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學習如何修行

來源:文萃谷 2.57W

曾經看過一個開釋的光碟,於是知道了“修行”一詞,但是仍不敢輕易就説自己是在“修行”,權當是學習如何修行好了。其實人生在世原本就是一個學習如何解脱煩惱的過程,只是如果不修行、不修福報、不修智慧,很可能是會陷入越學習越煩惱的境地。有人批判唯心主義不可信,唯物主義不相信來世輪迴,但老夫以為倘若連今生的煩惱都不能解決,又何必一定要牽強着去談來世呢?佛説不必執着。

經典散文:學習如何修行

某次搭乘公汽,與一羣福友恰巧同車,聽了她們唧唧喳喳的一翻議論後不禁心生憐憫。因為這羣福友正要去往某寺廟參加什麼法會,而在議論的過程中福友們從很友好的交流逐漸演變成了攀比,因為每個人對人生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所以在對佛的虔誠上產生了分歧。但到底是在學習修行的人,短暫的分歧後福友們轉而歎息人生的慾望太多、煩惱太多,不知道是哪位福友喊了一聲,其實師傅們還不是有煩惱!

於是眾人釋然,釋然之後接着議論廟裏的某些師傅與社會上的人打架,還做了如何如何的事情云云。女人閒扯本就是很無厘頭的,東扯西拉之間顯盡世相的悲歡離合。老夫之所以心生憐憫,便是因為看到這羣正在學習修行的人,理不順自己的思路,見山是山、看水是水,便難免困惑而妄議,唉……怎一個苦字了!但,且慢,老夫此時的憐憫心理又何嘗不是其中一苦呢?世相如此,老夫如此。

身在凡俗中的人就如同生活在一團亂麻中,外在的侵襲無時無刻不在給予人煩惱,情感、慾望、包括善良的願望都在人的心裏留下一個又一個結,心有千千結、世相亂如麻,所以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嗔、有人痴,而這些煩惱痴怨又從任何一個方向向與之無關的人侵襲,千千結以幾何基數不斷擴散,或許這是蝴蝶效應也未可知。學習修行的人並不因為自己的修行就能脱離了世間的`繁雜,學習只是希望能減少一點煩惱而已。

自己尚不知何為,如何去度了他人?學習修行的人首先要修自己的心性,在對世事一知半解的時候就高談闊論,説的再多也沒有將所學有所用。因為是非皆因口出,這個是與非可能只是感悟,但是人與人不同、感悟與感悟也不同,如何能説出個是與非來呢?所以出家人多愛清淨,遠離人羣的紛紛擾擾大約可將心裏的千千結稍微淡化一點。結是解不開的,至少在這個時代,沒有頓悟也找不到往生。

但學習修行於入世之人的意義在於,所學可以開闊心境,在遇見萬種煩惱時候能找到一個自我釋放的依據,因此而讓心境愉悦。師傅有止禁與開禁的時候,也就是説出家人尚不是任何時候皆可與人交流,那麼學習修行的人又怎可憑藉一知半解去幫助人呢?或許那幫助是善意但未必有效果。敬畏心時常提醒着學習修行的人,你所知未必知,你所悟未必悟,牽強附會的善意行為很可能亦是煩惱的起源。

尋找本我是誰,身在世中的人往往很懵懂,沒有修到足夠的智慧瞭解本我。而看塵世間的種種又在暗示着彼此之間的並無本質的區別。生命都是那般潮起潮落,流星消逝前總會閃耀出光芒,人為了食色性而勞碌似螻蟻,每一個生命都擁有着一個千千結,而每一個千千結上都有一個生命在輝煌。學習如何修行固然需要適當的交流,但是如果説到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不如緘默、沉思,迴歸自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