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數學教育的隨筆

來源:文萃谷 1.1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數學教育的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九年級數學教育的隨筆

九年級數學教育的隨筆1

本學期快要結束了,作為畢業班的數學老師,我深感肩上的壓力之大,責任之重。

目前,對於九年級這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才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進步,顯得尤為重要。

一、給學生一個空間,讓其自己去發現。

在教學中,多數情況下,我比較擅長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思考,但問題提出後沒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甚至不留思維空間,往往習慣於追問學生,急於讓其説出結果。顯然,學生對題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發學生的深思,當然也就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學生對於做過的題一點印象也沒有。對於學過的數學定理或公式不能深刻理解,當然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因此在教學中我發現:給學生創設一個合適的情境,通過教師的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總結,去歸納,效果更好。

例如:在學習四邊形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由一個特殊四邊形怎樣逐步過渡到另一個特殊四邊形?看誰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邏輯。於是大家都積極參與,認真看書總結。教師把一個一個的題目寫成小紙條,以抽籤的形式搞一次競賽,教師列出題目分別是“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一步過渡到菱形?”“已知四邊形是菱形,怎樣過渡到正方形?”“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過渡到矩形?”於是同學們勇於抽籤搶答。教師一條一條小結在黑板上,作為結論性的東西讓同學記住:“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於是教師給同學們總結出了一個結論:在判定四邊形性質時,應在已知圖形的基礎上,看是否符合“加邊”這個已知條件。比如平行四邊形開拓轉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時就應看其是否符合“加角”這個已知條件,例如“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這樣學生學習特殊的四邊形的性質就不難了。顯然,這種上課方法的取得的教學效果遠比機械的師講生背效果好得多。

二、給自己一個空間,靈活大膽的去實踐。

我在備課的時候對問題已備選了一個或幾個解決方案,課堂上以“定勢思維”組織教學,但教學中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當學生的思路與我的思路相左或學生的想法不切實際時,不願打亂即定的教學程序,乾脆採取迴避、壓制措施,使學生的求異思維、批判思維、創造性思維被束縛。後來我就靈活調節上課的方法,結合實際情況,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始終樂於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比較,我發現靈活的教學方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更能學好數學。

三、給思維一個空間,讓其循序漸進。

問題的坡度設置也是十分關鍵的。坡度過小,不值得優等生去思考,學生的思維活躍不起來;坡度過大,導致思維卡殼,學生的思維活動不能深入進行而流於形式。因此,學生的思維是循序漸進的,要設置何時的坡度,既讓優等生吃的飽,還得讓差生吃得了。經過反覆的比較與實踐,同時精心設置問題的坡度,使學生步步深入,並探究出規律。課堂上注意上課節奏,儘量讓差生跟上老師的步伐,多給學生自己練習的時間,這樣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成績逐步提高。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化難為易、化深奧為通俗,使更多的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探索數學,為未來的發展打好數學基礎。只要我們教師創造性地教,就能喚起學生創造性地學,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能萌發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能力,我們的教育就能培養出21世紀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九年級數學教育的隨筆2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的手、腦、口都動起來,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潛能也被充分的挖掘和調動,但隨之而來的困惑也較多。

一、從教材的內容編排看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輕能力重知識的要求,出現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內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步子,一會兒幾何知識,一會兒代數知識,好比一台機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學生的面前,作為教師就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組裝機器。

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探究,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必須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機械模仿教師的解題過程,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腳。同時,新教材還有獨特的一面,那就是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考慮:七年級的學生還很喜歡色彩鮮豔的圖片,所以教材編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遊戲中的數學,如教材中出現的“觀察與思考”,看圖時的錯覺,學生觀察得到的結論,由於視錯覺原因經常不正確,要實驗檢驗。檢驗的結果與他們觀察到恰好相反,這樣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了,變的學生好容易理解了,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二、從教學的方面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習情境的設計者和信息資源的採集者,好比“機器零件”供應商,要從講台上的“獨奏者”轉變到後台的“伴奏者”。教師必須要認真地鑽研教材,找準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關係。尋找相關數學資源、圖片、實物模型,創造和平共處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體會現實生活也離不開數學。

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決心。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銷售,對於學生來説,買賣服裝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數學知識學生知道的還不是很多,只要教師收集的資料準備真實有效,學生的會很感興趣用數學的知識去解答這些問題。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語言、素材。生動的素材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永恆的記憶。而活潑的語言,又是激發學生求知慾的良方,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針對他們的特徵,選擇適當的素材,採用貼切的.語言才能做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教學過程是一個與教材,與學生,與課標,與教學思想保持協調一致的,注意時刻改進,時刻提高,時刻反思的過程,教到老學到老.

九年級數學教育的隨筆3

反思一學期的教學總感到有許多的不足與思考。從多次考試中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許多學生對於比較基本的題目的掌握具有很大的問題,對於一些常見的題目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錯誤,平時教學中總感到這些簡單的問題不需要再多強調,但事實上卻是問題嚴重之處,看來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進一步落實學生練習的反饋與矯正。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數學作業本務必及時上交,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及時設法解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認真落實訂正的作用,將反饋與矯正要落到實處,切實抓好當天瞭解、當天解決、矯正到位,也就是説反饋要適時,矯正要到位。另外我們還應注意反饋來的信息是否真實,矯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為反饋的信息虛假或不全真實,那麼我們就發現不了問題,就不能全面地瞭解學生的狀況,也就不會採取及時、正確的矯正措施。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反饋矯正的及時性。

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上課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用心動口、動手。可利用提問或板演等多種方式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一般我們應把提問、解答、講評、改錯緊密的結合為一體,不要把講評和改錯拖得太長。最好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及時反饋在一日為好。

二、注意反饋矯正的準確性。

在教學中我們務必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用心熱情地幫他們釋疑解難,使他們體會到師長的温暖,嘗試到因用心與老師配合、真實地帶給信息而嚐到學習進步的甜頭。

三、注意反饋矯正的靈活性。

我們在教學中可採用靈活多樣的反饋矯正形式。咳提前設計矯正方案,也可預測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在獲取信息後,認真分析其問題的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實施矯正方案。在作業的檢查過程中,要求進一步落實學生是否存在抄作業現象,是否認真訂正作業。總之,反饋矯正必須要落在實處。

我們要主動輔導,及時令其矯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當然,如果我們只強調學生的主動和自覺,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動和自覺,結果也會不如人意。

四、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追求平等、合作、對話的師生關係。在數學教學中,透過不一樣的數學活動的教學,不斷完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從而獲得知識,構成技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潛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從中認識到學習的樂趣。

五、營造平等融洽、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

如何創造出一種無拘無束、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真正滿足不一樣層次的學生,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本學期我除了完成教材資料以外,要把超多的時光用在補習學生基礎知識及拓寬優秀生知識面上。儘量從學生實際出發,瞭解學生,研究學生,尊重他們的想法,承認他們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每一堂課都煥發出活力,以此降低學困率,提高優秀率。

總之,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學質量,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要在“努力”二字上下功夫。教師們常説的一句話是:“功夫不負苦心人”,“有一分付出,就會有一分收穫”。讀書是這樣,教書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凡是教了多年書的老教師都這樣認為,“成績是苦幹出來的,學生是磨練出來的”。所以,要取得好成績,必須要做“拼命三郎”,有首歌詞不是説“愛拼才會贏”嘛。也不是説,只要蠻幹就會出好成績,當然,苦幹還要加巧幹才行。我想巧幹除了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探索出一種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方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