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恐懼散文

來源:文萃谷 3.05W

在眾多的恐懼當中,已知的恐懼最是可怕。

已知的恐懼散文

人常説未知的恐懼,我覺得對未知的更明朗的感受描述應是好奇。我不排斥對一切未知的嘗試,因為好奇。這好奇之中或許有恐慌、焦慮,但它們只是好奇的一部分,失去這份好奇對我來説更可怕。當然,這裏所説的好奇是不會傷害到別人、自己、社會的好奇。

我們一生都在學習,從無知到慢慢有知,從所謂的幼稚到成熟,有限的時間賦予了這學習過程珍貴的意義。也正是因為未知的東西無窮無盡,我們的生命才不至於陷入無聊之中。我是個不善於計劃的人,因為總會變化的好奇心。滿足自己好奇的過程是最快樂的。即使一直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但這份快樂對我而言,是生活的意義。

大多長輩喜歡用經驗之談告誡年輕人,這無疑是愛的'表達。但有的年輕人常常會因此沮喪,原因我猜是:這些經驗之談把自己的未知變成了已知,所以好奇會變成恐懼。這時候聽取長輩的建議便獲得了安全感。我並非評論這樣的做法對錯,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評價別人的生活方式,只是在看到別人沮喪和自己迷茫的時候,曾這樣想過。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最需要的東西不同,如果安全感足以讓人快樂,那麼便無需考慮太多;如果快樂的來源是其他,那麼去找那個其他。不然時間要用來幹嘛?不如給自己的好奇心吧。

而長輩們常有寄託。於子孫的幸福生活,於自己的健康晚年。年老的人閲盡滄桑,看開生死,卻總想着為兒女留些什麼。對他們而言或許已無未知,新事物的出現對他們而言並無太大意義,因為他們所習慣的生活本就沒有這些,故也算不上“未知”。但我也常常想:等到我也白髮蒼蒼,是否會失去好奇,因而失去快樂?後來,在外婆身上,找到了答案。她的快樂簡單純粹,因為常去的超市大減價而快樂,因為養的植物開花而快樂,因為我們吵吵鬧鬧陪她一起吃飯而快樂,説飯都變香了。這些是她全部的生活,全部的快樂。想想她的好奇其實仍在,不過更瑣碎、更生活。

能一眼看到頭的生活是大體安穩的。我説“大體”是因為,生活往往有出其不意。所以,已知的明天更讓人恐懼,因為你不知道,本來設想好的平靜安穩的明天是不是會突然出現什麼,所以一面隱約在擔憂,想着Plan A B C;一面尋找着另一種安穩。相反,如果明天是未知的,那就沒什麼好擔憂的。因為明天都已經未知了,明天發生的任何就都在設想之中,只要保持好奇和勇敢就夠了。習慣了這樣的未知,就能一直保持好奇,消除起初的焦慮,也不會恐懼了。

沒有自我設定的生活,就像沒有GPS的世界,風景也許更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