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只為書卷香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45W

當我寫下這個主題的時刻,那過去的二十多年讀書的經歷如天邊的雲朵,那麼遠又那麼近,説它遠,畢竟歲月已不再重現,説它近,那是因為生命天天與它廝守在一起,正所謂一日不書,便覺語言無味是也。

閉門只為書卷香散文隨筆

是的,二十多年前,我與眾多的青年一樣,迷茫、痛苦和彷徨,為此,燈下、月下還有那片小樹林裏經常有我佇立、徘徊的身影,有時雨天我也顧不上、去那裏排遣心裏的苦悶,直到有一天,我從他人手裏接過一本看起來很是陳舊的書我的心才開始安息,並且找到了生命想要的去處,那裏真是好的無比,如桃花源一般,詩意又不乏精彩、浪漫又不失內涵,總之,生命到了那裏,感覺如王子安寫下的千古絕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我樂意承認,之前如果説生命是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話,那麼,有書相伴的歲月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當然,開始的時候,只是為了一種生命的自我安慰,充其量是一種對現實的不瞞,或者説不願生命碌碌無為而自甘墮落更為正確。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從此就與此結緣、並且隨着年輪的遞進,成為了我生命的一大嗜好,直到如今,它讓我心甘情願拒絕外面的一切誘惑、交際以及種種應酬,值得一提的是,我原本可以憑手藝賺取可觀的經濟利益,但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其原因和目的只有一個:閉門只為書卷香。

那麼,書到底香不香,如果説它香又香在何處?坦率地説,書不是奇花異草、亦非女人,所以它不僅無香可聞且無色可觀。既然如此,古人硬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或者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呢?説真的,剛開始我也不明白其中的玄妙,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生命的潛續漸進以及生活的歷練,才方知所謂的真水無香。打個比方,它猶如詩畫大家齊白石筆下的菜根一樣,看似平平淡淡,其實營養都在舌尖慢慢地咀嚼裏。時間一長,人面桃花,由裏向外、氣質、精神、透過心靈的窗户抵達舉止和行為、包括談吐,都體現出知書達理的'氣場,再説靈魂在此沐浴久了,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猶如空谷幽蘭長期被青山綠水環繞一般,不香亦香!

當然,對於很多功利主義者而言,書不僅無香可言更是無味可嚼。還有那些為功名、為前程、為慾望,凡此種種,都不會覺得有書香之味。只有把讀書看作是一種生命的餵養,方能知曉其中的滋味。不管是甜是苦、是快樂還是苦惱抑或人間百味盡嘗,但依然不改變初心和那份痴心,如打鐵為生的嵇康、耕作田野的陶淵明那樣,為書關門,彈琴扶唱也好、留雨聽荷也罷,或者一盞孤燈、一杯清茶,生命在不知不覺裏,早已忘卻書意外的人事,其香味自然不請自來,且歷久彌香!

説句實話,我很不滿意現在有諸多的人包括那些所謂的作家在內,他們閉門讀書和寫作不是因為書卷香,而是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利益和商機,他們借書香的名義為其謀聲譽、地位和榮耀,對於這類人,我不僅不屑而且從心理上是鄙視。他們這樣做不僅玷污了書香的神聖之名,而且給歷史和社會造成了一種負擔。我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他們留下的是雞肋或者説是一堆垃圾,專門勾引一些附庸風雅、涉世不深的人,更可憎的是那些媒體人也幫着一起炒作,諸如這樣的讀書與關門,香在哪裏?對生命、靈魂以及精神有何作用,至於改變更是無稽之談!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書香如茶香、酒香一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書香也是一樣,這要看一個人的情趣和內在需要,當然生命的追求善養浩然之氣也必不可少。只有把書香當作飲食、空氣和信仰來對待,那麼無論何時何地,靈魂裏溢出來一份被書香浸淫的氣息。我不瞞大家説,我很欣賞台灣的女作家簡貞,看她的人就是易安居士再現,讀她的文字更是讓人覺得書香的魅力與功效,不覺中,自己也是脣齒留香!還有香港的書人董橋,此人一看就是君子,不僅學識卓然、且渾身上下透出濃濃的書卷氣。這書卷氣,我是我聞,讓我三日不知肉味,醉也!

是的,閉門只為書卷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在過去的這些年裏,我不僅學會了欣賞,更學會了安靜與思考。如果説前二十年為他人帶來的書香而閉門、而修行,那麼,在後二十年的時間裏,我要用這些書香給我的指引寫我自己的書香。願上帝給我聰明和智慧,在以後的歲月裏緊握手裏的筆,寫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書香帶給我的生活品質與生命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