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的優美散文

來源:文萃谷 3.04W

哄孫子每天面對的是無數次的幫助孩子收拾玩具,現在的孩子玩具也太多了,好多我都叫不出名字,現在的孩子們真幸福。我出生的時候共和國才幾歲,那時候人民的生活還不富有,特別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們,從小就在土裏泥裏玩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想起了好多有趣的事。

童年趣事的優美散文

  一、滾鐵環

滾鐵環是我童年玩的時間最多的玩具。説是玩具,其實就是將一根60釐米長的粗鐵線的一個頭彎成一個u字型,一頭彎成一個手柄狀,握手柄端用u字型推一個直徑30多釐米的圓鐵環。不用學,玩上就會。玩法很簡單,推着跑就可以了,伴着粗鐵線與鐵環間摸擦發出清脆的嘩嘩聲,特別是多人在一起的時候,猶如一曲流行的鋼管舞曲。

熟能生巧。玩鐵環久了,我們也玩出不少的新花樣。

考驗個人的平衡能力,在操場上比誰推得最慢;為考驗綜合素質,向後退着推,還可分為快退和慢退兩種形式.現在想想真挺好玩.

童年山區沒有那麼多的鐵環,鐵環的來源多是做木桶的鐵箍,但一家一對木桶6道箍缺一可,為了能有一鐵環,兒時還真的幹過一件壞事,將鄰居王家放井旁的木桶鐵箍給砸了下來一個。為了怕被人家發現,埋在我家的柳樹下,過了好多天,我感覺沒事了,才拿出來玩,父親看到了,問我鐵環的來歷,我支支吾吾,父親生氣了,給了我脖溜子,我説出了實情,父親拽着我去王家給人家陪禮道歉。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幹過損人利己的事。我也常常用我捱打的故事教育我的孩子們。

  二、打尜

打尜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比較多的玩具,不過打尜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學校老師不讓玩,誰上學帶尜被老師發現了,挨批評是在所難免的。

打尜説起來也很簡單。尜是用木頭做的,三寸來長,兩頭尖,中間粗,雞蛋粗細。嘎板是一寸左右厚,一尺多長木板或木棒,木板手柄那端窄一點。玩法就是:在一個平坦寬闊的場地邊上劃1米見方的框為城,把尜放在城中央。打尜尖,當尜蹦起來後,用力擊打,尜飛出的距離越遠越好,好象是現在的棒球。通常夥伴們要分為兩夥,依石頭、剪子、布確定攻防方。攻方在打擊的時候被防守方將尜在空中接住,攻擊者就為失敗,要換下一個攻擊手。落地後,攻方要賬。所謂的賬就是尜落地的地方距城邊有多少尜板。一板為一尺.自己估數。攻方出的數守方認可就為成績,而為了懲罰守方的選手,要在尜落地的地方單腳蹦,另一個腿的腋窩裏夾着尜,蹦到城裏。半路上尜掉了,要罰用頭頂着單腳蹦,再掉,要罰將眼睛蒙上頭,頂着蹦。攻方還可以用尜板打抬着的腳的腳心,儘可能多的懲罰對方,以雙方累計得丈多為勝。如果守方不認可,可用尜板量,夠,攻方得分;不夠,攻方選手為失敗者,出局換人。一方的選手全部出局,換攻防隊。要賬時,防守方認可,防守方向城裏擲尜,如果進城,攻擊方選手出局。反之,攻擊方繼續打,要賬。

打尜時常出事:一是在空中快速飛行的硬傢伙落地時,不注意打在防方人的頭上臉上,常常是出血起包。那個時候的醫療條件差,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不強,出血不多的時候抓一把土往上一抹就是最好的包紮;美其名曰:土能止血。不少的時候,較為頑皮的小夥伴出點血不在乎,你出你的,我玩我的,玩完了,,,多數的時候是天黑了,什麼也看不見才散夥。而散夥的時候,受傷的小夥伴常常是滿臉都是血,再加上點汗水沖刷,東一塊,西一塊,活脱脱一個五花臉。

有時候稍不注意,攻方還可能尜板出手或用力過猛,收不住手,尜板打在周圍看熱鬧人的身上、臉上,也會出大事。一次鄰居滿上因大安的一尜板打暈了,休克了好一會。要是在現在,非得打120,去醫院不可。可是,那個時候,誰都沒招急。醒了,爬起來,晃了晃身子。説了聲:沒事,繼續玩。

  三、捉迷藏

其實,捉迷藏是我童年玩的最多的娛樂項目。玩捉迷藏是我的強項。在冬天,為了逃避小朋友們追趕,趁其不備,偷着鑽到生產隊的草屋子裏,將自己用草埋了起來。草屋子是不讓進的,要是讓飼養員發現,輕則是一頓罵,重了,得挨一頓料叉子。小朋友們怎麼也沒想到我能藏那,找了好長時候,最後是集體喊話讓我出來,他們認輸才罷休。

  四、幹壞事

桃兒熟了的季節,在兒時也是最快樂的時候。其實農家家家都有桃樹,都有桃兒,誰都不缺桃兒吃,但在那個年代,沒電視、沒廣播,每天晚上為了取樂,要上演“偷桃”的把戲。“偷桃”有不少的時候是對某些小心眼人家的'懲罰。

晚飯後的我們,十幾個歲數差不多的小朋友聚到一塊,商量當晚吃誰家的桃兒。這個時候有人會説誰家的桃兒好吃,但主人心眼小,不讓吃。我們會分工,幾個人去其家以借東西或有什麼事為藉口先去,分散主人的注意力,其他人乘機偷偷爬上主人家的樹上,天黑後下手。有時候主人感覺納悶,這幾個孩子平時不來,今天怎麼來這麼多,會加重對桃樹的看管。這時,我們就會在樹上靜靜的藏着,直到主人回屋為止。當主人在樹下時,最怕“水箱開鍋”,實在不行就在樹上方便,要是澆着主人,一頓臭罵在所難免。但那個年代,不實行計劃生育,誰家都有一幫孩子。又有誰家的孩子不淘氣?罵一頓也就算了。

那個時候,“偷桃”也是純扯,上一回樹根本也摘不了幾個。主要是沒地方放。如果是偷一個黃瓜、香瓜什麼的,可以把上衣紮在褲子裏,往裏裝。桃兒又不可能往衣服裏裝的,不然桃毛會將你癢癢死。

  五、拾柴草

拔蒿子:立秋之後,將能做燒柴用的荒山野地裏的野蒿子等拔下來,曬乾後背回家。所難的是,那玩樣旱年頭拔着很吃力;再有就是往家背的時候,背少了覺得不夠本,背多了勒得肩膀子都是溝,很痛。

拖大笊:這可不是個好活。就是待野草枯黃的時候,用肩拖着一個用由20根8號鐵線紡織串聯成的近一米寬、一米多長的大笊子,笊杆上還掛着一個用高梁秸紡織的大網兜,俗稱笊簾子,將笊子收集到的雜草落葉等放入笊簾子內,直到裝滿為止。

拖大笊每摟一簾子少説也得走上1--2千米,一天都得摟10—20簾子,一到晚上,真有點上不去炕的感覺。

現在好了,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讓老百姓真正地富了起來。再看看孩子們每天吃的、穿的、玩的,哪一樣還有我們那個年代的影子?我們的童年故事只能成為現在孩子們的笑料。通過孩子們的笑聲,更讓我們感到黨的偉大光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