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仗的句子大全

來源:文萃谷 2.84W

對仗的句子大全篇一:對仗説

對仗的句子大全

格律詩四大要素,句式、平仄、用韻、對仗。其中句式、平仄、用韻都有規定,也有規律,嚴格執行,熟能生巧即可,唯獨對仗,只是要求律詩的中兩聯要對仗,要求不等於必須,實際運用亦常見靈活使用,至於對得如何,全憑作者自己掌握,也沒有個標準可檢測,所以不好掌握。對仗要求看似寬,實則極有講究,要對得工整,對的靈動,實非易事。 什麼是對仗,對偶和對仗有什麼區別。對偶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對應的或相近或相反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古代的駢體文和賦,現代的一些格言、短語為加強語氣,文體機構漂亮都用對偶句。對仗是格律詩詞和楹聯特有的除了具有對偶特點外還講究平仄交替、講究詞性詞相對的一種特殊的句式。凡是對仗的必定是對偶的,對偶的就不一定是對仗的。

一首好的格律詩,用活用好對仗至關重要,用好了,整首詩靈動傳神,特別是律詩,中兩聯對仗工整,詩整體就穩重,傳神,反之詩就顯呆板或晦澀。許多傳世名作往往是對仗用的極其工整巧妙。為便於詩詞愛好者有個參考,熟悉對仗使用的一般規律,試將唐宋一些名家作品中的對仗例句,梳理分析之,一起探討、學習。

(一)律詩對仗句的一般要求。

一、律詩每兩句為一聯,依次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這當然是一般而言的,在唐宋詩裏也有頷聯不對仗的,但這是特例,不等於通則。甚至還有頸聯不對仗的,更是鳳毛麟角,不能作為我們現在學寫詩的藉口。我們大多是詩詞愛好者,還沒到大師級別,就如書法,正楷還沒練好,就舞草書了,怎能寫好呢,故特例我們還是不學為好,老老實實按規矩辦。

二、對仗的兩句在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要相同。這個詞性相同,不僅僅是按詞分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介詞(虛詞)相對,還要分清以上各類詞的結構,是並列結構,還是動賓結構(偏正結構),還是主謂結構,還是補語結構,或者是連綿詞等等。下面試用杜甫《秋興八首》之一來分析作範。

玉露凋傷楓樹林,仄仄平平平仄平,巫山巫峽氣蕭森。平平平仄仄平平。

江間波浪兼天湧,平平平仄平平仄,塞上風雲接地陰。仄仄平平仄仄平,

叢菊兩開他日淚,平仄仄平平仄仄,孤舟一系故園心。平平仄仄仄平平。

寒衣處處催刀尺,平平仄仄平平仄,白帝城高急暮砧。仄仄平平仄仄平。

請看頷聯:江間對塞上,都是名詞加方位詞結合的主謂結構名詞。波浪對風雲,都是名詞加名詞結合的並列結構名詞。兼和接,都是副詞做動詞用,在兩句裏都起動詞作用。天湧對地陰,天地名詞對,湧和陰都是形容詞當動詞,組成主謂結構的形容詞,作整個句子的賓語。這一聯對仗天衣無縫,非常巧妙。再看頸聯。叢菊對孤舟,都是量詞和名詞結合的偏正結構名詞。兩開對一系,都是數量詞加動詞的偏正結構動詞。他日對故園,都是形容詞加名詞的偏正形容詞。説明一下,他字在這裏是代詞,作形容詞用,不是名詞,用來修飾名詞日的。最後的淚和心,都是人身體有關的名詞。整個頸聯對仗也是天衣無縫。從杜甫這首詩可以看出,古人寫律詩的對仗句,對詞性和詞的結構掌握是十分精當的。所以判斷好詞性,相對工整,這也是寫好律詩的基本功。

另外,特別指出的是,古人對連綿詞在對仗裏的運用非常嚴格,初學者往往會不注意連綿詞的對仗。譬如:王維《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輝。寂寞對蒼茫都是雙聲連綿詞;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絕句之七: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其中的容易和商量都是雙聲連綿詞;蘇東坡的:席上代人贈別三首之二:天上麒麟豈混塵,籠中翡翠不由身。那知昨夜香閨裏,更有偷啼暗別人。其中第一聯的麒

麟和翡翠都是雙聲連綿詞。這點是很重要的,假如你前一句用了連綿詞,你後面句不用連綿詞,基本上沒法對工整了。這是牽涉到一個對詞性的把握問題,要熟悉哪些是連綿詞,哪些是雙聲詞。抑或有些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此特強調下。

三、對仗句的兩句對應位置上的詞語讀音平仄要對立。同樣看上面杜甫的《秋興八首》之一,其中對仗句全部是平仄錯位的,所謂的平仄交替,當然這也是律詩的基本平仄要求。這裏也不多説了。

(二)律詩對仗的活用

律詩的中間兩聯,頷聯和頸聯要對仗,大家都知道,這是要求,然後首聯和尾聯可以不對仗,但並沒有規定説不可以用對仗句,借用法律用語就是,法無禁止即可行,所以,律詩的首聯和尾聯可以用對仗句。而且用好了,詩特別有味道。

一、首聯對仗

杜甫《九月藍田崔氏莊》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峯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孟浩然《尋陳逸人故居》人事一朝盡,荒蕪三徑休。始聞漳浦卧,奄作岱宗遊。池水猶含墨,風雲已落秋。今宵泉壑裏,何處覓藏舟。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一丘常欲卧,三徑苦無資。北上非吾願,東林懷我師。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王維《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輝。鶴巢松樹遍,人訪篳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燈火起,處處採菱歸。 王維《送崔興宗》已恨親皆遠,誰憐友復稀。君王未西顧,遊宦盡東歸。塞迥山河淨,天長雲數微。方同菊花節,相待洛陽扉。

王維《漢江臨泛》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二、尾聯對仗

杜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三、四聯全對仗

王維《送崔興宗》已恨親皆遠,誰憐友復稀。君王未西顧,遊宦盡東歸。塞迥山河淨,天長雲數微。方同菊花節,相待洛陽扉。

王維《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天上去西征,雲中護北平。生擒白馬將,連破黒雕城。忽見芻靈苦,徒聞竹使榮。空留左氏傳,誰繼卜商名。

陸游《醉書》半年愁病劇,一雨喜涼新。稍與藥囊遠,初容酒盞親。浩歌驚世俗,狂語任天真。我亦輕餘子,君當恕罪人。

唐宋人律詩總的來看,首聯對仗的情況比較多,而尾聯對仗的則很少。這也足以證明,律詩的首聯和尾聯不要求對仗,但可以用對仗。按詩的內容需要和表達需要,靈活掌握。

(三)絕句的對仗

絕句,截句也。元朝範德機《峴鏞説詩》中所説:“絕句,蓋截律詩之半,或首尾兩聯,或前半首,或截中二聯而成,所以絕句又稱為截句。”意思是絕句是在律詩中截一段而成的。當然截句也必須截得平仄合律,所以是兩聯一截的。按律詩的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四聯,可以截成四種方式:首聯+頷聯、頷聯+頸聯、頸聯+尾聯、首聯+尾聯。於是我們發現,首聯+頷聯的式子,那麼絕句第二聯要對仗;如果是頷聯+頸聯式子,那麼兩聯都要對仗;如果是頸聯+尾聯的式子,那麼第一聯要對仗,只有最後一種句式,首聯+加尾聯的式子,沒有規定一定要對仗。現代人的絕句大多數是這種句式,因為大多是沒有想到要去用對仗句。這是種不經意地疏忽,或者是習慣性疏忽。其實絕句中用好的對仗是非常漂亮的。

譬如:杜甫:絕句四首之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二聯全對仗,是工對的楷模。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二聯全對仗,20個字成千古絕唱。2015年陝西寶雞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年全國徵詩大賽,我發了一首《日寇轟炸寶雞遺址憑弔》西府海棠香故國,雍城舊燕説當年。歡歌勿忘腥風日,堞厚還需萬眾堅。獲得了二等獎。其實這詩並不算好,是我從一首律詩中截了兩聯,稍微改了下去應付的。我估計,因為我的絕句第一聯是對仗句,碰巧被評委看見了,所以運氣好被選上了,獲得了等級獎。由此可見,絕句用好對仗,其詩必將更精彩。下面把唐宋名家有對仗的三種截句格式,分類整理出來,一起來欣賞下。

一、首聯+頷聯,第二聯對仗。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絕句之七》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五首之一》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寒雲。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絕句漫興九首之三首》(一)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三)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五)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李白《九日龍山飲》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贈段七娘》 羅襪凌波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粧惱殺人。《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三》德陽春樹似新豐,行人新都若就宮。柳色未繞秦地綠,花光不改上林紅。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蘇東坡《陌上花三首其一》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次荊公韻四首之一》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逸少手親栽。深紅淺紫從爭發,雪白鵝黃也鬥開。

二、頷聯+頸聯,兩聯對仗。

杜甫《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之一》謝安舟楫風還起,樑苑池台雪欲飛。杳杳東山攜妓去,泠泠修竹待王歸。《絕句四首之一》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梅熟許同朱老吃,鬆高擬對阮生論。《絕句四首之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夔州歌十絕句之二》白帝夔州各異域,蜀江楚峽混殊名。英雄割據非天意,霸主併吞在物情。《絕句漫興九首之六》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稚子無人問,沙上鳧雛傍母眠。

李白《秋浦歌》醉上山公馬,寒歌甯戚牛。空吟白石欄,淚滿黑貂裘。《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高適《封丘作》州縣才難適,雲山道欲窮。揣摩慚黠吏,棲隱謝愚公。

蘇東坡《陌上花三首之三》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已作遲遲君去魯,優歌緩緩妾回家。

三、頸聯+尾聯,第一聯對仗。

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落落出羣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

李白《陪族叔刑部伺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洞庭五首之四》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紵,不知霜露入秋衣。《永王東巡詩一首之三》雷鼓嘈嘈喧武昌,雲旗獵獵過潯陽。秋毫不犯三吳悦,春日遙看五色光。

張祜《何滿子》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

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蘇東坡《李行中醉眠亭三首之一》已向閒中作地仙,更於酒裏得天全。從教世路風波惡,賀監偏工水底眠。《披錦亭》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誰道使君貧且老,繡屏錦帳咽笙簧。《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二首之二》雲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四、首聯+尾聯,此式最常用多見,今人也大多這麼寫,大家熟悉,故不列舉。

按上面好多的例子來看,我也只是隨手選的一點而已,總之證明:絕句沒有規定要用對仗句,但對仗是可以用的,唐宋大家用得也很多,傳世經典絕句許多是用對仗句的。

(四)詞的對仗

詞的對仗與律詩不一樣。詞的對仗,根據詞的要求和特色,有些象散文的對偶,不避重字,不拘平仄,也有同韻相對。這些在律詩的對仗裏面是不可以的。

1、同字相對不避重字。吳文英《一剪梅》春到一分,花瘦一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不拘平仄。李子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3、同韻相對。如:堂阜遠,江橋晚。(上片) 旗影轉,鼙聲斷。(下片)韻腳“遠”、“晚”、“轉”、“斷”,都是仄聲,屬於同韻

律詩必須平仄相對,詞則有的對,有的不對,依詞調而定。所以説,詞的對仗,既廣泛又靈活。説廣泛,凡是相鄰字數相同的句子,一般可對仗,凡一字領後面的四個四字句,一般也都可對仗,而且普通對、扇面對均可。説靈活,這些地方也可以不對仗,對仗方式也靈活,平仄可相反,亦可相同,也不避同字。

那麼怎麼來確定詞在哪裏需要對仗,哪裏不需要對仗。

一、兩句字數相等,成一聯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對仗。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蘇軾《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户。晏殊《踏莎行》翠葉藏鶯,朱簾隔燕。陸游《釵頭鳳》一懷愁緒,幾年離索。歐陽修《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晏幾道《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晏如《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有種出句起首加一字豆的對仗,叫襯豆對。吳文英《高陽台》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周邦彥《蘭陵王》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當然並不是所有兩句字數相等成一聯時都要對仗,而且一般詞譜也不標明是否對仗。後人填詞用對仗,大都依據傳世名作的樣板,根據詞的意境,該對仗的地方就對,沒有好的對仗句,索性就不對。

二、少量詞牌,基本都用對仗句,就約定成俗需要對仗了。大致有:鷓鴣天、西江月、憶江南、浣溪沙、一剪梅、沁園春、滿江紅、水龍吟等等。辛棄疾的《鷓鴣天》陌上柔桑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村頭薺菜花。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户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睡夢厭厭難覺。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蘇軾《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眠醉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倚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晏珠《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蘇軾《水龍吟》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雖然這些詞牌原則上約定俗成要對仗,但有時也自由,也可以不對仗,或者對仗一片,另一片就不對了。。韋莊《浣溪沙》惆悵夢裏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紅紗,小樓高閣謝孃家,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蘇軾《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三、如何把握詞的對仗,大致有三。

其一,兩句字數相同成一聯特別在詞兩片開頭的地方,一般用對仗。晏殊《踏莎行》細草愁煙,幽花怯露……帶緩羅衣,香殘蕙炷……”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其二,有的地方,上句除了開頭有個一字逗或兩三字頓以外,其餘的部分與下一句字數相同,往往也用對仗。這種對仗,有時不限於兩句,可以連對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氣勢頗盛。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秦觀《八六子》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辛棄疾《賀新郎》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其三,詞中還出現了其他非常有趣的對仗方式,常見的有鼎足對和扇面對。所謂鼎足對,係指三句連對。温庭筠《酒泉子》綠陰濃,芳草歇,柳花狂。秦觀《行香子》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辛棄疾《水調歌頭》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扇面對,就是隔句相對。辛棄疾《沁園春》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解頻教花鳥,前歌後舞;更催雲水,暮送朝迎。柳永《玉蝴蝶》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五)楹聯的對仗。

下面來説説楹聯的對仗。楹聯人説是詩詞派生出來的一種文體,或者説楹聯來源是詩詞。從時間上似乎可以印證這個説法。最早的楹聯一般來説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出於唐五代後蜀主孟昶之手,那可是在中國古典律詩最興盛的年代,能與詩沒有關係嗎。再説律詩和楹聯有許多相同的地方,而最相近的就是對仗。

楹聯最主要的特點是必須對仗,對聯對聯就是要上下兩聯相對。楹聯最基本規則是講究平仄的,平仄交替,其中的平仄關係類似詩詞。其實平仄就是中國文字特有的一種韻味,有了平仄講究,朗誦起來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對聯是給人讀的,而且一貼上去或掛上去,少則幾天,多則幾百年人人在讀,那必須要講平仄,才耐讀,才讀上去才朗朗上口。還有,句中不管怎麼平仄,到最後,上聯必須仄聲結尾,下聯必須平聲結尾。就像格律詩中間的頷聯或者頸聯。所以我們到外面看對聯是不是掛錯了或寫錯了,第一就看最後兩個字。楹聯句子長短不限。楹聯最短的有一字聯,譬如墨;泉,別看一字聯規矩照樣有,第一上仄下平,第二看對仗,墨字上面是個黑字,泉字上面是個白字,相對的兩種顏色,墨字下面是土,泉字下面是水字,五行中相對相剋的兩個字,所以這種也是神來之筆。長的據説有千字以上的,昆明滇池邊的大觀樓,我去看過,那副對聯是單邊180個字。

楹聯和律詩的對仗總體是相同的,但也有區別,律詩裏對仗句一般要求頜聯和頸聯,而楹聯的對仗是一對到底。整個楹聯必須全部對仗。還有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有兩個性質上的區別。

一、詩詞中的對仗句,是整個詩詞中的.一個部分,而楹聯的對仗是整個楹聯,也就是説,詩詞裏的對仗句只是説了詩詞的部分內容,而兩句楹聯通體是對仗的,不管長短,説的是一個完整的內容。詩詞裏的對仗句,有的是可以拿出來當楹聯用,但大部分還是要結合整個詩詞來理解意思才會意思更明瞭。作者: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其中的: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對得非常工整,但拿出來做對聯,倘不知道有這首詩前後句,那麼讀了是不是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還有如杜甫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整個詩裏兩聯全部對仗得非常工整,但作為對聯,單獨抽一聯出來,意思就不完整了。而對聯就不同了,一副對聯就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需要其它文字來補充或説明了。譬如我以前寫過一副自題聯:浮生淪落裁詩裏,抱負羈留舉善中。幾乎把我一生,特別是後半生總結了進去,意思已經比較完整了。後來我想放到律詩裏,動了很多腦子,才湊成一律,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對聯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意思,再添上下聯總感覺多餘了。譬如無錫的盲人楹聯家蔣東永先生的一副楹

對仗的句子大全篇二:詩詞對仗的基本要求

詩詞對仗的基本要求

對仗,也就是對偶。對仗中的"仗"字,來於儀仗中的"仗"字。儀仗,兩兩相對,排列整齊。詩詞中用對仗,也是要求兩兩相對,排列整齊。在近體詩產生以前,詩中的對仗,只是修闢上的需要。近體詩的對仗,不僅是修辭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規定。詞,也是根據格律規定而用對仗的。對仗,是詩詞格律的第三個內容。

詩詞對仗的基本要求,一是在兩句相對時,相對的字詞,其詞性要相同或相近;二是在兩句相對時,兩句的句子組成情況要相同或相近。

兩句相對,指的是相連的兩個句子形成對仗。這是對仗的一般形式。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活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首詩的第三、四兩句,是相連的兩個句子,又是形成對仗的兩個句子。在這兩句中,"綠"對"青","樹"對 "山","村"對"郭"(城郭),"邊"對"外","合"對"斜"。第五、六兩句,也是對仗句。相連的兩句,往往形成對仗,但不是所有的相連句都要求對仗。這首詩的第一、二句和第七、八句,雖都相連,但不對仗。兩句相對的情況,大致是這樣。

下面,迸一步介紹對仗的兩個基本要求;

(一)在兩句相對時,相對的字詞,其詞性要相同或相近。

那麼,詞性是怎梓劃分的呢?它與現代漢語語法中的詞類劃分,又一致,又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十三類.(各類的名稱,有的借用了現代漢語的)。同類中的字詞就算詞性相同,鄰類中的字詞就算詞性相近,都可用作對仗。

(1)名詞類。如"日"、"月"、"山"、"川"、"宮"、"室"."筆"、"墨"、"詩"、"書"、"身"、"心"、"花"、"鳥"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其中的 "花"對 "草","人"對 "馬","眼"對 "蹄",就是名詞對名詞。

(2)專有名詞類。表示人名、地名的專有名詞,自成一類。用人名、地名形成對仗的例子,有"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陸游《夜讀攬轡錄》,其中的 "宗澤"對"岳飛",人名對人名;"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夭"(李白《行路難》,其中的 "黃河"隊"太行",河山名對河山名;"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劉克莊《沁園春》,其中的 "寶釵樓"對"銅雀台",樓台名對樓台名。

(3)方位詞類。表示方位的一些字詞,自成一類。如"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上"、"下"、"中"、"外"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外"對 "前"。

(4)數詞類。表示數目的-些字詞,自成一類。如"一"、"二"、"五"、"十"、"雙"、"兩"、"孤"、"半"、"獨"、"眾"、"百"、"千"、"萬"等。用作對仗的,有如前例的"七八個星天外,兩 三點雨山前","七八"對"兩三"。

(5)代名詞類。如"吾"、"餘"、"汝"、"爾"、"他"、"誰"、"君"、"子"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我"對"誰"。

(6)形容詞類。如 "輕"、"重"、"疏"、"密"、"明"、"暗"、"美"、"醜"、"貧"、"富"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疾"(敏鋭)對 "輕"。 "

(7)顏色詞類。表示顏色的一些字詞,自成一類。如"紅"、"赤"·"朱"、"丹"。"白"、"素"、"黑"、"玄"、"青,、"蒼"、"翠,"綠"、"黃"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綠"對"青"。再如"金"、"銀"、"玉"、"粉"等,有時也作顏色詞用,代表"黃"、"白"等。

(8)動詞類。如"看"、"讀"、"耕"、"織","愛"、"恨"、"行"、"歸"、"飛"、"鳴"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 "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鄭思肖《德佑二年歲旦》),"讀"對"報"。有時,形容詞和不及物動詞也被看作同類。用作對仗的例子,有"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其中的"老"對 "飛",形容詞對不及物動詞。

(9)副詞類。從虛詞類分出,自成一類。如"將"、"已"、"忽"、"漸"、"皆"、"俱"、"頻"、"屢"、"只"、"但"、"又"、"復"、"更"、"都"、"不"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野火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送別》),"不"對 "又"。

(10)虛詞類。主要包括連詞、介詞,如 "與"、"同"、"而"、"則"、"於"、"為"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 "漸與骨肉近,轉於童僕親"(崔塗《除夜有作》),其中的"與"對 "於",介詞對介詞。

(11)連用字類。經常連在一起用的兩個字為連用字,分同義和反義的兩種。同義的連用字,如 "骨肉"、"賓客"、"兵馬"、"干戈"、"星斗"、"風塵"、"少壯"."老病"、"戰伐"等。用作對仗的,有如前例的 "漸與骨肉近,轉於童僕親","骨肉"對 "童僕"。又如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杜甫《閣夜》),"戰伐"對 "漁樵"。反義的連用字,如"天地"、"今古"、"前後"、"表裏"、"浮沉"."興亡"、"有無"、"往來"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天地"對"有無"。同義的連用字和反義的連用字,也可形成對仗。這樣的例子,有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其中的 "破碎"對 "浮沉",同義連用字對反義連用字。

(12)連綿字類。連綿字與連用字不同,連用字實際上是兩個單音詞運用,而連綿字是一個雙音字。名詞性的連綿字,如"苜蓿"、"葡萄"、"芙蓉","鸚鵡"、"鴛鴦"、"蟋蟀"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柳宗元,《登柳州城樓》),"芙蓉"對"薜荔"。另外,還有形容詞性的聯綿字,"磅礴"、"依稀"等,動詞性的聯綿字,如 "躊躇"等。一般地,名詞性的、形容詞性的、動詞性的,各自相對。

(13)重疊字類。如 "悠悠"、"蕭蕭"、"茫茫"、"密密"、"歷歷"·"滾滾"、"粒粒"、"年年"等。用作對仗的例子,有"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歷歷'對"萋萋"。

以上十三類,還不能包括所有的用於對仗的詞性劃分。外,還有雙聲字類、疊韻字類等。雙

聲字和疊韻字,有的又同時是連用字或連綿字。如"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白居易《自河南經亂》),其中的 "寥落"對"流離"是雙聲字對雙聲字。又如"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朱淑真《元夜》)。其中的"繾綣"對"朦朧",是疊韻字對疊韻字

名詞類所屬的字詞很多,所以,又可劃分為若干小類。

(1)天文類。如"天"、"日"、"月"·"星"、"風"、"雲"、"雨""雪"、"氣"、"煙"、"陰"、"陽"、"火"、"照&

quot;等。

(2)時令類。如"年"、"月"、"日"、"時"、"春"、"夏"·"秋"、"冬"、"晝"、"夜"、"朝"、"夕"等。

(3) 干支類。自成一類,一般不與別類相對。如"甲"、"乙"、"丙"、"T"、"子"、"醜"、"寅"、"卯"等。

(4)地理類。如"地"、"路"、"山"、"川"、"峯"、"嶺"·"浪"。"濤"、"國"、"城"、"京"、"郊"、"田"、"家"等。

;5)宮室類。如 "宮。、"室"·"房"、 "屋"、 "樓"、"台"、"亭"、"閣"、"門"、"窗"、"階"、"壁"等。

(6)器物類。如 "車"、"舟"、"牀"、 "席"、 "幹"、"戈"、"旗"、"鼓"、"燈"·"鏡"、"杯"、"盤"等。

(7)衣飾類。如 "農"、"裙","巾"、 "冠"、 "簪"、"釵"、"盔"、"甲"等。

(8)飲食類。如 "酒"、茶"、"飯"、 "餅"、。藥"、"丹"、"蜜","餐"等。

(9)形體類。如 "身"、"首"、"手"、 "足"、"心"、"胸"、"耳"·"目"、"音"、"容", "聲"、"色"、 "蹄"、"爪"、"角"、"羽"等。

(10)人倫類。如 "父"、"母"、"兄"、"弟"。"君"、"臣"、"將","相"、"農"、"漁"、 "士"、"兵"等。

(l1)人事類。如 "道"、"德","情"、 "志"、 "才"、"力"、"功"、"名"、"恩"、"怨"、 "歌"、 "舞"等。

(12)文事類。如 "詩"、"書"、"章"、 "句"、 "文"、"圖","典"、"藉"、。筆"、 "墨"、 "紙"、"硯"等。

(l3) 鳥獸蟲魚類。如 "鳥"、"獸"、"蟲、"、 "魚"、"鴻"、"雀"、"犬"、"虎","蝶"、"蟬"、"蝦"、"蟹"等。

(14)草木花果類。如 "草"。 "木"、 "花"、 "果"、"禾"、"麥"、"楊"、"柳"、"菊"、"荷"、"

枝"、"葉"等。

對仗,如果要求嚴格,就應是同類字詞相對。如形容詞類對形容詞類,顏色詞類對顏色詞類,動詞類對動詞類,副詞類對副詞類等。這種對仗,是嚴對,通常稱為工對。名詞類相對,必須是同一小類相對,才算是工對。如天文類對天文類,人事類對人事類等。工對的例子,有 "柳條綠日君相憶,梨葉紅時我始知" (白居易:《酬李十二》),"柳"對"梨""條"(枝)對 "葉",是草木花果類相對,"綠"對 "紅"是顏色詞類相對,"日"對 "時",是時令類相對,"君"對 "我",是代名詞類相對,"相"對 "始"是副詞類相對,"憶"對"知",是動詞類相對。如果放寬一點,也可用鄰類字詞相對,這種對仗,稱為鄰對。如名詞類中的天文類對地理類,器物類對衣飾類,等等。如果再放寬點,相對的兩句,其中的字詞,有的相對,有的不甚相對,這種對仗,稱為寬對。

(二)在兩句相對時,除了要求詞性相同或相近外,還要求相同兩句的句子組成情況相同或相近。工對的兩句,句子組成情況是相同的。如林逋《梅花》中的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的句子組成情況就是相同的。"疏"對"暗",定語對定語;"影"(梅花的影子),對 "香"(梅花的香味),主語對主語,"橫斜"對 "浮動",謂語對謂語;"水清淺"對"月黃昏",補語對補語。又都存在着省略和倒裝,原應是"在清淺的水面上"和 "在黃昏的月色中"。不僅句子成分相同,而且各句子成分的所處位置也相同。當然,這僅是句子組成情況相同的一個例子。句子組成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兩句相同或相近的例子,是舉不勝舉的。對仗的兩條基本要求,以前一條為主。只注意詞性相同或相近,而不管句子組成情況相同或相近與否,這樣的對仗也是不少的。

對仗的句子大全篇三:詩詞曲中的各種對仗及對仗中詞性的運用

詩詞曲中的各種對仗及對仗中詞性的運

詩詞曲中的各種對仗

唐詩、宋詞和元曲中常遇見的對仗類格和名詞的解釋,並附有例句,共有:

正名對、雙擬對、連珠對(連綿對)、雙聲對、疊韻對、同類對、異類對、借對、掉字字對、虛字句對、流水對、倒裝對、逆挽對、錯綜對、意對、鄰對、扇面對(隔句對)對、聯珠對、疊句對、疊字對、鸞鳳和鳴對、迴文對、工對、寬對、正對、反對、合掌

對仗是作詩填詞的基礎,是應當認真學習的。有博友曾説,對仗就簡單分為正對、反對要搞那麼複雜。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唐詩、宋詞和元曲中有各種類型的對仗,如名詞含義所知甚少,不但自己練習、運用會受到侷限,恐怕也難理解、欣賞唐詩、宋詞、

關於對仗的講究,古人總結出許多類格。《文心雕龍》説對仗有四種對,即言對、事對格》説:“唐上官遊韶謂詩有六對。一曰正名對,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類對,花葉草蕭赫赫是也;四曰雙聲對,黃槐綠柳是也;五曰疊韻對,彷徨放曠是也;六曰雙擬對,這種對仗類格日漸增加,《文鏡祕府論》綜合元兢《髓腦》的六種對,皎然《詩議》的詩格》的三種對,合而為二十九種對。前人所流傳下來的各種對仗類格,有的是屬講究屬於琢磨句式對仗的,為便於理解,將它們分為“用字對仗法”與“琢句對仗法”,現將其下:

一、用字對仗法

1、正名對,又名的名對、名正對

正名對的特點在於“正”。凡作對聯,正正相對。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像這樣的對仗稱為正名對。初學對聯,宜用正名對。如:

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

上聯中的“東”與“西”。“園”與“圃”、“青”與“綠”、“梅”與“草”、“開”與“發”都是正名對。

2、雙擬對

所謂雙擬對是在上下兩聯中,以一物比擬另一物,即“比、興”的“比”。如:

議月眉欺月,論花頰勝花。

上聯中有兩個月字,中間隔以“眉欺”二字;下聯提到兩個花字,中間嵌入“頰勝”二字。個複合詞中的主要成分。有獨立的意義。而上下兩聯,用了兩個比喻,所以叫“雙擬”。

3、連珠對,或聯綿對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江天漠漠鳥雙去,風雨時時龍一吟。

像這樣一文再讀,二字雙來,語意聯綿,則稱疊字對、連珠對或聯綿對

4、雙聲對

如:秋露香佳菊,春風馥麗蘭。

“佳菊”二字的聲母都是“j”;“麗蘭”二字的聲母都是“l”。像這樣兩字聲母相同,而且上下

像:奇琴、精酒;妍月、好花;素雪、丹燈;翻蜂、度蝶;黃槐、綠柳;意憶、心思;對

5、疊韻對

如:放暢千般意,逍遙一個心。

“放暢”二字的韻母都是“ang”,“逍遙”二字的韻母都是“iao”。像這樣兩字的韻母相同,而對。

6、同類對

同類對是用字對仗的一種,是最普通的對法,舊時代老師教學生的啟蒙書,如《聲律啟的“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就是同類對。 如:

東限琅琊台,西距孟津陸。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

7、異類對

異類對是用字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不同類範疇的事物相對,也叫異名對。如: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異類對就是指上句安天,下句安山;上句安鳥,下句安花;上句安風,下句安樹。異對

8、借對

借音

甲字的發音跟乙字的發音相同,詩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聯句中的相應的字相對。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孟浩然《裴司士見訪》)

馬驕珠汗落,胡舞白蹄斜。(杜甫《秦州雜詩》)

借“滄”為蒼與藍對;借“楊”為羊,與雞相對;借“珠”為朱,與白相對。

借義

或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借義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通過一個詞構成對仗,但詩裏所用的並不是這一種意義,而是另一種意義。如杜甫《曲江》詩:

借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常來對數詞 “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

9、掉字對

掉字對是用字對仗的一種,就是一句中連用相同的字,而且上下聯相對。這也叫“掉字易流於文字遊戲。如: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

10、自成對

自成對是用字對仗的一種,就是一聯的一比之中,同類名詞自相對仗,又叫“就句對”、人在工對的權變中允許在聯內進行自對,簡稱“自成對”。如: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上聯中的“吳”、“楚”自對,“東”、“南”自對;下聯中的“乾”、“坤”自對,“日”、“夜”自對

11、交股對

交股對是用字對仗法的一種,就是用上聯的第四字,對下聯的第七字;下聯的第四字,

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

以“密”對“疏”,以“多”對“少”,因為這種對仗形式交叉如剪股,所以叫交股對。

二、琢句對仗法

12、實句對

實句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上下聯都不用虛字。這個對法,有時很成功,有很好處理不當,也容易流於生澀。

熱門標籤