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家香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1.47W

很自然的,一想起家鄉,你的舌尖開始咂動,有温潤的液體泌出——想起了家鄉的各色美食,在異國他鄉花再多錢也品嚐不到的地道味兒,時時在心裏夢中流連。

家鄉家香抒情散文

我的家鄉長汀,客家首府,沉澱千年的客家菜尤為外人銘記。往往我一説自己是長汀人,對方便興致勃勃地如數家珍:白斬河田雞、肥而不膩的梅菜燒大塊、醇香的客家酒釀……邊説邊嘖嘖回味不已。

以上所舉都是大菜、葷菜,長汀人好客,待客必傾盡所有。然而道地的長汀人是偏愛小吃的,肯下十分功夫,做得精細又入味。譬如,農家極常見的薯,決計不肯直接煮熟吃,有斬成一段段炆骨頭湯的,更多的是細細刷成薯漿,擠成丸子或煮或炸,或者攤在熱油鍋裏煎成焦黃的薯粄,配米酒“對鍋吃”,色香味俱佳。

但我今天要説的是兩件極平常的食材:豆腐和地瓜粉。

長汀因豆腐乾而聞名遐邇,是名副其實的“豆腐城”:沿街擺着一溜兒豆腐攤,賣白豆腐、炸成的豆腐線角或三角豆腐角、長的方的鹹的辣的風味各異的豆腐乾,旁邊還有一瓶一瓶的豆漿;小巷裏常有腳踏三輪車叮叮響着穿過,後面載着個木質飯甑,那是賣入口即化的豆腐腦的;隨便蹩進一家飲食店,鍋裏必定滾着骨頭湯炆豆腐或豆腐角,豆腐被炆得起“蜂子洞”,筋道耐嚼,湯又乳白爽口,鮮香得緊。

“東坡豆腐”實不稀奇,更好吃的是“豆腐丸”。把豆腐搓在漏網上磨碎,拌上適量的地瓜粉攪勻,放進開水鍋裏蒸。起鍋後,配上熬好的`鹽湯,或是等冷硬後加入紅蘿蔔絲香菇肉絲等炒着吃,便把山區的柔韌與沿海的鮮美完美結合了。其中豆腐與地瓜粉的比例全憑自家“手勢”,要韌滑而不生硬卻不易。大凡客家婦娘都會蒸豆腐丸,是年節下必備的菜餚。

單單地瓜粉做成的“珍珠丸”更值得稱道。在地瓜粉中倒入滾燙的開水,趁熱用冷水浸濕的手攪和擠壓,再握緊雙手擠成一個個小丸,投入剛起泡的水鍋裏煮熟後撈起來,把魷魚絲肉絲蝦米等作料爆炒後加入小丸煮入味後起鍋。好的“珍珠丸”就像黑珍珠一樣油光水滑,又晶瑩勻稱,一見就胃口大開。不手腳麻利些盛,滿滿一大盆“珍珠丸”上桌,不一會兒工夫便底朝天了。

地瓜粉是長汀人日常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豬前腿肉拌上地瓜粉蒸,下面墊些幹豆角豆豉什麼的,是老遠便聞得出香味的粉蒸肉;抓好地瓜粉的豬肉牛肉,放進鍋裏氽,再撒些自家後院的小葱,便是隨時隨地能喝上一碗的“兜湯”;地瓜粉加入幹蘿蔔絲捏成餅狀炸成的“炸肉丸”,一咬,“吱”的一聲,滿口酥油……

我有不少親戚朋友外出打拼,難得回鄉,便急不可耐地扯上我走街串巷遍尋這些小吃,非吃得飽到“喉嚨頭”,才心滿意足地拍拍滾圓的肚皮:“今天,可算過了癮……明天,後天,我們再去吃……”

其實,家鄉應該寫作“家香”,停駐在舌尖,更永駐於心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