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溝那洞那人的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84W

趁着假期,我回了一趟家鄉

那溝那洞那人的散文隨筆

我的家鄉地處黃土原上。地理書上講這黃土原是幾萬年來被風颳來的黃土堆積成的。又因有流水沖刷,在這原上就形成了一道道溝壑。這溝或深或淺,交錯縱橫,把這平整的黃土地分割成不同形狀的條條塊塊。家鄉的.人們出門翻溝越嶺,就成了家常便飯。後來因為填溝修壩,修路架橋的多了,人們又有了各種車子做交通工具,很多溝路慢慢也都荒棄了。我家附近的那條溝路就是這樣。

這黃土的直立性很好,在土溝土嶺裏,常能見到一些陡峭直立的土山,穩固得像石頭一樣,想要挖倒它都費勁,不用擔心滑坡塌方。勤勞智慧的家鄉人在這黃土坡上依溝靠崖的挖出很多土洞,這土洞堅固耐用,經久不塌,大熱天干活累了可以進去乘涼休息,下雨天可以進去避雨。

小時候這土溝土洞就是我們的樂園,除了和小夥伴們翻溝進洞地玩耍,做遊戲外,我們還自己動手挖過一個洞。記得那時挖洞的想法萌生出來後,和小夥伴們一説,大家都來了勁,好像要做一件很神祕偉大的事情。那一段時間,每天吃完飯,大家就悄悄的帶出工具來,去村外溝裏,選了個不易被大人發現的地方做洞口,開始了童年時代最偉大的工程。大家你挖一會兒,我挖一會兒,後來洞越挖越深,挖的同時需要專人把挖下的土運出洞外去,我們就有了運土員、挖土員、服務員、隊長的分工。每天施工結束,還要把洞口和挖出的新土用柴草掩蓋一下,防止被大人發現。

我們原計劃要把這洞挖的跟電影裏的地道一樣的呢,但小孩畢竟是小孩,單調辛苦的勞作慢慢消磨完了大家的興趣,這項工程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次回家,帶兒子去溝裏閒轉時,無意中竟發現這洞還在,驚訝之餘,不由得為自己的童年壯舉自豪起來,正想給兒子大講一番呢,卻發現他對此並無多少興趣,着急想回家去打遊戲呢,他有他自己的童年。

回家路上,遇到一個兒時一起挖過洞的小夥伴,除了頭髮變白變少,他還是記憶中的樣子,他正忙着有事,儘管多年不見,猛然遇到有些激動,我們還是僅寒暄幾句就分手了。

匆匆幾天假期結束,我又帶兒子離開了家鄉,回到工作着的異地他鄉去。再見了,家鄉;再見了,那溝那洞那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