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的解讀隨筆:答讀者問

來源:文萃谷 1.59W

編者按:簡單的回答能夠對老同學的畢業設計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讀了以後,能夠不吐不快地留言交流。

關於寫作的解讀隨筆:答讀者問

近日,一位很久沒有聯繫過的高中同學找我,説她交互專業的畢業設計與寫作有關,想問我幾個問題。同學的事我當然要當回事,可不能張口瞎説,所以讓她把想問的問題寫一個提綱給我,我想清楚了再予以答覆。

她的問題以前有人問過,我也想過,剛好可以借這個機會梳理一下。閒話少敍,直接從她的幾個問題開始吧。

1、是怎麼想到用微信平台來寫作的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怎麼開始用微信平台寫作的具體細節我記不清了。只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是在QQ空間上寫些隨筆,後來我的高中同學笛子,一個文章寫得相當好的理工科妹子給我建議,可以嘗試開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我當年寒假就創建了“尋常”,微信平台操作起來並不複雜,所以就試着發了幾篇。“尋常”上發的第一篇是《雨生》,沒想到這篇文章後來被意外選中,在《香溪》雜誌上以小小説的形式發表,我也拿到人生的第一筆稿費。從那以後,沒事就寫寫,寫完了就想發出來,發了竟然還有人打賞,打賞了就出去買酸奶喝,就這樣一直寫到了現在。

2、一直都有保持寫作的習慣嗎?是規律性的寫作還是看心情?

坦白説,我國中、高中的時候作文寫的一般般,因為實在是覺得大學聯考作文的套路太刻版了,什麼“豹頭、豬肚、鳳尾”,要專門訓練那種華麗麗的排比段,喻體寫來寫去都是什麼大海呀,高山呀,翻不出新花樣。語文考試裏,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要寫出八百字的作文,還不能有很多修改的痕跡,更要字跡整齊,真是逼上梁山。

後來上了大學,突然之間沒人逼我寫作文了,想的事情也多了,反而願意靜下來寫點東西。再後來,前前後後發表了一些隨筆小説,進了安康市的作家協會,又成了安康作協最年輕的理事。雖然我什麼事都沒有管,掛名而已,但作協前輩們的期許和鼓勵我不該辜負,故而筆耕不輟。

現在,寫作對我來説已經不僅僅是什麼興趣愛好或者特長了,而是自己獨處和安靜下來的方式。我也喜歡不浮躁時候的自己,能夠專心專意,把想説的話説清楚。我知道再熱鬧,再花哨,再令人羨豔的生活都不可能完全掩蓋作為生命個體的孤獨。這種孤獨在人與人之間只能遠遠觀望,卻無法徹底分享,而寫作至少可以緩解和平復。

現在的寫作習慣,既是規律性的,也是看心情。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一兩週會有一篇,拖得久了就會有人在後台留言催稿了。至於寫什麼話題,寫多長篇幅,則視心情而定,實在寫不出來,就多放點照片嘛。

本來是興趣的事情,順其自然就好,一旦固定成任務就沒意思了不是嗎?

3、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比如瓶頸什麼的?

困難是肯定有的,更確切地説是困擾吧。一是還不確定什麼樣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二是不確定寫作在我的生活裏到底應該佔多大分量。

白居易説“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我也很欣賞白詩言淺意深卻緊扣現實的風格,所以我不喜歡用大部分人都不認識的字詞來表情達意,也不寫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反正不是文學專業的,簡單一點,通俗一點,説人話就好了啊。

回顧以往的文章,我寫自己個人的事情還是比較多,因為本來也是閒話隨筆。最開始的時候只是熟識的家人和朋友在關注和閲讀,所以微信平台發隨筆跟大家曬朋友圈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後來關注的人多了,有些我並不認識,他們也不曾出現在我真實的生活裏,個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對這些讀者來説並沒有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是事情背後的生活態度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共鳴,那麼文字的深度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且俗話説:“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我自然不願意慢慢累積的讀者又流失掉,那麼持續的,有價值的選題也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就迫使我不能再固守於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裏,要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尋找靈感。

至於説寫作在我生活裏應該佔多大的分量,更是一個難以拿捏的問題。我本科主修建築設計,研究生轉入城市設計,總而言之是屬於人居環境科學的大範疇。爸媽總是擔心讀書寫作會影響專業課的學習,確實是會有一些影響。可對我來説,專業永遠是第一位的`。以我的性格,也根本做不到孤注一擲地依靠寫文章來謀生,或許有一天,我會在寫作方面無心插柳柳成蔭,但這些都是後話。

所以,我沒有,也不可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寫作,仔細算算,花在寫作上的時間遠遠不及花在專業設計和英語學習上的時間,甚至暑假裏還沒有我做飯、刷劇的時間多,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4、現在有很多人用起這樣的平台創作,出現了熱度很高的書,也有很多濫竽充數的書。對這點你有什麼看法?

我承認,我很羨慕能夠通過微信平台出書並且大賣的人,我也很想出書,應該沒有一個喜歡寫作的人會不希望更多人閲讀自己的作品吧,寫與讀本來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可是一則我還不到合適的出版資源,二則也深知自己的寫作水平欠火候,閲歷更是淺薄,若要寫出成熟的好文章,非得經年打磨不可。

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在卯足了勁爭奪人們的“注意力資源”。很多點擊量超高的公眾號也不是一個人在寫,而是以團隊的形式在運營,運營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

關注“尋常”的人到現在為止也才將近四百,並不算很多,而且大部分是親人和朋友以及親人的朋友,影響力是極其有限的。但這本身沒有可比性,因為“尋常”創立的初衷就不是營利,也不是海量的點擊率,更不是翻雲覆雨的社會影響力,而首先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是對自身生活的梳理,和親朋好友的交流,再遠一點能夠影響到一些素不相識卻志趣相投的讀者,對目前來説,這些就夠了。

至於暢銷書架上濫竽充數的書我沒看過,也不宜隨便評説。既然能暢銷,一定有它的理由。有些暢銷書被批評濫竽充數,責任也不全在作者,讀者的閲讀能力和品鑑水準,社會的整體風氣和文化積澱才真正決定什麼樣的書會暢銷。我不管別人寫什麼,讀什麼,我有自己寫作的原則和底線,凡是通過公眾渠道發出去的文字,絕不粗製濫造,也絕不譁眾取寵。

5、有一些人,脱離了學校那種環境久了。現在想拿起筆發現很困難了,你有什麼建議嗎?

這個問題也有不少人跟我聊天的時候提起過,説想寫,但就是真的寫不出來,也寫不到點子上。我一時半會兒也説不出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我覺得寫作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尤其在沒有外力逼迫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寫下去,寫出好作品,非得來自內心強大的推動力不可,跟在不在學校沒有直接的關係。

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或許來源於對記錄生活的興趣,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留存下來,把紛繁隱祕的心路歷程朝更遠的時間和空間裏傳播,當你的分享得到共鳴,聽到迴音的時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通過文字,我也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曾經的自己,慢慢地發現改變,有些地方變好了,有些地方變差了,好的差的都一年年沉澱下來,偶爾切開一看,如同地殼斷面斑斕的巖層。

如果有一天你也發現了記錄生活的樂趣,或許可以嘗試隨便寫點什麼,不需要寫得很好,也不需要有邏輯,只是一種誠實的記錄和交流,慢慢地,也許你就離不開這支筆了。

五個問題我答完了,希望這些簡單的回答能夠對老同學的畢業設計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讀了以後,能夠不吐不快地留言交流。文學是人學,是無用之用,也是一種緣分,有緣與之為伴,幸哉幸哉。


【本文作者:籽言。(公眾號:尋常)】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