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得仁山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1.01W

一、水韻代村

家鄉的得仁山抒情散文

我有幸趕上了一場代村老街的雨。

雨中的老街寂寥如江南的雨巷。彷彿那雨已經在這裏飄了上千年,灰色的屋頂和街道在雨水的滋潤下,呈現着暗青的光色。細雨中有緩緩而行的身影,沒打傘。雨一陣急一陣緩,急的時候人就站在街道中段的一處拱門下,高出地面三兩級台階,抬眼可見主街道的兩端。紅色的燈籠、各店鋪的廣告布幡以及木桌木凳都在雨中靜立。許多門簾掩映下的店鋪,看不出是開着還是關着。也有把門簾掀起木門打開的,昏暗的店鋪就面向街道敞開。店裏沒有人,吆喝幾聲也不見店主的影子,於是,瀏覽一下那些精美別緻的小工藝品,一抬腳,就又站在老街的街面上。

若是在晴好的下午,這個時候應該是人影幢幢了,各家店鋪也都緊鑼密鼓地準備自己的生意,燈光打起來以後,這裏就會是一個喧囂熱鬧而擁擠的夜晚。但雨中的老街更添幾分古韻和雅緻,老街,終於可以放慢節奏來安享自己的寧靜。尋一家合口味的飯鋪走進去,老闆熱情地打招呼,這算的上是為數不多的生意興隆者。店裏有三個食客,好像是外地人,不怎麼説話,吃完飯不急着離開,靜靜地坐着,彷彿在等雨停下來,又像是藉着這間屋子來聽雨。 雨從屋檐滴落下來,落在每一塊具有詩意的青石板上,彷彿在幽幽講述着古老的往事。人,處在純淨的時空裏,純淨地心事也擱不下,只做着一個恍如隔世的夢。

老街雖“老”,卻是後來修建的。在代村國家農業公園,最早把人們帶入清涼世界的是修竹成林,依水為岸的“竹林水岸”。無論春秋還是冬夏,走進這裏就走進了一個幽靜涼爽的世界。一條水泥路又分出幾條枝杈,迤邐蜿蜒地在竹林深處穿行。每條小路的兩側都有淺淺的水槽,水雖淺不能覆足,但一年四季冰涼透骨,彷彿吸納了竹林的青翠和天地靈氣。

沿水流而行,在竹海里暢遊,透過密而直的竹竿,不時會有青亮的光線透進來,順着光線尋去,很快你會發現其實那是一片水,水面不大,岸邊有綠樹紅花和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石塊,在它們和竹林之間是用小型磨盤排起來的小路。雙腳踩在那些曾經打磨過尋常生活的磨盤上,你會恍惚間又回到童年,已經久遠了的村莊和煙火重新又在記憶裏如畫卷般地展開。由水面延伸開去的,是利用天然的水溝改造而成的溝渠,兩岸長滿了葱鬱的植物,春天到來時,會盛開一種叫小王子的紅花。溝渠上架三兩木橋,幾步踏過去,便在花木掩映下又一頭扎進了另一片綠色的海洋。溝渠一路向西一路歡歌,於竹林水岸的西出口成為一道暗渠,繼續着它的行程。

出竹林水岸,南行不遠,便是堪稱公園濕地的偌大水域。這裏路路相通水水相連,更有木橋在水面之上曲折宛轉。水與水相連的開闊地帶,是綠草茵茵的土坡,奼紫嫣紅的花卉和供兒童玩耍的鞦韆。因為水的滋潤,初春的寒冷還未褪盡,這裏就成為各種挺水植物的樂園,那些形體優美歌聲悠揚的鳥兒們也率先奏響了春的交響。新生的蒲清秀温潤,微風吹過,清晰的倒影在清波里婆娑搖曳,而水面與蒲的交際處,恰似娉婷女子若隱若現的婀娜腰肢,給人不盡的美感和暢想。鳥兒們忽而這邊一聲,那邊一聲,像自語又像互應,忽而高高飛起又陡然落下,只那驚鴻豔影,令整個湖面為之顫動。

燈光節的夜晚,這裏更是多姿多彩,璀璨斑斕,各種造型和寓意的燈光爭相閃現,水上水下交相輝映,晚風習習裏蛙鳴如歌,空氣中瀰漫着禾木的清香。遠遠望去,密集的燈光如銀河墜落,代村公園猶如夜晚一顆耀眼的明珠;置身其中,又如夢似幻,分不清天上人間,今夕何年。

入夏以後,這裏又成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人間佳境。“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葉之美花之美,還不都是仰仗了這一池清水,就連那弄蓮之人也温柔嫻靜,楚楚可憐。一樣望不到邊際的水面之上,碧如玉盤的荷葉,皎如明月的荷花,似舒袍廣袖、纖指細腰的仙子,或婷婷而立,或翩翩起舞。引無數的遊人流連忘返,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畫家們把這裏作為寫生基地,用一支筆把眼前的荷園變成水墨的江南,也有攝影愛好者們,晨光裏,月色下,捕捉稍縱即逝的絕美瞬間。荷花會持續開到初秋,到那時,荷花零星,蓮蓬高挑,荷葉已是凋敝跡象,清澈如鏡的水才高調成為景色的主角,那便又是“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開闊與深遠了。

所以,説代村,還是先説説代村的水吧。一個地方有了水,即便不能親臨,人們對它的想象也會柔波盪漾。

二、花漾代村

春有油菜,夏有荷,秋有葵花,冬有蘭。想看花,來蘭陵代村吧。

冬天是拖泥帶水地回去的,春天是蹣蹣跚跚地來的,你幾乎被這種反覆折騰地失去了耐心,忽一日陽光明媚,惠風和暢,看着窗外白亮亮的光景,你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想代村的油菜花開到啥模樣了呢?於是,撲稜起身,換上輕裝,一路春風地直奔而來。到了你才發現,自己是春天的遲到者,萬畝油菜花海里,已經那麼多人在暢遊了,男男女女骨骼清奇軟玉温香,孩子們像蝴蝶一樣在花間飛舞,咔嚓咔嚓的拍照聲讓整個花海都喧鬧了。但主角不是他們,是油菜花。本來,青嫩的綠葉,柔嫩的明黃,是可以用清秀來形容的`。但這麼多油菜花挨挨擠擠地在一起,卻是如此得熱烈蓬勃,浪花一般盪漾着從人們的眼前、腳下歡快地向遠方湧去。你突然明白,原來所有陰暗的日子都不是無緣無故,是陽光躲過人們來討好這些我見猶憐的油菜花了,於是,蜷縮了一冬又追逐了半個春天的心情完全被眼前的明亮給攤開了,心底的折折皺皺都舒展着在陽光下翻曬。“等閒若得東風顧,不負春光不負卿”, 你的春天或許就是從那一天才真正開始的,你的心就不止一次地往這裏飛。當蛙聲越來越密集,當女人們的着裝由單衣薄成了輕紗,當陽光和油菜花的親吻結晶成莢,你就不知不覺被時間推着走入了盛夏。

夏天的代村是荷花的盛事。人們或許會錯過她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會錯過她的小如青錢的水上漂,但絕不會錯過“亭亭淨植不蔓不枝”的“蓮葉何田田”。荷葉層層疊疊,高高低低,或含苞欲放或嬌妍正好的荷花搖曳其間,如素衣粉裳的萬千仙子翩翩起舞。走在被荷葉掩映的木橋上,猶如置身人間仙境,淡淡的荷香瀰漫空中,深深地吸一口,身心都被滌盪地輕靈明淨。有多少痴情的女子,希望自己能如荷,不染塵埃,不惹俗念,但既已為人,又如何能為荷,即使成荷,也是最不能心無旁騖的那一朵。於是,又輕輕哼起那首《蓮的心事》,歌詞裏字字句句都是塵世。

清晨,這裏會有晨練的人們,沿湖邊小路或從湖心橋穿過,他們的腳步無不矯健有力,人也輕快自由。這裏也是畫家和攝影愛好者的福地,他們用手中的筆和攝影機將美定格。為了抓住瞬間的靈感,他們不惜等上好些時候,甚至會動用輔助工具,把荷葉荷花調到最美的角度。滿滿的一時令你找不到合適的方式來抒懷的美,就這樣在他們手裏唯美浪漫而又清潤着。忽然你就聯想到“江南可採蓮”的生活畫面,或者更想填一闕關於荷蓮的詞。當你滿腔幸福或幽怨地從身旁經過,你也成為風景裏適可而止的點綴。

時令進入八月,儘管還酷熱難耐,但立秋已過,也算是秋天了,盛大的葵花節由此拉開帷幕。天南海北的遊客慕名而來,使得代村公園遊人如織,熱鬧非凡。萬畝葵花名不虛傳,從高空俯瞰,可以清晰地看到葵花迷宮和太極八卦圖。清晨太陽未出,夜露深濃,排列整齊的向日葵,像威武之師的方陣隨時等待檢閲,又像是虔誠的信徒,莊嚴肅穆地等待神聖時刻的到來。彼時,你不禁油然而生對生命的敬畏。或心中默唸“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的千古名句。

隨着太陽的升轉,向日葵也開始它不為人察覺的舞蹈。那是一場多麼盛大的感動啊!千萬朵葵花就是千萬個笑臉,千萬個笑臉就是千萬顆太陽。 八月的天地間燃起梵高筆下熱情的火焰。夕陽西下,餘暉脈脈,向日葵又像一位思想者,謙遜地垂下了腦袋,無邊的時空都在它凝重的沉思中安然入定。

向日葵收穫的時候已是秋風颯颯,到滿天飛雪時的蘭花盛開,這段時間你要有足夠的耐心來等待。之前,無論你讀過多少關於蘭的文字,賞過多少關於蘭的畫作,或許你也親自侍弄過一兩盆自認為還拿得出手的蘭,那都不足為奇。當你冒着嚴寒趕赴代村蘭花節,那才是真正的文人雅趣。蘭生陵上,有王者之香,儘管一代風騷的屈原將此地命名蘭陵時彼蘭非此蘭,但因蘭在文學上的尊貴地位,將其選為蘭陵的縣花也是實至名歸。代村的蘭花,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名品,又聘請專家駐地研發新品。蘭花在春節前後齊齊開放,為老百姓的傳統節日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流水般的旋律還在古箏上流淌,彈箏的少女亭亭似月,嬿婉如春,選一僻靜處獨坐下來,隨手從身旁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讀幾頁文字,喝一杯暖茶,你便可以靜享自己的安閒時光。

總之,在代村,遇見,就是一場一場的花開。公園裏那些更多更多的花,隨時隨地都會吸引着你的眼球,調節着你的心緒。不消説華麗的鬱金香,紫意盈盈的馬鞭草,葳蕤繁密的薔薇,只公園主幹道兩側的國槐,當花蕊落地時,輕輕拈起一撮,就如同隨手拾擷了一地細碎的光陰,那種花開花落總關情的感動,會在你心頭久久迴盪。

三、農情代村

沂蒙老街,一個體驗鄉愁的地方——僅這一句話,就讓我對老街念念不忘。不忘的,不是令人垂涎的小吃,不是琳琅滿目的商品,而是於老街街道穿行而過的感覺,是對童年記憶裏農村生活的眷念和回望。

那時,房屋矮小,不規則的土路,鄰居門挨着門或是斜對着門,從這個門檻走幾步就踏進了另一個院落,在院子裏端着碗也可以和牆那邊的人説道説道土地和莊稼。那時月光比燈光要亮,像灑下了一地碎銀,裝飾着農人的夢鄉。老街,雖然很多細節適應了現代人的生活,比如街道鋪的整齊又平坦,安上了自動售貨機,現代化的廁所,中西餐廳和書屋的結合,但偶爾的一什一物依然會帶給你迢遠的想象。 酒肆裏飄揚的酒香, 人力車在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吆喝聲,老戲台嗯嗯啊啊地把你帶回到那些偎着草垛或伏在父母膝頭聽戲的夜晚,婦女們做女紅時穿針走線的聲響和燈光的火焰一起在寂夜裏跳躍,老黑的竹筢上還纏繞着莊稼秸稈的清香。就像任何一個人的一生永遠擺脱不了他幼時的影子,一個農民或農民的後代,即使他成功躋身於城市,但依然像隨時搬家的蜜蜂 ,在他的回憶裏無論如何也不能沒有農村和土地。他們把祖輩傳下來的那一畝三分地稱為老家,即便它早已不屬於他,沒有了老宅甚或一根草棒,但他依然稱之為老家,老家就是一個在心裏永遠也不會消失的地方。我雖然紮根不深,但也曾風風雨雨躬耕于田園,農民的血脈在我的身上留下根深蒂固的烙印。所以,我固執地認為,鄉愁,根源於農耕,農民之於土地,是一種生命的植入,牢不可摧。世世代代在城市裏輾轉的人,不會有這麼濃重的鄉愁。

代村國家農業公園,最吸引我的自然還是“農業”這一主題。在這裏,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名貴花木和水果,蔬菜實現了有機栽培和無土培養,西紅柿可以像葡萄高高架起,辣椒可以像樹一樣生長,如娃娃如枕頭的南瓜可以大如磨盤。無論蔬菜和水果都既可以觀賞又可以食用,漫步其中你彷彿又回到自己的菜園。

走進農展館,迎面而來的是高大的“天下糧倉”,帶給人濃郁的農耕氣息和豐收的殷實感。商業一條街裏各種店鋪作坊分列兩旁,真實地再現了漸行漸遠的生活場景。蘭陵美酒館見證了蘭陵美酒輝煌的歷史。鐵匠鋪的煉爐裏,紅紅的火焰還啵啵作響。 木工房的師傅正投入地工作,彷彿能聽見“哧——哧——”的鋸木聲,空氣裏散發着木質的清香。藥鋪裏的先生,煞有介事地坐診。裁縫鋪裏俊俏的小媳婦,正着一身水綠滾金邊的中式絲綢裙裝,神態安閒地鋪展着藍色印花棉布。街道的盡頭是一所典型的農家院,低矮的草房,簡易的鍋棚,泥支的鍋灶,老式的風箱,院牆上還掛着蒜辮,竹篦,水瓢等,房後有綠樹掩映,院內置一座石磨。一切宛如昨日,鍋棚上空還縹緲着裊裊炊煙,圓圓的磨道上還有年少時半夜爬起推磨的腳印。

當人們穿越而入“農耕時空”。抬頭望,雪白的牆壁上是漂亮的篆體書法:順天時,因地利,中人和。千百年來人們從勞動中得來的這些樸素的觀念和信條,如一輪皓月普照着蘭陵大地上的眾生萬物。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勞作畫面,不正敍説着這塊神奇的土地從茹毛飲血的蠻荒走向富庶文明的現代,從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到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再到今天現代化農業的悠久歷史嗎? 而那些陳列的農具,無不凝聚着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每次來,我都會在此久久駐足,想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漫長而艱苦的農耕時代在若干年後只能以“文明”的字眼在書籍裏存留,對苦中作樂的田園牧歌的熱愛也更加的洶湧澎湃。

前段時間,陪着父母重遊代村。逛完老街,走過竹林水岸,又看過荷花,我説這裏多好啊!母親卻説:不好,還是館裏有大花轎的那地方好。父親也應和道:館裏好,還是農展館裏有看頭。隨即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起那些他們認為我不懂而實際上我熟悉它們就像熟悉村頭的秋風一樣的農具。五月裏,因天不作美和我們的忙碌,使父母失去了一次來這裏賞花的機會,本來,這次想做彌補,可我卻猜錯了他們的心思。夕陽下的父母蒼老而疲憊,但當説起這些時,他們卻是那麼的眉飛色舞,神采飛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