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利色變隨筆

來源:文萃谷 1.12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利色變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談利色變隨筆

辜鴻銘給張之洞當幕僚的時候,兩人經常意見不合。一個姓汪的同事跟辜鴻銘説:“不要試圖從你的角度去説服‘香帥’(張之洞號香濤,故有此稱),你談事物總是談是非,香帥則是關心利害。你要讓他聽得進去,必須從利害着手,而不是是非。若利少害多,縱然大是大非,也難以説服他。”

辜鴻銘大概認為汪某説的有道理,就“不小心”把此話傳播了出去。張之洞知道後勃然大怒,找來辜鴻銘,質問他説:“你們什麼意思?説我只知道利害,請問,我什麼時候為自己謀過私利?我講的是公利。私利不可講,而公利不可不講!”辜鴻銘説:“當年孔子很少言利,孔子謀過私利嗎?《大學》中有句名言——‘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小人打理國家,難道不也講以公利為重嗎?”張之洞無言以對,只能端茶送客。

辜鴻銘的意思應該是,談公利和私利,不是問題的根本。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公利,多少罪惡假汝名義而行”,其實最後還要落到是非上。

張之洞去世後,有人問辜鴻銘:“張之洞的.弱點在什麼地方。”

辜鴻銘答:“張之洞這一輩子,真是為國家耗盡了心血。他生前未曾為家人積攢下家底,死後負債累累,一家八十餘口甚至無以為生。你不能説他不夠敬業。但《大學》中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家家窮困不堪,獨獨國家富強,這樣的事誰也沒見過。今日中國若想富強,必須讓袁世凱之流的人來治理。因為袁世凱等人在‘富國’之前,一定先謀個人私利,讓自己先富起來。此所謂以身作則。張之洞想讓天下富強,天下卻餓殍遍野,原因就在於他只知有國而不知有身,只知有國而不知有民也。”

一個以清廉自居的官僚和一個貪圖私利的官僚分別擺在我們面前,你選擇哪一個?辜鴻銘的意見是寧可選擇後者,因為後者講究實際效果。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本領,就有讓大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本事,芸芸眾生才能因此跟着獲利,推而廣之,國家才能富強。

且不論貪的官治國是否正確,只觀察辜鴻銘前後的話,本身就是個悖論。後者是講“是非”嗎?當然不是,這裏講的還是利害。換個角度思考一下: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呢?是自己富起來,還是國家強盛富強?當然,齊頭並進最好,但如果二選一,我想很多人會選擇“自己富起來”。他們也不在乎所謂的“是非”,在乎的是利害。

利害利害,非利即害,能不能真正從百姓角度考慮,本身就是大是大非的問題。這,卻是主政者常常掛在口頭上,而又常常忽略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