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倒筆懸書

來源:文萃谷 2.92W

混沌初開,羣山生長。有山形如香爐,天有定數,為香煙繚繞之地。

經典散文倒筆懸書

相鄰有山,名曰牛心。不甘人後,與香爐爭鋒。天神震怒,揮錘打擊,從此牛心山降山為坡,守在香爐之旁。

這是一座其貌不揚的小山,狀如筆頭,直指蒼天。古人將其喚作“倒筆懸書”,是書寫聲討天庭的檄文?還是書寫憤懣怨懟的日記?如今的慶嶺人,卻以旖旎的想象,用這支如椽巨筆,書寫一篇改天換地的錦繡文章。

“三山兩槽”,不是窮山惡水的縮影,而是上天賜予的風水寶地。

先拜峨眉山,再拜香爐山的歷史不止於傳説。香爐山上紫煙輕繞,風中隱約傳來晨鐘暮鼓,登高遠望,歲月煙塵中,羣山來拜,“五虎上將”,雄姿英發,仍在鎮守西南半壁;九道拐上,猶見昔日香火鼎盛的遺蹟。

山下有一彎碧水,七仙女下凡沐浴,陶醉於湖畔旖旎風光,而坐騎的白馬,被羣山間這一汪寧靜清澈的湖水吸引,依湖而眠,忘歸天庭,天明之時,石化為山,永生相伴湖水。一池碧水,至今流傳“白馬眠池”的優美故事。

對這池湖水慧眼獨具的,還有那隻自天而降的金雞,築巢於廟,佈施人間。貪心和尚鑿雞窩,惹怒金雞從此去。戒貪的警示竟然隨手可拾,和流米寺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先有寺還是先有雞,古籍裏無跡可尋,“金雞來儀”卻口口相傳,讓人歎息。

池旁有溪,名曰梅橋,是曾經梅花遍溪?還是橋畔有梅姓的村姑浣紗?如今已不得而知。梅橋溪畔,五尺古道從歷史走進慶嶺,又走過慶嶺,那些南來北往的馬幫早已消散在歷史的煙塵裏,留下被時光踩得凹凸不平的青石,早已被黃土掩埋,唯剩一闕斷章,讓人懷想舊時的繁華,那條蜿蜒的古道,也是一條綿延的五線譜,每一塊青石,都是一枚青銅編鐘,每走一步,都會踩出厚重的音符。

五尺道旁,有三眼古井,供旅人飲用。趕馬人汲水的.古井裏,曾經照見的是滿眼的疲憊,如今的清亮裏,映出的是一地奼紫嫣紅,海棠、菊花、三角梅…….在這初冬的蕭瑟裏,彷彿季節錯亂,枝頭還殘留桂花的清香,枝繁葉茂的藍花楹讓我懷想,如雲似霞的唯美,春天,春天的慶嶺,春天的梅橋溪,不就是一座紅樓裏的大觀園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人,如今都成了花農,侍弄花草,伴花而眠。昔日古道茶香,如今四溢花香。真想,做一個花農,棲息花間。

文武荷花,田園景色醉了遊人;鳳凰山上,遠去的鳳凰正歸故里;蓮花峯巔,馨香的梔子花滿山崗……綠韻花香,綠韻花鄉。

倒筆懸書,書一篇錦繡文章。醖釀千年,飽蘸濃墨,藍天已鋪展開一張巨大的宣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