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薩拉烏蘇湖興衰的散文

來源:文萃谷 1.6W

薩拉烏蘇湖的興衰

關於薩拉烏蘇湖興衰的散文

(一)奧

毛烏素沙漠位於陝西、寧夏和內蒙古交界處的古長城之西北,其東南側緊接黃土高原,西北側延入鄂爾多斯草原。瞭望毛烏素沙漠,只見沙丘連綿起伏,遠接天際,沙丘與丘間低地相間分佈;沙丘黃色一片,丘間草木叢生。

置身於毛烏素沙漠之中,如果仔細觀察,如果將黃色的沙丘移去,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沙丘的底部與丘間低地是處於同一個平坦面上的。沙丘——丘間低地——同一個平坦面……這些都是怎麼回事呢?這裏邊有着一些什麼奧祕呢?

我們説,毛烏素沙漠這塊地方,原來是一個古代湖泊,由於漫長時間的滄桑變遷,變成了現今的茫茫沙漠,“平坦面”就是湖泊的湖盆,沙丘是後來覆蓋在湖盆之上的。這個古代的湖泊,就是地質歷史上的第四紀晚更新世時的薩拉烏蘇湖。

薩拉烏蘇湖的範圍,東南起於古長城腳下,西北止於鹽池—毛蓋兔廟—新街鎮一線,面積約2萬餘平方公里。地質工作者從這裏的地層巖性及所含生物化石(包括動物化石,以及植物化石的另一形式—孢子花粉化石)等資料,可以推斷薩拉烏蘇湖存在的奧祕,證明它有着一部令人興歎的興衰史。

“沙漠”這個名詞,它是荒涼不毛的象徵。毛烏素沙漠雖然在我國沙漠“家族”中只能算是一個“小弟弟”,但因它所處的特殊地理區位,以及其中晚更新世地層層序完整、厚度較大、所含化石和出土石器豐富的典型性,故自19世紀末和20世紀20年代以來,這裏就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

國內外的各界學者絡繹不絕地前往毛烏素地區,在這裏進行各學科的考察和研究。學者們根據毛烏素沙漠地區的地層巖性以砂、亞砂土、亞黏土、黏土為主的特徵,認為它們屬於河湖相的沉積物。由於這麼一套河湖相地層在內蒙古烏審旗南部紅柳河河谷裏出露最為完整,而紅柳河的蒙古語名稱為“薩拉烏蘇”,故將這套地層稱之為“薩拉烏蘇系”(以後又有“薩拉烏蘇組”、“薩拉烏蘇層”的叫法),其中所含的動物化石被稱為“薩拉烏蘇動物羣”……

隨着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幾十年來,考古、地理、古生物、石油地質、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者,通過對薩拉烏蘇和陝、甘、寧、蒙相鄰地區類似地層的觀察研究,科學家們對這一地區距今數萬年來的氣候變化、環境變遷,已經有了一個科學的認識,將它的神祕面紗已經揭開。各種證據説明,薩拉烏蘇組這一套地層的形成營力,並非單純的河湖作用,其中還有風力等的作用,薩拉烏蘇湖的興衰、進而變為毛烏素沙漠,這中間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

(二)成

薩拉烏蘇湖地區,位於地質學上所稱的伊陝盆地腹地,在地質發展史上,這裏很早就已與海隔絕。這裏自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紀晚期以來,基本上處於上升狀態中,長期遭受強烈剝蝕和侵蝕,成為一種準平原化的地形。在這樣的準平原上,曾經出現過一些基巖的槽谷和壟崗。

到了距今約5、6萬年的晚更新世早中期,由於周圍地區的上升幅度較大,在剝蝕侵蝕作用奠定的起伏基底上,這裏形成了一個範圍廣闊的湖盆窪地,窪地裏積水成為薩拉烏蘇湖。此時的薩拉烏蘇湖正值“青春妙齡”,是一個碧水秀色、氣象萬千的自然樂園。

自然界的土石巖性是當時各種自然環境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產物,巖土中的化石是當時自然條件下,動植物留在地層中的歷史“證人”,不同的土石巖性和化石,它們猶如歷史書的書頁,記載着那段地質歷史的發展和變化,反映着自然環境的演替過程。

薩拉烏蘇湖區的薩拉烏蘇下組地層,巖性為一套灰、灰白色,含較多腐殖質,具有明顯水平層理的砂、亞砂土、亞黏土等沉積物。由於薩拉烏蘇湖是一個由剝蝕侵蝕造成的湖泊,所沉積的地層厚度不如構造斷裂成因湖泊那樣巨大;且因湖泊底部起伏不平,地形有槽谷,也有壟崗,故地層厚度也不盡相同。地層厚度有的地方僅20—30米,最大厚度可達80米。

而在薩拉烏蘇湖周的河流谷地裏,薩拉烏蘇下組地層,則為一套灰黃、鏽黃色,含較多腐殖質,具明顯斜層理、交錯層理,巖性下粗上細、底部為均勻渾圓礫石的地層,厚度10—20米。

薩拉烏蘇下組地層的這些特點向我們揭示:第四紀晚更新世早中期的時候,薩拉烏蘇湖湖面遼闊,湖水充盈,湖底高低不平,有無數個由基巖構成的壟崗狀島嶼散佈於湖中;湖區東南方向的黃土高原,已經被剝蝕侵蝕的支離破碎;湖周大大小小的河水洪水輻輳而來,向湖中吐泄着四方來水,水中所帶泥砂在湖中沉積下來。

從沉積物中含有較多的動物化石和豐富的植物孢粉化石組合來看,當時的氣候比較温暖,不同的地方生長着不同的動物和植物羣落。附近較高的山地上生長着以冷衫、雲杉為主的樹種;較低山地和丘陵地區,則有松樹和胡桃、榆、鵝耳櫪、楓楊等,山毛櫸也偶爾可見;在平地和草原地帶,有叢生的麻黃,藜科和蒿屬植物隨處可見,唐鬆草、補血草菊科等夾雜於草地上。到處是茂盛的植物,遍地綠草如茵。

在薩拉烏蘇湖的周圍,各種動物徜徉於不同的區域。野豬、馬鹿、水牛、原始牛、虎、狼等動物,經常出沒於森林和森林-草原混交地帶;草原上奔馳着野驢、普氏野馬,以及普氏羚羊、恰克圖轉角羊、鵝喉羚羊和喜冷動物披毛犀等;湖水中野鴨遊弋戲水,毛腿沙雞和鵪鶉時而從湖面上掠空而過。在湖周的黃土溝谷、樑峁和丘陵地帶,早期的河套人在這裏獵取動物、製作石器,過着尋穴而居的生活。

(三)衰

退

時間在前進,歷史在推移,到了距今約2、3萬年的晚更新世中晚期,,由於氣候條件的改變,自然環境變得惡劣起來,氣候變得寒冷了,風的作用也逐漸地加強了,蕭條的自然景觀出現了。

薩拉烏蘇上組地層明確地證明了這樣的推斷。

在薩拉烏蘇湖區,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沉積物巖性為黃色、疏鬆、顆粒均勻而純的粉細砂,具有水平、斜及交錯層理,含有較多的鈣質結核,併發育有很多小型波狀褶曲,地層厚度10—30米。

在薩拉烏蘇湖區東南的黃土地區,一些河流谷地中,於晚更新世中晚期則沉積了馬蘭組地層,厚度約15米左右。馬蘭組的下部,為具有水平層理的灰黃色黃土狀亞砂土、亞黏土;馬蘭組的上部,為灰黃色的典型黃土,具有疏鬆、均質、粉土狀、無層理、大孔隙發育等特徵。

薩拉烏蘇湖區和薩拉烏蘇湖區東南的黃土地區,所沉積的薩拉烏蘇上組地層和馬蘭組地層,其中很少見有動物化石,孢粉化石含量也顯著變少,且孢粉種屬也十分單調。這些現象都説明:晚更新世中晚期,薩拉烏蘇湖及其湖周地區,一改晚更新世早中期的繁榮,呈現一派衰退景象。湖面縮小,湖水枯槁,寒冷、冰凍的氣候形成了地層中的融凍褶曲,乾旱的氣候形成了較多的鈣質結核。茂盛葱綠的草原變成了荒漠草原,植被凋零,僅有蒿屬、藜科和小灌木的生長,闊葉樹基本消失,鬆屬稀少。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動物大都嗚呼斃命或逃遁他鄉,這裏成為以鼠類為主的齧齒類動物的遊樂場所。

薩拉烏蘇地區在晚更新世中晚期,還有另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風”的作用。薩拉烏蘇湖的基底是侏羅、白堊和第三紀地層,這些地層以比較疏鬆的砂質巖性為主,很容易遭受風化剝蝕而成為碎屑粉土。碎屑粉土的一部分由水將其帶入河湖,一部分則由風攜帶後再落入河湖之中。這些由水直接帶入河湖和由風攜帶後再落入河湖水的碎屑粉土,在河湖水中一起沉積,就形成了質純、粒均、以粉細砂為主,且顯示風成交錯層的薩拉烏蘇上組地層。這些被風攜帶的碎屑粉土,如果落入黃土地區,則形成了風成馬蘭組地層。

在這樣的一個地質歷史時期,風的作用是一個逐漸加強的過程。起初,風的強度不是很大,一些黃土溝谷中尚有小的湖泊和河流,因此可以在一些地方馬蘭組下部地層中,見到具有層理的黃土狀土。後來,每況愈下,簡直變成了風妖惡煞、任施暴虐的時代了。這時,氣候寒冷而乾旱,風力強勁,常常是沙塵滾滾、遮天蔽日,自然環境極其嚴酷。在這樣的環境下,湖周的河流多已斷流,風所攜帶的粉土,經常地披蓋於山、丘、樑、峁、谷、溝的表面,月累年積,就形成了風成的馬蘭黃土。在這樣的環境下,薩拉烏蘇湖面積已經大大縮小,湖水也變得很淺,湖水有時成為冰湖,有的地方已經乾涸露底,一些地方形成了沙丘……

我們説,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時候,風在薩拉烏蘇地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自然營力,它是薩拉烏蘇湖區的薩拉烏蘇上組和黃土地區的馬蘭組地層形成的最主要媒介,風是薩拉烏蘇上組地層和馬蘭組地層這對“孿生姐妹”的“父母親”。

(四)復

地質歷史的發展也像其它事物一樣,也是螺旋式前進的。滄海桑田,司空見慣。一個地區,某一地質時代為茫茫海洋,某一地質時代變成了高拔的山脈;有的地區,有時抬升為阜,有時又淪沒水底;有的時候,寒冷異常、冰封千里,有的時候又濕熱適宜,草木叢叢……

在距今約1萬年左右的'全新世早期,於氣候寒冷的玉木冰期之後,由於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暖,出現了冰後期,薩拉烏蘇地區也隨之復甦,又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這種復甦景象,從毛烏素沙漠沙丘底部所見的土層,可以得到證明。

在毛烏素沙漠地區,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一層灰白、灰綠、灰黃色,具有層理的粉砂和亞砂土層,厚度僅數米。其中含有多量的炭質和腐殖質,在陝西榆林附近可見草炭(即炭化程度不高的泥炭)層。這種地層為第四紀全新世早期的沉積物。

由於地層厚度不大,説明形成這種地層時的時間比較短暫。從地層的巖性特徵和所含動物化石及孢粉化石組合來看,當時的氣候温暖潮濕,降水豐沛,萬木爭榮,生機勃勃。薩拉烏蘇地區重新又蓄積起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湖泊周圍出現了很多濕地和沼澤,淺淺的水中生長着水鼈屬的水生植物,也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大量生長,附近還有胡桃屬等闊葉樹的分佈。由於草木茂盛,一些古老的沙丘上重新披上了綠裝,大量植物的枯榮,就在地層中形成了腐殖質含量很高的土層和草炭層。在這樣的環境下,齧齒類動物和平卷螺、塔式螺等也大量繁衍,地層中也留下了它們的遺體。

全新世早期的温暖氣候和優越的自然環境,也為人類的生存和演化提供了良好條件。考古工作者在薩拉烏蘇地區的全新世早期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人類骨骼等,説明這裏依然有河套人的後裔生存,這些人類應當是西安半坡人相近時代的兄弟姐妹。

(五)荒

薩拉烏蘇地區,在經歷了全新世早期的短期繁盛時期後,由於氣候又變得乾燥起來,也可能因為人類的進步,人口的不斷增加,農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長期以來的戰爭,違反自然規律、不合理地墾荒種地、濫肆砍伐森林、過度放牧,導致風沙猖狂肆虐、森林破壞、草原萎縮、古老的草叢沙丘復活、疏鬆的薩拉烏蘇組地層遭受風的剝蝕形成了新的活動沙丘……

這樣一來,在原來廣闊的薩拉烏蘇湖區,形成了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漠以活動沙丘為主體,一眼望去是壟崗狀和新月形的活動沙丘鏈,連綿不斷,一片黃色的海洋。每當冬春季節,西北風常刮不斷,常常是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沙漠南侵,淹沒牧場、吞噬農田村舍。三四十年前,在毛烏素沙漠地區,到處是廢棄的村落,滿目盡見殘垣斷壁,呈現出一片破敗、蕭疏、荒涼景象。

(六)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毛烏素沙漠地區的景象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毛烏素沙漠的南緣,西起陝西定邊,東至府谷,興建起了長約300餘公里,寬約1—2公里的防沙林帶。防沙林帶建成後,這裏綠蔭成帶、鬱鬱葱葱,有效地防止了沙漠的南侵和風沙危害農田,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觀。

深受風沙之苦的毛烏素沙漠地區的人民羣眾,打響了向沙漠開戰的人民戰爭,採取搬沙丘、墊泥潭、開渠引水、拉沙治沙、種草育苗、植樹造林等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昔日的茫茫沙海,一些地方已經初步變成了林茂糧豐、農林牧各業全面發展的片片綠洲。

生活在毛烏素沙漠腹地的蒙古族牧民,以居民點為中心,採取封沙育草、植樹造林、建設草庫倫、建立飼料基地等措施,在治理沙漠上也取得了優異成績。如今,沙漠地區的綠洲在不斷地擴大,不少的活動沙丘披上了綠裝,沙漠區的景色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但,人民大眾並沒有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治理沙漠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需要人們進行長期地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