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味道散文

來源:文萃谷 2.37W
酒的味道散文1

我天生就有酒量。女人天生三分酒量,我覺得自己有五分!呵呵。也許另外兩分和我的名字有關:標標準準的男孩名不説,很多人竟然開玩笑“五糧液的妹妹六糧液”。

酒的味道散文

我第一次和酒相遇時我大約三歲不到,我吃辣椒後辣得直哭,大叫要喝水,父親當時正在喝酒,用的是大碗,碗裏清清亮亮的半碗酒。我看見以為是水,就端起來喝了一大口!在家人明白後酒已經進了我的喉流進了我的胃最後淌進了我的小肚肚。我皺皺眉竟然沒有哭,在他們驚恐的眼光中我居然又喝了第二口,然後才哇哇大哭:不是水,我好辣。看看我就這麼笨,連酒都要嘗兩次才知道不是水!從那時起,我就知道有酒。知道酒也是辣椒的味道!

後來,我就偷偷地喝父親的酒,每次一小口,他們就發現不了,可是慢慢地也就發現了。一瓶酒沒有了一大半啊!自然我就是那個小偷,不用審就自己招了。那時我覺得酒是快樂的味道,每次都偷偷地聞偷偷地喝偷偷地笑!

我在老舅家住時已經是十五歲的少女了,我有一個表妹小我一歲,我們經常一起做一些在大人眼裏亂七八糟不可理喻而在我們眼裏卻天經地義自自然然的事情,偷喝酒偷抽煙也就是不會少的。我們把酒倒在一個墨水瓶裏放在廁所裏再尋機會拿出去喝,(我的老舅管得絕對地嚴,要想偷酒出去是頗費了我們一番周折,所以才放在那地方,誰也想不到。哈哈哈,聰明吧?)我們在陽光明媚的春天,喝着酒説着少年特有的煩惱,偶爾還有一滴眼淚就酒。那時的酒,是少年強説愁的味道!

後來成了一個小家立了一份小業,酒就淡出了我的生活。我身邊的人幾乎不知道我會喝酒,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忘了酒的味道。

在工作幾年後我去外地進修一年,思念家裏的丈夫,牽掛家中的幼兒,於是又和酒死灰復燃了。在那個小餐館裏,和一個同樣心境的朋友,默默的喝酒,喝下的是我們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那時我喝的酒就是思念和牽掛的味道!

前兩天同事聚會又逢五一,所以就開懷暢飲。喝酒的人都知道,勸酒敬酒的理由五花八門數不勝數,你不喝下別人不會善罷甘休,再加上我的老公在場,自己也好喝酒,所以就不計後果的舉杯,還真以為自己就是一酒仙!幾個小時下來,我的清醒就沒有了,糊里糊塗的回家,迷迷糊糊地倒在牀上,就徹徹底底的沒有了記憶!第二天看見不堪入目的衣服,看見老公處理過的地,才知道自己是在折騰了一番後才睡着的。老公笑我:酒醉後真的難得服侍,又哭又鬧,一會兒水一會兒果!我低頭不語。酒的味道,是愛和包容!

酒,我和你是有緣呢還是我的一廂情願?你那豐富多彩的味,讓我迷。也讓我怕!只愛你的某幾味,可否?

酒的味道散文2

身邊有朋友經常説紅酒都一個味兒,有時還會補充説“紅酒不好喝……”但對資深葡萄酒愛好者和品酒專業人士而言,買紅酒除了因為紅酒好喝,還因為紅酒的風味多種多樣。

人的品鑑能力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只要遵循以下幾條建議,任何人都能成為享受美酒的品酒人士。

很多人抱怨“紅酒喝起來都一個味兒”,本質上在於他們喝的酒,不光一個味兒,根本就是同一 款紅酒。即使買了不一樣的牌子,付了不一樣的價錢,最後得到的卻是同樣的酒。

市場上很多廉價的紅酒,都來自原產地幾家大型酒廠代工的貼牌酒。很多人覺得波爾多聽起來很有名,所以每次買酒都是尋找正在促銷的波爾多紅酒,買來的酒雖然酒標不一樣,卻都來自那幾家大酒廠,味道自然沒有區別。

下次購買時,適當涉獵一些其他的產區和葡萄品種,你會發現,紅酒的風味是千差萬別的。

紅酒經不起高温或者陽光直射。

如果把酒隨便放在客廳的某個角落,一個高温的夏天,就能讓真拉菲喝起來和假拉菲一樣有苦澀感。

葡萄酒最好在恆温、恆濕的環境下避光存放,温度也不要超過20攝氏度。在家裏儲存時,如果打算在兩三個月內喝掉,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

作為權宜之計(防

止異味污染,酒瓶最好先用保鮮袋包裹起來)。如果葡萄酒想保存一兩年以待重要場合享用,就要買專用酒櫃。 注意喝酒的方法

加冰塊、加雪碧?這些都是以前為了能讓不太好的紅酒好喝一點才用的辦法。自己買的酒,應該是你覺得好喝的酒。至於一杯接一杯地喝也是同樣,尚不及感受紅酒本身的味道就嚥下去,自然喝什麼酒味道都差不多。

在喝酒前稍微聞一聞香氣,喝酒時保證酒液在口腔中停留8秒以上,並且在嚥下去後,稍等片刻回味一番。你就會發現,好酒和壞酒之間味道可是大不相同的。

相信自己的品位

對於那些希望在品酒能力上有顯著提升的朋友,筆者建議在剛入門的階段,儘量每次品嚐兩款甚至以上的酒款。從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酒開始,一直到品嚐同一個酒莊的不同酒款。人腦在對比中學習是最快的,記憶也更牢固。

考慮到酒量有限,你可以舉辦幾場朋友聚餐,或者尋找同樣對品酒感興趣的夥伴一起開品酒派對,一起學習。

除此之外,還一個辦法就是多去哪些提供論杯賣的紅酒專賣店嘗試品鑑,你可以在這些地方以單杯的價格購買一些高品質的紅酒來品嚐。

很多西餐廳和酒吧也提供論杯賣的紅酒,但主要針對暢銷餐酒,可以選擇範圍稍少。

酒的味道散文3

最不喜歡的事就是和那些初識之人圍桌而坐笑舉酒杯,沒有溝通興趣還滿臉笑意一味附和,心生不悦卻難以直言。漸漸地竟適應了這種剛開始尷尬後來卻使我談興大增的中國式社交,藉着酒勁調侃世事,也不乏趣味,但我對酒這種飲品,內心是充斥着憎惡之感的。

古人小飲幾杯助雅興,推杯換盞吟詠風月,別有一番趣味。我呢,除非有人組織,才喝一些,但這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之舉。尤使我討厭的是白酒,真不明白那些酒鬼是怎麼想的。上次跟我們學校的.C校長喝酒,喝的是白酒,剛開始喝了幾小杯,不覺有醉意。七八杯入腹後,便墮微醺之境。酒會散後,遙遙晃晃地走回宿舍。加上倦意,沒有洗漱就躺上牀了。半夜腹內翻騰,甚是難受,嘔吐數次,難受之感才減輕。一覺醒來,牀單褥子枕頭,全是嘔吐之物,倍覺噁心。早上起牀,頭有些昏,走不穩,帶着宿醉之身把牀上和地下清理了一遍。中午回到宿舍後,酒氣並未減淡,撲鼻而來。我把那些沾染嘔吐之物的牀品洗了一遍,還有那身衣服。這真是遭罪。

還有很多時候,迫於面子跟朋友喝酒。行酒令,擲骰子,大輸特輸,後來也是酕醄醉矣。輸了酒,心中自是不爽,以食指扣嗓子眼兒,吐出去,再戰幾個回合。這完全是賭徒心理驅使的,想要翻盤,誰知又連輸數局,無奈只好認輸。這之後,扶着牆回去。腹內難受,直到天明。每次都給自己説,不能喝,最後還是喝了。自制力太差,又迫於所謂的“面子問題”不得不喝,這真是遭罪啊。

很不喜歡酒的氣味和味道,喝多了,還容易誤事。古人説“酒色財氣”莫沾,良有以也。讀書勝過觀影,飲酒不如品茶,以後真的不想喝了,太遭罪了。

酒的味道散文4

通州造酒文化可追溯到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金代享譽中都的“金瀾酒”“醉流霞”“竹葉青”等名酒都來自通州燒鍋。

到了明清兩代,通州的酒業形成了很大規模,曾為皇宮釀製宮廷御酒,釀酒歷史迄今已經有866年。

據《北京三百六十行》記載:北京所飲之燒酒來源,分南、東兩路:南路乃容成、白溝河一帶所產;東路則通州一帶所產。

史料表明,張家灣、馬駒橋、西集、永樂店、牛堡屯、大杜社等古鎮和地區都有造酒的歷史。中倉一帶曾經有依燒酒作坊取名的大、中、小燒酒胡同,20世紀90年代拆遷蓋了樓。

傳説乾隆爺下江南的時候,來到通州魚市口,瞅見兩旁街市繁華,店鋪林立,有燒鍋、飯館、布店、當鋪、雜貨店等,這才有了大學士劉墉(劉羅鍋)與和珅巧鬥智,與乾隆爺巧對對聯,南北通州和東西當鋪的絕妙對聯一直流傳至今。據説打那兒以後,劉墉經常派人來通州打酒。

通州距離京城四十多里路,那會兒有水路和旱路相連,京城的人來喝酒、打酒還是很方便的。據説,也有賣酒的掙着錢了就去京城開了酒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所有釀酒燒鍋合併組建了通州制酒廠,生產二鍋頭和通州老窖等品牌的酒。

《通州民俗》一書有北京酒蟲陳學增先生寫的《燒鍋與通州酒史》,其中寫了二鍋頭酒的工藝流程,有這樣的文字:二鍋頭酒的根在通州無疑。

扯遠了,咱接茬兒説小酒館。

三十多年前,東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和趙登禹大街臨街面兒都有小酒館。沒有顯鼻子顯眼的招牌,面積不大,也不掛幌子,就那麼一個老老實實的有年頭的門臉兒,連最初的模樣都快看不出來了。

北大街小酒館在鼓樓北邊兒不遠,屋子不大,門臉兒面朝西,通常擺放着三五張方桌和板凳,人多時,每桌可以擠下十來位。常來小酒館喝酒的都是中老年爺們兒,熟人多,誰也不嫌誰,人多了就擠一擠,湊在一塊兒喝。也有的是躲在角落自個兒喝的,想他應該是有心事兒。

酒館的櫃枱裏擺着幾個酒罈子,上面是用紅布包裹的蓋子。酒罈旁邊兒白色方形搪瓷盤子裏放着賣酒用的酒提子,是用毛竹或白鐵做的,容量有一兩、二兩的,還有更大的。我在通縣五金廠上班的那會兒,曾經用白鐵片給人做過大小不等的酒提子。

那兒還賣瓶裝散酒,有顧客來買,售貨員打開酒瓶蓋兒,用量杯量酒賣,酒沒賣完,蓋上瓶蓋兒,等着下次賣。我記得其中就有一塊七一瓶的二鍋頭。

小酒館賣酒,誰也不敢缺斤短兩或往裏面兑水,壞了良心,破了規矩。賣酒的人都明白,要是那樣兒,往後就歇菜了。

小酒館只賣酒、涼菜和熟食,不賣炒菜。下酒菜有肉皮凍、煮花生、煮黃豆、油炸蠶豆、炸河蝦、炸排叉、素丸子,還有蒜腸兒、粉腸兒、醬牛肉、醬豬蹄、豬頭肉等熟食。玻璃櫃台內的夾層上,擺放着不帶過濾嘴的香山牌、綠葉牌、八達嶺牌、大前門牌香煙,也有煙絲、捲煙紙、火柴和打火機,還有通縣火石廠生產的彩色打火石。靠牆的地方兒有一兩個簸籮,裏面放着燒餅和火燒,雖説簸籮蓋着白色布蓋簾兒,可並沒有擋住燒餅和火燒飄出饞人的香味兒。

從秋末冬初開始,小酒館生上煤球爐子,取暖、燒開水都用它。服務員每天早晨擻爐子添煤,晚上封火,屋裏總是暖呼呼的。喝酒的來了,服務員就把鐵絲做的籠子放在爐子上,上面碼上饅頭,接長不短兒翻個兒,饅頭被烤的焦黃噴兒香。

常來小酒館喝酒的,有工廠工人、蹬三輪的、拉排子車的、扛大個兒、車把式,還有住在附近的爺們兒,都是熟臉兒半熟臉兒,見了面都要作揖打招呼的。

我爺爺和舅爺、京劇表演藝術家譚世英先生來通州的時候,也喜歡去小酒館喝兩盅兒,最愛喝的就是二鍋頭。

1988年秋天,我去牛堡屯看一在酒廠工作的哥們兒,路過通縣制酒廠,老遠就聞到了酒糟的香味兒。在他的家裏,大嫂炒了幾個菜,哥們兒拿出淨餾,説是喝了不上頭。果然,喝了兩八錢杯,頭也沒暈。我們邊喝邊聊,他説市面上有的酒摻了香精香料,喝了一準兒上頭。臨走的時候,他讓我帶上一塑料壺淨餾,回家慢慢喝。

很多人都説,到小酒館喝酒的喝來喝去,還是喜歡便宜、好喝、味兒正的二鍋頭。

行家則説:真正的二鍋頭酒必須用純高粱釀造蒸餾,才有二鍋頭的老味兒。

喝酒的主兒的最大樂趣是邊喝邊聊,古往今來,風土人情,所見所聞的新鮮事兒,雲山霧罩地侃天説地咂摸酒。

瓷器衚衕的劉大爺是小酒館的常客,每次來喝酒,不説上一段兒別想走人。我好幾次都碰到劉大爺在小酒館説古。他説的有大奸臣嚴嵩捧着金飯碗餓死在卧虎橋、龍旺莊名字誰起的、霸下(俗稱王八馱石碑)的故事和傳説……還有一個傳説,説是打魚的在運河東關段網到一個大鐵鏈子,幾個人以為什麼有寶物,就往上拉,拉了半天也拉不到頭,有人猛然看到通州塔歪了,趕緊把鐵鏈子放了回去,通州塔才慢慢恢復了原狀。他説的熱鬧,聽的人也認真。

酒館附近常有人來買下酒菜兒,服務員約好了,先用馬糞紙包好,再用櫃枱上面掛的一卷黃紙繩捆勞打個十字花纏起來,上面還要打個結,拉出一截繩子,再打一個結,顧客就可以拎着那一段紙繩子把酒菜兒拎回家了。也有來買燒餅和火燒的,同樣用馬糞紙包裝。那會兒沒有塑料包裝,商場、副食店、酒館包裝用的都是馬糞紙和紙繩,不會對環境有什麼“禍害”。

您要問了,馬糞紙是馬糞做的吧?瞧,這就是誤解了,馬糞紙是用稻草和麥秸等做原料造的黃色包裝紙,加工比較粗糙,顏色比較黃,人們才習慣叫它馬糞紙。

您知道,小酒館什麼時候人最多嗎?

每月的十五號,工廠開支了,一到下班,喝酒的人就滿座兒。那時候東西便宜,酒是八分錢一兩的純糧食酒,香味純正。他們的酒菜兒也簡單,有的點上兩盤兒涼菜,來二兩酒慢慢喝,酒後再來兩個火燒或燒餅,三四毛錢酒足飯飽。

家裏人口多、負擔重的,喝酒就慘了點兒。有的自己帶着一分錢一塊兒的水果糖或者三分錢兩塊兒的牛奶糖,有的帶着一塊兒大鹽粒兒,喝一口酒,就把糖或大鹽粒兒放在嘴邊兒用舌頭舔舔,再接着喝。

見過一主兒帶着一顆鐵釘子,喝酒的時候,用手指捏着放進嘴裏嗦嗦,重複着慢慢喝。據説,喝酒用的鐵釘晚上要在碗裏用開水把幾個大鹽粒融化,把釘子放進去泡一宿,早晨起來把釘子再拿出來放到桌子上晾乾,上班的時候放進專用小布兜裏帶在身上,喝酒就用它了。

也有的人酒後結賬,一摸兜兒,忘了帶錢,就和服務員言語一聲兒,一溜煙兒出去了,不大工夫就回來結賬,嘴裏還直道歉,這喝酒的主兒把名聲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我曾經在麗江東河茶馬古鎮一家小酒館看到了這樣的對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閒喝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不難看出,麗江也好,通州也罷,小酒館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者最喜歡的地兒,酒盅兒裏盛着的他們辛勞和喜怒哀樂,還有德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