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單車

來源:文萃谷 1.36W

單車,自行車,腳踏車,不同叫法,同種存在。每個名字都取得恰到好處,串起來正是“單人腳踏,自由出行”,名字本身就有一種天然的自由和隨性。

隨筆-單車

喜歡騎單車的人,大概都有份嚮往浪漫的情懷。

回想大學時代,有不少女孩跟我一樣,對浪漫的定義,就是能有一個陽光的男孩騎着單車,載她在他的後座。單車能“載着”浪漫,亦能“製造”浪漫。有段時間我經常能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後,路過一對男女的身旁,看着女生一邊歪歪扭扭地踩着單車,一邊驚慌失措地吼:“你不要鬆開!不要鬆開!”殊不知扶後座的男生早已撒手,還一路彎腰緊跟,邊作扶車狀邊安慰:“我在呢,我在呢……”一臉寵溺地笑。

騎單車在我不同的成長階段,有不一樣的意義。

小時候,騎單車上下學,是個獨立的象徵,代表着“懂事,不用大人操心”,尤其路過街坊鄰居家的時候,就格外昂首挺胸,聽着坐在門口拉家常的爺爺奶奶們發出“長大了”的誇讚之詞,暗自竊喜。

長大了,騎單車依然是最簡便舒適的交通方式。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很難,一次説走就走的單車出行卻很容易。不會因為滿大街找不到停車位而着急上火,最多不過是在騎了好多上坡路後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但想象一下燃燒的熱量,消耗的脂肪,內心還是覺得挺值得。

現如今,騎單車是平凡日常裏的一份小確幸。每逢週一上班加值日的`早晨,沒有什麼比一下樓就看到一輛“摩拜”單車更令人開心的了。我住的小區不靠近主路,居民也少,很難在周圍找到停放的共享單車。於是,着急上班的時刻,多幸運能踩着一道明媚的橙黃飛馳。

騎單車亦是枯燥生活中的一勺調味劑。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們終日奔忙,一個人閒適的獨處時光顯得彌足珍貴。若是適逢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的好天氣,下班後騎上單車,先不着急回家,去周圍的街道轉轉,踩着踏板的雙腳任意調節自己的速度,即使偶遇紅綠燈和過往的行人需要停靠和避讓,也可藉機駐足看看路邊的街景。僵硬了一天的身軀,因為單車掙脱了麻木;疲憊了一天的視覺,因為單車獲得了放鬆。騎上單車,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街道,那是一種類似“我的地盤我做主”的自由,一種好比“旅行在城市森林”的浪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