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我的家庭的認識隨筆散文

來源:文萃谷 3.15W

每一位女性朋友走進婚姻,就要組建一個新的家庭,2004年7月結婚到如今我在這個家庭中生活了整整12年了,我想談談我對我的家庭的認識。

我對我的家庭的認識隨筆散文

我們家四世同堂,上有爺爺奶奶,公公婆婆,下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剛結婚那會兒,公公婆婆經常説,疼愛兒子,就要疼愛媳婦,把媳婦要當女子來疼。一開始家人都喜歡吃麪食,婆婆做飯都以麪條,饅頭為主。後來發現我喜歡吃米飯,就保證每天都有一到兩頓的米飯。就這樣婆婆不僅給照顧我們的一日三餐,還慢慢地體會着我的喜好。她常説你們吃的開心,我才有動力做嗎。後來我懷孕得了很嚴重的“肝內膽汁淤積症”,他們就説,身體是最主要的',立馬讓老公請假,婆婆也撇下家裏的一攤子陪我到西京醫院治療保胎,為來保證我的飲食健康,在租來的小屋中,婆婆每天給我做飯,再到醫院送飯。當時婆婆身體也不好,有時候一天都顧不上自己吃飯,我病重時嚇暈過,哭過。整整的8個月在西京醫院出出進進無數次,才迎來了,我們母女兩個的健康,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回到了志丹。我也想起太奶奶的一句話“一塊石頭,揣在懷裏也會被捂熱的,何況人呢?”我也慢慢的體會到老人的對我的關愛,也能體會到他們的幸苦。

有了孩子,他們一邊幫我悉心的照顧着孩子,使我在工作中從來沒有感到家庭的負擔,還要照顧年歲越來越大的爺爺奶奶,説到奶奶,老公説,奶奶從五十來歲就得了嚴重胃潰瘍,那是爸爸盼望奶奶活到六十歲,到六十歲盼望活到七十歲,……奶奶真爭氣,現在還硬硬朗朗的。這些年我也目睹了奶奶的身體離不開爸媽的悉心照料。我也慢慢的開始學習關心他們,回到家給搶着做一次飯刷一次碗,陪他們聊聊天,拉拉家常,媽媽爸爸不離口,看着他們樂呵呵的我也心裏高興。偶爾出趟門兒,心裏也會記掛着他們,給他們買點小禮物,幾百元的項鍊,幾十塊錢的圍巾,當地特色食物。他們每次都説,花這些錢幹嗎,我知道兩位老人自己並不是買不起,他們也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但我買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打心眼兒裏是高興的,讓他們知道沒白疼我。“上有疼心,下才有愛心”,他們有個頭疼腦熱時我也會焦急,覺得和自己的父母沒什麼兩樣,也會心疼,都催他們上醫院,監督飲食,力所能及的照顧他們讓儘快康復。

在這個家,我越來越覺得我這個兒媳婦角色和女兒沒什麼區別,我喜歡一家人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飯,老爸有時也與我們夫妻倆談論一些工作生活中的道理,有好幾次談到“孝”,説起古時候的《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例如:晉代郭巨“埋兒奉母”,春秋戰國的老萊子“戲綵娛親”説如今的“孝”和過去不同,社會好了,生活質量提高了,他認為“孝”有三個境界:第一,是保證老人的正常生活水平:第二,做到讓老人高興;第三,做到讓老人放心。説,生活上,現在他們自己有生活能力,根本不需要我們操心,説到高興,這些年我們夫妻儘量讓他們開心,他能感受到。説到放心,就是希望我們在工作中,社會中讓他放心;能夠踏踏實實的工作,在社會中人際交往中,與人為善,讓他放心;夫妻和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他放心。

這就是我的家庭,我越來越愛我的家庭,也愛家庭中的沒一個成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