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5W

在我的世界裏,除了這個包容我的宇宙外剩下的就只有我自己了,我死後,就連宇宙也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隨時隨地散文隨筆

 一.生活

偉人們這樣驅動羣眾為他們而戰鬥,“死,有的輕如鴻毛,有的重如泰山”。那麼又有哪些款式的“活”呢?我想大概分為兩種,一種為了死而活,一種為了活而活。也許選前者的會比較多。即使這個動機不太好聽,但它確實更有優勢被選上。

第一是有深厚的政治基礎,政治家希望更多的狂信徒,生活在對死後的泡影裏,然後付出自己有生之年(政治家也許不喜歡我的文章),廉價的稱號能讓人們在死前的一瞬得以慰藉;

第二是它更易於實施,因為有“夢想”這個偉大而又飄渺詞,我們能有藉口把事情一拖再拖,有理由相信明天這個未知數。而且它也正給了那些兩天打漁三天曬網之人一個精神依靠(這需要教育家在我們的國小教材裏稍動手腳);

第三,我想是因為選另一種活法確實有難度。古來真正寄情山水的人恐怕少之又少,至少你能説出名字的人大概不會太甘心鬱鬱而終(對於我來説,歷史記載了的都不算,至少當時不算)。而且能夠理解活着的意義是需要一顆闊達的心的,時常三省自身,時常感悟天地,這樣的幸福也許清淡,可貴在細水長流。

當思維追溯到宇宙之初,慶幸於它的偶然誕生,生命的出現也不過是一個巧合。對於浩渺的時空,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生老病死,根本蕩不起一絲漣漪。當為了死而活的人想到這個層面,如果沒有改變,也許就不會再有什麼夢想。當我們有勇氣承認螻蟻般的生命時,也許就能聽到天神在低喃“我的世界不夠好麼?他們還在折騰什麼?”

 二.社會

自私是生命的本性,就連單細胞生物也懂得自私,自私才能有永久的和諧。物種起源之時是無法扯上進化論的,自私,就如同源代碼一樣,是我們擁有的第一段基因。當代人普遍缺少精神上幸福感,這使我想起那句“教育良言”——你不是為了自己活着!

多少次委屈掉淚,都是這一句話,使我有勇氣擦乾眼淚。一次一次,從迷戀振作的感覺,到認知自己的精力有限。從滾滾紅塵眯了眼,到跳出那個怪圈。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對生命的珍惜。之後,我把一年分為天,一天分為小時,小時分為分鐘,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為了誰?到最後誰才是贏家?像螞蟻般忙碌,工蟻與蟻后在上天看來有生麼區別?在這樣一個完整的世界裏,創造者就是破壞者,看看當今的地球,還能容忍多少我們的創造?不得不承認,我們就像宇宙的寄生蟲一樣,越是活躍,就是越靠近滅亡。

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總之不為自己。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要改變什麼,卻還是先把原有的破壞了。人們總是煩惱如何用一雙手去遮住世界,把它們砍下來試了又試,有點小聰明的乾脆遮住自己的眼,卻不知道手並非用於遮蔽,也並非用它來改變什麼。

 三。追求

我希望,每天都不再重複前一天的嘗試,每分鐘都是六十秒,每秒鐘都過得有它的意義,每一次假設死亡,每一個組成我的原子都慶幸有過這樣一次組成生命的經歷。希望所有人都是我生命旅途中的風景,我也只是所有人生命中的過客。

(我即已執意此生為絮,

你又何苦喚我歸去?

人生如戲,戲子當無情,

但願所有人為自己而活,

在有限的的人生中做些自己愛做的,有意義的事。

是時候去想想生命的真諦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