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2.9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者》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者》讀書筆記

《讀者》讀書筆記1

我本來只給這種牀頭書預留了幾天的時間,然而剛拿上書就遇上意外的家事,失去了閲讀的興趣,直到續借期的最後一天早上。我早上6點半爬起來把剩下的部分看了。

讀書和看電影都是很私人的事情,知己難求,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是很難寫出閲讀的興致的,像小精靈在口中喉間血管裏跳躍,像旅行者長途跋涉後第一眼見到的大海,像在二手店裏翻到了一件古珍品。等等這些毫無生氣的描述。

有人喜歡有人不愛。評論很兩極,不吝嗇給差評的人説,“挺沒勁的簡介”“覺得有點騙錢”“打着讀書筆記的幌子,其實只不過是把一些名著用自己的話講了一遍……只適合那些未讀過那些書或層次較低的讀者”“從來沒有碰到一本如此令人憤怒的書,還剩最後八十頁的時候就扔進了垃圾桶。敢問作者,説是自己的閲讀筆記,可是百分之九十的文字都是故事簡介,一個章節只用最後一段來總結自己毫無建設性,膚淺的觀點,怎麼敢出成書?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中學語文試卷中歸納中心思想的題目的合集呢。”大概,這本書適合我這種懶人吧,作為睡前故事。

前面介紹了21則小故事,後者邊述邊議格拉斯、博赫斯(內地譯:博爾赫斯)、李維史陀、馬爾克斯、卡爾維諾、馬爾加斯·略薩的作品和其人。西西的擇書不是隨機的,我數了一下,總共涉及26個作家,其中17個作家來自南美(餘下的故事或作者,也多少和南美有一定關聯),且大多數的作品無中文版。南美國家官方語言是西語和葡語,和中文是不同的語言體系,雖然這幾年國內興起一股馬爾克斯風,博爾赫斯也常見文章介紹,但相比主流英語,面世的南美作品還是略顯小眾。小眾的範圍不僅是語言,還包括:原作品的寫作風格和題材。

看過南美作家作品的,總有很多人自我感覺讀不懂,或不瞭解南美的社會環境,無法自我代入情感。西西選擇的這些作品題材,多數和情愛無關(《情人》例外),大多主角都是底層人羣,和普通人民(有些主角簡單的以“我”取名)。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因為作者出名,所以出書能做宣傳賣點,但大多數南美作家和我們的距離實在太遠了。因為故事的小眾,加上西西本人身份,是吸引我最初的原因。

書的前頁寫着,“為了人與書的相遇”,這句話真好。是一本西西很個人的閲讀筆記,序中已特別寫明,但若是僅僅如此,我大概也像那一位讀者一樣,還剩最後八十頁的時候就還給了圖書館。這本讀書筆記,不能歸類於嚴肅的雜文,而是借西西之筆重新複述了這些故事。故事為何讀二手的?有時間浪費在看簡介不如看原版?也許我們看過了也不明白這些作家,也許是我們習慣了看一本書的譯者言,讀一本書一則故事要弄清楚作者的意圖——這本書有什麼意義?書中有一篇故事,文化專家給朋友介紹晨星神廟的歷史文化意義,老師給學童講歷史文化,但説“我們不知道它們的意義”。西西不是一個評論家,她像一個博物館的展品導讀人,留給讀者自己去了解作家和作品。所以,她的每篇故事以複述為主,即使聊到鼎鼎大名的馬爾克斯,也是推薦看馬爾加斯·略薩的研究。300多頁的書,人物作品多,單個內容精簡。像超市裏一覽無遺的貨櫃裏擺放整整齊齊的進口水果。

西西的解構小説能力很強。同是馬爾克斯的作品,濃縮幾頁,很奇妙。在她的梳理下,我面對的不再是魔幻南美老頭子,而是觸及書面的人物,像表演木偶戲一樣,舞台帷幕不斷開啟閉合,一一在我面前浮現。通過她的分享,已經讀過的馬爾克斯卡爾維諾,紋理又清晰了一點。我被小故事所吸引,想重讀這些大家,又被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根塞·格拉斯、馬爾加斯·略薩所誘惑。我未讀過的,《鋼琴》《我和浪一起生活》《河之第三岸》《伊比凱克》等等,是一次不想結束故事會宴席。我讀過的他們,但我並不懂他們,我只是完成了閲讀他們作品的動作,但經過和西西“共讀”,啊,我看的只是書的皮毛。原來也是這樣的啊,這樣的想法,我出現過好幾次。如卡爾維諾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只是其中之一,還有《我們的祖先》《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命運交匯的城堡》等等,不同的人生階段,他的寫作體驗隨之變化。

忽必烈問,你為何只説石頭不説橋拱呢?馬可波羅説:沒有石頭就沒有橋拱了。西西説,“閲讀一本書,也應該是這樣的吧,打開一本書,且去看看那些石頭,而不是隻關心他的橋拱。”這樣的讀書筆記,真是100個人,就有100種體驗吧。我們探索每一本書和它的意義,終究我們只是在讀一本書。閲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讀者》讀書筆記2

最近迷上了董卿主持的《朗讀者》,這一欄目一次次使我落淚。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一位朗讀者的故事。

在香格里拉最深處有一個村莊叫巴拉格宗,這是一個非常閉塞的地方,可以説是與世隔絕,甚至在地圖上都沒有的一個地方。朗讀者斯納定珠就生活在這個地方。他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做打鐵匠的工作,一次意外燒的通紅的小鐵塊蹦到眼睛裏,用他自己的話説疼的像是針扎。無奈父親只能帶着他去縣城求醫。我沒想到的是他們父子二人走了五天才到達縣城的醫院。就在小斯納定珠因為第一次看到汽車見到另外一個世界而興奮的時候,噩耗也來臨了。由於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他的右眼不可能復明。年僅十歲的孩子還沒有見過我國的大好河山右眼已經受了重傷,但是他沒有絕望,而是立下誓言要修路,要把汽車開到自己的家鄉。

他十三歲離開家鄉去外闖蕩到四十歲的時候已是三、四千億的身家,他有了自己的火鍋城,有了自己的五金市場等等。他終於可以開始實現小時候的夢想了,是的,他要修路,要在他的家鄉修路。

本以為一切可以順順利利的,沒想到的是家鄉的父老並不支持他,甚至有人在他臉上吐口水。於是他就挨家挨户去解釋……取得了鄉親們的認可。接着又是一個難題,專業技術人員認為在懸崖峭壁上修路是不可能的,他罵走了一批又一批技術人員。最終有人願意幫他修這條天路。然而在修路過程中,出現了一次次的資金短缺,他就變賣家產,低價賣了火鍋城,賣了五金市場。

可以想象他這一路走過來經歷了多少心酸和困苦,最終他用了十年的時間在懸崖峭壁上修出來一條天路。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時候他做到了,是的,他做到了。是他在地圖上補上了自己的家鄉巴拉格宗。

我想是當初的志願,是信念支撐他走到最後的。這也是我們大家和他最大的不同之處吧!最後願斯納定珠以後的生活一切順利!

《讀者》讀書筆記3

今天,我讀完了《寄小讀者》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冰心。這本書寫了冰心寫給小讀者的一些信。

《寄小讀者》這本書主要講了:冰心在各地遊玩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的時候,寫給廣大小讀者的書信。《寄小讀者》這本書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第一章——遙寄稚子、第二章——歲月緒語、第三章——凝思靜品和第四章——樂幽人生。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章——遙寄稚子。第一章裏有初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十三陵工地上的小五虎等等……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再寄小讀者。這裏面主要講了冰心到世界各地去遊玩的時候的所見、所聞、所想的事。

讀完《寄小讀者》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句話——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讀書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而行萬里路也可以讓我們增長許多知識。讀書增長的是我們與他人交流或在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事的知識。而行萬里路則是增長我們對各地名勝古蹟的認識與古代文化的認識。所以我們要雙管齊下,才能做到最好!

聯繫生活實際,我覺得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應該好好學習一些與他人交流或在生活中為人處事的知識。而在假期,我們則應該多出去旅遊旅遊和去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遊玩以增長我們的見識與對古代文化的瞭解。這樣,我們既可以增長為人處事的知識又可以瞭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習俗。既節約時間,又增長了知識!

《讀者》讀書筆記4

《寄小讀者》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部代表作。在通訊五中,冰心奶奶講述了在火車上遇見一對母女的故事。那女兒不住地撒嬌,要湯要水。母親面目藹然,和她談話的態度,似愛憐,又似斥責。這不禁讓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親,臨風偷灑了幾滴淚。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的感觸很深。是呀,母愛如山,又有誰能扯斷這濃厚的母子情呢?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又把我們養育大,母親給予我們的是無私的愛,這種愛是永恆不變的,是温和的、是細碎的、有時又是嚴厲的。

我小的時候學鋼琴,每天晚上都要到琴行去練琴,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對於我這樣的頑皮男孩來説,安靜地坐在那裏練鋼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剛開始學琴的時候,我用哭聲來反抗,後來,在老師和媽媽的耐心引導下,我慢慢地喜歡上了彈鋼琴,但是每天枯燥的練習對我來説,實在沒有在外面自由自在的玩耍更開心。於是,我在練習的時候會偷工減料,用很快的速度來練習,這樣,手指就不用按要求抬得那樣高,一些技術性很強的技巧也能省點力。但我的小算盤馬上就被媽媽識破了,她請來老師坐在我的身邊輔導我練習,每次上課的時候媽媽都陪我一起上課,把老師的要求記錄下來,每天練琴的時候媽媽就坐在一旁聽着,有不準確的地方就馬上指出來。在老師的.精心輔導和媽媽的嚴厲“管教”下,我的鋼琴越彈越好,很快就成為琴行裏的小明星,還多次在省市鋼琴比賽中獲得大獎 。 回想我的學琴經歷,如果沒有媽媽嚴厲的愛,我是不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的。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母愛猶如濤濤大海,母愛猶如一片天空,母愛猶如一個“避風港”,母愛猶如一窪温泉。讓我們學會感恩,珍惜母愛,用自己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愛吧!

《讀者》讀書筆記5

我一直煩惱於作文寫得不夠出色, 當我把《寄小讀者》這本書讀完時,有了兩點體會。

第一點:要留心生活與寫作的關係,每次寫作時我總是不知道該寫什麼好,腦子裏一片空白。自從我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寄小讀者》之後,我知道了我以前是沒有認真觀察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如果想要有素材,就要養成仔細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第二點:要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的語句。過去,我雖然讀過許多書,但是沒有細看,看後一會兒就忘了。自從發現了這個問題後,我就如飢似渴地精讀書目,摘抄好詞好句,我以為這樣我的作文就大大提升,但並未如願以償,寫作水平還是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後來我發現是因為沒有了解詞語的意思而引發的,這樣就不能夠靈活地運用。所以我之後讀書時候,我就注意了,看書不要看得太快,要仔細看,遇到不懂的詞語要查字典,掃除攔路虎,不能就這樣忽略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想只要持之以恆地這麼做,我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提高。

《讀者》讀書筆記6

自從學了《只揀兒童多處行》這一課後,我便情不自禁地翻開了《再寄小讀者》這本書。當讀完後,我有了很大啟發,找到了三點寫作的門徑。

第一,認識到了作文材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冰心奶奶在信的開頭詢問我們那麼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所包涵的生活事實不正是寫作的好材料嗎?可是,以前我卻從來沒有注意到,只知道玩耍,對生活中的一些事不留心觀察,一到寫作文就覺得沒什麼事可寫。如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身邊的事如此豐富多彩,可以寫的事竟如此之多,生活是寫作的不盡源泉。

第二,找到了寫作生動的具體方法。信中説,第一個孩子寫動物園,只寫出了一些動物的名字,卻寫不出動物們的樣子。第二個孩子卻把那些動物,如白熊、大象等的動作、形態和皮毛都寫得十分生動鮮明。這正是他細緻觀察,留心記憶的結果。而我去公園也只是毫無目的的玩耍和散步,從來沒有留意什麼樹、什麼花、什麼小動物,更沒有仔細觀察他們的形態、動作,就連觀察春天,我也只是漫不經心地在公園轉上一圈而已。

第三,懂得了學好語文課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途徑。第二個孩子之所以寫得具體生動,還因為他語文學得好,他上課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完成作業,所以遣詞造句能力強有的同學覺得上語文課只不過學幾個字詞,就算學會了也不知多長時間才用,因此也沒記住多少字詞,一寫作文,不是提筆忘字,就是心裏有話寫不出來。所以一定要一字一詞地認真學好語文。

《再寄小讀者》使我找到了寫作的門徑,今後,我一定多讀書,努力提高寫作水平。

《讀者》讀書筆記7

讀完《冰心散文--寄小讀者》後,我覺得這本書中提到過很多小朋友,其中有她的三個弟弟。正如她的詩所言,這些小朋友都是偉大的人,在他們幼小的心裏都含着一個偉大的靈魂。在冰心的眼中,這些孩子並不是愚昧無知的,他們有着真實的情感,有着簡單的愛,有着大人身上所沒有的而又非常珍貴的童真。

文中有一段話甚是幼稚得可愛。那是她最小的才十三歲的弟弟説的:“姐姐,你走了。我們想你的時候,可以拿一條很長的竹竿子,從我們的院子裏直穿到對面你們的院子裏,穿成一個孔穴,我們從那孔穴裏,可以彼此看見。我看看你別後是否胖了,或是瘦了。”大家想這是可能的事麼?然這玩笑性的話中卻藴着一顆多麼純真的心,一段多麼誠摯的姊弟情呀!

在冰心心中,這些小孩子就是身着白衣,抱着花兒,揚着翅兒,向着她微笑的安琪兒,就是聖潔和純真的象徵。她曾用黃絲帶將幾朵蒲公英綴將起來編成王冠的形式,説:“我要為我的女王加冕。”説着就隨便的給一個女孩子戴上了。這隨便地一戴錶現了她對小朋友們多麼寬廣的博愛呀!

甚至於小朋友從至情中流出的眼淚,竟是她所最敬畏的,竟令得她往往不敢抬頭。那些眼淚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東西,那些晶瑩的含淚的眼是最莊嚴最尊貴的畫圖,是能射出凜然的神聖的光的。這對童真聖潔和真摯的讚美構成了她文章的三大母題之一。

冰心對童真的讚美是多麼得崇高而深刻,對孩子們的愛又是多麼得刻骨銘心呀!以至她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弱者,沒有力量去抑制這感情的波動。

冰心與小朋友之間有一條真愛的鏈,這鏈上繫着一顆無比晶瑩的愛之珠,生生世世耀輝不斷……

  寄小讀者讀書筆記2

説起冰心奶奶的文章,我從沒有讀過,但這次讀寄小讀者讓我一步一步走進了冰心奶奶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中,貼近了冰心奶奶的心。

冰心奶奶的文章文筆細膩,她觀察很仔細,舉個例子,在通訊三中,奶奶寫到在讀《國語文學史》時,看到弟弟冰季在書的的空白處寫着“別忘了小小”着幾個字,“我的心忽然一酸,連忙拋了書,走到對面的椅子上坐下。”這短短的一行字讓我感覺到冰心奶奶離家遠行時的那份憂愁。

在旅途停靠的車站上,那些“黃衣灰衣的兵丁,皮靴拖沓、刀槍相觸。”讓冰心奶奶會去憧憬梁山泊好漢的那種激越豪放、大刀闊斧的胸襟。冰心奶奶是多麼憂國憂民啊。

讀《寄小讀者》裏面的風景描寫讓我眼前浮現出了那海上夕陽的美景,那江南水鄉的幽靜,那風雨綿綿的季節…… 時不時讓我讚歎不已。在冰心奶奶筆下把在我眼裏很平凡的景色描寫的栩栩如生,我彷彿就站在她的邊上和她一同欣賞這美景

冰心奶奶的那個時代我已經無法回到,但我還能從《寄小讀者》裏找到她那個時代的足跡。其實讀每一本書,都能讓我領略不同的時代和美景,讓讀書伴隨我成長,讓我的心靈去貼近每一位作者,每一個故事。

《讀者》讀書筆記8

①我愛流淚,不過極少是傷心的淚,更多的,是因為感動。曾經把讀者裏一個少年自強,又擔負着照料單親媽媽的故事讀給學生聽。學生還睜着大眼專心地聽着我讀下去,我卻哽咽着無法出聲了。懂事的孩子馬上有人站起來自告奮勇地幫我往下讀。那節課,整個教室教被一種感動所包圍。 有時,看書,讀着讀着,不覺眼眶模糊。馬上翻開另一頁,怕感動進一步漫延。 不過,

有人説,《每一個感動都值得流淚》。文章中,有朋友聚會,要求每一個人説一件能感動他人的事,誰能讓大家感動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於是,一個又一個故事講完了,酒也一次次地一乾而盡。暢快!是的,所有的感動都緣於心靈深處的震撼,所有的感動都來自於靈魂深處,沒有真情,哪兒來的感動? 生活中有那麼多善良的心善良的人,怎麼能不讓我們對生活樂觀呢? …… 就這樣,在無數個與讀者相識的日子裏,每一瞬間,那真,那善,那美,在心底裏昇華成了一輪明月,一盞香茗。

②《信任》。文章記敍的事情很小:因想為爺爺買助聽器少帶400元的我正為難時,店主主動提出:下次給吧,權當我借你的!原因是不想掃了興沖沖的老人家的興致。老人家臉上洋溢着的快樂讓人感動,他想幫他把快樂延長。“他將信任給了我,並帶給了一個不相識的老人一份快樂,多麼善良的人啊!”當作者作出如此感歎之時,我的心中也產生同樣的共鳴。那錢作者很快還了,而在作者和我心底激起的,卻是做個善良誠信的人的漣漪。其實,世間最美好的情感莫過於信任帶來的愉悦了。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充滿誠信的社會裏,不需要有擔心受騙的惶恐,不需要有被騙的氣憤,不需要人與人之間多一份戒備該多好啊!

《讀者》讀書筆記9

冰心奶奶,一位世紀老人,一生為我們創作了不少的作品。我特別欣賞她寫的文章,曾讀過她的《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今天我有幸讀到了她的《三寄小讀者》,那優美的語言和好詞好句有如春雨滋潤着我,讓我捨不得放下來!

《三寄小讀者》由十篇通訊組成,每一篇都是冰心奶奶以書信的格式告訴我們她那時聽到的、想到的事,質樸的語言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在《通訊三》中,冰心奶奶告訴了我們時間的寶貴及時間流逝的迅速,要我們奪取寶貴的時間。同時還告訴我們,要奪取寶貴的時間,就必須善於使用我們用以奪取時間的武器——我們的腦子,腦子這個最寶貴的武器,不用就要生鏽,多用就更靈活,過度就會損傷。生鏽或者損傷,它就不能鋭利地去替我們衝鋒陷陣、攀高攻關!只有學會合理科學地安排時間,才能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冰心奶奶不愧是我們的好奶奶,對我們的關心真是無可挑剔。

在《通訊四》中,冰心奶奶告訴我們寫文章要來源於生活,沒有生活中的認真體驗觀察,寫出來的東西形象就不鮮明;沒有生活中真正感人的情境,寫出來的東西就不能打動讀者的心。我每次寫作文時總感到無話可説,現在我終於知道這是我不能對周圍的事物進行細緻觀察的結果。

冰心奶奶的《三寄小讀者》好別出心裁,所舉事例貼近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受益匪淺;對我們的鼓勵充滿真情,讓我們好生感動。《三寄小讀者》教會了我做人和學習。我愛《三寄小讀者》,更愛冰心奶奶。

《讀者》讀書筆記10

今天我讀了一本雜誌,叫做《讀者》,它的卷首語《愛心的故事》讓我很感動,是美國人特里杜布森寫的。

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在20多年前,在一個午後,一個醉漢,在車廂裏不停地辱罵一位抱着嬰兒的婦女,突然他撲向那位婦女,婦女摔倒了地上,還好嬰兒沒受傷,“我”站了起來去制止,可是,醉漢不僅沒停手,還反過來罵“我”,正在最好準備打“我”的時候。一個日本老人走了過來,他要和醉漢聊天,聊着聊着,醉漢就哭了,因為老人感動了他,説出了他的傷心事,最後,作者發出了感歎,“本來想用拳頭解決的事情,卻被幾句貼心的話語輕易化解,其中的奧祕就在‘愛’字。”

我的感受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的力量是很大的,文章中的老人,用自己發自內心的話語去關愛一個醉漢,使得這件事很好的解決了,愛的力量有時勝過任何的強權和武力,它可以使一個沒了魂的醉漢的心中重新充滿了温暖,重新看待這個似乎對他不公平的世界,重新覺得這個看似冰冷的世界中仍有值得他去留戀的東西。其實愛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父母和親人給的,也有老師和同學給的,比如説媽媽在天涼時的一句“寶貝,天氣涼了,多加點衣服!”爸爸在我生病時的一句“兒子,感覺好點了嗎?”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總是讓我聽不夠,每次都覺得自己好幸福,可以沐浴在愛的海洋中。

愛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裏,它平凡,可是卻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根本,父母給我的愛是無私的,我感謝他們將我帶到這個世界來,同樣,我也要學着他們,用自己的愛去温暖周圍的每一個人。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待,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者》讀書筆記11

走進藝術家的生活,我感受到了藝術的氣息;走進户外運動家的生活,我感受到了山水的氣息;走進作家的生活,我感受到了書香的氣息。走進文學家冰心的生活,我感受到了母親掛心子女的氣息。

冰心,原名謝婉瑩。高興地,我走進了她筆下的《寄小讀者》。

在這幾十篇通訊錄中,我看出了冰心老人以親切的口氣讚美了自然;讚美了祖國;讚美了母親的偉大以清麗、優雅的文筆將童心躍然紙上。雖然每篇通訊錄字跡不多,但我從十分精湛的語句中讀出了冰心對國學的熱愛,對於祖國的熱愛,對於母親的熱愛!

從幾篇信件中,我也探出了冰心孝敬父母、關心兄妹的情懷。每篇的字裏行間,都充分表達了冰心對於父母的關愛,不經一個“孝”字湧上了我心頭,停留了太久太久。

冰心,我敬佩你的才華,是那樣橫溢、出眾。我敬佩你的精神,是哪樣令人讚歎,使得無數的文學家向你致敬。我敬佩你那驚天動地的孝心,是那樣讓我感動。我更敬佩你那走到哪裏都無法忘記祖國後代的行為。你用自己的方式在那戰亂期間教育着祖國的花朵。用生命和筆為國家獻出一點力量。

你的一字一句都深深的觸動着我的心靈。我要向你學習,學習你的孝心、你的精神。也要追逐你的才華!

冰心老人你用《寄小讀者》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航帆……

  《讀者》讀書筆記12

今天除了讀《看見》外,還翻了翻《讀者》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明天,明天》是俄國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寫的,文章是這樣的;

度過的每一天,幾乎都是那麼空虛,那麼懶散,那麼毫無價值!它給自己留下的痕跡是多麼少!這些一點鐘又一點鐘消逝了的時間,又是多麼沒有意義,多麼糊里糊塗啊!

然而,人卻要生存下去;他珍惜生命,他把希望寄託在生命,寄託在自己,寄託在未來上面……噢,他期待着將來什麼樣的幸福呀!

可是,他為什麼沒想,其它後來的日子,將不會同剛剛過去的這一天相似呢?

他就是沒有料想到這一點。他向來不愛思索——他這做得很好。

“啊,明天,明天!”他安慰着自己,一直到這個“明天”把他送入墳墓。

好啦——一旦在墳墓裏——你就不得不停止思索了。

這篇文章警示我們,要珍惜今天,不能把事情拖到明天,人這一生沒有都少個明天讓你去數。

《讀者》讀書筆記13

每當閒着隨手翻閲,細讀,總會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lz13)於是,對於親情,對於人生,對於生活,在那一個個一瞬間,都會有種種新的明白。它像長者,指引年輕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哲學家,在侃侃而談中給人以啟迪,讓人從中得到些許人生感悟。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它像一股清泉,淨化着人們的心靈,它讓你引發對大自然、對社會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讓你懂得去關注親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給你鼓勵,看那一些漫畫或幽默故事,讓你開心,啟迪心靈,給人以愛心、正義、睿智、純真的引導和薰陶,使我們充滿了一顆感恩的心。

在《讀者》中,我讀了畢淑敏《錢的極點》上方説我們此刻是站在錢的極點上,但我們很快就會離開它,人們在新一輪物質需要滿足之後回過頭來仍然需要皈依精神,精神是人類最大的財富,在沒有金錢之前,人類就有了精神求索,也許有一天人們會不在追求金錢,但是,人類的精神將永存。

《你的需要其實很簡單》虛懷謙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需要的真的很少很少,自由的閲讀、思考、寫作,把禮貌的繁瑣盡數剝去,如果一個人信心十足地朝着他的夢想走去,並且發奮照着他想象中的方式過活,便能達成他的目標,他的內心和周圍會建立起新的,更具普遍性、更不受限制的法則,或者舊的法則會增益開闊,使他置身於生命的更高的秩序裏。他的生活愈簡單化,宇宙的定律就變得愈,孤獨不再是孤獨,困境不再是困境,柔弱不再是柔弱。財富大多隻是身外之物,是對自由之身的一種拖累與妨礙,預保自由之身,就就應最大限度地遠離物質誘惑,家財萬貫,一日但是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但是三尺。欲壑難平,把慾望轉移到精神性的東西上去,靜靜看一會書。

每一瞬間,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裏昇華成了一輪明月,一盞香茗。《讀者》它就有一種神奇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在與《讀者》交往久了的過程中,我發現:是它讓我體會到“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精神力量;同時,它也像一位熱心的鄰居,為我端來暖暖的紅茶,鼓勵我:“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打開《讀者》,我真的有一種遠離了浮躁和喧囂世界的感覺,到了陶翁筆下的世外桃源,那裏有的是一片淨土、陽光和乾淨的空氣,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時的去處,僅小小一篇文章就足夠完美和使我快樂。

《讀者》是本感人至深的雜誌,也是給人深刻教訓的雜誌。

《讀者》讀書筆記14

看到同事桌上的《讀者》,閒來無事下翻閲了一下,看到兩篇文章有感。

劉心武的《長吻蜂》,其中有段話頗有同感:“生命單純,然而美麗。活着真好,尤其是能與自己以外的一切美好的東西相親相愛,融為一體!生命能沉浸在自己喜歡、利己也利他的境界裏,樸實灑脱,也就是幸運,也就是幸福。”別人為我為何教書,我不敢説我喜歡但我真真切切感覺到上班我喜歡,沒什麼充分的理由,更不是因為矯情才這麼説,就是喜歡。每天早上起牀儘管也想睡懶覺,可爬起來去上班一點都沒感覺到負擔。或許更喜歡的同事間的那種氛圍吧,還有就是喜歡上課時的感覺,儘管有時感覺到嗓子冒煙。看到一個個小孩子感覺好可愛,特別喜歡的是低年級孩子,不是我教的,見到卻仍大聲喊我“錢老師好!”最愛看每天早上出操時,張穎那甜甜的,毫無學生跟老師之間那種距離感的笑容,真好!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流淚的是《愛心傳承》。講述的是一對為了大山裏的孩子能上學而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教育事業的父女的故事。因為父親的愛心和願望,把自己的女兒和一批批孩子送出了大山。又因為父親的故園情結,女兒在師範畢業後又回到了大山深處,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關山的孩子,用心血和汗水為關山的孩子們托起了金色的希望。説不上到底是因為故事情節還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水平感動我,但讀着,是真的被感動了。也許是為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還能有這麼多心靈的淨土,所以被感動。也或許是同為教育工作者,更能體會其中的艱辛,所以有同感。可這一切,都只是發出了一點感慨而已,也許過了明天,我就不再想起這個故事了。記錄下這些,只因為那一刻心靈的被觸動。慶幸的是,對這一切,我還沒到無動於衷的地步,我的心還有柔軟的地方還有潔淨的一方。 看讀者,是一種習慣。每次翻閲,細讀,總會有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於是,對於親情,對於人生,對於生活,還有,對於愛情,在那一個個一瞬間,都會有種種新的理解。

《讀者》讀書筆記15

非常認同這本書中將閲讀當飲食的比喻。第一次遇到把“閲讀”這件事這麼貼切、形象的比喻。讓自己對閲讀這事,一下子就瞭然於胸。書中提到了四種閲讀。

第一種主食閲讀。又稱“ 生存需求的閲讀”。是為了尋求人生在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很像是讓我們有飽足感的主食。

第二種美食閲讀。又稱“ 思想需求的閲讀”這種閲讀不針對人生的現實問題,沒有提出直接的解決之道,然而,卻可能幫助我們從一個看來間接,但是卻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這些問題或現象的本質是什麼。這種閲讀是在幫助我們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很像飲食分類裏的“美食”

第三種蔬果閲讀。又稱“工具需求閲讀”是為了幫助我們查讓閲讀過程中不瞭解的字義、語義、典故與出處,而進行的閲讀,很像是飲食裏的蔬菜、水果。

第四種甜食閲讀。又稱“休閒需求閲讀”和前面三種的不同之處,在於沒有一定的目的,不為了尋求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不為了尋找思想的結晶,也不為了參考或查證,閲讀就是為了娛樂、消遣,是一種休閒活動,很像是飲食裏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

有很多讀書者,喜歡讀書但是不會讀書,迷失在書的密林中,很多讀書者發現身邊有那麼多的好書,飢渴地抓到什麼都讀,亂讀一通,全然沒有方向,越想讀書,越覺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需要眷顧光臨的閲讀內容太多,使大家手足無措,就如迷失在濃密的叢林裏。

這本書,給喜歡讀書的人指引了方向。書中全然沒有説教的詞語,帶給大家很好的教導。學習到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主題閲讀四種層次,以及閲讀不同類別的書要用到的不同閲讀方法。明確了自己的閲讀方向,要做到好的閲讀,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叢林之路,挖到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然後,再向前邁一步,增加閲讀的精深;向旁邁一步,增加閲讀的寬廣。

如何找到自己的專門閲讀興趣呢。

1、選一個你感興趣的閲讀題目。 題目儘量不要大,譬如什麼哲學、科學、心理學的,而要小,譬如 “飛機”、“咖啡”。不知道怎麼選? 想想你印象中為什麼事情感動過,懷疑過,好奇過,夢想過。

2、針對你感興趣的這個題目,設法從書店及網絡上找出一種到三種你覺得必讀的入門書。 你可以先找五十種書出來,然後交叉使用“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三個方法,從中過濾出這一到三種入門書籍。(等你有了經驗,熟練了之後,想踏入任何一個陌生的知識領域,十幾二十本書也就可以找到了。)

3、把這個題目裏一到三本入門書,利用“熟讀精思”的方法仔細閲讀。這些書,搭配着相關的網站,你自然會發現接下來應該繼續閲讀的書種。

4、不論是從一開始,還是到這個階段,還是在接下來的過程,都最好認識(至少)一位可以在這個題目上給你一點引路、印證的人。不時跟他請教一下。

5、你要設定個時間表,逐步收集閲讀四、五十種書。這些書最好要涵蓋“主食”、“美食”、“蔬果”、“甜食”四個方面。 設定時間表的時候,不要忘了豐子愷所説的:“我們要獲得一種知識,可以先定一個範圍,立一個預算,每日學習若干,則若干日可以學畢,然後每日切實地實行,非大故不準間斷,如同吃飯一樣。”

6、除了書籍之外,也儘可能地從網絡上收集就這個題目有過的重要整理及討論資料。收集的時候,儘量從古至今,從中國到西方(及其他地區),包含你能使用的各種語文的。

7、分別用“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八面作戰”四個方法,把這些書籍與網頁做個整理與吸收。可以先就各種書,再就這個主題領域的全貌整理出心得。

8、然後,你到了要給自己驗收的時候。 你應該找一家自己最信賴的書店(當地沒有就去外地),來到他們的圖書館區,站到你集中精力閲讀的這個題目的分類立櫃之前,瀏覽一遍他們架子上的書種,説得出他們的立櫃的缺失在哪裏,少了哪些應該擺的書,以及為什麼。 沒有這樣的書店,就找當初的引路人(或第三人)來印證一下。 接着,你要去找這個領域裏,大家公認當代研究最頂端的幾個人的最新文章或書籍,看看他們所説的是否你都已經明白,你所思考的,是否已經可以和他們交談。(如果你有心再超越他們,當然更好,但那個主題和這篇討論如何開第一條路的文章,還是有些不同。)

讀書,需要越界,人生也如此。永遠不要用專業來限制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想象空間。不要用太多的框框來讓自己受到束縛,如此才能保持純真之眼與赤字之心,自由才能自在。因為閲讀無界,你的人生也沒有邊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