的三本書,如今的我不免有些激動。兩三年過去了,我也有些不一樣。

當時拿到3,我就把1、2也找了出來。看着1上的那句話,我陷入沉思。默唸着默唸着,心裏突然變得柔軟,眼睛也有些濕潤。黑色的夜裏,在犯着困的昏黃的枱燈旁,我倍感温暖。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從國中到高中,心智開始成熟,能夠發出自己獨有的聲音。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無論是在班裏做班幹部,還是在家裏做姐姐,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被替代的人,因為我做的事情,別人都可以做到。甚至有時候,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我覺得自己像一個機器人,忘了自己的存在。

“我覺得你需要找一人去傾訴你的苦楚,或者······”

“所以我來找你了。我只能找你。”

那個晚上,當朋友説出這句話時,我一愣,用笑聲掩飾住自己內心的震驚。這是第一次有人對我説類似“我需要你”的話。當時第一次認識到,我是我,是無可取代的我。因為我們之間有着不同於其他人的故事,所以我對你來説是與眾不同的,你對我來説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只是從愛情的角度去看待迪倫和崔斯坦,或者蘇珊娜和傑克,我覺得都過於狹隘。他們所經歷的,是真正的生死離別。從荒原到人間,再回到荒原,這樣的經歷只屬於他們自己,而他們才是真正的互為最重要的人。

因為迪倫,所以崔斯坦不再也無法做一個像以前一樣麻木的擺渡人,他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擺渡人裏的一個,而是與迪倫休慼與共的一個個體。而迪倫的存在,又何嘗不是因為崔斯坦呢?

懷着這樣的心情,去看3,會看到更多的'東西。

老師告訴我,讀不同的書,可以過一次不同的人生,去看看別人的世界,去聽聽別人的觀點。

我們不一定真的能夠有和迪倫一樣從人間到荒原,重回人間,又回荒原的奇妙經歷,可是人生中,何處是荒原,何處是樂園,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那,誰會是我們靈魂的擺渡人呢?

第一本和第三本上都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第二本上的回答是:每一個鐫刻着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

整本書,我想其實無論是誰,都是一個帶着善意的靈魂。哪怕是審判官,也有寬容的一面。即便是惡鬼,也尚存着最後的一點人性,不曾泯滅。這樣的世界裏,沒有非黑即白的存在,也使得這一個世界,更加真實,讓人願意去相信: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人是社交性動物,除了物質生活,還有社會生活,當然我們也需要精神生活。三者不是孤立的,無論在哪一種生活裏,我們之間的聯繫都十分緊密。

因為你需要我,因為愛。

當然,我不會把這份愛理解成愛情,那樣的話,我實在無法説這一套書很值得一看。

在世界面前,我們都太過渺小。愈是長大,愈是需要能成為自己靈魂擺渡人的人,和他們一起,對抗世界的荒誕。

所以,為什麼人人都渴望有一個知己呢?生命不易,需要一個人互為支撐。

從廣義上講,這個擺渡人,不一定非得是生活中面對面的人。偶像、書籍、宗教······與其説是擺渡人,不如説是一種信仰,這一種信仰,讓我們相信,我們的存在,是必要的。

擺渡人讀書筆記6

出門旅行的閒暇讀完了。

之前沒有看幾個評論,一直看完了之後,才看了看簡介翻了翻幾處評論。簡介宣傳明顯是宣傳,顯然是誇大了的。並沒有那麼優秀。

但是書嘛,一百個人讀,會有一百個想法和看法,沒有辦法以個人去定義她是好是壞。況且,好壞也沒有什麼標準,無非是看你有多大的期待。

我對書店的暢銷書一般都沒有什麼高的預期,所以儘管後來看到評論裏負評一片,又説情節不合理,又説爛尾,又説故事無趣,於我自己,其實感覺還可以。起碼中文翻譯,能出這樣的文,也算是文學水平相當不錯了。

至於那個宣傳語,什麼你的靈魂擺渡人是誰,什麼震撼心靈,可以完全忽略不計,起碼我讀起來確實沒有觸及心靈。有人説,並不覺得這個女孩子有什麼值得愛的顯著特徵,也沒突出那個擺渡人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其實,國外的'書畢竟是國外的愛情理念和價值觀,你不能拿我大中國一貫的隱約愛情去做比對。國外本身一見鍾情就比較多,不像中國人,談個戀愛就恨不得把後半生全部計劃進去。當然,這也沒有什麼誰好誰不好,這不是討論中西愛情區別的素材,我的意思是,既然你要看這本書,既然這本書本身就是小説,你就當小説去看,何況是這種科幻題材的,別搞得像偵察隊一樣,把每一個環節都假設進生活實際或者邏輯實際,不然,那就看得太沒意思了。

擺渡人讀書筆記7

確實是很好的一本書,有機會買正版書籍收藏,行,扯遠了,談感想

不得不説情節很吸引人(我想很多人都是一口氣讀完的),看開頭很難想到結尾,看第一章時我總想第二章會發什麼,但是很難猜對會發生什麼,每一章讀完總有讓我接下去的慾望。

人物的描寫自不必説,栩栩如生,作者總是能抓住讀者的內心跟着主人公的情緒起伏,或欣喜,或緊張,或同情。迪倫返回荒原時,我很欣賞她的果敢,對命運的不服輸,對愛情的追逐,至少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崔斯坦的責任心,對愛的執着與忠貞,以及為愛付出的精神,讓我很受感動。特別是在返程的最後一段木屋裏我印象深刻,感受到迪倫的自私,我很氣憤,但她的勇敢我不得不佩服,作者説崔斯坦的軟弱,我想或許有點,但更多的是對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的守護以及不願再體會失去迪倫的`痛苦的情感,終歸還是戰勝了現實

“我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麼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為有你們的需要。”

如果可以,我希望以後你的路上都有我,不管在哪裏,我都是你的擺渡人。我的存在,只是因為你的需要。

擺渡人讀書筆記8

《擺渡人》是一本心靈治癒系小説,它媲美於前不久剛讀過的《追風箏的人》。

初始,迪倫不過是個15歲的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的時候,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

然而在她坐的火車遇到意外後,一切的平靜都被打破了。她的靈魂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人的任務就是帶領這些魂魄穿過她們內心的`荒原最終到達彼岸獲得安息。每個魂魄的荒原都是它內心世界的衍生,而迪倫的荒原羣山險立,烏雲密佈、荊棘叢生,正是她敏感脆弱的心靈的寫照。在崔斯坦幫助下她度過荒原時遇到了種種艱難險阻,幾次三番面對魂飛魄散的險境,在崔斯坦對迪倫的拼命的幫助下,使迪倫從一開始的迷茫困惑慢慢蜕變成堅韌自立。同時她對崔斯坦也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

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着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這份愛便來自她的擺渡人崔斯坦。正是這份愛讓迪倫在歷盡艱險穿過荒原獲得永生的平靜後,仍然忘不了崔斯坦,於是她想盡辦法再度回到荒原去尋找崔斯坦,明知會面對魂飛魄散,也並不懼怕。

一路上她獨自一人面對惡魔輪番的偷襲,企圖擾亂她的意志力。惡魔得到可乘之機時,一齊向她襲來,就在她驚慌失措的時候,只要想起崔斯坦的面容,迪倫就變的充滿鬥志。

經歷了這麼多,相逢之後的迪倫,徹徹底底的改變,她勇敢無畏。為了救助一個小女孩的靈魂,她義無反顧的衝出安全屋,機智地分散了惡魔的注意力,以此來給小女孩爭取時間,這裏展現出迪倫的變化。

為了愛,為了他們,嘗試一起回到迪倫之前的世界。雖然規則一直是這樣的,但是也許,也許他們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迪倫的心中有一輪太陽,一輪信念和愛的太陽。她堅持拖着崔斯坦返程。跋山涉水,他們再次回到火車事故地點。甦醒後,他們終於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一聲默契的“嗨,原來你在這裏。”所有艱難便化成春光明媚。

細細咀嚼,這不僅是一本愛情的小説,更是一個小女孩的心靈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穿越之後,因為愛的豐盛,她蜕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將自己的愛人引領回家,脱離無形的控制。猶如書的封面,無論如何黑暗,有愛的陽光,一切都會好的。即使是荒原,也會肆意花開、風和日麗。

擺渡人讀書筆記9

我現在在哪?她靜靜地問。

“荒原。”崔斯坦回答。她抬頭看着他,等着他説下去,“它位於兩個世界的中間,你必須要穿過它。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在這個地方發現你已經死去的真相,然後無可奈何地接受!”

每一個靈魂的嚮導都應當看起來沒有一點威脅。你們必須信任我們,跟着我們。所以我們的相貌自然要看起來對你們有吸引力。

在穿越荒原的旅途中,擺渡人防止我們被荒原中的鬼怪所誤導。在通往天堂的旅途,擺渡人所形成的幻象來源是由靈魂深處的訴求幻化而成,自我意識決定了擺渡人的形象。就象是格雷戈爾的愛人,能看見和摸到。但都不是真正的你。

當靈魂休眠的時候,我敢肯定它們得到了片刻的平靜和安寧。當擺渡人幻化成一個得了重症的小男孩的醫生,帶着小男孩穿過荒原,住每一個避難屋,躲過每一個魔鬼,尋找荒原中的光亮。

但荒原中每一個魔鬼的存在,就是為了吞噬着獨一無二的靈魂,魔鬼對這些鮮活的靈魂,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在荒原的旅途中只要能保持住好心情,我們就能安然無恙。很多壽終正寢的人都要成熟很多。

在這片荒原上,迪倫把崔斯坦黨人對待。其他靈魂都沉浸在消亡的悲傷之中,卻從不考慮擺渡人的感受。

迪倫的特別,讓崔斯坦願意為她獻出了身體的一部分。內心深處的波瀾,人性的萌動。麻痺掉崔斯坦長久以來的警惕,將靈魂和自己陷入危險之境。

在穿越山谷,迪倫靠着崔斯坦給予的生命之光,到達避難屋。崔斯坦獨自在山谷中與魔鬼搏鬥。迪倫的內臟被魔鬼扭擰着,妄想拔掉她的四肢,吞噬掉她僅存的氣息。崔斯坦在她身後獨自搏鬥,只為着獨一無二的靈魂可以順利上岸。鮮紅,橘紅,酒紅色淹沒了整個夕陽,崔斯坦也隨之消失在陰影淹沒的.夕陽中。

迪倫在掙脱掉一羣黑壓壓的魔鬼爬進了避難屋。崔斯坦的消失,她陷入了絕望的境地,內心迷茫的,不知所措,會吞噬掉她到達終點的決心。或許就真的會將這僅存的靈魂氣息消失在這荒蕪的山谷裏,被人遺忘。沒有的擺渡人的指引,不過就是被丟棄在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那和這山谷裏的魔鬼有什麼區別。魔鬼至少還有同伴一起來分奪美味。

小屋壁爐裏突然亮起來的光亮,似乎沒有帶來一絲絲的温暖,失去擺渡人的迪倫,隨時都有可能會被屋外的魔鬼分奪。沒有擺渡人的指引,能到達哪個地方,沒有終點和目標,內心深處的黑暗最終會吞噬掉壁爐所帶來的些許光亮。

是否要衝出這間小屋去尋找崔斯坦,去尋找內心真的光亮,猶豫徘徊,不知所措!小火苗在壁爐裏跳躍着。疲憊和恐懼終於將迪倫推向了睏倦的邊緣,也許一覺醒來,崔斯坦會回來。在迷糊中,一個熟悉的身影開始變得清晰。那是極度絕望中出現的幻覺嗎?

擺渡人讀書筆記10

人生中任何一次的遇見,皆不是偶然。正如黑夜之中,迪倫從事故現場逃出來的時候,在絕望孤寂之時,看到了她心中的陽光—崔斯坦,同時印證了“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相遇,就是此般美妙。

經歷,讓人成長,無論好壞,都會有所收穫。相處之中無論怎樣磨合,最後都有好或壞的結果,是否在預期之內,我們不得而知。

在迪倫遇到崔斯坦之後,從到達第一個安全屋到最後的“回家”分界線,這所有的歷程之中,看到了迪倫的成長。從最初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死去”的事實,任何事情全全依靠崔斯坦,到最後一個人冒險返程尋找崔斯坦,在沒有擺渡人的保護下不僅可以自救,甚至還救了別人。同樣,和迪倫相處的過程中,崔斯坦也有了質變,不再只是機械的完成自己的責任,更多有了人類的感情,最後竟然默許了迪倫違反遊戲規則的決定。

大概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找一個讓自己可以發光的人,讓彼此變的'更加美好。心中有愛,可以抵抗任何力量,它教會我們勇敢、堅強、善良,為了心中所愛“直教人生死相許”。

然而,故事的結局,看似順理成章,卻也出乎意料之外。一句“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和故事的開篇首尾呼應,好像一切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

這是西方的神話,假如真像書中所言,我們都可以經歷因果輪迴,那麼,“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你又願意遇見一個怎樣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11

聽説今天是20xx的最後一天[可愛][可愛][可愛]希望能和大家在新的一年裏一起多讀書,多看報,多熱水,多睡覺。

今天結束了前兩天開始的這本書,雖然最近在複習期末,但作者寫的太好,沒忍住還是一次性考完了從書一開始,好奇心就驅使着我不斷往下翻,開始一直擔心會不會整個的都只是夢,還好最後作者沒那麼狗血!迫切的想知道荒原的'那邊是什麼,故事會怎樣發展下去,每次迪倫跟魔鬼打鬥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緊張和擔心,都是作者的功勞~場景描寫的非常棒,但可能看原著會更好些

一個稱不上是人的擺渡者在愛的感化下變得有血有肉,一直擔心他們一吻就不再有以後,還好作者沒讓我失望,最後“我在這裏”真的暖到我了~~單身狗哭瞎

都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即時我不知道後面是什麼,但為了你,我都願意試一試,即時意味着灰飛煙滅,但如果沒有你,活着又有什麼意義?!

好啦希望大家20xx都能找到自己的擺渡人?然後幸福的在一起。

擺渡人讀書筆記12

蠻有趣的一本書,不記得是什麼時候買的了,前一陣閒下來,終於可以撒丫子看書,就讀上了。

這是一個結局很美好的書,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的那種……

這本書封面有一句話,叫做: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一句“為賦新詞強説愁”的話,讀完覺得,嗯,還可以。

這本書一共分成三部,講述的是兩個靈魂擺渡者和死去的人類之間的故事。

什麼是靈魂擺渡者呢?他們是帶人走過荒原的嚮導。

作者設想人在死後,會經歷一段荒原,過了荒原的人會來到類似天堂的地方,在那裏可以等待親人的團聚;但是荒原險惡,有很多惡鬼,如果靈魂沒有穿過荒原而被惡鬼吞噬,就會徹底消失,併成為惡鬼中的一員(類似地獄吧)。每一個擺渡者會了解靈魂生前的所有回憶,非常温馨的是,擺渡者會在瞭解了他們的一生後,幻化成為他們牽掛和需要的人的樣子,比如:愛人、孫女等等。每個人的荒原是不同的,是由死者內心生髮出來的影像,擺渡人在引導完一個靈魂後,看着靈魂進入彼岸,然後進入到另一個靈魂的荒原中,繼續引導。沒有人知道擺渡人究竟是什麼存在。

在險惡的荒原中,如果沒有擺渡人,靈魂是無法到達彼岸的,這大概就是呼應了封面的那句話。我猜作者大概的意思是用死去的事情來類比今生:每個人的一輩子都可以看成是一片荒原,而荒原的樣子都是自己造就的,每個階段都有豔陽高照的時候,也有荊棘滿地的時刻,慶幸的是,我們都有一個擺渡者幫助我們度過困難的時刻,這個擺渡者可能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愛人,甚至陌生人,正是有了他們的愛與支持,我們才能到達自己想要的'彼岸。

讀完書了以後,我總覺得書中的靈魂也是擺渡人的擺渡者。擺渡人會引導很多很多的靈魂,他們總會為了各種各樣的靈魂幻化成不同的樣子,但是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本來的模樣,也不知道擺渡的“職業”何時結束。由於時間太長,他們也會麻木、會倦怠,比如書中的兩個擺渡人崔斯坦和蘇珊娜,正是由於迪倫和傑克的出現,才變得生龍活虎,志趣盎然,才變得有温度。所以在生活中,擺渡人是相互的,要懷着愛與善意,對待生命中曾經和現在的擺渡人。

還有一些碎碎念,是我讀書的時候的一些情緒點,也想一起説一下。

先説説崔斯坦,不知道是不是小説把崔斯坦寫的太完美了,又有能力、又拎得清……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而且還長得那麼帥,用書中的話説,是深邃的藍眼睛,別説迪倫和蘇珊娜了,我覺得誰都會喜歡上他,哎,太招風。

讀到第二部的時候,我對崔斯坦的喜愛到達了極點,對蘇珊娜的同情也是到了極點的,尤其是看到蘇珊娜幫助崔斯坦回到人世的那一段,我甚至覺得崔斯坦能不能既和迪倫在一起,又和蘇珊娜一起。

再説説蘇珊娜,同為擺渡人,擺渡路線高度重合,每天在廣闊的荒原中,互相守望、互相陪伴,雖然沒有説過一句話,但是那個感覺就是:有你在身邊,我覺得不再孤單。就是這樣的關係下,一個人突然離開了,另一個人是不是會茫然失措呢?因此蘇珊娜追隨崔斯坦,違背擺渡人的規則是可以理解的,她唯一做錯的事情是某種程度上利用了傑克的靈魂,只是某種程度上而已。然而,崔斯坦接受審判後留在了人間,而蘇珊娜卻被逐回了荒原。哎,最可惜的是,她最後也沒和崔斯坦説,自己來到人間的真實原因,這份感情卑微到讓人難過。

最後説説傑克,整本書中我最感動的一段就是他變成惡鬼還去保護蘇珊娜的那一段,要知道靈魂一旦變成惡鬼了以後,是沒有思維和情緒的,大概蘇珊娜對傑克的重要程度已經無以復加了吧。讀的時候就覺得温暖在心中炸開了,特別感動。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這個角色,骨子裏可能就對那種衝動、暴力的人極度反感,讀書的時候看到初期的傑克都覺得毛骨悚然,所以即使他變了,我也覺得他和蘇珊娜一點都不合適。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自己有點陷進去了,對這類書真是完全沒有抵抗力,要説情節中其實也有很多邏輯漏洞,但是這種涉及人性和本真的探討讓我一讀就出不來,這兩天一直情緒有點低落,總在比較低迷的狀態,甚至會去思考死後的事情,直接整抑鬱了,對於我來説以後還是得少讀這種書,剋制、再剋制。

擺渡人讀書筆記13

《擺渡人》,讀完之後,沒太大的感覺或是觸動。

全文比較白話,講述了女孩迪倫因火車事故去世,被靈魂擺渡人崔斯坦接引,穿越荒原,送至靈魂歸兮處,書中也稱為“家”的地方;女孩迪倫出生單身家庭,現實生活並不愉快,與母親不和,被同學嘲笑,在去見10幾年未聯繫的父親途中出了事故,在書中被定義於純潔的靈魂,也就是魔鬼的最愛;男孩崔斯坦,一位盡職盡責的靈魂擺渡人,但擺渡過太多太多的靈,已經漠然,活着在無形的規則之下;兩人在荒原的路途中互生情愫,墜入愛河;先是崔斯坦護送迪倫至“家”之後,無奈無形的規則不允許崔斯坦穿越這道屏障,兩人分別;但勇敢的迪倫為了崔斯坦,不顧“生命”再次穿越回荒原,帶着崔斯坦,違揹着原則,重回現實世界。

整本書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小説情節未有較大波折引起自己的情緒上的波動,並未有感受到“心靈治癒小説”或者“鄰千萬讀者心靈救贖之作”、或許是這本書的營銷有些過度了,讓讀者抱着莫大的期望開始,讀完卻收穫感覺平平,不免有些失望;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到了這個階段不在這麼容易被觸動!也或許對這類愛情戲無感;想來,這部小説更願意被或者更適合女性閲讀吧,總歸會有它的受眾羣體。

所謂擺渡人,實則為相互擺渡,互相救贖,終有美好的結局;如是這樣,我也希望逢着這麼一個擺渡人。

閲讀中,還想着,如果死後靈魂還會有這麼一段旅程的話,那麼死也沒那麼可怕了;現在看完,想想還是算了吧…生命誠可貴!

書中最後一句“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莫名的讓我想到了阿凡達中的台詞“I see you”,當年想來是被這句話有感動到吧,還為這句話記錄了一條説説。

擺渡人讀書筆記14

擺渡人就像是社會生活中的超級英雄,拯救着生活在城市中受傷並痛苦的人們。

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會如何愛的,當學會了真正的愛時,一定是經歷了人們很多不可想象的事情。心靈的成長面臨着害怕,恐懼以及堅持,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於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機也因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作為銷售型客服,除了有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有廣泛的知識羣體,面臨的客户各式各樣,也許成單就是那一句簡單的意見相同。學會做思考型的客服,面臨困難時想的是解決的`方法而不是退縮找理由。任何人都會有迷茫糾結想放棄的時候,可想想最初的那份心,想想自己在付出的路上所付出的汗水,也許就會多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一個人想要成長,想要堅強,要的不是別人的勸聽或者説服,擺渡人只是引導了你內心那個很微弱的地方,向陽的地方,找到一個突破口,堅持下去,相信結果一定不會很差。

擺渡人讀書筆記15

擺渡人崔斯坦在向15歲的女孩迪倫介紹自己時説,“我是擺渡人,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後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擺渡人,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15歲女孩迪倫在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的路上,火車發生事故。“迪倫,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倖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為此,早早等候在發生事故附近山坡上的擺渡人崔斯坦帶領她的靈魂穿過荒原,到達一個崔斯坦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靈魂們稱之為“家”。

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荒原”,在人生活的世界到“家”之間,有一段荒原,“荒原,它位於兩個世界的中間,你必須要穿過它。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在這個地方發現你已經死去的真相,然後無可奈何地接受。”行走其間,食腐者、惡鬼會拼命抓住穿越路上的孤魂。至於荒原是什麼樣子,完全由靈魂的心情決定,靈魂心情愉悦,荒原的天氣就豔陽高照,心情很down,天色就會多雲而陰沉。“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是一樣的。當你從隧道出來的時候,你估摸着這幾離阿伯丁還有一半路——身處高原的某個地方,一個偏僻、多山、荒涼的地方——所以荒原也就成了這個樣子。你不喜歡鍛鍊,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這個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當你生氣的時候,這裏就陰雲密佈,狂風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裏越陰鬱,夜晚也就越黑暗。”

如果,世界真的是神造的。如果,小説裏關於世界維度的佈局是真的。誰又能確定,此時此刻,此地此處,不是荒原呢。我們懵懵懂懂地來到這個世界,懵懵懂懂的行走、成長,至於要到哪裏去,誰也説不清楚。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挫折,誰又能確定不是食腐者、惡鬼在作惡呢。一些人夭折、英年早逝,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被食腐者、惡鬼拉入了水底呢。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悲觀、樂觀,誰又能確定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如何能順利地、心情愉悦的走過荒原,惟有愛的支撐。所以,靈魂的擺渡者,就是愛。和彼此相愛的人一起,走過寒來暑往,迎接旭日陰雲,荒原也沒有那麼可怕了,甚至走到世界盡頭,竟會捨不得離開荒原。因為,只有在那裏,才能和愛人在一起,才能體味到彼此支撐、彼此眷戀,才能時時刻刻看到對方。在那個所謂“家”的地方,你想要的任何都會有,唯獨沒有愛人,於是你決定重新回到荒原,尋找自己的擺渡人,也就是愛人。

在那個所謂的家的地方,很多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那裏。例如,二戰期間被上司槍斃的士兵喬納斯——“我活着的時候總是想買輛車”,於是他在自己的“家鄉”斯圖加特,開車、修車,“現在我可以買得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儘管我覺得不管我對它做什麼它都會跑起來,但我還是喜歡假裝這一切跟我有關係。我從荒原穿過來看到它的時候簡直太激動了……”在喬納斯走過荒原的時候,很平淡,十八歲就被槍斃了,他還沒來得及體驗愛情,於是車是他的'最愛。我猜想,喬納斯在荒原行走的時候,應該很無聊吧。在荒原上的一生,應該是寡淡的。還有,伊萊扎,那個告訴迪倫關於回去的祕密的、“在這裏已經很久”的人,她每天坐在一把老式木搖椅上輕輕搖晃着,等待着,“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丈夫就能來陪伴我了。”可是,誰知道呢,誰知道她的丈夫在穿越荒原時會不會發生意外,誰知道她的丈夫在抵達“家”的時候,會不會選擇來見她。她“在這裏已經很久了”,也許,上面所説的那些“誰知道”已經發生了。然而,她就是那麼等待着,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去找自己的愛人。因為,她怕,她問迪倫的話,就證明了一切——“你寧願讓自己的靈魂灰飛煙滅都要回去?”

所以,“不是這個地方不讓他們走,而是這些靈魂自己束縛住了自己。”

迪倫勇敢的邁出了那一步,並最終與崔斯坦重逢在荒原、一起回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也許沒有“家”美好,卻能和愛人生活在一起,那才是“家”。

讓我們勇敢愛。面對愛,敞開心扉。面對愛,勇敢一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