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廣播稿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1.7W

有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學生,廣播前都會提前做好廣播稿,漂亮的廣播稿會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那麼問題來了,廣播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廣播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廣播稿彙編15篇

心理健康廣播稿1

誰都知道,我,自我,自己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擁有真正的"自我",就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保持本色,也迷人,也動人,也感人;保持本色就是留住真實,留住特色。

音樂王國奧地利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古堡,當地政府將這些古堡及保存在古堡中的十七,十八世紀的木器,吊燈,畫作等古物一同出售,一座古堡售價僅為一先令,約合人民幣一元。誰知道,購買古堡的人並不多。原來,購買一元錢的古堡是有條件的,就是買下古堡後,不能對古堡翻新,改造為他用,而只能修繕加固,保持古堡的原貌。所以,一元錢買下了古堡,所要承擔的維修費用是難以計數的,只有不計較金錢,樂於公益事業的人才會去做。

正是這種尊重歷史和自然,強調保持本色的理念,才使奧 地利的百年老店。千年小鎮,古樸城堡,秀美森林,清新空氣得以保存,使徜徉於其間的觀光者流連忘返。真是保持本色也迷人。

在我國召開的一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上,與會的人們大多西裝革履,尤其是日本學者更是舉止矜持,衣飾考究。惟有一位中國的女學者卻是一身簡樸的打扮,臉上也未施任何脂粉,披着一頭好看的黑髮,真誠質樸的笑容就是她唯一的裝飾。她就這樣神情自若地出入於會議廳,落落大方地用漢語與人交談。輪到她發言時,她那自由的風格和明朗的笑容,感染了到會的每個人,大家舉手發問,熱烈討論,整個會場氣氛為之一變而非常活躍。

這位中國女學者大概在三十五歲左右,這正是女士們用首飾和化粧品精心修飾,用華美服裝大加打扮的年齡。可是這位中國女學者恪守的也是"保持本色",而顯得端莊,穩重,有精神。當時在場的一位教授由衷地讚歎:"無需包裝,保持本色也動人"。

有一個飯店老闆,他的飯店並不大,談不上豪華,但格調卻很清新,飯店裏有他的攝影作品,有翠竹,荷花。店裏明淨的色調加上悠揚的音樂,給人一種安靜舒適的感覺,人們喜歡在這裏聚餐,獨飲。有人對老闆説:生意興隆,你再開幾家分店可以賺更多的錢。老闆笑笑説,我也曾經這樣想過,可是再仔細算算又覺得不償失。你看,現在我每週可以去看一次老父親,陪他喝壺茶,下下棋;每個月能讀兩三本好書,覓得精神食糧;夏天可以一家三口去海邊,名山轉轉,迴歸大自然;每年春暖花開,我還可以帶相機去各地走走……這樣的生活我才感到踏實,快樂。

"有錢的大老闆"名稱確實風光,但那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再説,得到它,也是需要付出,需要代價的。正如那個飯店老闆所説,要是開了分店忙起來,那不是一切的一切都要為賺錢讓路了。他不要"有錢的大老闆"名份,有了它,他會不快活;他要的是安祥,和美的生活。的確,保持本色也感人。

保持本色的人是質樸的。保持質樸本色的人,讓我們懂得,在這個追逐新潮,注重包裝的時代,我們依然可以選擇一種自然,簡約,樸素的生活。保持本色,就是留住真實,留住特色,留住自已的特色。才迷人,才動人,才感人。

追求新潮本身無可厚非。但那新潮不適合你的個性,你的本然,你的特色,追趕新潮會讓你身心疲憊,錯失許多人生歡樂。還是選擇保持本色吧。保持本色的你,可以贏來許多欣賞和羨慕的目光。

心理健康廣播稿2

有人説,沒有溝通,世界將成為一片荒涼的沙漠。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除了睡眠以外,其餘時間的70%以上花在人際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交往上。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完成的。置身於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大學生更是有着強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識。但是,由於涉世不深,經驗缺乏,又常常被人際交往中產生的種種困惑所羈絆。因此,在瞭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情況、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同學們進行自我調節、掌握交往藝術,走出交往困惑,建構和諧的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平等原則:在人際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前提。如果沒有平等待人的觀念,就不可能與人建立密切的人際關係。

(2)互利原則:要求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交往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和利益,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最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喜歡引人注目,渴望出類拔萃。如果要想從他人那裏獲得關心、注目和愛護,就必須考慮到他人也有這種需要。不能只讓別人對你貢獻,而你對別人只講索取。

(3)信用原則: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取信與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誠待人,才有可能談得上與別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學生們都喜歡同誠實正派的人交往,這樣的交往有一種安全感,不用擔心什麼。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

(4)兼容原則:兼容原則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出現矛盾,遇到衝突時要有耐心,能夠寬容他人,做到包容並蓄,包括容忍對方的`個性和缺點,學會寬以待人,不計較他人的細枝末節,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融洽的人際關係。應該達到“有理也讓人”這樣的心理境界。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願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係緊張?

可是,在咱班有不少同學有他們內心的煩惱,而這些煩惱大多來自於同學間的相處,有的甚至提出要求調換同桌、小組、宿舍。那麼同學之間究竟應該如何相處,才能消除煩惱,使自己快樂起來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來解決的問題。

(5)尊重原則:它包括自尊與尊重他人兩個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種場合都要自重、自愛,不做有損於人格尊嚴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視他人的人格和價值,承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平等地位。一個不尊重他人,經常損害別人,或把別人當工具使喚的人,人們是不願與之交往的。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期望目標,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觀現實。

第二,增強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難與失敗,勇於迎接學習中的挑戰,保持適度的自信心,克服虛榮心理。

第三,加強心理調節,保持情緒愉快和穩定,探索、掌握切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遵循大學學習規律,以增進學習效果。

心理健康廣播稿3

文優選為大家準備了關於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的文章,文優選裏面收集了五十多篇關於好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好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多關於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內容請關注文優選。ctrl+D請收藏!

a: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我是主持人xx,

b:我是主持人xx。

a:很高興“春蕾”廣播站週五播也又與您見面了。

b:今天的新聞袋袋褲,我們一起去回顧上週在我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研培活動。

a:10月17日,XX縣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研培活動“心理繪畫在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與實踐”在華陽錦江國小開展。本次活動由縣研培中心心理教研員陳麗老師主持,來自全縣各兄弟學校的30多名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全程參與了活動。

b:活動先由我校心理教師王欣為我們帶來了一節融入了心理繪畫的心理健康課《科學記憶方法好》,課堂上王老師立足於學習心理板塊的科學記憶,指導學生通過探究掌握科學記憶的方法,其中重點指導了歸類記憶法和聯想記憶法,並在聯想記憶法的訓練中結合了心理繪畫這個主題,讓學生在繪畫中探索科學記憶的奧祕。

a:而第14屆西博會將於20xx年10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舉辦。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是由中國15個國家部委和西部12個省(市、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主辦的國家級國際性博覽盛會,每年一屆,在四川XX市舉辦,現已成功舉辦13屆。西博會立足中國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是中國政府設在西部地區重要的投資促進平台、貿易合作平台和外交服務平台,是實現西部合作、東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載體,是中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最大窗口和最重要平台。

b:在過去的一週中,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的好人好事。有一天,一位同學上完體育課後丟失了自己的外套,正當他百感焦急的時候,失物招領處人員通知有一件紅色外套被掛在了招領處,這位同學趕緊跑過去,既興奮又感激地一再感謝那位撿到衣服的同學。我們的校園、社會就需要這樣的好人與好事,請同學們向那位同學學習。

a:同學們,閲讀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同學們要努力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有效閲讀。經常課外閲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課內閲讀除了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更側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掌握這種閲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閲讀,並形成一種習慣。

b:學生在運用多種閲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能夠達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因此,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閲讀實踐中逐步養成。

a:今天的歡樂跳跳豆中我要與大家分享兩則笑話:關羽扯着劉備的袖子説:“大哥,我再也不想跟軍師一起出差了,他老放屁。”劉備大怒:“荒謬!你堂堂一員虎將,刀切斧鑿都不怕,幾個屁能崩死你嗎?”關羽:“大哥有所不知啊,肉體上的傷害還是次要的。關鍵他每回放完屁都皺眉頭搖扇子裝無辜,周圍人一打量我們的臉色,都以為是我放的。”

b:有天悟空直接問唐僧:“師父,你動不動就開除我,為什麼從沒想過要開除八戒和沙僧”面對悟空的質問,唐僧看了看他的另兩個徒兒,輕聲説:“因為為師是佛門中人”“這跟佛門有什麼關係”“佛門中人是不能亂開沙戒的”“………”

a:今天我們的校園點歌台,接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情來稿,四四班的兩位老師為他們班的孩子們點播一首張雨生的《我相信》,希望大家認真努力,認真進發。

心理健康廣播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又到了我們紅領巾廣播站播出的時間了,很高興與再次您相會。今天的紅領巾廣播站將給喜愛我們的聽眾,帶來一份驚喜!是的,今天,我們送給大家兩則小故事,通過這兩則故事傳遞心理健康的小知識。希望同學們能有所感悟、有所啟發。

第一則故事:“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着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

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牀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着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牀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裏還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解讀: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瞭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後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後果更是難以想象。

第二則故事:“釘子”

有一個男孩有着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籬笆。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髮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着他的手來到後院説: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籬笆的洞,這些籬笆能回覆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説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説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解讀: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我(或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心理健康廣播稿5

親愛的同學們:

關注心靈,關愛健康,快樂成長,歡迎大家收聽本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欄目。今天陶老師將要和大家談談學習動機的話題。

學習動機是指學生為什麼而學習,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動機一般表現為強烈的求知願望,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及興趣,認真積極的學習態度等。根據不同的特點,學習動機也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外部動機:這是個體為了保持長者們(如老師、家長等等)的讚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這是一種典型的外部動機。

(2)內部動機:以求知作為目標本身,學習是為了獲得知識,獲得能力。滿足這種動機的獎勵(知識或能力的實際獲得),是由學習本身提供的。

學習的外部動機則是由外界的誘因所決定的,它往往較為短暫,被這種學習動機所推動的學習活動也往往處於一種被動狀態。學習的內部動機來源於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等,它較為持久,且使學習者處於一種主動積極的學習活動狀態。

是否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率就越高?

其實並不是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率越高。學習動機的強度有一個最佳水平,此時學習效率最高;一旦超過了頂峯狀態,動機程度過強時就會對活動的結果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因為動機水平過強,會造成人們內心過度焦慮和緊張的狀態,以致干擾了正常的學習記憶和思維活動。

同樣無論是內部動機或者外部動機過低都會引起學習不良。

同學們,你的學習動機屬於哪種類型呢?你的動機水平是怎麼樣的呢?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寄滄海。加油,你們都是時代的強者。

海到天邊天作岸,山等絕頂我為峯!努力,發出你們心中的最強音。

今天的心理廣播到此結束,下次再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6

親愛的教師們、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

歡迎收聽XX之聲。今日我們將和大家一齊來了解一下有關心理健康的常識。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健康狀態,大致分為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心理三個等級。

一般常態心理表現為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本事強,善於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本事。生活中大多數人屬於一般常態心理者。

輕度失調心理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調節或經過心理輔導專業人員的幫忙,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常態。

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為嚴重的心理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嚴重的心理疾病。

此刻,當個國中生其實挺難的,每一天揹着沉重的書包上學,還要經歷各種考試以及完成各類名目繁多的作業、練習等等。如果考得成績好,那麼日日的辛苦就算沒有白費;如果考得不好,那情景恐怕就有點兒“慘”了:教師的批評,同學間的攀比,異常是家裏父母親的責難,就會一股腦兒地撲將過來,讓你躲都沒處躲。此刻,社會上父母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十分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長真正吃透了那裏面的“機密”,能夠對自我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學、理智和有分寸,就不明白了。

國中生們怎樣堅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增強自信克服自卑。

有這樣一個國中生,他是個男孩子,在家裏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會幹不少家務活兒,也能關心家裏的人。可是他不太善於講話,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即使會回答的問題,問到他也是一言不發。為此,常常受到教師的批評。這樣,時間長了,他就有了一些變化,變得更加內向,不愛與同學、教師打交道,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最終發展到作業本也不帶的程度。當媽媽的為此着急,和他談話時,發現他覺得自我什麼都不行,教師也不喜歡,甚至覺得活着也沒什麼意思,還不如死了。這樣自卑以至悲觀厭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個國中生之口,實在讓媽媽吃了一驚。

從這個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問題,一種嚴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一個人嚴重缺乏自信時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敵。自卑不是天生而來的,往往是因為自我評價不恰當而逐漸構成的,客觀上講是由於個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屢遭失敗而造成的。

自卑心理有以下種種表現:

1、遇到困難時,首先懷疑自我的本事。

2、辦起事來優柔寡斷,總怕把事情辦錯而被人譏笑。

3、常拿自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

4、做事總愛後悔,總覺辦得不如意。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建立自信心。

其次要意志堅強克服困難。

此刻我們很多國中生都是處在父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生活條件優越,個人需求無不得到滿足。這樣的外界環境很容易讓自我感到世界就是這樣温暖如春,就是這樣風調雨順,一個人生活的道路從來就像北京的長安街一樣,筆直而平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好的環境為自我的學習和生活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好的環境又使自我難以體驗到困難與挫折。

害怕困難的表現有如下幾點:

1、學習成績不夠夢想,也不再加勁努力,甘居中下游。

2、做事不能做到底,經常知難而退,或者這山望着那山高,結果什麼也做不成。

3、遇到困難,不是進取想辦法,而是消極等待。

那麼與害怕困難,缺乏毅力,缺乏堅持性相反的一種心理狀態,就是有堅強的意志,能夠不怕挫折,不怕困難。意志是什麼呢?意志是一個人在想做一件事和做完這件事的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夠是進取地去完成,也就是有自覺性,有堅持性地完成。也能夠是消極的,那就是害怕困難,依靠別人等等。歸納起來,有意志、有堅持性的表現有如下幾點:

1、對自我所做的事,如果已經認定是正確的,有價值的,並且是能夠做到的,那麼就要從開始到結束,堅持到底,把事情做完。

2、不怕困難,並且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

3、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到達目的。

不怕困難,勇於克服困難的過程就好比爬山,當一座高山等待我們攀登時,眼望着煙雲環繞的山峯,就要鼓勵自我,必須要爬上頂峯,山路是靠人一步步走的。當爬至半山,精疲力竭之時,是止步不前,還是咬牙繼續前進?有時候,在最想打退堂鼓時,最需要堅持一下的勇氣,一旦超越了這個“極限”,也就戰勝了自我,那麼等待在面前的就是無限風光了!

今日的廣播到此結束。再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7

同學們:

大家好!

又是一年一度的五月,大三又陷入了對將來工作無法預料的茫然之中。這期廣播稿院心協為大三獻上了一份大餐——《大三在校學生該如何面對就業壓力》。

大學生就業問題,首先是個心理問題,其次才是能力問題。近幾年來,在高年級大學生出現一種極為普遍的心理現象:進入大三後,同學們開始越來越多地談論畢業後的選擇。是考研、出國還是找工作?除極少數同學目標明確外,大多數同學對畢業選擇感到茫然。奇怪的是,同學們開始漸漸逃避談論這些話題,就像逃避瘟疫一樣。每當有人不經談起這個話題,或不由自主想到畢業後的去留,心裏就會出現緊張、焦慮、憂鬱、恐懼。我們把這種心理成為“就業恐懼”。經認真調查和深入溝通,就業壓力分別來自於以下七個方面的因素:

一、心態:

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很多學校的就業部門、老師、大四學生或多或少都在談論這些影響,再加上網絡上、報紙上等等到處都是這些新聞,讓很多學弟學妹們也都有一種就業“寒冬”來臨的感覺,所以對自己將來的就業感到特別擔憂。

二、對自身的認識還遠遠不夠:

很多大三的學生朋友對自身的認識還是非常不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知道想做什麼?不知道自己以後願意從事什麼職業;以後自己憑什麼核心能力求職、發展等等?其實這些早就要搞清楚的,如果自己想去哪裏都不知道,那肯定是哪裏都去不了的。要抓緊時間先弄清楚自己啊。

三、對專業的認識很模糊:

這個問題其實不應該出現在這個階段。這應該是大一的時候就要解決的事情,拖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現在有很多這樣的大三在校學生。其中有一個學生的案例是這樣的。通信工程專業,自己不知道以後出去可以做什麼工作,他的爸爸可以將他弄到一個移動公司上班,但他又不清楚移動公司要幹啥。大家請注意,他對於自己的`專業根本就不懂,完全不知道他的專業培養的是什麼人才。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實啊,大三了,就要畢業了,還不知道學這個專業是能做什麼。怎麼辦?那就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老師、朋友、同學、網絡進行調查,寫一份關於通信工程專業的調查報告。儘快搞明白自己畢業後可以做什麼?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當然,這只是就業路上的一步而己。

四、缺少執行力:

很多大三的學生通過很多的渠道知道現在的壓力,知道自己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鍛鍊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且還滿懷信心的做了很多計劃。僅僅是計劃,很少人能夠排除萬難貫徹下去,真正按計劃執行並適時調整。所以,我們建議這些同學多與身邊的朋友交流,大家互相監督鼓勵。提高執行力,不要老是空想。

五、沒自信、不堅持:

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特質,現在很多大三的學生都願意到社會上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或是兼職,但是這樣的機會也不是人人都能把握的。所以很多人遇到一些失敗後,選擇放棄。從而就一直沒有與社會有太多的接觸,沒有太多經驗,也為以後的求職設了一些障礙。

當然也有很多的對自己充滿自信,堅持不懈的人,他們經常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事務,讓自己積累人脈、經驗等等,在畢業求職時增添一些砝碼。參與社會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活動,一定要好好利用。很多學生就是利用這樣的機會解決工作問題的。在這個時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或是阻礙,但是一定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會有好的結果。

六、不積極開拓視野、瞭解環境:

經常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針對學長的校園招聘會,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看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企業或是自己感興趣的崗位的招聘情況,對比一下自身的差距,可能的話還可以利用這些機會與招聘官員聊一聊,掌握一些一線信息,讓自己接下來的努力是有方向的。

七、當然還有一些要提前準備考研的;

或是有一些是要出國求學的,這些又另當別論了,不管時事如何變化,自己的事情還得自己辦,所以,不要怨天尤人,努力做好現在的自己是最重要的。加油!因此,我們為大家整理和總結了一些方法送給大家。

大學生要轉變畢業觀念,調適畢業心態。大學生羣體是個體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集多種特殊性於一身,存在着多重價值觀、人格的再構成等心理內在原因,同時存在着環境中誘發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其他羣體要低,一般的觀點認為大學生畢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等。特別是挫折心理,對大學生畢業影響最大。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大學生要改變錯誤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加強自我理解與分析的能力培養,以平常心面對畢業形勢,冷靜地做出選擇;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諸如不滿、嫉妒、焦慮、恐懼等負性情感對正常思維、決策的干擾;要打破傳統意義上的畢業"一錘定終生"的陳舊畢業觀念,建立新型的畢業觀,強化擇業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畢業觀。

應屆畢業生面對畢業形勢,迴避的應對方式雖然可以緩和焦慮程度,但作為一種消極的方式因為沒有真正解決畢業問題,長此以往是要付出較大代價的,焦慮源並不會因此自動消失,反而會對本人糾纏不休,不定期還會出現,所以必須隨時戒備。如果我們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繼續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殺自信心;如果我們反覆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帶來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舉步不前。面對全新的社會環境和嚴峻的畢業形勢,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廢食,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籤,徘徊在失敗的陰影中的做法不可取。大學生要進行心理調適,克服焦慮心理,關鍵是要轉變畢業的思想觀念。應屆畢業生要打破傳統的事事求穩、事事求順的思想,樹立市場競爭的觀念。我們生活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競爭就要伴隨自己一生。應屆畢業生求職過程就是競爭過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較理想的職業,如果缺乏競爭意識,不再繼續努力,也會失去這個工作。有競爭就會有風險,確立競爭意識,不怕風險和挫折,焦慮心理就會得到緩解。面對畢業焦慮,進行理性思考是基礎,根據情況的變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是關鍵。

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走出畢業後可能遇到的心理困境,每個畢業生應該提前做好幾方面的準備:

1、認真對待角色轉變。從走出校園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個“孩子”了,所以你不能再像孩子那樣任性、為所欲為,戒掉對他人的依賴性吧。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你要從心理上儘快成熟起來,學會獨立思考,並且儘可能在經濟上獨立起來。

2、準確為自己定位。認清自己是一件困難的事,但你必須努力去做。因為只有瞭解自己後,你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以一種理性的態度為自己規劃未來——這對每個人來説,都很重要。

3、做好吃苦的準備。不管你之前的路走得多麼一帆風順,這一刻起,請你做好吃苦的準備,因為生活的路,總是以曲折的姿勢向前延伸的。每個人在前行的路上,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這一點你不用懷疑,你能做的,就是從信念上戰勝自己,然後迎難而上。

4、不要指望一步登天。欲速則不達,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個成功都是一個一個腳步走過來的,所以,初入社會的你,請放棄那些一步登天的幻想。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5、告訴自己:永不放棄。涉世之初,你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包括工作能力的提升、人際關係的改善等等;你要面對的東西也很多,包括生活的壓力、職場的競爭等等。不管怎樣,請你學會告訴自己,永不放棄。因為,再堅持一下,希望就會在下一個拐角出現。

下面介紹一下院心協:

心協辦公室:大學生活動中心313室和314室

諮詢室:大學生活動中心315

郵箱:接受全院學生有關心理面的來稿

信箱:8166信箱解答你的疑惑和煩惱,也歡迎投稿

心靈家園:有煩惱和困惑也可以在“心靈之約”下留言

接下來在一首動聽的旋律中結束我們今天的廣播。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下期再見!

(音樂)

心理健康廣播稿8

男、女:同學們:大家好!

男:今天的節目呢,將由我院心理健康協會為大家特別製作。

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

老規矩,在節目開始之前呢,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氣情況!(音樂)

女: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係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説,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範、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着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範、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着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男: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係不和而逃避羣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髮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20xx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鬱;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係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女: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賴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着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男:為了消除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們建議:

1、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悦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2、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衞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

3、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4、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

5、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

女:我們的節目已經接近尾聲,下面介紹一下院心協:

心協辦公室:大學生活動中心313室和314室

心理諮詢室:大學生活動中心315

郵箱:信箱:8166信箱解答你的疑惑和煩惱,也歡迎投稿。

心靈家園:有煩惱和困惑也可以在“心靈之約”下留言,接下來在一首動聽的旋律中結束我們今天的廣播。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下期再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9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學者曾對心理健康的定義與內涵,從不同角度進行過多方面的闡述與探索。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衞生大會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種角度來定義心理健康。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順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綜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觀點,依據中學生的心理特徵,可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歸納為:

1.認知能力發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認知能力的綜合。中學生的年齡正處於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智力與認知能力發展正常,是中學生就學階段的重要心理條件,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衡量中學生的智力和認知能力,關鍵在於看其能否正常發揮出效能。主要標準為: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對新問題,新事物有興趣和探索精神,表現出能動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動中能夠有機結合,積極協調,正常地發揮作用。

2.情緒穩定,樂觀,心情愉快

情緒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產生的態度體驗。中學生情緒健康的內容主要有: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使自身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情緒反應適度,有適當的引發原因,反應強度與引發情境相符合;能有效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質,量,度,使其能在適當時間、場合恰如其分地表達,既能剋制約束,又能適度宣泄,不過分壓抑。

3.意志健全,有較強的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

意志是人們自覺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去克服各種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主要表現為行動的知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即:在活動中有自覺目的,而不是缺乏主見或盲目決定,一意孤行;執行決定中能及時決斷,並根據變化的外界環境隨時調整決定;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難和挫折,實現既定的目標;同時能有效地控制,調節自身的心理活動,使之符合實現目標的要求。

4.自我觀念正確,具有健全統一的個性

自我觀念是人對自身環境以及與周圍事物關係的認識,個人總是在與現實環境,與他人的相相關係中,在自己的實踐活動認識自己的。只有樹立正確的自我觀點,才能形成健全統一的個性。其一致的標準為:對自己的認識比較接近現實,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學習,現狀和未來有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和發展感;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個性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

心理健康廣播稿10

開場曲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甲:雛鷹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是主持人:XXX

甲: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心理健康的常識。

乙:先請黃靜同學為我們介紹心理病態的等級。

甲:現在,當個國小生其實挺難的,每天揹着沉重的書包上學,還要經歷小考、會考、大考以及完成各類名目繁多的作業、練習等等。

乙:如果考得成績好,那麼日日的辛苦就算沒有白費;如果考得不好,那情況恐怕就有點兒“慘”了:老師的批評,同學間的攀比,特別是家裏父母親的責難,就會一股腦兒地撲將過來,讓你躲都沒處躲。

甲:現在,社會上父母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長真正吃透了那裏面的“機密”,能夠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學、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

乙:下面請張小娜同學為大家講講國小生們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甲:總之,我們要注意培養快樂的心態去面對人生:改變考慮問題的方式,凡事從好處着想,以“太好了”的心態面對一切事物。

乙:遇到自己確實一時想不開的事情,可以找位自己信得過的師長、父母或者同伴傾訴,使自己解不開的心結得到放鬆。學會用微笑和快樂去面對人生。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

甲:下面是“好書推薦”欄目,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好書是《青銅葵花》。

乙:好書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時間過得真快,雛鷹廣播又要和大家説再見了。

甲:今天的雛鷹廣播就到這裏,

合:我們下週再見。

結尾曲

心理健康廣播稿11

A:這裏有你的聲音

B:這裏有我的聲音

A: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xxx。

B:我是主持人xxx。本期紅領巾廣播站為大家準備了專題《關注心理健康》。

A:我們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家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B: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A:智力發展水平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B:情緒穩定性是指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A:學習適應性指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樂於克服困難;學習效率高。

B: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A:社會適應性便是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

B:行為習慣即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A:對照剛才的標準同學們可以自我檢測一下,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心理小測驗,請聽題:

《當別人得第一》

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齊只得了第七。老師多次表揚小博。如果你是小齊,你會怎麼做?

B:(1)很生氣,不再理小博。

A:(2)逢人就説小博的壞話。

B:(3)大方地走過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誠地祝賀他。

A:(4)虛心向他學習。

B:(5)如果他有困難,真誠地幫助他。

A:選(1)(2),這兩種做法不可取。不理他,説明你心胸狹窄。説他壞話就更不應該,這樣做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B:選(3)(4)(5),這三種做法都很好,説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會進步更快,人緣更好。

A: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呢?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也不要對他人期望太高。

B:(2)找人傾吐煩惱,疏導自己的情緒。

A:(3)暫時迴避,將煩惱暫時放下,去做些喜歡做的事。

B:希望同學們聽了今天我們的心理健康專題能有所啟發,讓我們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A:親愛的同學們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校園芳草地,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五(3)中隊的同學帶來的兩篇優秀作文。

C:每一次相聚都是那麼短暫。

D:每一次懷想都是那麼香甜。

C:讓我們在快樂的海洋裏翱翔!

D:讓我們在成長路上攜手並進。

C:本期廣播到此結束,感謝您的收聽。再見!

D:再見!

心理健康廣播稿12

生活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我們學會保護自己,愛護自己。因為只有良好的健康狀態,才會有一個好的學習、工作狀態。

可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健康不僅僅只是身體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許多這樣的現象。有的人身體很健壯,但一生卻一事無成,甚至有的還走向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而有的人天生殘疾,卻成了演講家、科學家,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身體的強壯並不能改變人的一生,只有心靈的強悍才能讓一個人走向成功。古人有云:“力大養一家,志大養千口”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件事我必需要做—保護好我們的心靈,讓他在現實生活的戰場上變得堅強、強悍。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堅強、強悍呢?

我們首先要認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條件。在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我們不要怨天尤人,要學會分析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在尋求解決的方法。要從學會包容自己,“人非聖賢,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但也不要過分的溺愛自己,放任自己。

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當面臨困難時,我們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做,堅持去做,總會有成功的那一天。可是關鍵問題是有幾人能堅持到最後

呢?有句名言回答了這個問題,“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能堅持到最後的人並不多。因此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幾件法寶。

在堅持過程中的第一大法寶是理想。古今中外有多少成功人士,敢問誰沒有人生追求,誰沒有人生理想。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人在生活中華奮鬥,就像船在海上前行一樣,不能沒有方向,不能沒有目標。船一旦失去了方向,沒有了目標,就永遠也到不了勝利的彼岸。而我們的理想就我們人生的方向和目標。它是我們堅持奮鬥的巨的大力量源泉。“理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這就話以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第二大法寶我認為是興趣,許多人都説我有有理想。但是你自己問一下自己,你真的對你樹立的理想是你感興趣的是嗎?還你要做的事呢?有時候不要把自己要做的是當做是你的理想,因為要做的事不一定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一個人整天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而有想把那件事做的很出色,難度係數顯然要增加。對一個意志力不強的人來説,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因此在尋早自己的理想時,要找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作為自己的理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只有當你對那件事產生了興趣,你才會自己主動去學習,專心去學習,也只有這樣你才會學有所成;第三大法寶是能吃苦。因為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要想成為那個行業的高手,就會面臨很多困難,遇到困難就要解決,在解決的過程中就會有許多苦頭在等你。如果你連一點苦都吃不了,那前面所有的理想、興趣都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沒了。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一些病痛,這沒有多大過關係。有可能

這些病痛會告訴你健康的可貴。但要注意的是,保護好自己的心靈,不要讓它受到傷害。而保護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生活中磨練它,讓他變得堅強。這樣我們的一生才不會被生活中的困壓倒,才會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此致

敬禮

心理健康廣播稿13

(主持甲、主持乙):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主持甲、主持乙):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希望大家能喜歡。

(主持甲):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請聽《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並結合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我們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緒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學習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4)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5)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

(6)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主持乙):對照剛才的標準同學們可以自我檢測一下,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心理小測驗,請看題:

(主持甲):《當別人得第一》

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齊只得了第七。老師多次表揚小博。如果你是小齊,你會怎麼做?

(1)很生氣,不再理小博。

(2)逢人就説小博的壞話。

(3)大方地走過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誠地祝賀他。

(4)虛心向他學習。

(5)如果他有困難,真誠地幫助他。

(1)(2),這兩種做法不可取。不理他,説明你心胸狹窄。説他壞話就更不應該,這樣做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選(3)(4)(5),這三種做法都很好,説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會進步更快,人緣更好。

(主持乙):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呢?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

(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定得過高,根本無能力達到,卻在別人面前天高海闊地談論起來,受到別人嘲諷後,終日鬱郁不歡;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如果把自己的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2)對他人期望不要太高。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何必要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你勃然大怒時,很多蠢事都會幹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憤怒平息下去。

(4)偶爾也要忍讓。要心胸開闊,做事從大處看,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小事則不必斤斤計較,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5)暫時迴避。在遇到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些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看電影等。

(6)找人傾吐煩惱。如果把心裏的煩惱告訴你的摯友、師長,心情就會頓感舒暢。

(7)為別人做些事。幫助別人不單是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還可以確定自己的價值,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主持甲):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條心理調適的妙招:如何擁有快樂的心情呢?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1、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告訴自己:"今天我很快樂。"然後,對着鏡子笑一笑。

2、經常回憶過去美好的時光,比如,過生日的快樂情景,和同學們郊遊時的嬉戲。

3、經常默唸自己的優點。

4、看一些有趣的笑話。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

1、聽一首優美的曲子,或者唱歌。

2、去跑步、爬山,或者打球。

3、打掃自己的房間或書桌。

4、找一個信任的人,把心中的煩惱告訴他(她)。

5、將一個笑話給別人聽。

6、把不快樂的事寫出來。

想一想,你還有什麼方法?把它們記在你的小本子上。

(主持甲、主持乙):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收聽!

廣播稿二:國小生心理健康廣播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來國小生們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廣播稿14

甲、乙: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甲):我是主持人 。

(乙):我是主持人 。

(甲、乙):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希望大家能喜歡。

(乙):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請聽《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並結合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我們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緒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學習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4)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

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5)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

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

(6)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甲):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 》呢?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

(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定得過高,根本無能力達到,卻在別人面前天高海闊地談論起來,受到別人嘲諷後,終日鬱郁不歡;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如果把自己的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2)對他人期望不要太高。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何必要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 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你勃然大怒時,很多蠢事都會幹出來,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憤怒平息下去。

(4)偶爾也要忍讓。要心胸開闊,做事從大處看。

心理健康廣播稿1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韓雪):我是主持人韓雪 。

(張佐擎):我是主持人張佐擎 。

(韓雪、張佐擎):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影響國小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今天的內容比較多,請大家仔細收聽!

(韓雪)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物質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

國小生的天生素質如何發展,有賴於他的周圍環境,而其心理怎樣發展,則取決於他的生活過程。

一般來説,國小生的身心健康與遺傳、營養、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環境以及學生心理的自我強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聯繫。

一、遺傳因素

(張佐擎)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

遺傳因素是影響國小生生長髮育的重要內因之一,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機體發育的可能範圍,而外界環境條件決定機體發育的速度及最後達到的水平。

遺傳的物質基礎是染色體。

已經證實人體的每個細胞核內都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男女相同,稱為常染色體;另外一對是決定人體性別的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

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

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現已知人體受單基因決定的性狀有近3 000種,它們分別位於23對染色體的不同位點上。

人的身高、體重、體形等性狀,受兩對以上基因控制,且對環境的影響表現敏感。

通過對單卵雙生兒在相同條件下撫養和不同條件下撫養的生長髮育情況的觀察,在不同條件下撫養,身高的差異很小,但體重則有明顯差別,這説明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而體重則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由於某個或某對基因發生突變,也會造成各種先天性、代謝性疾病。

據統計,屬於這類疾病的有近三千種。

但是,遺傳也可以通過外界環境條件的改善,朝着良好方向發展。

總之,在優良生活環境下成長的國小生,他們的生長潛力能得以充分發揮,而某些不良環境因素的作用就會使國小生難以達到最完善的發育程度。

現代遺傳工程學的發展,尤其在20xx年由我國和世界少數幾個先進國家合作完成的99%人類基因譜排序,必將為今後國小生健康發育提供更積極有效的措施。

二、營養因素

食物是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重要聯繫之一。

國小生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必須不斷地從外界吸取各種營養素,作為生長髮育和維持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優質的蛋白質、足夠的無機鹽和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才能保證其同化過程超過異化過程,從而獲得正常而充分的發育;反之,不僅會影響生長髮育,還會影響健康、學習和勞動能力。

長期熱量不足及蛋白質缺乏的國小生,可患營養不良症。

早期表現為易倦怠,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體重不增或下降;重則皮下脂肪減少,肌力差,抵抗力減退,易患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疾病。

嚴重者可出現惡性營養不良綜合症,如表皮脱屑,皮膚彈性差,肌肉萎縮,並可出現多種功能障礙。

國小生如鈣、鐵、碘、鋅等營養素和某些維生素缺乏時,可影響骨的生長,導致身材矮小,

全身發育受阻,智力低下。

合理的營養能促進國小生的生長髮育和健康。

如果大量攝取動物性蛋白和脂肪,長期超熱量地飲食,也可造成大量脂肪在皮下堆積,發生肥胖。

據調查,德國肥胖男孩佔1/3,女孩佔1/5。

我國由於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的國小生也逐年增加,在7~13歲國小生中,1995年至今肥胖率有較大幅度增長,城市男孩由5.9%增加到10.1%,女孩由3.0%增加到4.9%;農村男孩由1.6%增加到3.7%,女孩由1.2%增加到2.4%。

這些頑固的肥胖者可持續到成年,這也是導致成年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三、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是國小生的第一課堂。

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融洽,關係和諧,對國小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父母的言行舉止應該成為孩子的表率。

父母要全面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信任自己,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成為可敬可信的人。

父母對孩子要有正確評價,除關心孩子學習外,對性格、品德、鍛鍊、健康水平各方面都可以進行評價。

鼓勵孩子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

特別要注意防止僅從孩子的學習成績去評價好壞,更不能施加壓力,使他們產生緊張感、壓迫感甚至恐懼感。

總之,父母對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能有脱離實際的過高要求和急躁情緒,避免引起與孩子之間關係的緊張、對立。

四、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它的組織體系、管理制度、人際關發展。

國小生中的不少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問題本身往往就是學校工作中的缺點、錯誤甚至失策所造成的。

因此,學校應當從衞生保健和教育的立場出發,通過各種有效的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疏導,對各種心理障礙進行預防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充分發展國小生的智能、情感和意志。

師生關係緊張是引起學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教師如果自己心理失調,他們是不會理解學生的行為的,不但在學習上不能幫助學生,並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會起相反的刺激作用。

為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施加有益的影響,教師首先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

教師的職業要求其本身具有高度健康和穩定的情緒,對學生抱有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自覺地將個人的不健康的情緒消除在課堂之外。

教師個人品質的不斷改善,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課堂上民主的、寬容的、循循善誘的、深入淺出的、公正和熱烈的氣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促進作用;相反,專制的、過分嚴格的、不平等和冷漠的氣氛,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消極作用。

實驗證明,教師為中心的專制作風,割斷了師生之間的聯繫,造成學生的心理緊張、神經過敏和相互攻擊。

相反,師生之間的民主氣氛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社會環境因素

(韓雪)社會環境因素對國小生的生長髮育的影響是綜合性的。

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生活條件、環境污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有些直接影響學生的生長髮育,有些通過中間環節發揮作用,形成一個複雜的影響生長髮育的生態體系。

如貧窮、營養缺乏、居住擁擠、缺乏必要的衞生設施、缺乏衞生知識、離婚、性病、子女過多、經濟危機等,不僅常見於發展中國家,就是在較富裕的國家,這些社會因素對兒童生長髮育的影響也是明顯存在的。

社會環境因素對兒童生長髮育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社會制度,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社會政治、經濟條件。

優越的社會制度能為廣大國小生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教育等條件。

我國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各項事業飛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而促進了國小生的生長髮育向更高標準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