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父親的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2.29W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描寫父親的抒情散文,希望有所幫助!

描寫父親的抒情散文

父親九十歲,除了偶然到我家住住,長期都在老家住。從老家到我家的路程,正好是一首歌,《三百六十五里路》。

思念父親的時候,時不時給父親打電話。因為父親的狀況,就是給他配上手機,也是和尚的梳子——他不會接手機。所以,我的電話一律是請兄弟姐妹轉接,把已經接通的手機送到他的手中。次數多了,兄弟姐妹有人覺得有些多餘,甚至直接問我:“父親那麼大年紀,還知道什麼?有必要頻繁地讓他接電話嗎?”我説:“不管老樹幼苗,都是需要澆水的,你如果成了老樹,難道就希望自己的下一輩不理你嗎?”

是啊,父親九十歲,就像一顆老得不能再老的樹了。父親雖然文化不多,知道的事情也少,可是,他是多麼希望和人們溝通的啊,他是多麼渴望有人能和他説説話啊。人越老越容易覺得孤獨,越希望人們和他説説話。人老了,已經過了奉獻的歲月,從客觀來説,對於社會已經沒有什麼用了,在少數人眼裏,老人甚至成了累贅。

拿我父親來説,每一次在來的車上,總想和周圍的乘客説説話,可是,有幾次,我看見他張了張的嘴巴又合起來了,他一定是擔心別人不理他。每次到我家時,每當我家來了客人,他都露出十分興奮的神情,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懂他的方言,總是要和人家拉拉家常。可能是太老了,他也擔心他的話會引起我的反感,每説一句話總要拿眼睛瞅一瞅我,好像一個學生在徵求老師的意見。看見父親那已經很不自信的眼神,我很感動,本來想阻止他説話的想法就化為烏有。

是的,父親已經對於社會沒有什麼用了,可是他奮鬥過,他奉獻過,他為子女甚至為社會做過犧牲。現在要求不高,只是想和人們説説話而已,如果沒有人和他説話,有兩隻小狗在他面前晃動,他也會覺得心裏舒服一些。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社會,越來越多的老人賦閒在家,他們中的一些人是不能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的,也不能做到“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甚至剛剛過了七十歲,就只能坐等向馬克思報到。這樣一大批人,現在的`狀況究竟怎樣?從各方面的反映來看,不容樂觀。雖然,我們的國家對於老人已經十分關照,什麼養老金,什麼坐公交免票,但是,國家做的再好,還是不可能深入到每一個老人生活的細微處。這就需要做子女的儘量以中華民族的孝道為念,想老人之所想,悉心呵護老人,哪怕多看看老人,哪怕和老人多説一句話,如果實在沒空回家看看,也説不上話,在電話裏多和老人溝通一下,也是老人們求之不得的。

人,不管你是叱吒風雲的英雄,還是芸芸眾生的凡人,不管是貢獻卓著的功臣,還是聽人調遣的小兵,總會老的,他們在老了的時候,巨大的差距在漸漸縮小,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和年輕的人們溝通。這個溝通,就像是老樹渴望得到水分的潤澤。也許這個溝通,別的年輕人給不了他,子女是可以做到的。

給老樹澆水,是每一個做兒女的需要常做的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