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誰為之戕賊 亦何恨乎秋聲經典散文

來源:文萃谷 2.56W

歐陽修的《秋聲賦》可以説是宋代散文賦中的典範之作。散文賦,是在古賦的基礎上,吸取了散文因素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賦體,它的形式是賦,而實質是散文。在形式上仍保留賦的特點,如在結構上的主客問答,抑客揚主;語言上駢散結合,韻腳並不一定全在句末。歐陽修的《秋聲賦》則更具特色,它那對於無聲秋風的動人描繪,它那嚴密而自然的構思,它那新穎而獨特的立意,都給我們留下了十分難忘的印象。

念誰為之戕賊 亦何恨乎秋聲經典散文

我們知道秋聲本是沒有形跡,不可觸摸的東西,怎樣加以表現?歐陽修運用他那如椽大筆,緊扣“聲”字,以有聲之秋與無聲之秋進行對比,並作為結構框架,前半部分寫自然界的有聲之秋,後半部分寫社會、人生的無聲之秋。

狀秋聲,運用多重比喻,對秋聲作直接地描摹。由於秋聲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要表現它則可以以有聲寫無聲,以聲寫聲,即用其他事物的聲音來表現秋天的聲音。作者首先用波濤聲、風雨聲來比喻秋聲;在此基礎上又引出波濤聲、風雨聲接觸到外物時,很像金屬東西的相互碰撞,發出鏦鏦錚錚地鳴響。這是從聽覺來寫的;在第二個比喻基礎上又設想這種鏦鏦錚錚地鳴響很像軍隊在夜裏行軍的情形。這又把聽覺形象轉化成了視覺形象,由可聞變成了可見的東西。把無形的秋聲,賦予了具體可感的形象。

我們換個角度看,它是用間接渲染的手法,來鋪陳秋色、秋容、秋氣、秋義,用非常精練的語言:“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勾畫出了四幅既形象又概括的畫面,以此來顯示有聲之秋的特徵。大大充實了有聲之秋的內涵。以上所寫的秋聲,是人可以感受到的秋天,也就是自然界的秋天。自然界秋天的.威力是會摧殘草木的。

然後作者緊扣“秋聲”文題,由狀秋聲到説秋義、抒秋情;從有聲之秋轉到無聲之秋,從自然界轉到社會人生,直到篇末得出結論。

歐陽修的《秋聲賦》,對秋聲的描摹可以説是悽切悲涼,對秋景的描繪可以説是肅殺寂寥,那為什麼能夠表達出一種“自足自安”的思想,與一般的悲秋作品迥然有別呢?

古代文人寫秋聲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相當之多。他們從“秋之為言,愁也”這個傳統意識出發,“秋”總與“愁”相關。人心裏一想到秋,就會自然與愁連在一起。或者因為物候的變化,產生離愁別恨之情;或者由於季節的更迭,產生年華易逝之感。如宋玉的《九辯》,潘岳的《秋興賦》,這些作品立意大多沒有超過悲秋、恨秋的範圍。歐陽修的《秋聲賦》卻一反前人的常情,他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立意,來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他提出:人們大可不必歎秋、悲秋,應自悲之恨,應反躬自省。這個立意確實有新意,是作者從長期政治生涯裏提煉出來的。

歐陽修有志於政治革新,曾積極參加范仲淹等人發起的慶曆新政,因而受到保守勢力的誣陷,先後兩次貶官外任。由於經歷的坎坷,由於對國事的憂慮,對小人的憤恨,他過早地衰老,而且對仕途名利已經看透了。《秋聲賦》這篇文章寫於宋仁宗嘉佑4年(1059年)。這一年歐陽修已經五十三歲,步入了晚年。儘管這一時期他漸入順境,受到朝廷的重用,在寫該文的前一年結束了長達九年之久的貶官生活,回到京城加龍圖閣學士,權任開封府。後幾年也步步高昇,地位顯赫,但意志卻越來越消沉。由於他看透了世事,淡於名利,所以告誡世人不要“思其力所不及,憂其智所不能”。不要去追名逐利、自我摧殘。

本文前半部分寫有聲之秋對草木的摧殘,正是為了後半篇寫無聲之秋對人的摧殘。我們説草木本是無情之物,時候到了(如秋天、冬天),它就會飄零,而來春還會復甦,即一歲一枯榮。而“人為動物,惟物之靈”。如果“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乎中,必搖其精”。長期的操勞奔波,足以使人從形體到心志受到磨難,這必然會消耗人的精力。而那些“非分之想”,拼命去追求功名富貴的自我戕害,會使衰老來得更快。由於作者的巧於立意、精心安排結構,作者雖然前半篇極寫秋聲之悽切悲涼,秋景之肅殺寂寥,但由於其目的不是宣傳悲秋,而是通過層層轉折,引出無聲之秋對人的摧殘,從而告訴人們不要憂心勞神,不要自我戕害。他所宣傳的確實是一種“自足而安”的思想,故與一般的寫秋聲的文章有所不同了。但還必須指出,“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感慨,帶有與世無爭,知足保命的消極成分,不可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