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家眼中的自己隨筆

來源:文萃谷 1.3W

胡老師的《美術家眼中的自己》一課,用全新的教學設計理念,給我們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術鑑賞課。

美術家眼中的自己隨筆

自畫像是美術作品中表現比較多的一個主題。很多自畫像作品不僅是美術家的自我認同與角色定位,還通過其反映了美術家濃縮的人生,透過美術家的自畫像,往往能夠較真實的把握美術家的審美趣味和人生理想,甚至還能粗略的勾畫出美術家的生活情狀。另外,每個不同場景中美術家自我的表達又是不同的,這也反映了文化的影響和地域不同帶來的作品上的變化。

在這堂課中胡老師首先從學生的自我表達展開本課的教學,結合具體美術作品的分析,來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本課的主要思想和內容。比如導入環節從玩遊戲“猜測他的人生”開始,通過設問、討論、交流,總結出:照片是真實的形象,而自畫像則是一面鏡子,是真實的'內心獨白,展現了美術家眼中的自己。透過自畫像往往能夠比較真實的把握美術家的審美趣味和人生理想,甚至還可以粗略的

勾勒出美術家的生活情狀。從而引出課題《美術家眼中的自己》。

本課教學中,胡老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通過歷史背景的講解來加深學生對美術家的自我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問題的認識,運圖片等直觀演示、啟發式教學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開展對不同作品的比較和作品的評論。必須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教學手段,最大限度的強化學生的視覺審美感受,努力做到課堂欣賞教學與組織課外活動相結合,提高鑑賞能力,幫助更好的汲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中所藴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於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美術自畫像題材的欣賞課以前很少聽,但通過觀摩胡文潔老師的《美術家眼中的自己》一課,收益匪淺,就像胡老師課題小結中所説:“透過藝術家的自畫像往往能夠真實的把握藝術家的審美意向和人生理念,甚至還能粗略的勾勒出藝術家的真實生活境況。因此,無論是正面的表現還是側面的形容都傳達着藝術家的人生信息。也因為這樣,在照相技術、數碼技術氾濫的今天,肖像藝術之所以還能長存與發展延續,就是因為:藝術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