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事經典散文

來源:文萃谷 2.7W

童年應是充滿笑聲,無憂無慮,做着七彩夢的年齡;我的童年卻是既充滿苦澀,又充滿幸福。

童年記事經典散文

一、面魚

三歲那年,母親在生下妹妹後的第七天,就撒手西去了。出殯那天,當人們將母親抬向棺材時,我發瘋似地拉着母親的衣服不放,連哭帶鬧,想讓母親醒過來,求人別把母親抬走。那撕心裂肺的情景讓在場的男男女女,無不潸然淚下,慨歎我這苦命的孩子。鄉親們每當對長大後的我説起當時的情形時,仍免不了唏噓一番。

雖然那時的生活是艱辛而酸楚的,但是父親還是儘量讓我的童年多些歡樂,多些色彩,多些愛。

那時侯,在我遼西老家的農村,一般家庭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分到點細糧,而能吃上一頓饅頭,是件很奢侈的事。因此用麪粉做魚形狀的饅頭則是最期盼和最高興的事。每當這個時候,身材不高而又消瘦的父親,就會高挽着衣袖,繫上一條用黑色土布做成的縫有幾塊補丁的圍裙,用他那粗糙長滿老繭的大手,在案板上給我做各種形狀的麪食,印象最深的則是做大鯉魚形狀的面魚。

他先是將發酵後揉好的面,做成大致的鯉魚形狀,然後用刀壓扁並切出魚嘴、魚鰭——背鰭、腹鰭和尾鰭,用木梳齒輕輕地在上面壓印上條痕;用縫衣服用的頂針的半圓認真細緻地在魚身上壓刻上魚鱗,用紅豆在魚頭上做成眼睛。魚做成後,放在蒸鍋上蒸。這時候,我就會急切而耐心地靜靜地坐在鍋灶旁,盼望着面魚快點出鍋。揭鍋時,那白白胖胖的面魚,就是我童年父親的最大獎賞。把玩和品嚐肥肥胖胖的面魚,是我童年最快樂的事情,它給我帶來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如今生活好了,吃饅頭吃魚都是平常的事,但總難品嚐到當年吃麪魚的香甜。因為,面魚附載着我童年的快樂,更附載着父親對我深深的愛。每當憶及童年,想到兒時的往事;每當看到父親吃起我親手做的魚時,就會勾起我對面魚的幸福回憶,就會浮現出父親當年給我做面魚時的情景,使我面對父親時又多了幾許依戀,又多了幾許對含辛茹苦的父親的敬重,又多了幾許反哺的温暖。

啊,面魚,我童年時的面魚,永遠香甜在心中的面魚!

二、掩襟

大我幾歲的鄉下侄子來了,説嫂子在地裏幹活時突然就走了,勞累一生的她,永遠地安息了。

聽到這個消息,痛楚的淚水模糊了視線,嫂子給我縫掩襟的情景頓時浮現在眼前。

小時侯的一年冬天,時不時的下雪,天氣冷的出奇。從小失去母親,又疏於父親管理的我,因父親經常在外幹活,家裏大多時候是“鐵將軍”把門,只好不顧手腳凍得貓抓似的,常常跑到街上同小夥伴們打雪仗,堆雪人。那時候,雖然農村家家都不算富裕,但小夥伴們卻都戴着棉帽子,厚手套,腳穿大棉鞋,身上裹得嚴嚴實實的。而我只戴了一頂破帽子,沒有手套,腳上穿着一雙前露腳趾後露腳跟的舊棉鞋,上身穿一件沒有內衣,因釦子系不嚴而露着肚皮的小棉襖。因此,只好時不時地跺跺腳,揣揣手取暖。

這時,家族遠房的矮矮胖胖的嫂子見到我這種情景,她臉上整天掛着的笑容不見了,二話不説拉着我就走。到她家後,她讓我坐在炕上,脱下小棉襖,圍上棉被子,拿出侄子沒穿過的新棉襖,將縫在棉襖上用來擋風的掩襟(縫在便服對開襟棉襖的內側,用來擋風保暖,絮有少量棉絮的長布條)扯了下來,然後縫在我的小棉襖上,並改好釦子的位置;又給我找來棉鞋,縫好了襪子。

臨走,嫂子一再囑咐我,餓了冷了就找她。她一直關心着我,在以後的寒冷的冬季,也時時感受着她給我帶來的這樣的温暖。

矮矮胖胖,始終慈祥微笑着的嫂子,真的走了,儘管我不願相信這個事實;她留給我的,是永遠温暖在心中的擋風的掩襟。

三、《朝花夕拾》的風波

九歲那年,繼母成為我家的一員。她中等個,剪着齊耳的短髮,臉上有幾個淺白麻子,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的。開始時我很不喜歡她,甚至還有點怕和敵視,但家確實有了家的.摸樣。

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農村,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特別是遼西地區的農村,連温飽都難以維持。為了生活,大人們都拼命地在生產隊裏幹活,而繼母除了在集體勞動外,其餘時間也不閒着。那時,家裏養着豬、雞、兔等,這些,是我家經濟的另一主要來源。每當夏季中午吃完飯後,別人都休息了,繼母則拿着大口袋和筐,到山上去割豬草、捋杏樹樹葉子和砍刺槐枝,用來餵豬養兔。

一次,她揹着半口袋杏樹葉子,臉和手帶着被樹枝劃的口子回到家中。原來,她是被人攆回來的,那正是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不允許副業,為此她還差一點被批鬥。

樹葉不讓捋,更不允許看數值,就割青草,雞、豬、兔還得繼續養。因此,除了我放學割些草外,繼母中午還是不休息。

最高興的事,還是賣兔子,因為可以有幾毛錢的零花錢了,也許還能買點東西。

記得有一次,我和繼母起大早到供銷社收購站去買兔,買完後她給了我幾快錢,囑咐拿好一會買東西用,就忙着給別人幫忙去了。那時侯,人們的生活困難,精神食糧更是匱乏,平時很難見到一本喜歡的書,因此很早就想買一本書。趁繼母給別人幫忙的時候,我悄悄來到供銷社的買書櫃台前。在此之前,我曾在一個老師家見過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儘管是粗略地翻翻,卻被書中的“百草園”、長媽媽講的故事、藤野先生等深深地吸引住了,早就想買一本了。

買完書後,找到繼母,只見她正着急地尋找我。我知道家裏很窮,説買書怕她不同意,就謊説錢弄丟了。她聽後,臉色霎時陰沉了下來,讓我馬上去找。我説丟了上那去找,丟了就丟了唄。她見我那副毫不在意的樣子,非常生氣,又見我頂嘴,氣不過拽過我就是一巴掌,“那是給你買鞋的錢,我怎麼讓你拿着……”説着她不解地看着藏在我懷裏掉在地上的書問“這是怎麼回事?”事以至此,我只好説了實話。心想,你這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懂什麼!然後就等待着暴風雨的到來。

突然,繼母將我一把樓在懷裏,流下了眼淚“你怎麼不早説!孩子,打疼了吧?”然後拉起我就走,“買鞋去。”

回到家,父親見繼母只拿出了給他買的做衣服的布料和給我買的鞋,就問“你做褲子的布料呢?”繼母只是淡淡地説“我不是有褲子嗎。”當時我只是奇怪,並未見到她有像樣的褲子呀。

繼母雖然不識字,但她理解那本書在我心中的分量;我也十分珍惜那本凝聚着繼母的勤勞和汗水、凝聚着她對兒子深深的愛和望子成龍的書,帶着它走過中學、大學,走上工作崗位。

伴着不幸與幸福,淚水與歡笑,孤苦與呵護,在親人們的注視中,做着七彩夢,放飛着理想走過了童年。每當憶起兒時的往事,就會魂牽夢縈,頓起故園之情,想起童年時鄉親們的關愛,思念起那些親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